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福晉神情凝重,青蓮很是後悔,自責不該多嘴說那些事,福晉最是心善,必定是憐憫同情覺禪貴人,心裏不好受了。
“不妨事,如今我明白了覺禪貴人為何對八阿哥無情,了卻一樁心事。”毓溪溫和地說,“但咱們,從此都不要再提起,我也不會和胤禛說這些。”
青蓮答應:“奴婢明白了。”
然而毓溪心裏實在不好受,忽然就很想見胤禛,扶著青蓮的手下了地,說道:“我去書房走走,晚飯多吃了幾口,胃裏頂得慌。”
青蓮便命小丫鬟取鬥篷來,毓溪穿得緩和齊全,才緩緩出門。
書房外,幾個小廝在門下烤火取暖,見遠處有人來,還以為是宋格格折返,正有些不耐煩,卻見迎麵來的丫鬟說:“趕緊挪開,福晉到了。”
眾人忙將炭爐拉到一旁,恭敬地站在門邊迎候福晉。
毓溪走來見了,叮囑他們用火要謹慎,別燎著衣袍,又吩咐管事:“明日起,給值夜的晚飯加一道肉菜,吃飽了夜裏才不怕凍著。”
小廝們一時高興,大聲謝恩,青蓮忙責備:“大晚上的嚷嚷什麽,驚了福晉,又擾了四阿哥念書。”
毓溪並不在意,但胤禛在屋裏已聽見動靜,知道是她來了,立時就迎出來。
“怎麽穿得那麽少就出門。”毓溪見跑來攙扶自己的人,隻一身單衣,擔心道,“你呀,非要我著急。”
胤禛小心將妻子接到屋子裏,親手為她解下鬥篷,溫暖的大手捂著毓溪冰涼的手指,反問道:“到底誰讓誰著急?”
毓溪不服氣,可丈夫的手那樣暖和,她都舍不得放開了。
“有事打發下人傳話,我去見你才是。”
“就想出來走走,走著走著,到這兒來了。”
毓溪說著話,四下看了眼,書房裏還是平日的模樣,雖說這邊的下人似乎與宋格格相處得不大愉快,但她還算本分,隻負責茶水之事,沒敢僭越毓溪賦予她的職責,沒敢進書房裏胡亂擺弄。
“宋格格迴去了?”
“迴了,她不是伺候茶水嗎?”
“隻伺候茶水?”
毓溪笑意深深,遭來胤禛的嫌棄,在她臉頰上輕輕一擰,不許她欺負人。
書房外,已歇下的小和子趕來伺候,被青蓮打發迴去,但想起一件事,又將他叫住了。
青蓮叮囑:“三阿哥府擺宴那日,你仔細跟在四阿哥身邊,不能讓人給四阿哥灌酒,也不能得罪人,千萬機靈些。”
小和子應道:“您放心,奴才一定伺候好四阿哥。”
青蓮說:“還要多留神其他人做什麽,四阿哥隻有一雙眼睛,往後越來越多的應酬,你得替主子多看多聽。”
小和子一一記下,待他離開,青蓮就被其他下人拉去烤火,她原怕誤了伺候福晉迴去,可瞧著裏頭的光景,一時半刻是走不了,就跟著去了。
屋子裏,毓溪本是心裏難受,才想來看胤禛,但她不能提覺禪貴人的事,且見了丈夫心裏就好受多了,而胤禛顧著妻子的身孕,彼此便都沒那卿卿我我的心思,不知不覺,夫妻倆竟商量起了朝廷大事。
“從小聽長輩們說,這四季交替,常常旱一年澇一年,但也不能以此為定例,實在天意難猜。”毓溪捧著一本奏折,看過後說道,“水利之事,功在千秋而不在眼前,三年五載不見成效,也是常有的事,非得是耐得住性子的人,才能與天抗爭。”
胤禛歎息:“可耐得住性子的人,禁不起權爭傾軋,靳輔當年被告治水九年不見成效,遭革職查辦,真是他的錯嗎?不過是受到明珠牽連,皇阿瑪和朝廷要辦的,是明珠黨派。如今明珠還活著,靳輔早已不在,多年來,朝廷不曾再遇上他那樣的治水奇人。”
毓溪勸道:“當年你還那麽小,哪怕心中惋惜,也別當成自己的責任。”
胤禛說:“可現在大了,我也做不了什麽。”
毓溪想了想,說道:”皇阿瑪不會治水,可皇阿瑪能挑選出靳輔、陳潢這樣的人才,如今你大了,離開紫禁城,能見到更廣闊的天地,不如多看看多打聽打聽,隻要能為朝廷選拔人才,那千秋之功,也有你的一筆。“
胤禛搖頭:“我不貪功,可我隨皇阿瑪出征準噶爾,看清了自己不善戰事,眼下直麵災害,又發現對天下大事知之甚少,那陣子我隻在值房為皇阿瑪整理奏折,心中很不耐煩,還是額娘提點我,那裏滿是學問。”
(
毓溪笑道:“小兒無知,覺得自己天下最大,待得念書學本事,開始明白這天多高地多厚,開始看清自身不足,才是真正長進了。胤禛,並非你是我的丈夫,我才恭維你哄你高興,單單你時常自省自責,就已經比旁人強多了。”
胤禛摸了摸妻子的手,可心裏比毓溪更冷靜,說道:“自省自責,然不付出行動,又有何用,到頭來,不過是自欺欺人,看著勤勉罷了。”
“你是皇子啊,豈能想做什麽就做什麽,皇阿瑪也不能。”
“我知道。”
毓溪溫柔地說:“可你要有試一試的勇氣,胤禛,這家裏的一切還有我,永遠都不會是你的後顧之憂。哪怕與皇阿瑪爭辯,與權臣宗親爭鬥,你記著,不論換來什麽結果,我都不怕。”
胤禛不禁心疼起來:“怎麽這樣嚴肅了?”
毓溪道:“咱們不正是在說嚴肅的事?”
“毓溪……”
“你心裏本是願意輔佐東宮的,那就更不要顧慮會得罪什麽人,你的誌向不能困在這書房裏,該去朝廷上施展拳腳。”
這些話,胤禛很受用,可他在乎毓溪,少不得關心:“是不是遇上了什麽,為何今晚會說起這些話?”
毓溪反而笑了:“我的四阿哥,不是咱們看著奏折才聊起來的。”
胤禛問:“當真沒什麽事?”
毓溪點頭:“家裏一切安好,我和孩子都好。對了,去三阿哥府吃酒,不得貪杯,眼下我和側福晉都懷著,必會有人來恭喜你,別抹不開麵子,就說你還年輕,太後曾有旨,不讓喝酒。”
“放心,我不饞那東西。”胤禛摟過毓溪,小心護在懷裏,舒了口氣說,“一個人悶頭讀書果然是不成的,近來與一些大臣交往,發現我對他們有太多的偏見,好在來得及,我不能再閉塞視聽,裝什麽孤高清寡。”
毓溪沒說話,安逸地窩在胤禛懷裏,今晚聽說覺禪貴人的事,她胸口像堵了塊大石頭,此刻才有所緩和。
寬慰胤禛的同時,她也想明白了,可憐覺禪貴人是一迴事,但得清醒地知道,對人心懷悲憫,是為行善助人,不該將自己代入罪責,落得憂愁苦悶。
夜漸深,不久後,毓溪被胤禛親自送了迴去,而八阿哥府的正院裏,八福晉孤零零地走到門下張望,絲毫不見有人要迴來的動靜。
“福晉,要不要奴婢過去瞧瞧?”珍珠跟來門前,怕福晉凍著了。
“不必了,他說今晚睡書房,就不會過來的,我隻是……”八福晉不禁苦笑,問道,“我是不是很像宮裏那些不得寵的娘娘,日日盼著皇上駕臨?”
珍珠不敢多嘴,攙扶福晉迴房,八福晉也死心了,讓她伺候梳頭,準備入寢。
“今天的事,沒聽人傳,看來三福晉沒嚷嚷。”珍珠小心為主子拆下發髻,捧著長發道,“過了今日,三福晉再要胡說,就沒人信了。”
八福晉怔怔地看著鏡子裏的自己,仿佛沒聽見珍珠說什麽,過了半天才開口問:“珍珠,我是不是很醜?”
珍珠連連搖頭:“福晉,您隻是年紀還小,您長得可好看了。”
八福晉垂下眼簾,低頭看見自己單薄的身子,迴想今日三福晉那珠光寶氣、豐腴美豔的模樣,對於三阿哥府的家宴,一時興致全無,不願去被人比較,遭人笑話。
“福晉,您怎麽了?”
“貴人絕色姿容,每一次見到她,我都忍不住多看幾眼。”八福晉難過地說,“他有如此美麗的母親,自然是對女色不在意的,在他眼裏,我長什麽樣,興許都沒區別。”
珍珠能聽懂福晉在抱怨什麽,但她一個丫鬟,實在不敢多嘴,唯有小心梳頭,好好幹活。
“珍珠……”但如今,珍珠是八福晉唯一能說心裏話的人,她問道,“在你看來,八阿哥是不是不太喜歡我,長夜漫漫,為何他甘願與書為伴?”
珍珠為難極了,不知該如何迴答,她並不覺得八阿哥不喜歡八福晉,可似乎、似乎也感受不到八阿哥有多喜愛自己的妻子。
猶豫許久,小心翼翼地說:“八阿哥為了您,不惜得罪惠妃娘娘,福晉,八阿哥今晚隻是忙著朝務,才不過來的。”
“是啊,惠妃今日雖然依舊讓我站在宮門外吹冷風,進宮後,總算沒再折磨我,她是看到胤禩的態度了。”
珍珠鬆了口氣,繼續道:“福晉,您是怕八阿哥知道白天的事,才胡思亂想的,您早些睡吧,明日見了八阿哥,您就又高興了。”
八福晉心裏卻明白,她若對胤禩有信心,又何必怕胤禩知道她白天挑唆不成,反落人把柄的事,她就是沒信心。
“不妨事,如今我明白了覺禪貴人為何對八阿哥無情,了卻一樁心事。”毓溪溫和地說,“但咱們,從此都不要再提起,我也不會和胤禛說這些。”
青蓮答應:“奴婢明白了。”
然而毓溪心裏實在不好受,忽然就很想見胤禛,扶著青蓮的手下了地,說道:“我去書房走走,晚飯多吃了幾口,胃裏頂得慌。”
青蓮便命小丫鬟取鬥篷來,毓溪穿得緩和齊全,才緩緩出門。
書房外,幾個小廝在門下烤火取暖,見遠處有人來,還以為是宋格格折返,正有些不耐煩,卻見迎麵來的丫鬟說:“趕緊挪開,福晉到了。”
眾人忙將炭爐拉到一旁,恭敬地站在門邊迎候福晉。
毓溪走來見了,叮囑他們用火要謹慎,別燎著衣袍,又吩咐管事:“明日起,給值夜的晚飯加一道肉菜,吃飽了夜裏才不怕凍著。”
小廝們一時高興,大聲謝恩,青蓮忙責備:“大晚上的嚷嚷什麽,驚了福晉,又擾了四阿哥念書。”
毓溪並不在意,但胤禛在屋裏已聽見動靜,知道是她來了,立時就迎出來。
“怎麽穿得那麽少就出門。”毓溪見跑來攙扶自己的人,隻一身單衣,擔心道,“你呀,非要我著急。”
胤禛小心將妻子接到屋子裏,親手為她解下鬥篷,溫暖的大手捂著毓溪冰涼的手指,反問道:“到底誰讓誰著急?”
毓溪不服氣,可丈夫的手那樣暖和,她都舍不得放開了。
“有事打發下人傳話,我去見你才是。”
“就想出來走走,走著走著,到這兒來了。”
毓溪說著話,四下看了眼,書房裏還是平日的模樣,雖說這邊的下人似乎與宋格格相處得不大愉快,但她還算本分,隻負責茶水之事,沒敢僭越毓溪賦予她的職責,沒敢進書房裏胡亂擺弄。
“宋格格迴去了?”
“迴了,她不是伺候茶水嗎?”
“隻伺候茶水?”
毓溪笑意深深,遭來胤禛的嫌棄,在她臉頰上輕輕一擰,不許她欺負人。
書房外,已歇下的小和子趕來伺候,被青蓮打發迴去,但想起一件事,又將他叫住了。
青蓮叮囑:“三阿哥府擺宴那日,你仔細跟在四阿哥身邊,不能讓人給四阿哥灌酒,也不能得罪人,千萬機靈些。”
小和子應道:“您放心,奴才一定伺候好四阿哥。”
青蓮說:“還要多留神其他人做什麽,四阿哥隻有一雙眼睛,往後越來越多的應酬,你得替主子多看多聽。”
小和子一一記下,待他離開,青蓮就被其他下人拉去烤火,她原怕誤了伺候福晉迴去,可瞧著裏頭的光景,一時半刻是走不了,就跟著去了。
屋子裏,毓溪本是心裏難受,才想來看胤禛,但她不能提覺禪貴人的事,且見了丈夫心裏就好受多了,而胤禛顧著妻子的身孕,彼此便都沒那卿卿我我的心思,不知不覺,夫妻倆竟商量起了朝廷大事。
“從小聽長輩們說,這四季交替,常常旱一年澇一年,但也不能以此為定例,實在天意難猜。”毓溪捧著一本奏折,看過後說道,“水利之事,功在千秋而不在眼前,三年五載不見成效,也是常有的事,非得是耐得住性子的人,才能與天抗爭。”
胤禛歎息:“可耐得住性子的人,禁不起權爭傾軋,靳輔當年被告治水九年不見成效,遭革職查辦,真是他的錯嗎?不過是受到明珠牽連,皇阿瑪和朝廷要辦的,是明珠黨派。如今明珠還活著,靳輔早已不在,多年來,朝廷不曾再遇上他那樣的治水奇人。”
毓溪勸道:“當年你還那麽小,哪怕心中惋惜,也別當成自己的責任。”
胤禛說:“可現在大了,我也做不了什麽。”
毓溪想了想,說道:”皇阿瑪不會治水,可皇阿瑪能挑選出靳輔、陳潢這樣的人才,如今你大了,離開紫禁城,能見到更廣闊的天地,不如多看看多打聽打聽,隻要能為朝廷選拔人才,那千秋之功,也有你的一筆。“
胤禛搖頭:“我不貪功,可我隨皇阿瑪出征準噶爾,看清了自己不善戰事,眼下直麵災害,又發現對天下大事知之甚少,那陣子我隻在值房為皇阿瑪整理奏折,心中很不耐煩,還是額娘提點我,那裏滿是學問。”
(
毓溪笑道:“小兒無知,覺得自己天下最大,待得念書學本事,開始明白這天多高地多厚,開始看清自身不足,才是真正長進了。胤禛,並非你是我的丈夫,我才恭維你哄你高興,單單你時常自省自責,就已經比旁人強多了。”
胤禛摸了摸妻子的手,可心裏比毓溪更冷靜,說道:“自省自責,然不付出行動,又有何用,到頭來,不過是自欺欺人,看著勤勉罷了。”
“你是皇子啊,豈能想做什麽就做什麽,皇阿瑪也不能。”
“我知道。”
毓溪溫柔地說:“可你要有試一試的勇氣,胤禛,這家裏的一切還有我,永遠都不會是你的後顧之憂。哪怕與皇阿瑪爭辯,與權臣宗親爭鬥,你記著,不論換來什麽結果,我都不怕。”
胤禛不禁心疼起來:“怎麽這樣嚴肅了?”
毓溪道:“咱們不正是在說嚴肅的事?”
“毓溪……”
“你心裏本是願意輔佐東宮的,那就更不要顧慮會得罪什麽人,你的誌向不能困在這書房裏,該去朝廷上施展拳腳。”
這些話,胤禛很受用,可他在乎毓溪,少不得關心:“是不是遇上了什麽,為何今晚會說起這些話?”
毓溪反而笑了:“我的四阿哥,不是咱們看著奏折才聊起來的。”
胤禛問:“當真沒什麽事?”
毓溪點頭:“家裏一切安好,我和孩子都好。對了,去三阿哥府吃酒,不得貪杯,眼下我和側福晉都懷著,必會有人來恭喜你,別抹不開麵子,就說你還年輕,太後曾有旨,不讓喝酒。”
“放心,我不饞那東西。”胤禛摟過毓溪,小心護在懷裏,舒了口氣說,“一個人悶頭讀書果然是不成的,近來與一些大臣交往,發現我對他們有太多的偏見,好在來得及,我不能再閉塞視聽,裝什麽孤高清寡。”
毓溪沒說話,安逸地窩在胤禛懷裏,今晚聽說覺禪貴人的事,她胸口像堵了塊大石頭,此刻才有所緩和。
寬慰胤禛的同時,她也想明白了,可憐覺禪貴人是一迴事,但得清醒地知道,對人心懷悲憫,是為行善助人,不該將自己代入罪責,落得憂愁苦悶。
夜漸深,不久後,毓溪被胤禛親自送了迴去,而八阿哥府的正院裏,八福晉孤零零地走到門下張望,絲毫不見有人要迴來的動靜。
“福晉,要不要奴婢過去瞧瞧?”珍珠跟來門前,怕福晉凍著了。
“不必了,他說今晚睡書房,就不會過來的,我隻是……”八福晉不禁苦笑,問道,“我是不是很像宮裏那些不得寵的娘娘,日日盼著皇上駕臨?”
珍珠不敢多嘴,攙扶福晉迴房,八福晉也死心了,讓她伺候梳頭,準備入寢。
“今天的事,沒聽人傳,看來三福晉沒嚷嚷。”珍珠小心為主子拆下發髻,捧著長發道,“過了今日,三福晉再要胡說,就沒人信了。”
八福晉怔怔地看著鏡子裏的自己,仿佛沒聽見珍珠說什麽,過了半天才開口問:“珍珠,我是不是很醜?”
珍珠連連搖頭:“福晉,您隻是年紀還小,您長得可好看了。”
八福晉垂下眼簾,低頭看見自己單薄的身子,迴想今日三福晉那珠光寶氣、豐腴美豔的模樣,對於三阿哥府的家宴,一時興致全無,不願去被人比較,遭人笑話。
“福晉,您怎麽了?”
“貴人絕色姿容,每一次見到她,我都忍不住多看幾眼。”八福晉難過地說,“他有如此美麗的母親,自然是對女色不在意的,在他眼裏,我長什麽樣,興許都沒區別。”
珍珠能聽懂福晉在抱怨什麽,但她一個丫鬟,實在不敢多嘴,唯有小心梳頭,好好幹活。
“珍珠……”但如今,珍珠是八福晉唯一能說心裏話的人,她問道,“在你看來,八阿哥是不是不太喜歡我,長夜漫漫,為何他甘願與書為伴?”
珍珠為難極了,不知該如何迴答,她並不覺得八阿哥不喜歡八福晉,可似乎、似乎也感受不到八阿哥有多喜愛自己的妻子。
猶豫許久,小心翼翼地說:“八阿哥為了您,不惜得罪惠妃娘娘,福晉,八阿哥今晚隻是忙著朝務,才不過來的。”
“是啊,惠妃今日雖然依舊讓我站在宮門外吹冷風,進宮後,總算沒再折磨我,她是看到胤禩的態度了。”
珍珠鬆了口氣,繼續道:“福晉,您是怕八阿哥知道白天的事,才胡思亂想的,您早些睡吧,明日見了八阿哥,您就又高興了。”
八福晉心裏卻明白,她若對胤禩有信心,又何必怕胤禩知道她白天挑唆不成,反落人把柄的事,她就是沒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