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平之戰開始第671章秦韓聯軍終上路「可是,秦軍雖多,卻未必能拿下趙括啊!」
「還有,若是廉頗的大軍南下,該如何是好?」
......
就在眾人暢想著美好的未來之時,幾個不合時宜的聲音忽然響起,瞬間打斷了眾人的臆想。
隨著這個疑問的提出,屋內的氣氛再度為之一滯。
不過,正待此時,平陽君略帶蒼老的聲音卻是再度響起:「這也是老夫正想要說的。趙括小兒自不量力,吾等卻是正好幫他一把。」
「若是糧草斷絕!就算他趙括有通天之能又能如何哉?」平陽君隨即笑著說道:「隻要邯鄲在吾等手中,吾自可以以內閣之名將廉頗還田單留在燕地,而發往上黨的糧草等一應物資,也可扣留下來。前線之糧,不過能堅持旬月而已,甚至,若是將此缺糧的消息告知秦軍,你猜秦軍會如何處置?」..
頓時,平陽君的一通分析又令眾人心中的火焰燃燒了起來。
「可是,我們要如何控製住邯鄲城呢?」急切之中,終於有人問出了問題的關鍵。
「這有何難!」平陽君卻依舊胸有成竹,隨即言道:「邯鄲城內守衛,隻餘兩千老弱,即便加上邯鄲府衙及數百王宮衛士,也不足三四千兵員而已,吾等府邸青壯,少則數十,多則數百,湊之一起,不下兩千之數,可先攻府衙,得之城巡檢校之卒,再控內閣與諸衙門,則邯鄲盡數在控也。」
聞言,眾人頓時連聲稱妙。
當然,也有人想要提出質疑的,比如,區區青壯如何能輕易控製邯鄲府衙?又比如,即便控製了府衙,下屬的巡城檢校就會聽命行事嗎?
隻可惜,已經雙眼冒光的眾人顯然已經聽不見這樣的聲音了。
不得不說,能被平陽君看重的人,到底也不是什麽一流貨色。一屋子的人,連造反的基本要素都沒搞明白。
要知道,冷兵器時代,造反雖要緊的雖然是軍隊,但軍隊之所以要緊,不是因為其他,而是因為他們身上的甲胄。
有甲打無甲,那不是幾比幾,幾換幾的問題,根本就是一邊倒的屠殺啊!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曆朝曆代,刀劍都是不禁的,可誰要是私藏甲胄,那都是殺頭的罪過。
就比如西漢的太尉絳侯周亞夫,就因為其子私自打造了五百甲盾,就被直接下獄。
因此,想要造反,最先要握在手裏的,絕不是什麽邯鄲衛,而是邯鄲的武庫。
隻有武庫在手,才能給自家的青壯全副武裝上,也隻有手裏切實地掌握了一支全甲的隊伍,才有造反成功的可能。
這一點,做得最好的無疑是魏國的司馬老賊。
司馬老賊的目標很是明確,在高平陵之變發起的第一時間,便帶著他的死士們衝向了鄴城的武庫,沒有任何哪怕一秒鍾的耽擱。
隻可惜,現在才是戰國時候,沒有司馬老賊的率先垂範在前,確實是有些難為讓這群從未真正上過戰場廝殺過,更沒有什麽造反經驗的大臣們了。
實際上他們的所謂的「拿下邯鄲」的造反,跟兒戲也沒啥區別了。
司馬老賊之所以敢造反,那是因為他是曆經三朝的元老,無論關中還是在合肥前線,幾乎所有帶兵的將領都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有了這些底氣,司馬老賊才敢謀劃反叛的。
但即便是如此,高平陵之變後,曹氏依舊有著反戈一擊的可能。
而平陽君這些人呢?不僅造反的流程沒有搞清楚,就連造反的基礎都沒有掌握。
不說其他的,即便平原君和趙平都瞎了眼,讓平陽君等人占據了這邯鄲城,可這邯鄲城裏攏共兵力隻有數
千,就算全都以武庫甲胄給武裝起來,李牧、田單還有廉頗,這幾個人,哪個人手裏不是握著數萬大軍,但凡有一個人趕迴來,他們會慣著你平陽君?
所以說,從一開始,平陽君等人就不是在密謀造反,而是在作死。
更別說,他們的一字一句,都已經被潛藏其中的暗衛記錄在心,當夜就已經呈現在了趙平和平原君的案頭。
接下來的事情,就算是傻子也知道要怎麽做了......
而就在邯鄲城中的大戲剛剛拉開帷幕之時,那邊韓之國境內的大戰也終於就要上場。
隨著趙括帶著大軍在邊境線上鬧出的大動靜,成功地將趙軍抵達的時間向後錯開了數日,而韓王眼看著趙括大張旗鼓地推進,當即就是數封告急的書信發到了還在楚地的秦軍之中。
甚至,為了避免書信被秦軍所截留,並且能讓大軍盡快趕迴來,韓王更是不惜派出了心腹特使,前往秦軍。
韓王的想法很簡單也很樸素:秦軍的援軍能不能來先放一邊,自己的那三萬大軍的本錢不能丟。
於是,在韓王的不斷催促下,蒙驁隨即也是帶著包括三萬韓軍在內的五萬五千兵馬,悄然地離開了陳都外圍。
應該說,五萬多兵馬的離開還是對攻城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也僅僅是微乎其微的影響罷了。畢竟,王齕手中已然有著二十二萬大軍,這對陳都之中的十萬出頭的楚軍,依舊有著壓倒性的優勢。
甚至,與其說是蒙驁帶兵北上給攻城造成了影響,不如說是趙軍南下給守敵楚軍造成了影響。
是的,趙括親自率軍南下的消息,終於還是傳入了楚國陳都之內。雖然趙國進攻的是韓之國,但所有楚人都把它當成了是「圍魏救趙」的翻版。
一時間,楚軍的戰力飆升,倒是讓秦軍很是有些吃力了起來。
好在,王齕很清楚,隨著時間的推移,尤其是在趙軍被堵在新鄭的消息被傳開之後,楚軍很快就會消沉下來。
那時候,就是楚軍戰力大幅度減弱之時,也就是秦軍徹底占領陳都的契機了。
福兮禍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依。
世上事,大抵都是如此。
隻是,王齕沒有想到的是,剛剛和大軍一起開拔的韓之國特使,會是破壞他戰策的罪魁禍首。
大軍才剛剛出發,還沒抵達楚地的邊境呢,分歧就已經出來了。
很簡單,韓軍尤其是韓王派出的心腹特使,那是歸心似箭啊,恨不能一路飛奔就迴到了新鄭去。可是呢,以蒙驁為首的秦軍卻是顯得有些慢條斯理,不急不躁。
這當然也很容易理解,畢竟圍困的是新鄭又不是秦人的鹹陽。
不過,秦軍倒也不是說坐觀成敗,否則秦軍幹脆也不會出兵了。
蒙驁倒也不是有意地拖延行軍的時間,甚至秦軍已經加快了腳步,但相對於快速地迴到新鄭,蒙驁所擔心的,更多的還是路途上的安全問題。
因此,在麵對山穀狹道之時,蒙驁往往都要派出大量斥候將其中的情況探明之後,才下令大軍啟程的。
這樣一來,即便是秦軍的斥候已經是提前派出了,但還是不可避免地就會耽擱許多的時間。
一次兩次,韓軍的將領和使者也就忍了,可這樣的情況一旦多了起來,韓軍可就不幹了。
好說歹說之下,蒙驁總算是以楚地新附,道路多不熟悉,極有可能遭到楚軍甚至是趙軍的埋伏為理由,暫時地將韓軍的一眾人等給說服了過去。
再經曆了三日的跋涉之後,秦韓聯軍也終於進入了韓之國的境內。
與此同時,李牧和趙韋所率領的四萬五千大軍也已經在新鄭城的東南角山
穀中完成了戰術的展開,隻等秦韓聯軍上門了。
而秦韓聯軍出現的消息,也自然被趙軍的斥候所偵查得知。
好消息是,秦韓聯軍的數量果然如同預想中那般不滿十萬,確切地說是隻有五萬五千多人。這樣的數量下,趙軍的四萬五千人,又是攻其不備,李牧起碼有七成的把握能夠拿下秦韓聯軍,不說全殲,也至少能擊潰,甚至是消滅其大部有生力量。
壞消息是,秦韓聯軍這近乎猥瑣的行進,卻是並不會給趙軍攻其不備的可能。
就秦軍斥候的探查力度,就差連草縫中都剁兩刀了,別說趙軍四萬多人藏在山中,哪怕隻有區區千人,甚至是百人,恐怕也別想躲過秦軍斥候的雙眼。
趙軍沿途觀察的斥候就險些被秦軍給發現了。
「怎麽辦?」看過手中李牧遞過來的情報,趙韋也是皺起了眉頭問道。
一旁的李牧也不由得皺起了眉頭,雖然自己的四萬五千人倒也不懼秦韓聯軍的五萬多人,秦韓聯軍雖然有著兵力的優勢,但韓軍到底羸弱些,再加上溝通指揮的不暢,即便是硬碰硬,趙軍也未必會是劣勢。
隻是,失去了伏擊的突然性和地利優勢,這樣幾乎是勢均力敵的戰鬥,到底還有沒有必要繼續?
李牧正是在權衡、思考著這個問題。
打,極有可能是兩敗俱傷的結果;
不打,秦韓聯軍就將大搖大擺地進入新鄭,再想要攻下來,就更困難了。
「再等等看吧。」終究李牧還是沒法下定決心,隨即說道:「速將此情況快馬告知王上,請王上定奪!」
「是。」趙韋聞言,也是立即答應道。
隨即十數騎不顧天黑的影響,快速地鑽入樹林,朝著新鄭的方向便開啟了狂奔。
是的,秦韓聯軍趕到了韓楚邊境的同時,趙括也帶著他的兩萬五千大軍,佯作七萬大軍,兵壓新鄭。
也就在李牧派人將秦韓聯軍的行軍情況飛馬告知趙括的同時,深夜的秦韓聯軍營地中卻是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爭論。
對陣的雙方,自然還是秦韓雙方的高級將領,至於原因嘛......
「還有,若是廉頗的大軍南下,該如何是好?」
......
就在眾人暢想著美好的未來之時,幾個不合時宜的聲音忽然響起,瞬間打斷了眾人的臆想。
隨著這個疑問的提出,屋內的氣氛再度為之一滯。
不過,正待此時,平陽君略帶蒼老的聲音卻是再度響起:「這也是老夫正想要說的。趙括小兒自不量力,吾等卻是正好幫他一把。」
「若是糧草斷絕!就算他趙括有通天之能又能如何哉?」平陽君隨即笑著說道:「隻要邯鄲在吾等手中,吾自可以以內閣之名將廉頗還田單留在燕地,而發往上黨的糧草等一應物資,也可扣留下來。前線之糧,不過能堅持旬月而已,甚至,若是將此缺糧的消息告知秦軍,你猜秦軍會如何處置?」..
頓時,平陽君的一通分析又令眾人心中的火焰燃燒了起來。
「可是,我們要如何控製住邯鄲城呢?」急切之中,終於有人問出了問題的關鍵。
「這有何難!」平陽君卻依舊胸有成竹,隨即言道:「邯鄲城內守衛,隻餘兩千老弱,即便加上邯鄲府衙及數百王宮衛士,也不足三四千兵員而已,吾等府邸青壯,少則數十,多則數百,湊之一起,不下兩千之數,可先攻府衙,得之城巡檢校之卒,再控內閣與諸衙門,則邯鄲盡數在控也。」
聞言,眾人頓時連聲稱妙。
當然,也有人想要提出質疑的,比如,區區青壯如何能輕易控製邯鄲府衙?又比如,即便控製了府衙,下屬的巡城檢校就會聽命行事嗎?
隻可惜,已經雙眼冒光的眾人顯然已經聽不見這樣的聲音了。
不得不說,能被平陽君看重的人,到底也不是什麽一流貨色。一屋子的人,連造反的基本要素都沒搞明白。
要知道,冷兵器時代,造反雖要緊的雖然是軍隊,但軍隊之所以要緊,不是因為其他,而是因為他們身上的甲胄。
有甲打無甲,那不是幾比幾,幾換幾的問題,根本就是一邊倒的屠殺啊!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曆朝曆代,刀劍都是不禁的,可誰要是私藏甲胄,那都是殺頭的罪過。
就比如西漢的太尉絳侯周亞夫,就因為其子私自打造了五百甲盾,就被直接下獄。
因此,想要造反,最先要握在手裏的,絕不是什麽邯鄲衛,而是邯鄲的武庫。
隻有武庫在手,才能給自家的青壯全副武裝上,也隻有手裏切實地掌握了一支全甲的隊伍,才有造反成功的可能。
這一點,做得最好的無疑是魏國的司馬老賊。
司馬老賊的目標很是明確,在高平陵之變發起的第一時間,便帶著他的死士們衝向了鄴城的武庫,沒有任何哪怕一秒鍾的耽擱。
隻可惜,現在才是戰國時候,沒有司馬老賊的率先垂範在前,確實是有些難為讓這群從未真正上過戰場廝殺過,更沒有什麽造反經驗的大臣們了。
實際上他們的所謂的「拿下邯鄲」的造反,跟兒戲也沒啥區別了。
司馬老賊之所以敢造反,那是因為他是曆經三朝的元老,無論關中還是在合肥前線,幾乎所有帶兵的將領都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有了這些底氣,司馬老賊才敢謀劃反叛的。
但即便是如此,高平陵之變後,曹氏依舊有著反戈一擊的可能。
而平陽君這些人呢?不僅造反的流程沒有搞清楚,就連造反的基礎都沒有掌握。
不說其他的,即便平原君和趙平都瞎了眼,讓平陽君等人占據了這邯鄲城,可這邯鄲城裏攏共兵力隻有數
千,就算全都以武庫甲胄給武裝起來,李牧、田單還有廉頗,這幾個人,哪個人手裏不是握著數萬大軍,但凡有一個人趕迴來,他們會慣著你平陽君?
所以說,從一開始,平陽君等人就不是在密謀造反,而是在作死。
更別說,他們的一字一句,都已經被潛藏其中的暗衛記錄在心,當夜就已經呈現在了趙平和平原君的案頭。
接下來的事情,就算是傻子也知道要怎麽做了......
而就在邯鄲城中的大戲剛剛拉開帷幕之時,那邊韓之國境內的大戰也終於就要上場。
隨著趙括帶著大軍在邊境線上鬧出的大動靜,成功地將趙軍抵達的時間向後錯開了數日,而韓王眼看著趙括大張旗鼓地推進,當即就是數封告急的書信發到了還在楚地的秦軍之中。
甚至,為了避免書信被秦軍所截留,並且能讓大軍盡快趕迴來,韓王更是不惜派出了心腹特使,前往秦軍。
韓王的想法很簡單也很樸素:秦軍的援軍能不能來先放一邊,自己的那三萬大軍的本錢不能丟。
於是,在韓王的不斷催促下,蒙驁隨即也是帶著包括三萬韓軍在內的五萬五千兵馬,悄然地離開了陳都外圍。
應該說,五萬多兵馬的離開還是對攻城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也僅僅是微乎其微的影響罷了。畢竟,王齕手中已然有著二十二萬大軍,這對陳都之中的十萬出頭的楚軍,依舊有著壓倒性的優勢。
甚至,與其說是蒙驁帶兵北上給攻城造成了影響,不如說是趙軍南下給守敵楚軍造成了影響。
是的,趙括親自率軍南下的消息,終於還是傳入了楚國陳都之內。雖然趙國進攻的是韓之國,但所有楚人都把它當成了是「圍魏救趙」的翻版。
一時間,楚軍的戰力飆升,倒是讓秦軍很是有些吃力了起來。
好在,王齕很清楚,隨著時間的推移,尤其是在趙軍被堵在新鄭的消息被傳開之後,楚軍很快就會消沉下來。
那時候,就是楚軍戰力大幅度減弱之時,也就是秦軍徹底占領陳都的契機了。
福兮禍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依。
世上事,大抵都是如此。
隻是,王齕沒有想到的是,剛剛和大軍一起開拔的韓之國特使,會是破壞他戰策的罪魁禍首。
大軍才剛剛出發,還沒抵達楚地的邊境呢,分歧就已經出來了。
很簡單,韓軍尤其是韓王派出的心腹特使,那是歸心似箭啊,恨不能一路飛奔就迴到了新鄭去。可是呢,以蒙驁為首的秦軍卻是顯得有些慢條斯理,不急不躁。
這當然也很容易理解,畢竟圍困的是新鄭又不是秦人的鹹陽。
不過,秦軍倒也不是說坐觀成敗,否則秦軍幹脆也不會出兵了。
蒙驁倒也不是有意地拖延行軍的時間,甚至秦軍已經加快了腳步,但相對於快速地迴到新鄭,蒙驁所擔心的,更多的還是路途上的安全問題。
因此,在麵對山穀狹道之時,蒙驁往往都要派出大量斥候將其中的情況探明之後,才下令大軍啟程的。
這樣一來,即便是秦軍的斥候已經是提前派出了,但還是不可避免地就會耽擱許多的時間。
一次兩次,韓軍的將領和使者也就忍了,可這樣的情況一旦多了起來,韓軍可就不幹了。
好說歹說之下,蒙驁總算是以楚地新附,道路多不熟悉,極有可能遭到楚軍甚至是趙軍的埋伏為理由,暫時地將韓軍的一眾人等給說服了過去。
再經曆了三日的跋涉之後,秦韓聯軍也終於進入了韓之國的境內。
與此同時,李牧和趙韋所率領的四萬五千大軍也已經在新鄭城的東南角山
穀中完成了戰術的展開,隻等秦韓聯軍上門了。
而秦韓聯軍出現的消息,也自然被趙軍的斥候所偵查得知。
好消息是,秦韓聯軍的數量果然如同預想中那般不滿十萬,確切地說是隻有五萬五千多人。這樣的數量下,趙軍的四萬五千人,又是攻其不備,李牧起碼有七成的把握能夠拿下秦韓聯軍,不說全殲,也至少能擊潰,甚至是消滅其大部有生力量。
壞消息是,秦韓聯軍這近乎猥瑣的行進,卻是並不會給趙軍攻其不備的可能。
就秦軍斥候的探查力度,就差連草縫中都剁兩刀了,別說趙軍四萬多人藏在山中,哪怕隻有區區千人,甚至是百人,恐怕也別想躲過秦軍斥候的雙眼。
趙軍沿途觀察的斥候就險些被秦軍給發現了。
「怎麽辦?」看過手中李牧遞過來的情報,趙韋也是皺起了眉頭問道。
一旁的李牧也不由得皺起了眉頭,雖然自己的四萬五千人倒也不懼秦韓聯軍的五萬多人,秦韓聯軍雖然有著兵力的優勢,但韓軍到底羸弱些,再加上溝通指揮的不暢,即便是硬碰硬,趙軍也未必會是劣勢。
隻是,失去了伏擊的突然性和地利優勢,這樣幾乎是勢均力敵的戰鬥,到底還有沒有必要繼續?
李牧正是在權衡、思考著這個問題。
打,極有可能是兩敗俱傷的結果;
不打,秦韓聯軍就將大搖大擺地進入新鄭,再想要攻下來,就更困難了。
「再等等看吧。」終究李牧還是沒法下定決心,隨即說道:「速將此情況快馬告知王上,請王上定奪!」
「是。」趙韋聞言,也是立即答應道。
隨即十數騎不顧天黑的影響,快速地鑽入樹林,朝著新鄭的方向便開啟了狂奔。
是的,秦韓聯軍趕到了韓楚邊境的同時,趙括也帶著他的兩萬五千大軍,佯作七萬大軍,兵壓新鄭。
也就在李牧派人將秦韓聯軍的行軍情況飛馬告知趙括的同時,深夜的秦韓聯軍營地中卻是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爭論。
對陣的雙方,自然還是秦韓雙方的高級將領,至於原因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