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王一定會動,不僅僅因為他自身的局限性,更因為他所信任之人,圍繞在他身邊的人,也會一致地勸說他動!


    他的寵臣——樓昌大夫會勸他趕緊行動,若是還不夠,這裏還有一個被自己折辱過的平陽君。


    身為宗室之人,卻毫無戰略遠見的平陽君,會告訴趙王——趙國是他趙王的趙國,是宗室的趙國,獨獨不是他趙括的趙國!


    而一旦趙王行動,他終究會知道——趙國,乃是趙國人的趙國。當然,雖然確定趙王一定會有所行動,但到底趙王會采取怎樣的行動,趙括卻是沒法掌握,畢竟以趙王和他身邊的謀臣而言,皆是不懂兵事之人,想要猜出他們的想法,倒真是有些困難。


    不管怎樣,隻要有大軍在手,趙括就能無懼趙王的百般變化——槍杆子裏出政權的道理,趙括還是時時銘記的。


    趙括相信,經過自己調教的李牧和周騏二將,能夠很好的應對趙王的一切陰謀。


    更何況,邯鄲城內,還有一根定海神針——藺上卿。雖然他已經重病纏身,雖然他似乎早已不問朝政。


    但趙括知道,隻要他還活著一日,便對朝局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誰也不知道這位幹枯如柴的老人,還藏著多少手段。


    所有輕看了藺上卿的人,都會付出代價,巨大的代價。說明了方案,趙括也就沒有再留著二人了,打發走二人,重新穿上鎧甲。


    好在軍中有上好的金瘡藥,否則這背後的傷也沒那麽容易好,眼看著就要打打仗了,趙括必須做好最壞的打算。


    雖然跟二人說的時候,說的是燕軍不一定會進攻,可是麵對一座隻有幾千人把手的城池,自己在其中,就是一個妥妥的功碑。


    誰都明白,隻要能拿下自己,不管用的什麽辦法吧,就立馬能夠揚名立萬。


    或許自己的威名能夠震懾住一兩天,可等燕軍偵查好了城中虛實,沒有人能夠忍住這份誘惑的。


    所以戰鬥幾乎已經是必然的了。當然,趙括自然也是做好的準備的,孫崮也好,重甲陌刀兵也罷,都將是燕軍的噩夢。


    很快,殘陽再也受不住朗月的壓製,灰溜溜地跑下了山。天地之間一片灰蒙蒙的。


    而趙括的大軍也到了出擊的時候。因為宵禁的緣故,當城的路上已經空寂一片,隻有噠噠的馬蹄聲不斷地在城內迴響。


    隻是那一扇扇半掩的木門之後,一雙雙眼睛卻正目送著他們的英雄,再度踏上征程。


    “唏律律”,戰馬也似乎感受到了不一樣的注視的目光,不自覺地就打起了響鼻,似乎在跟他的老鄉們告著別。


    而在趙括所部終於動作的同時,閼與城的城頭之上,孫崮正指揮著城中青壯和戰士們,不斷地向著城頭搬運著箭矢和滾木礌石,更有軍士拉著大車正挨家挨戶地收集金汁。


    盡管物資已經越堆越多,但孫崮的臉上卻是沒有絲毫的喜色。顯然,派出的斥候也將燕軍六萬大軍正向此處開進的消息帶給了孫崮。


    而孫崮的手中,經過清點,即便加上自己所帶的四百多人,城中真正可用之兵也不過五千人。


    其中一千人乃是常駐其中的老兵,三千人乃是不久前上將軍從百裏石長城防線安排而來的兵力,身下的幾百人,則是從附近小城鎮和堡壘之中抽調的兵力。


    燕國大舉入侵,收攏附近的兵力也是應有之意。顯然情況要比趙括想象中還要好一點,但也僅僅是一點點而已。


    近五千大軍之中,真正能戰的,或者說堪稱精銳的,實際就是三千四百人左右。


    也就是從百裏石長城防線調來的三千甲兵和孫崮麾下的四百多上將軍的親兵。


    至於閼與城本身的一千多人,包括附近收攏來的兵丁,實際上戰力相當有限,比那城中的青壯也好得有限。


    五千對六萬並就是以卵擊石,更何況還有一千多的雜兵,此戰之難打,孫崮也已經有所預料了。


    隻能希望上將軍能夠盡快趕到。不過按照腳程,上將軍的隊伍應該也就在這一兩日便能趕到了,若是隻堅持個一兩日,孫崮還是有信心的。


    隻是,王命卻是要上將軍立即揮兵南下,馳援邯鄲。也不知上將軍是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孫崮搖搖頭,又看向了城中的篝火下,正忙碌著的青壯們。說到了青壯,這或許是唯一能令孫崮心情稍好的消息了。


    得意於長平之戰的勝利,諸多的百姓都迴到了趙國,更有從韓國、魏國等地逃入趙國的,其中不少人都被上黨和河內給安置了,但也有不少人認為這兩郡還是挨著秦國,不甚安全,於是便向趙國的內部流竄。


    但可惜,上黨和河內二郡,因為趙括的屯田策,自然是吸納流民的,可不代表其他地域的趙土也吸納流民啊,尤其到了邯鄲郡內後,更是舉步維艱,甚至直接連城門都進不了。


    無奈之下的百姓隻能北返。可百姓們忽然發現,這閼與城雖為邯鄲郡的城池,卻是吸納流民的。


    那還有啥說的,趕緊住下啊!於是,這軍事重鎮的閼與城,終於又迎來了他的第二春。


    而麵對燕軍的來襲,這群流民,更是表達了比原住民還要強烈的參軍義務。


    能不強烈嗎!這閼與城也像上黨郡和河內郡一樣給流民發衣發食,已經苦了半輩子的流民們絕不允許他們的好日子被燕軍給破壞了。


    當然,若非孫崮的到來,閼與城的城守倒還真不敢用這些流民們。但孫崮是誰,那是跟隨在趙括身邊的紅人,他可是親眼見過上將軍聽到趙韋在光狼城發糧之後,撫掌而慶的。


    對於這些百姓,孫崮不僅大膽啟用,更是直接頒布軍令:但凡助軍守城者,皆入趙籍!


    所斬燕軍者,皆賞!此令一出,應者雲集,原本不足的青壯瞬間被擴編到了三千多人,更有青壯還在不斷地、登記!


    保守估計,孫崮所設立的青壯營中至少也會達到五千人!萬一事急,這五千人,也或許可以抵擋一二吧。


    沒辦法,還有幾日燕軍就要到了,孫崮不得不想辦法盡快地完成防禦工事。


    好在有這些流民青壯,僅僅一日的時間,略顯破敗的城牆便已經修補得七七八八,任誰看了都要讚一聲雄偉,接下來的,便是將一眾的防守物資,運上城樓了。


    這邊閼與城的城頭幹的熱火朝天,遠在數百裏外的邯鄲城也是同樣如此,更加雄偉壯闊的城牆之上,戰馬來迴奔波著,送來一道道的軍令已經一捆捆的箭矢。


    原本喧鬧的街頭隨著宵禁的開始,也變得寂靜了起來。但沒走兩步,便又可以聽到叮叮當當的打鐵的聲響,那是城中鐵匠正加班加點給大軍打造箭矢。


    依舊是長平之戰的後遺症,不僅是趙國的青壯損傷了數十萬,邯鄲城的武庫也被搬得一空,加上長平勝利之後,邯鄲眾臣皆以為可以馬放南山了,於是武庫之中更為及時補充武械。


    等平原君接手之後,才發現,漫說刀槍劍戟了,就連最要命的箭矢少得可憐。


    要知道防禦戰,尤其是守城戰,弓箭那幾乎是最為要緊的器械。其他的武器是來不及了,但這箭矢卻是萬萬不能少的。


    於是,平原君一聲令下,邯鄲城內所有的鐵匠,不分晝夜,三班倒打造箭矢,而整個邯鄲城也隨即日夜響起了叮叮當當的打鐵聲。


    這叮叮當當的動靜,因為實在太多的緣故,即便是在深宅大院中的貴人們,也是不堪其擾,倒是沒有人再往王上那邊告狀了,畢竟誰也不是傻子,這事兒涉及到整個邯鄲城的安危,平原君沒有追究武庫空虛的責任便已經算是萬幸了。


    不論如何,邯鄲城的防禦工作,也算是在平原君的帶領下有序地開展了起來,而眾人所不知道的是,一萬多的精銳大軍已經被平原君悄悄地調到了西北角落的深山之中。


    在更北的北方,漫漫的馳道之上,還有數十騎兵,一人雙騎,正揮舞著手中長鞭,絲毫顧不得疼惜戰馬,朝著邯鄲的北方就是一路的衝刺。


    便是加急軍情,也不過如此了!他們身負著的,正是從邯鄲城帶出的緊急軍情,而那為首之人正是趙括在邯鄲城的代言人——趙平!


    代言人親自出城,可見此信的重要。他們必須在燕軍抵達閼與城之前,將平原君的訊息傳達到上將軍跟前!


    而與趙軍的一派如臨大敵相比,燕軍的行軍顯然就要輕鬆許多。雖然太陽才剛剛下山,燕王所在的主力部隊,便已經是疲乏不堪,就地就準備開始紮營。


    若是不知者還要以為他們根本不是來打仗的,而是來秋遊的。沒辦法,兵力多,就是這麽自信甚至於卿秦所率的偏師,即便有著卿秦的坐鎮,也依舊止不住軍中的疲累。


    眼見著天色暗了下來,眾軍行進的速度也不自覺地慢了下來,怕是要不了半個時辰,便也要就地紮營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長平之戰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隨雲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隨雲逸並收藏從長平之戰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