兩人把話說透之後便分開了。
葉子芬還沒有出縣城便被衙役攔住,遞給了她一封信。
葉子芬向衙役道了謝之後看向了手中信的信封。
上麵是王傳興的字,‘葉子芬親啟’幾個大字映入眼簾。
他的字越來越有風骨了,看來去京城讀書,有了很大的進步。
葉子芬找了一個茶館,要了一壺茶,坐下之後便撕開信封看起裏麵的內容來。
上麵正是王傳興這十多天來所查到的內容。
根據葉子芬所給的年份查看。
整個國家確實發生了好幾件大事。
首先那幾年不僅是他們本縣出現了旱災,可謂是整個北方均出現了這種情況。
就連在北的遊牧民族也受到了影響。
因此北方邊境還出現了大規模的戰爭。
幹旱過後便是蝗災,百姓流離失所,易子而食。
那個時候國家可謂是千瘡百孔。
就在北方飽受幹旱之苦之時,南方卻洪澇不斷,百姓流離失所,各地都出現了大批的流民。
朝廷不作為,各地人民舉起反旗。
最後還是當今聖上的祖父推翻了原有的朝廷。
此後幾年,風調雨順老百姓的生活才得以恢複。
而且信中提及,此次災難,連續持續了數十年之久。
國家人口銳減,朝廷用了近二十年,勵精圖治,減免賦稅,才使國家恢複了生機。
看到這葉子芬的心中不免產生了一陣的恐慌。
數年之久的幹旱,過後還有蝗災,一種無力感湧上心頭。
眼下已經沒有了喝茶的欲望,她從荷包裏麵拿出三文錢放在桌子上,隨後站起身離開了。
她拿著這封信去了衙門,因為如此嚴重的後果已經不是她一個人可以解決的了。
當葉子芬把手裏的信遞給蘇縣令,蘇縣令看完信上的內容之後,跌坐迴了椅子上。
手中的信件有好幾張掉在了地上。
劉主簿見事情不對,趕緊走過去拿他手裏的信,又把地上的信紙撿起來,按照順序放好,看了起來。
看完之後臉色慘白的把信遞給了旁邊的劉典史,示意他看看。
而後念叨著,“千萬可不要如信上寫得那樣,若情況真是如此,那麽老百姓可就遭了大難了。”
葉子芬也跟著感慨:“是啊!北旱南澇。即使皇帝再英明,也沒法一下子顧及到兩邊的災害,更何況還有外族虎視眈眈!”
蘇縣令拿起筆說道:“我要馬上向朝廷匯報這件事情,雖然咱們還不知道未來此事會不會發生,但是此時告訴朝廷也好,讓朝廷提前做好萬全的準備!”
蘇縣令一腔為國為民之心葉子芬明白。
但是她還是出言提醒道:“我給表哥寫信的時候,就提及了把此事告訴洪家外公,既然洪家外公已經知道了此事,那麽當今聖上肯定已經有所耳聞。至於接下來的事情會怎麽辦?將來朝廷自會有決斷。”
聽了葉子芬的提醒,蘇縣令才迴過神來。
幸好有葉子芬的提醒,他本就和洪家在一條船上,若他此時進言,又把洪家放在何地呢!
他把手中的筆放下,而後用了的用手搓了一把臉。
看著信件又傳到了下一位官員的手中,他穩住心神,等著所有人把信看完。
看完信件的人,不敢耽誤,趕緊傳給下一位。
可是每個人的心中開始惴惴不安。
等所有人看完之後,劉主簿問葉子芬:“上次你說還有其他的想法,不知道現在思路理順了沒有?如果沒有現在講出來,我們大家跟著一起想一想。”
不是劉主簿催他,而是事情如此緊急,他們需要盡快地做好萬全的準備。
所謂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麽多人,所不定就能想出更好的主意。
葉子芬明白劉主簿的用心,於是便把水庫的草圖給大家畫了出來。
隨後放到了蘇縣令的筆架上,方便在場的人觀看。
蘇縣令也從桌子後麵出來,做到了旁邊的椅子上。
她指著自己畫的草圖給大家解釋道:“這叫水庫,它有一個作用,就是在水充沛的時候儲存水,在幹旱的時候則放出水。說白了就是一個調節水的作用。”
雖然葉子芬畫的是一個草圖,但是大家從中多少能夠看出一些池塘的影子。
於是劉典史問葉子芬:“這個池塘需要挖多深多麽大?”
聽劉典史這樣一提醒葉子芬看一下自己畫的草圖,確實和自己修的池塘有些像。
隨後葉子芬便把自己曾經在筆記上看到的水庫大小標注在了上麵。因為水庫是個下麵窄上麵寬的樣子,所以每一個地方都要標注明白。
當劉典史看到這個所謂的‘池塘’的大小的時候,大吃一驚,“居然需要占這麽多的地方,咱們多久才能往裏麵注滿水呀!”
葉子芬說道:“這正是我所愁的地方,憑咱們現在的能力,想要往裏麵注滿水極其困難,而且還是把水從低的位置運到高的位置。單憑人力是不可能實現的。”
劉主薄應和道:“是啊,老話說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想要把低處的水弄到高處去,確實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
葉子芬又說道:“其實我的心中已經有了部分的想法,可是還有非常多的難題沒有解決。”
蘇縣令一聽眼睛亮了亮對葉子芬說:“把你現有的想法說出來,說不定咱們集體討論一下,便能夠把這些問題解決了。”
葉子芬有些尷尬,因為她不能解決的是技術問題,和想法無關。
不過既然蘇縣令已經問了,她便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最後她拿起筆在草紙上又畫了一個東西。
隨後指著這個東西說道:“我現在畫的這個東西叫做蓄水池,它的位置比水庫的位置還要高。當我們把低處的水運到這個蓄水池之後,蓄水池中的水便會流到水庫之中。”
劉典史問她:“咱們直接把低處的水運到水庫不行嗎?為什麽還要修建你這個東西,增加了高度不就是增加了難度嗎?”
周圍其他人也有這樣的以為,他們感覺修建裝置就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別噴!)
葉子芬還沒有出縣城便被衙役攔住,遞給了她一封信。
葉子芬向衙役道了謝之後看向了手中信的信封。
上麵是王傳興的字,‘葉子芬親啟’幾個大字映入眼簾。
他的字越來越有風骨了,看來去京城讀書,有了很大的進步。
葉子芬找了一個茶館,要了一壺茶,坐下之後便撕開信封看起裏麵的內容來。
上麵正是王傳興這十多天來所查到的內容。
根據葉子芬所給的年份查看。
整個國家確實發生了好幾件大事。
首先那幾年不僅是他們本縣出現了旱災,可謂是整個北方均出現了這種情況。
就連在北的遊牧民族也受到了影響。
因此北方邊境還出現了大規模的戰爭。
幹旱過後便是蝗災,百姓流離失所,易子而食。
那個時候國家可謂是千瘡百孔。
就在北方飽受幹旱之苦之時,南方卻洪澇不斷,百姓流離失所,各地都出現了大批的流民。
朝廷不作為,各地人民舉起反旗。
最後還是當今聖上的祖父推翻了原有的朝廷。
此後幾年,風調雨順老百姓的生活才得以恢複。
而且信中提及,此次災難,連續持續了數十年之久。
國家人口銳減,朝廷用了近二十年,勵精圖治,減免賦稅,才使國家恢複了生機。
看到這葉子芬的心中不免產生了一陣的恐慌。
數年之久的幹旱,過後還有蝗災,一種無力感湧上心頭。
眼下已經沒有了喝茶的欲望,她從荷包裏麵拿出三文錢放在桌子上,隨後站起身離開了。
她拿著這封信去了衙門,因為如此嚴重的後果已經不是她一個人可以解決的了。
當葉子芬把手裏的信遞給蘇縣令,蘇縣令看完信上的內容之後,跌坐迴了椅子上。
手中的信件有好幾張掉在了地上。
劉主簿見事情不對,趕緊走過去拿他手裏的信,又把地上的信紙撿起來,按照順序放好,看了起來。
看完之後臉色慘白的把信遞給了旁邊的劉典史,示意他看看。
而後念叨著,“千萬可不要如信上寫得那樣,若情況真是如此,那麽老百姓可就遭了大難了。”
葉子芬也跟著感慨:“是啊!北旱南澇。即使皇帝再英明,也沒法一下子顧及到兩邊的災害,更何況還有外族虎視眈眈!”
蘇縣令拿起筆說道:“我要馬上向朝廷匯報這件事情,雖然咱們還不知道未來此事會不會發生,但是此時告訴朝廷也好,讓朝廷提前做好萬全的準備!”
蘇縣令一腔為國為民之心葉子芬明白。
但是她還是出言提醒道:“我給表哥寫信的時候,就提及了把此事告訴洪家外公,既然洪家外公已經知道了此事,那麽當今聖上肯定已經有所耳聞。至於接下來的事情會怎麽辦?將來朝廷自會有決斷。”
聽了葉子芬的提醒,蘇縣令才迴過神來。
幸好有葉子芬的提醒,他本就和洪家在一條船上,若他此時進言,又把洪家放在何地呢!
他把手中的筆放下,而後用了的用手搓了一把臉。
看著信件又傳到了下一位官員的手中,他穩住心神,等著所有人把信看完。
看完信件的人,不敢耽誤,趕緊傳給下一位。
可是每個人的心中開始惴惴不安。
等所有人看完之後,劉主簿問葉子芬:“上次你說還有其他的想法,不知道現在思路理順了沒有?如果沒有現在講出來,我們大家跟著一起想一想。”
不是劉主簿催他,而是事情如此緊急,他們需要盡快地做好萬全的準備。
所謂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麽多人,所不定就能想出更好的主意。
葉子芬明白劉主簿的用心,於是便把水庫的草圖給大家畫了出來。
隨後放到了蘇縣令的筆架上,方便在場的人觀看。
蘇縣令也從桌子後麵出來,做到了旁邊的椅子上。
她指著自己畫的草圖給大家解釋道:“這叫水庫,它有一個作用,就是在水充沛的時候儲存水,在幹旱的時候則放出水。說白了就是一個調節水的作用。”
雖然葉子芬畫的是一個草圖,但是大家從中多少能夠看出一些池塘的影子。
於是劉典史問葉子芬:“這個池塘需要挖多深多麽大?”
聽劉典史這樣一提醒葉子芬看一下自己畫的草圖,確實和自己修的池塘有些像。
隨後葉子芬便把自己曾經在筆記上看到的水庫大小標注在了上麵。因為水庫是個下麵窄上麵寬的樣子,所以每一個地方都要標注明白。
當劉典史看到這個所謂的‘池塘’的大小的時候,大吃一驚,“居然需要占這麽多的地方,咱們多久才能往裏麵注滿水呀!”
葉子芬說道:“這正是我所愁的地方,憑咱們現在的能力,想要往裏麵注滿水極其困難,而且還是把水從低的位置運到高的位置。單憑人力是不可能實現的。”
劉主薄應和道:“是啊,老話說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想要把低處的水弄到高處去,確實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
葉子芬又說道:“其實我的心中已經有了部分的想法,可是還有非常多的難題沒有解決。”
蘇縣令一聽眼睛亮了亮對葉子芬說:“把你現有的想法說出來,說不定咱們集體討論一下,便能夠把這些問題解決了。”
葉子芬有些尷尬,因為她不能解決的是技術問題,和想法無關。
不過既然蘇縣令已經問了,她便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最後她拿起筆在草紙上又畫了一個東西。
隨後指著這個東西說道:“我現在畫的這個東西叫做蓄水池,它的位置比水庫的位置還要高。當我們把低處的水運到這個蓄水池之後,蓄水池中的水便會流到水庫之中。”
劉典史問她:“咱們直接把低處的水運到水庫不行嗎?為什麽還要修建你這個東西,增加了高度不就是增加了難度嗎?”
周圍其他人也有這樣的以為,他們感覺修建裝置就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別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