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那忘憂老道欲要傳授修行真法,但第二日卻安排兩人去伐樹砍竹,擔水挑糞,在道觀的院子裏與那疏草花果施肥耙地。江行歌卻是幹的起勁,小魔女則每日痛罵老道士虐待童工。
某一天早晨,江行歌做了老道傳下的五禽步法活動筋骨,便去叫醒師姐,去那山林裏砍竹,遠望綠竹林,鬱鬱蒼蒼,那綠竹林的枝葉猶如一頂碧綠色的華蓋遮天蔽日,隻是點點陽光透過竹林掃了進來。聽老人常言,遇到小型竹便用輕型柴刀,若是毛竹、麻竹用重型柴刀,其刀頭必須彎出,因用力砍竹頭時彎出的部分先著地,可保護刀刃。江行歌拖動柴刀,一咬牙一跺腳便用力朝著那竹子節點砍去。隻是不一會便累的大汗淋漓,花傾月在旁邊瞧的沒勁,卻是不過來幫忙。江行歌心知師姐乃城中富人小姐出身,怕是吃不了苦,最近一些重活也是他主動承擔的,隻是讓她幫忙打打下手,順便聊天解悶。
「你若隻是單純苦幹,砍的再多也是白費力氣。」師姐觀察了行歌砍伐的姿勢,然後說道。
花師姐靠了過來,糾正了他的姿勢和發力的方法,以及手放在刀柄的方法,江行歌試了試果然輕鬆不少,看著師姐一臉驕傲的模樣,忙問為她何知道這些。
「一看你就沒用過武器的經驗,恐怕你以前也沒用過斧頭柴刀之類的東西吧,哦對了,你們村子是魚米之鄉。至於為何我曉得這些,當年你師姐我也有過什麽武俠夢,可惜呀~」她有些鬱悶道,一副往昔不可迴首的樣子,倒是可愛。
兩人砍了一會竹子,將其束縛好背起來,準備用這些毛竹製作些柵欄,以防山中野獸在院子裏偷吃蔬果,那瓜果成熟後也能去山下小城換些金錢,購置些日用品,那老道清心寡欲可以滿不在乎,但兩個孩童卻需要一些東西飽腹和避寒。
江行歌看著身上這破爛的衣服,苦笑的搖了搖頭。師姐在那裏掐算還需要些什麽。
「我討厭荒野求生。」花傾月小臉麵無表情的說道。離拜師也有些時日,那忘憂老道每日隻是練氣打坐,或是在道觀的破屋子裏翻弄典籍,除了吃飯時候舔著臉過來混口飯吃,其餘時候對二人不聞不問,好似那地主地裏的長工,卻是連工錢都沒有。
江行歌聽聞也是小臉一苦。卻也不好背後說師父壞話,隻是默不作聲抬頭看天。
這太華觀據便宜師父所說有些來曆,傳聞是乃上古道君所用,那道君是修行的頂點,可戰天伐仙的人物。雖不知為何曾住在這座破地方,但卻在這此處留下了真傳,隻是得到真傳的人禍不單行被人追剿,最後弄得那太華經傳的人手一本。那師父手中自然有一本,聽他前一陣子吹噓所說。但老道也有些自知之明,隻是說道那太華經早已不適合如今的修行方式,隻是前期適合弟子築基之用。太華道君其人暫且不論,隻是這老道不知用了何等齷齪的手段謀占了人家的道場,這讓小魔女師姐經常不由得去惡意揣測。
那太華觀位居華雲東南,地理優越,依山傍水,飛瀑縱流,底下還有一座大湖清澄透明,端的是修行聖地,隻是臨近山下小鎮要道,平日裏人來人往卻是有些吵鬧。那老道雖可辟穀,但也偶爾食五穀,於是便常去山下給人看病,雖然山下百姓見他不似好人,但常年行醫問道也撈了個太華活神仙的名號,這才混了些香火錢。若是到了時運不濟,沒人尋他治病,饞得極了便去山林偷獵無辜野獸,在湖裏渾水摸魚。
兩人迴到道觀,見那老道不在,便知曉師父又是去山下做些善事,隻是偶爾見他醉醺醺的模樣,便猜測這廝莫不是去山下尋花問柳喝花酒去也?當然這隻有師姐會如此猜想,那行歌當然是不曉得人世間的種種醜事。師姐也在整日嘀咕,說無論如何都要養成正太計劃,不可讓那猥瑣道士帶壞行歌,但每日嘴裏卻是滿不正經,這讓江行歌哭笑不得。二人趁老道士不在,進入那書房看他整日到底在研究些何物。
那木製的暗紅燁門,上麵紋理清晰,滿是歲月久遠漫漫剝落的皮層,散發著腐朽的氣息,行歌暗道怕不是要給師父弄個竹門。打開破門就是一個書房,裏麵塞滿了破書,看了看都有些念頭,還有的被些老鼠光顧變得支離破碎,那桌子上擺放著一本,旁邊正是一盞油燈。花師姐也不客氣,直接踩著幾本地上的爛書就擠了進去,拿起那書一看,滿是不知所雲的玄語,小魔女自恃有些才學便翻來覆去地看,那書是記載了一些奇人軼事,奇花異草的異誌類書籍,花傾月不由得沒了興趣,正要放下隻見一張紙掉了下來,上麵是老道士所寫的標語。“這是何種魂才所如此……耀星魂?淨月魂?還是……離塵魂?”。江行歌此時也走了過來,看見標語隻覺得一頭霧水,小魔女也知道無趣,又恐那糟老頭迴來,趕緊拉著他出了屋子。
秋去冬來,山上上天氣也漸漸寒冷,除了老道還披著一件簡陋道袍,修為高深早不懼這普通寒暖,兩人都慢慢加上了衣服。外麵銀裝素裹,兩人身居深山卻是很久都沒出去過,而到了秋冬之時,勞作都慢慢少了,二人剛開始還有些抱怨,但在山裏平靜度日,心性都有些波瀾不驚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此時忘憂老道凝視著麵前的爐火,從一個紅色箱子裏取出些許紙包,上麵用繚亂的字跡標記著這些物體用途,老道輕輕打開幾個紙包,兩人定眼觀察竟是些金銀泵鉛之物,那忘憂小心翼翼地撚著幾包,每包抖動地撒了一些,隻見那些紅黃金屬之物,有黃橙橙地丹狀,有同碎石一般青黑色,還有有如同粉末一般的摻和在一起,饒是花傾月見多識廣,也隻是認得少許,老道不理會兩人的疑問,隻是把這些分散地投入丹爐中,隻見那一團材料融化入爐火中成了黑白相間的金屬液體,對著二人道。
「此乃外丹之法,你們可看出什麽來?」
「啊?師父?您這是修行,怎麽跟外麵的神棍弄些金屬去瞎練,這玩意不是化學反應麽?有毒的,可不能瞎吃!」花傾月看見那“丹藥“跟火焰發生反應,升起一團團黑色煙霧,悚然地說道。忘憂又看向行歌,見其搖頭不知,又道:
「這迴在看看。」
隻見老道捏起手印,施展術法,地火為根,手決為輔,口中念念有詞,手指輕點,隻見那火焰顏色一變,本來是金黃之色,轉而便成赤紅之色,兩人隻覺得更熱了。老道又吹了口靈氣,兩人又望向丹藥,隻見那丹藥隨著靈氣而不斷旋轉變化。
江行歌此時卻是注意到了一些事情,那金屬之物卻是玄妙無比,隻見那丹爐好似同天地為一般,但丹丸像是萬物大地四季輪轉,生命朝生夕死,星辰日升月落,又仿佛春暖花開轉而之間又化為嚴寒凍冰。花師姐也仿佛看到了什麽不可思議的畫麵,驚奇不已,她看到了那金液還丹而沐浴胎心,真氣既生以衝玉液上升,自上而中,自中而下,轉而便見不到真形,好似月隱星空,鳥遁山林一般不可捉摸。
「外丹之術自古有之,本是上古仙民從煉藥之理所發展過來的,企圖通過食用貴重金屬之精華來延長壽命得道飛升。隻是那些金屬進入人體隻得變作毒物害人性命,這才放棄外丹,轉而發現了內丹之術,開始講究萬物生長為物、以心火為丹火之法。到了如今,人們又發現在凝練外丹之時有物體變化轉變的道理,冥冥之中有天地之規律,若用術法混入天地靈氣神通道法,又有不可知不可名的玄妙,常人不可得。」忘憂解釋道,又望向呆坐在蒲團的二人,繼續說道:
「那常人心思雜念之多,不可靜心凝神察覺真道,我讓你們二人每日勞作砍伐,生活在這深山之中,遠離人事正是為了澄心明性,這才可察覺到萬物流轉之妙。近來所看,行歌雖有些愚笨,但勝在堅持,加之以前也在山村之中,性情淳樸。而你這女徒兒雖然聰明伶俐,善於轉變,知曉甚多,但心思卻有些雜,不過在這半年之中卻也平靜下來,終於可有了入道的資格。」
聽到忘憂如此說道,兩人又驚又喜,
「師父,可是要教授修行之法?」
忘憂看著兩個小家夥,頷首微笑。
卻正是,山中修行覺日淺,一朝聞道死可矣
某一天早晨,江行歌做了老道傳下的五禽步法活動筋骨,便去叫醒師姐,去那山林裏砍竹,遠望綠竹林,鬱鬱蒼蒼,那綠竹林的枝葉猶如一頂碧綠色的華蓋遮天蔽日,隻是點點陽光透過竹林掃了進來。聽老人常言,遇到小型竹便用輕型柴刀,若是毛竹、麻竹用重型柴刀,其刀頭必須彎出,因用力砍竹頭時彎出的部分先著地,可保護刀刃。江行歌拖動柴刀,一咬牙一跺腳便用力朝著那竹子節點砍去。隻是不一會便累的大汗淋漓,花傾月在旁邊瞧的沒勁,卻是不過來幫忙。江行歌心知師姐乃城中富人小姐出身,怕是吃不了苦,最近一些重活也是他主動承擔的,隻是讓她幫忙打打下手,順便聊天解悶。
「你若隻是單純苦幹,砍的再多也是白費力氣。」師姐觀察了行歌砍伐的姿勢,然後說道。
花師姐靠了過來,糾正了他的姿勢和發力的方法,以及手放在刀柄的方法,江行歌試了試果然輕鬆不少,看著師姐一臉驕傲的模樣,忙問為她何知道這些。
「一看你就沒用過武器的經驗,恐怕你以前也沒用過斧頭柴刀之類的東西吧,哦對了,你們村子是魚米之鄉。至於為何我曉得這些,當年你師姐我也有過什麽武俠夢,可惜呀~」她有些鬱悶道,一副往昔不可迴首的樣子,倒是可愛。
兩人砍了一會竹子,將其束縛好背起來,準備用這些毛竹製作些柵欄,以防山中野獸在院子裏偷吃蔬果,那瓜果成熟後也能去山下小城換些金錢,購置些日用品,那老道清心寡欲可以滿不在乎,但兩個孩童卻需要一些東西飽腹和避寒。
江行歌看著身上這破爛的衣服,苦笑的搖了搖頭。師姐在那裏掐算還需要些什麽。
「我討厭荒野求生。」花傾月小臉麵無表情的說道。離拜師也有些時日,那忘憂老道每日隻是練氣打坐,或是在道觀的破屋子裏翻弄典籍,除了吃飯時候舔著臉過來混口飯吃,其餘時候對二人不聞不問,好似那地主地裏的長工,卻是連工錢都沒有。
江行歌聽聞也是小臉一苦。卻也不好背後說師父壞話,隻是默不作聲抬頭看天。
這太華觀據便宜師父所說有些來曆,傳聞是乃上古道君所用,那道君是修行的頂點,可戰天伐仙的人物。雖不知為何曾住在這座破地方,但卻在這此處留下了真傳,隻是得到真傳的人禍不單行被人追剿,最後弄得那太華經傳的人手一本。那師父手中自然有一本,聽他前一陣子吹噓所說。但老道也有些自知之明,隻是說道那太華經早已不適合如今的修行方式,隻是前期適合弟子築基之用。太華道君其人暫且不論,隻是這老道不知用了何等齷齪的手段謀占了人家的道場,這讓小魔女師姐經常不由得去惡意揣測。
那太華觀位居華雲東南,地理優越,依山傍水,飛瀑縱流,底下還有一座大湖清澄透明,端的是修行聖地,隻是臨近山下小鎮要道,平日裏人來人往卻是有些吵鬧。那老道雖可辟穀,但也偶爾食五穀,於是便常去山下給人看病,雖然山下百姓見他不似好人,但常年行醫問道也撈了個太華活神仙的名號,這才混了些香火錢。若是到了時運不濟,沒人尋他治病,饞得極了便去山林偷獵無辜野獸,在湖裏渾水摸魚。
兩人迴到道觀,見那老道不在,便知曉師父又是去山下做些善事,隻是偶爾見他醉醺醺的模樣,便猜測這廝莫不是去山下尋花問柳喝花酒去也?當然這隻有師姐會如此猜想,那行歌當然是不曉得人世間的種種醜事。師姐也在整日嘀咕,說無論如何都要養成正太計劃,不可讓那猥瑣道士帶壞行歌,但每日嘴裏卻是滿不正經,這讓江行歌哭笑不得。二人趁老道士不在,進入那書房看他整日到底在研究些何物。
那木製的暗紅燁門,上麵紋理清晰,滿是歲月久遠漫漫剝落的皮層,散發著腐朽的氣息,行歌暗道怕不是要給師父弄個竹門。打開破門就是一個書房,裏麵塞滿了破書,看了看都有些念頭,還有的被些老鼠光顧變得支離破碎,那桌子上擺放著一本,旁邊正是一盞油燈。花師姐也不客氣,直接踩著幾本地上的爛書就擠了進去,拿起那書一看,滿是不知所雲的玄語,小魔女自恃有些才學便翻來覆去地看,那書是記載了一些奇人軼事,奇花異草的異誌類書籍,花傾月不由得沒了興趣,正要放下隻見一張紙掉了下來,上麵是老道士所寫的標語。“這是何種魂才所如此……耀星魂?淨月魂?還是……離塵魂?”。江行歌此時也走了過來,看見標語隻覺得一頭霧水,小魔女也知道無趣,又恐那糟老頭迴來,趕緊拉著他出了屋子。
秋去冬來,山上上天氣也漸漸寒冷,除了老道還披著一件簡陋道袍,修為高深早不懼這普通寒暖,兩人都慢慢加上了衣服。外麵銀裝素裹,兩人身居深山卻是很久都沒出去過,而到了秋冬之時,勞作都慢慢少了,二人剛開始還有些抱怨,但在山裏平靜度日,心性都有些波瀾不驚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此時忘憂老道凝視著麵前的爐火,從一個紅色箱子裏取出些許紙包,上麵用繚亂的字跡標記著這些物體用途,老道輕輕打開幾個紙包,兩人定眼觀察竟是些金銀泵鉛之物,那忘憂小心翼翼地撚著幾包,每包抖動地撒了一些,隻見那些紅黃金屬之物,有黃橙橙地丹狀,有同碎石一般青黑色,還有有如同粉末一般的摻和在一起,饒是花傾月見多識廣,也隻是認得少許,老道不理會兩人的疑問,隻是把這些分散地投入丹爐中,隻見那一團材料融化入爐火中成了黑白相間的金屬液體,對著二人道。
「此乃外丹之法,你們可看出什麽來?」
「啊?師父?您這是修行,怎麽跟外麵的神棍弄些金屬去瞎練,這玩意不是化學反應麽?有毒的,可不能瞎吃!」花傾月看見那“丹藥“跟火焰發生反應,升起一團團黑色煙霧,悚然地說道。忘憂又看向行歌,見其搖頭不知,又道:
「這迴在看看。」
隻見老道捏起手印,施展術法,地火為根,手決為輔,口中念念有詞,手指輕點,隻見那火焰顏色一變,本來是金黃之色,轉而便成赤紅之色,兩人隻覺得更熱了。老道又吹了口靈氣,兩人又望向丹藥,隻見那丹藥隨著靈氣而不斷旋轉變化。
江行歌此時卻是注意到了一些事情,那金屬之物卻是玄妙無比,隻見那丹爐好似同天地為一般,但丹丸像是萬物大地四季輪轉,生命朝生夕死,星辰日升月落,又仿佛春暖花開轉而之間又化為嚴寒凍冰。花師姐也仿佛看到了什麽不可思議的畫麵,驚奇不已,她看到了那金液還丹而沐浴胎心,真氣既生以衝玉液上升,自上而中,自中而下,轉而便見不到真形,好似月隱星空,鳥遁山林一般不可捉摸。
「外丹之術自古有之,本是上古仙民從煉藥之理所發展過來的,企圖通過食用貴重金屬之精華來延長壽命得道飛升。隻是那些金屬進入人體隻得變作毒物害人性命,這才放棄外丹,轉而發現了內丹之術,開始講究萬物生長為物、以心火為丹火之法。到了如今,人們又發現在凝練外丹之時有物體變化轉變的道理,冥冥之中有天地之規律,若用術法混入天地靈氣神通道法,又有不可知不可名的玄妙,常人不可得。」忘憂解釋道,又望向呆坐在蒲團的二人,繼續說道:
「那常人心思雜念之多,不可靜心凝神察覺真道,我讓你們二人每日勞作砍伐,生活在這深山之中,遠離人事正是為了澄心明性,這才可察覺到萬物流轉之妙。近來所看,行歌雖有些愚笨,但勝在堅持,加之以前也在山村之中,性情淳樸。而你這女徒兒雖然聰明伶俐,善於轉變,知曉甚多,但心思卻有些雜,不過在這半年之中卻也平靜下來,終於可有了入道的資格。」
聽到忘憂如此說道,兩人又驚又喜,
「師父,可是要教授修行之法?」
忘憂看著兩個小家夥,頷首微笑。
卻正是,山中修行覺日淺,一朝聞道死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