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雲其山,乃仙山之首,據《山平要經》所記載,乃天下十大名山之一,南接大荒,北瞰黃渭,以奇、險、峻、秀著稱於世。其山放目四望,但見千峰逶迤,匍匐腳下;天地空闊,八方一色。傳聞上古帝皇遊曆此山,見地山嶽靈氣四溢,風景幽雅秀麗,便在此處創下道統,後道統覆滅,便有眾多方士占據此地,開宗立派。除了最有名的華雲仙宗,華雲山上還有其餘小宗小脈,更有散人千餘人,不值一提,每當百年之期,華雲一脈廣收道子,周遭散人方士,三洞六窟之輩便前來觀禮。

    百年之期已到,隻見華雲山下,大批人馬登山而行,匯聚在山腰之下。

    江行歌等其餘人等混在其中,楚鈺早已從馬車中下來,多餘將士留在山下候命,隻見周遭混亂,人員魚龍混雜。行歌掃視周圍,隻見有同楚鈺一樣的王公貴族,高傲不可一世的模樣,更多的是身著布衣的文人秀士,行走江湖地草莽,身著錦繡絲綢的商人,以及身穿短衣的勞作之輩等等,亂哄哄地哄笑、交談。仔細一看,竟還有攜家帶口,前來拜師學藝之人。

    江行歌看的稀奇,側耳細聽那些世俗之輩在哪裏談天說地,談笑風生,不由得大為好奇,不由自主地放緩了腳步,而楚鈺等人也在這山中雜道之中,不得已緩慢前行。

    又走了幾裏,此山甚大,隻聽仙音渺渺,遠處雲氣彌漫,看不清晰,也不知道還有多遠。此時眾人有些焦躁,行走之間便有人起了衝突。

    隻見一黑臉大漢衝著一個方巾闊服的文人秀士大吼:

    「你這酸毛憨才,走地如此慢,方才踩了老子的腳,怎個賠償法?」那黑臉大漢眼如銅鈴,張開大口,朝那秀才滿口飛沫地罵道,並堵在路中。

    那秀才哪裏見的如此兇悍蠻橫之人,諾諾地不敢抬頭直視大漢,隻得討饒道歉。那大漢還想不依不撓,又看見後麵上山之人一臉不耐煩。又被人群中人喝罵幾句,本想到此為止,但覺得被人小瞧,一張黑臉通紅起來。

    「關爾等何事,莫非是小瞧俺張大奎不成!」說罷給了那秀才腹部上一記老拳,那秀才痛地伏下身子,那大漢不繼續理會他,邁起虎步,推開人群,抓住那喝罵之人就要打。

    楚鈺也瞧見了前方有人鬧事阻礙行程,一臉冰霜。李修瞧見了,拔出寶劍,正想過去給那大漢一些教訓。

    「發生何事?如此喧嘩!」

    最前方領路小道士乘著一個葫蘆,竟然淩空而行,離地數尺,向後方前來。

    山路眾人見其如此神通,自覺大開眼界,那大漢見道如此仙家氣派,拳趕緊抽迴來,燦燦地憨笑道。

    「方才是小秀才腳扭傷了,俺見他行動遲緩,正想幫他,堵了後麵。俺馬上讓路」大漢恭敬地道歉,並迴頭瞪了那一眼。秀才唯唯諾諾點頭稱是。周圍人見到大漢轉變如此之快,有些摸不到頭腦,紛紛議論,好一個厚臉皮欺軟怕硬之廝。

    那小道似是看出來端倪,但最後卻並未說什麽。隻是道:

    「師父說,過了山腰,前方便是宗門,師尊責令,讓無關雜人請速速離開。若是有親人陪同,還請交代一二。」

    又看見李修拔出寶劍,又道,「此處乃修行聖地,且不可行刀戈之事,莫要被門內師長們瞧見。」

    說罷就飛向前方繼續帶路。

    聽聞那小道士之言,攜家帶口者趕緊收拾行李,依依不舍地道別,其他人則是滿臉興奮。楚鈺遣去了副將與其他士兵,同李修行歌並肩而行。江行歌看了看周圍,居然還餘下百人。

    李修收好寶劍,拍了拍行歌肩膀,對他說道:「若是你被選中,以後公主就交予你去照顧了」,行歌看了一旁的楚鈺,不自覺地拍了拍胸膛,點了點頭。

    楚鈺反而笑道,「我看你這麽小,沒準是要我去照顧呢」,副將離去後,公主仿佛像一個脫離了鳥籠,自在地飛鳥一樣,失去了規矩束縛,展顏輕笑道。江行歌見到如此動人地笑容,小臉一紅,連忙言道,誓要照顧保護公主姐姐。

    走走停停,途中歇息片刻,便就到了宗門。到了門口,那弟子施展法術將眾人胸前令牌取了出來,並登記好姓名生辰,便迴去複命了。眾人跟隨踏入宗門,就覺得如同仙境一般。遠處十餘山峰在雲海中起伏,見不得其蹤影,隻是模模糊糊之間看見幾座巨大的建築,仿佛生長於雲中,似乎如同神話傳說裏的仙境、仙庭一般。往上看去,空中有仙鶴偶然飛過,那仙鶴全身雪白身影靈動,翅膀羽毛之中隱約有光華閃爍,雲層之中更時有數人禦劍淩空飛過,穿越雲海之間不見了蹤影。

    江行歌暗道,難怪小時候看天從未見過神仙蹤影,莫不是他們飛得太高,尋常凡人難以見得?

    走到前方,一個巨大的廣場映入眾人眼前,其地麵全用白色理石鋪砌,陽光一照,竟是道光閃爍,一眼看去隻覺得威正嚴肅,不敢直視,使人生出敬畏之心。廣場中央,每隔數十丈便放置一個銅製巨鼎,分作三排,每排三個,共有九隻,規矩擺放。鼎中不時有輕煙飄起,其味清而不散。

    那帶頭小道士指著前方廣場,說道。

    「那便是試煉廣場,你們在次等候,宗主長老們過一會要過來,還有其他得道前輩前來觀禮。」

    眾人等了片刻,隻見各峰雲氣擾動,有數人乘風而來,天空之上,又有幾百人禦空而行,紛紛降落在廣場前。掌門、門老們站在一起,其餘散人位於兩側,向眾人看來。

    隻見白胡子掌門袖袍一揮,眾人隻覺周圍環境一變,便不知來到何處。那掌門對眾人說道,

    「吾派雲華,立派萬載,每逢百年,便在塵世廣招子弟,潛心修行。本派所招收之輩,當資質優先,其次勿避艱險、晝夜、寒暑、饑渴、疲勞,一心修行,無作功夫形跡之心。」

    江行歌在眾人之間,聽的暈乎乎的,不知道那人在說些什麽,隻知曉那白胡子老頭是想要一個不怕寒暑饑渴的弟子,心中一喜,暗道,江邊子弟何曾懼怕寒暑饑渴之事。看了看楚鈺,隻見其眉頭緊鎖,大為不解。

    那掌門又道,「吾派子弟之選拔,除爾等體內靈牌要求之資質外,還要經過心性勇氣之選拔,丈量五氣,觀摩神魂,合格之人方得有資格修吾等大道之法,吞天地精氣之士。」

    見底下眾人交頭接耳,掌門也不多說,便一揮袖袍,一塊圓鏡衝向天際。

    「此鏡可以觀察爾等,莫要投機取巧,長老與華雲山諸位道友散修,一同注視此次收徒結果。諸位須用心盡力。」說罷便離去了。

    眾人還在疑惑,心性之修煉是何種考驗,隻見前方一道光門開啟,光門內仿佛無盡深淵,攝人心魂。江行歌等人知曉前方則是考驗,躊躇著不知該不該進。

    眾人左等右等,左顧右盼之時,隻見那黑臉大漢做了出頭鳥,先行一步,跨入門中,其餘個人見狀也不甘示弱,紛紛踏門而入。

    李修拍了拍行歌肩膀,也同公主進去了。江行歌看了看天上時而有劍仙飛過,又看了看楚鈺的背影,咬了咬牙,也跟著邁了進去。

    卻正是,比來出看修行景,卻被修行看出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登天將行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純白奈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純白奈葉並收藏登天將行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