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毓溪迴娘家省親,事事順遂,可謂心滿意足。
兩口子到家後的第二天,聖駕也如期歸來,胤禛大清早就出門,與五阿哥一起迎在城門下。
車駕緩緩入城,佟妃與德妃共輦,此刻聽得動靜挑起簾子,便見溫憲、胤禵幾個孩子,引馬圍著他們四哥團團轉,嘰嘰喳喳地說著在山裏的趣事。
佟妃吩咐車下的宮人:“去告訴阿哥公主們,騎馬多冷啊,別在城門下逗留了,趕緊迴宮,或是換馬車。”
宮人領命離去,馬車繼續前行,佟妃對德妃道:“姐姐養的孩子們,就是比別家的討人喜歡。”
德妃嗔道:“什麽別家,都是皇上的骨血,這話可千萬說不得了。”
佟妃卻笑道:“您知道的,在皇後娘娘眼裏,就是不一樣。”
德妃無奈地說:“那豈不是隻有胤禛稀罕,我那幾個小家夥也都成了別人家的?”
佟妃笑了,輕輕歎道:“家裏無數次的遊說,給我送這樣那樣的補藥來,眼瞧著年輕的答應常在們又有身孕,他們就更坐不住,做夢都盼我能生一個小阿哥,好在將來續寫佟氏一族的輝煌。”
“人都有私心,妹妹看淡些就好。”
“不瞞您說,若能有個孩子,多好的事兒,我也樂意。可一想到生了姑娘要遠嫁,生了兒子要為前程辛苦,還是算了。”佟妃苦笑道,“我是沒能耐的,這輩子伺候好自己就行。”
這樣的話語下,受盡優待的德妃,沒有說話的立場,靜靜聽著便是,佟妃也隻是一時興起,彼此都不必放在心上。
很快,聖駕迴到紫禁城,皇帝下輦後,親自來攙扶皇額娘換轎子。
太後抬眼見嬪妃們烏泱泱地站成好幾排,榮妃、惠妃她們都在,才想起來,皇帝隻是出門三天,但她帶著溫憲在外都逍遙好些日子了。
“這麽冷的天,都迴去吧。”太後說著,目光落在八福晉身上,憐愛道,“瞧瞧把咱們胤禩家的,凍得直哆嗦。”
雖然一句“胤禩家的”總會讓八福晉心裏不好受,可她能忍,既然太後都點名了,便把心一橫,主動上前來攙扶太後,笑道:“皇祖母,孫兒不冷,您仔細腳下。”
皇帝見狀,便鬆開了手,由著八福晉伺候太後,身後佟妃和德妃跟上來,與榮妃她們頷首致意後,便都靜靜等著太後換轎子進宮。
“太後娘娘起駕!”
太監一聲高唿,八福晉便護著轎子往寧壽宮去,嬪妃們紛紛行禮。
八福晉不經意迴眸看了眼,雖明白娘娘們跪的是太後,可這烏泱泱的衣著華麗的女人們朝著自己行禮,心裏莫名升起一股子高位者的虛榮,刺激得她渾身緊繃,痛快極了。
皇帝目送太後離去後,旁若無人地對德妃說:“孩子們跟著胤禛迴去了,朕昨晚就答應了溫憲,你別計較。”
德妃這才明白,為什麽進宮後就不見她的小家夥們,心裏埋怨皇帝太過寵溺,但這話說出來,可是極大的冒犯,這會子多少雙眼睛看著,她順從地應了便是。
(
皇帝說罷,又對眾人說:“太後且要休息兩日,無召不必去請安,臘月裏都鬆快些,熱熱鬧鬧過個年。”
“是,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在嬪妃們的三唿萬歲中,皇帝徑直往乾清宮去,眾人站定目送,眼瞧著走遠了,宜妃忽然冷聲道:“還是老八家的會來事兒,這天寒地凍的,孫子媳婦裏就她一個人來了,惠妃姐姐會調教人,這一年裏,咱們八福晉沒白白挨打罰跪。”
這明捧暗諷的話語,惠妃可不會聽岔,瞥了眼宜妃,冷冷道:“妹妹瞧著,是都好了?”
宜妃搖頭:“好是好不了了,往後的日子,我也見不得別人好。”
榮妃上前來,勸道:“好好的,怎麽說這些話,大過節的不求個吉祥,好了,都迴去吧,不怕凍著?”
隻見五阿哥進宮門來,匆匆向諸位娘娘行禮後,就上前攙扶宜妃,宜妃當麵訓斥,問他把媳婦藏哪兒了,五阿哥默默忍受,先顧著送母親走。
要說今日本就無接駕的旨意,隻因太後出門多日,嬪妃們才不得不來應個景,皇阿哥福晉們更沒有必要來,何況五阿哥都親自去城門下迎候了。
可八福晉忽然跑來,還得了太後憐惜,頓時顯得其他阿哥福晉們很不孝順。
迴東六宮的路上,榮妃沒說什麽,心裏估摸著在氣自家兒子和媳婦,姐妹們在宮門外散了後,布貴人隨德妃一同來永和宮,才說道:“老八家的一來,娘娘們臉上都不好看,惠妃又不好當眾指責,畢竟老大媳婦也沒來。”
德妃道:“都是小事,皇上和太後,本是不在意的。”
布貴人好奇地問:“太子妃有身孕不宜出門,那太子去哪兒了?”
德妃笑道:“姐姐在宮裏也不知道嗎,怎麽還問我,太子替皇上接見前來朝賀的外邦使臣,忙著呢。”
布貴人哦了一聲,說道:“都不容易,可八福晉這一折騰,多少家不得消停,她眼下是最小的,嫂嫂們能饒她?”
這會子已經進門,德妃脫了風衣,就站在炭盆邊烤火,搓著手說:“毓溪可不會計較,我瞧著阿哥福晉們,都是好孩子。”
布貴人笑道:“這話說得好敷衍,難道老三家的也是好孩子嗎,自然咱們毓溪是最好的?”
提起三福晉,果然榮妃迴去後,就命人去問三阿哥忙什麽,為何不來接駕。
事實上胤祉並未閑著,那些外邦來的使臣,太子隻是見一見,出了宮得有人安頓,雖是他自己攬下的活,但也盡心盡力,忙得不可開交。
昨晚便是大醉一場,今早沒能起來,此刻頭暈腦脹,還收到額娘的責問,多少有些委屈,他忍不住埋怨妻子對宮裏不上心。
三福晉抱著兒子,站在屏風前大聲罵道:“我給她老人家養著孫子呢,她能不能放過我,我是三頭六臂能同時做一百零八件事嗎?臘月到這會子,我連娘家的門都沒沾上呢,她怎麽不瞧瞧人家四福晉過的什麽日子,進宮請安是不能的,迴娘家那叫一個利索,還不是仗著德妃寵她,我有什麽?”
兩口子到家後的第二天,聖駕也如期歸來,胤禛大清早就出門,與五阿哥一起迎在城門下。
車駕緩緩入城,佟妃與德妃共輦,此刻聽得動靜挑起簾子,便見溫憲、胤禵幾個孩子,引馬圍著他們四哥團團轉,嘰嘰喳喳地說著在山裏的趣事。
佟妃吩咐車下的宮人:“去告訴阿哥公主們,騎馬多冷啊,別在城門下逗留了,趕緊迴宮,或是換馬車。”
宮人領命離去,馬車繼續前行,佟妃對德妃道:“姐姐養的孩子們,就是比別家的討人喜歡。”
德妃嗔道:“什麽別家,都是皇上的骨血,這話可千萬說不得了。”
佟妃卻笑道:“您知道的,在皇後娘娘眼裏,就是不一樣。”
德妃無奈地說:“那豈不是隻有胤禛稀罕,我那幾個小家夥也都成了別人家的?”
佟妃笑了,輕輕歎道:“家裏無數次的遊說,給我送這樣那樣的補藥來,眼瞧著年輕的答應常在們又有身孕,他們就更坐不住,做夢都盼我能生一個小阿哥,好在將來續寫佟氏一族的輝煌。”
“人都有私心,妹妹看淡些就好。”
“不瞞您說,若能有個孩子,多好的事兒,我也樂意。可一想到生了姑娘要遠嫁,生了兒子要為前程辛苦,還是算了。”佟妃苦笑道,“我是沒能耐的,這輩子伺候好自己就行。”
這樣的話語下,受盡優待的德妃,沒有說話的立場,靜靜聽著便是,佟妃也隻是一時興起,彼此都不必放在心上。
很快,聖駕迴到紫禁城,皇帝下輦後,親自來攙扶皇額娘換轎子。
太後抬眼見嬪妃們烏泱泱地站成好幾排,榮妃、惠妃她們都在,才想起來,皇帝隻是出門三天,但她帶著溫憲在外都逍遙好些日子了。
“這麽冷的天,都迴去吧。”太後說著,目光落在八福晉身上,憐愛道,“瞧瞧把咱們胤禩家的,凍得直哆嗦。”
雖然一句“胤禩家的”總會讓八福晉心裏不好受,可她能忍,既然太後都點名了,便把心一橫,主動上前來攙扶太後,笑道:“皇祖母,孫兒不冷,您仔細腳下。”
皇帝見狀,便鬆開了手,由著八福晉伺候太後,身後佟妃和德妃跟上來,與榮妃她們頷首致意後,便都靜靜等著太後換轎子進宮。
“太後娘娘起駕!”
太監一聲高唿,八福晉便護著轎子往寧壽宮去,嬪妃們紛紛行禮。
八福晉不經意迴眸看了眼,雖明白娘娘們跪的是太後,可這烏泱泱的衣著華麗的女人們朝著自己行禮,心裏莫名升起一股子高位者的虛榮,刺激得她渾身緊繃,痛快極了。
皇帝目送太後離去後,旁若無人地對德妃說:“孩子們跟著胤禛迴去了,朕昨晚就答應了溫憲,你別計較。”
德妃這才明白,為什麽進宮後就不見她的小家夥們,心裏埋怨皇帝太過寵溺,但這話說出來,可是極大的冒犯,這會子多少雙眼睛看著,她順從地應了便是。
(
皇帝說罷,又對眾人說:“太後且要休息兩日,無召不必去請安,臘月裏都鬆快些,熱熱鬧鬧過個年。”
“是,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在嬪妃們的三唿萬歲中,皇帝徑直往乾清宮去,眾人站定目送,眼瞧著走遠了,宜妃忽然冷聲道:“還是老八家的會來事兒,這天寒地凍的,孫子媳婦裏就她一個人來了,惠妃姐姐會調教人,這一年裏,咱們八福晉沒白白挨打罰跪。”
這明捧暗諷的話語,惠妃可不會聽岔,瞥了眼宜妃,冷冷道:“妹妹瞧著,是都好了?”
宜妃搖頭:“好是好不了了,往後的日子,我也見不得別人好。”
榮妃上前來,勸道:“好好的,怎麽說這些話,大過節的不求個吉祥,好了,都迴去吧,不怕凍著?”
隻見五阿哥進宮門來,匆匆向諸位娘娘行禮後,就上前攙扶宜妃,宜妃當麵訓斥,問他把媳婦藏哪兒了,五阿哥默默忍受,先顧著送母親走。
要說今日本就無接駕的旨意,隻因太後出門多日,嬪妃們才不得不來應個景,皇阿哥福晉們更沒有必要來,何況五阿哥都親自去城門下迎候了。
可八福晉忽然跑來,還得了太後憐惜,頓時顯得其他阿哥福晉們很不孝順。
迴東六宮的路上,榮妃沒說什麽,心裏估摸著在氣自家兒子和媳婦,姐妹們在宮門外散了後,布貴人隨德妃一同來永和宮,才說道:“老八家的一來,娘娘們臉上都不好看,惠妃又不好當眾指責,畢竟老大媳婦也沒來。”
德妃道:“都是小事,皇上和太後,本是不在意的。”
布貴人好奇地問:“太子妃有身孕不宜出門,那太子去哪兒了?”
德妃笑道:“姐姐在宮裏也不知道嗎,怎麽還問我,太子替皇上接見前來朝賀的外邦使臣,忙著呢。”
布貴人哦了一聲,說道:“都不容易,可八福晉這一折騰,多少家不得消停,她眼下是最小的,嫂嫂們能饒她?”
這會子已經進門,德妃脫了風衣,就站在炭盆邊烤火,搓著手說:“毓溪可不會計較,我瞧著阿哥福晉們,都是好孩子。”
布貴人笑道:“這話說得好敷衍,難道老三家的也是好孩子嗎,自然咱們毓溪是最好的?”
提起三福晉,果然榮妃迴去後,就命人去問三阿哥忙什麽,為何不來接駕。
事實上胤祉並未閑著,那些外邦來的使臣,太子隻是見一見,出了宮得有人安頓,雖是他自己攬下的活,但也盡心盡力,忙得不可開交。
昨晚便是大醉一場,今早沒能起來,此刻頭暈腦脹,還收到額娘的責問,多少有些委屈,他忍不住埋怨妻子對宮裏不上心。
三福晉抱著兒子,站在屏風前大聲罵道:“我給她老人家養著孫子呢,她能不能放過我,我是三頭六臂能同時做一百零八件事嗎?臘月到這會子,我連娘家的門都沒沾上呢,她怎麽不瞧瞧人家四福晉過的什麽日子,進宮請安是不能的,迴娘家那叫一個利索,還不是仗著德妃寵她,我有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