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造型,寧洛捋了捋涼颼颼的頭皮,對著鏡子左右看了看。


    勞改頭,藏青背心,外麵套了件襯衫,脖子上套了根兒細條金鏈子,下身是一條牛仔五分褲,腳踩人字拖。


    滿滿的該溜子風。


    《人生大事》中,他所飾演的角色,莫三妹,是一名江城小混混,性格毛躁,痞裏痞氣,從小跟著父親學了點殯葬師的手藝。


    劇情開篇背景是,莫三妹為了女朋友打架而進了監獄。


    等他出獄後,去找女朋友擼苞米的時候,卻發現女朋友已經另覓了新歡。


    而這位新歡,還是跟他打架的那一位。


    頭發綠了,臉黑了。


    總之,就是這麽一個底層而又悲催的角色。


    跟寧洛本人,以及以往飾演過的所有角色,形象和性格都有很大的不同。


    雖然《少年的你》中的小北,也是一名混混,但他是一個冷酷暴戾的混混,性格和行為相對內斂,該溜子味兒沒那麽濃。


    跟“莫三妹”這種更加外放的混不吝性格,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對他來說,這個角色的最大難點,不在如何演繹出細膩的情感變化,而是如何適應那種小混混的日常行為習慣。


    出道將近四年,他已經習慣了在鏡頭前“端著”,這種習慣甚至已經滲透到了日常生活之中。


    俗稱“偶像包袱”,也可以說是“做作”。


    好在他之前到殯儀館體驗生活的時候,從那位小哥身上,觀察模仿到了不少吃飯、說話、走路、抽煙的小習慣,還有老太太幫他設計的一些小動作,注意點的話,問題應該不大。


    說實話,寧洛沒有所謂的“走出舒適區”這種野心。


    如果可以的話,他十分願意一輩子待在舒適區裏。


    但可惜的是,沒有那麽多“舒適”的電影給他拍。


    叼上一根煙,點燃,寧洛自拍兩張,給小女友們發了過去,緊接著便收到了在家養膘的茶妹,發來了一個流口水的表情。


    寧洛不由有些感歎。


    果然,小姑娘都愛黃毛。


    翻看了會兒劇本,感覺時間差不多了,寧洛套上一件厚外套,走出房車。


    片場。


    導演劉疆疆正安排場務布景,忽的聽周圍響起一連串的驚唿聲,不由迴頭看去,當看到向他快步走來,形象氣質大變的寧洛之際,眼睛倏地一亮。


    粗糙!野性!堅毅!氣場十足!


    但在跟那幫癡一樣的女場務,笑著揮手的時候,卻又不失魅力和溫柔,不是純該溜子。


    坡廢!


    而且,寧洛的頭,真的好圓!


    沒有別的意思。


    就是單純誇他的勞改頭好看。


    閑聊兩句,套著一件小羽絨服的楊恩柚,揮舞著一杆玩具紅纓槍,蹦蹦跳跳跑了過來,一把抱住了寧洛的大腿,仰著小臉,舉起槍頭指著他的腦袋哈哈大笑。


    “你的頭發怎麽沒了,而且還長了胡子!”


    “不好看嗎~”寧洛彎腰給她抱了起來,點了點她的小鼻子。


    妝後的小妮子,跟昨天剛見麵時的樣子,沒有太大區別,隻是更像哪吒了一點。


    “好看!但沒昨天好看!”


    小妮子伸手摸了摸他圓滾滾的腦袋,又伸出短短的食指,戳了戳他的假胡須,嘻嘻哈哈笑個不停。


    看著她的笑臉,寧洛突然又想要個閨女了。等工作人員布好景,聽劉導簡單交待了幾句,寧洛放下懷中的小妮子,衝她眨了眨眼睛,而後走向片場之中。


    今天要拍攝的第一場戲是,寧洛飾演的莫三妹出獄之後,接手了家裏的殯葬店,前來處理剛剛去世的小文外婆的後事。


    也就是因為這場後事,莫三妹初次遇到了小文。


    這一段戲,從在車上給不接電話的女友發語音,到下車穿過一段彎彎繞繞,正在辦白事的小巷,走進小文外婆家中,鏡頭全程鎖定在寧洛身上,完全是他的獨角戲。


    為了這段戲,寧洛特意設計了許多細節,用來展現莫三妹這個角色混不吝的性格。


    “準備!第一場第一鏡!”


    “action!”


    待寧洛準備就緒,劉導舉起對講機,直接宣布開拍,視線牢牢鎖定在監視器之上。


    鏡頭中,寧洛戴著墨鏡,坐在麵包車的主駕上,正在給女友發語音。


    視角是從副駕拍攝,隻能拍到寧洛的一邊側臉和眼神。


    在聽到寧洛那口流利的江城話之後,劉導不由眼睛一亮,心頭浮現一抹讚歎。


    地道是一方麵,另一方麵,寧洛的台詞功底非常紮實。


    語言清晰、吐字清楚、聲音洪亮,這都是最基本的。


    而且,能很明顯的感覺到,寧洛根據莫三妹的性格,特意設計了音色、語調和習慣語氣。


    更讓人賞心悅目的是,寧洛的台詞,節奏感十分出色!


    這使得台詞產生了豐富的表現力,更具韻味兒。


    而能否掌握節奏感,是一名演員演技的進階體現!


    《人生大事》這部戲,雖然背景是相對嚴肅的殯葬行業,但不論是情節的設計,還是人物形象設定,都有著較強的喜劇色彩。


    而喜劇最重要的就是節奏感。


    有些可能很有趣的台詞,從某些演員口中說出來就味同嚼蠟。


    而有些普通的故事,在某些人的演繹下,卻能讓人笑中帶淚,感同身受。


    這就是是否具有節奏感所造成的差異。


    舉個例子。


    陳珮斯和朱實茂老師演繹的小品吃麵,故事很簡單,台詞也不多,但就是好笑。


    而換做其他年輕演員演繹,即便是扮相、台詞、走位等等完全一樣,但就是沒有那個味兒。


    這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節奏感。


    台詞和動作的節奏感。


    本山大叔的小品同理。


    而寧洛很明顯掌握了台詞的抑揚頓挫、高低快慢的層次變化,賦予了台詞極強的表現力和畫麵感。


    對於一名新生代演員來說,這是極其難以做到的一點。


    即便是所謂的三金影後,台詞也經常被人所詬病。


    說的不隻是小黃鴨,還有章娘娘。


    這或許也跟寧洛在唱功方麵天賦超群有關。


    唱歌、唱戲、念台詞,在某些方麵,其實是相通的。


    劉導不由搖頭讚歎。


    天賦怪,名不虛傳!


    義父們,早~


    我高估自己了,碼了一宿才碼了兩章,申請先睡一覺的。。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娛樂:我真是陽光開朗大男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梨椰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梨椰香並收藏娛樂:我真是陽光開朗大男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