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二,龍抬頭。
大戰硝煙剛剛落下尾聲不久,林敬在清河城中召開了一次規模極大的軍議,此次軍議除了將抗虜軍所有千總級別以上的將官囊括進來以外,還包括原本太子都督府中的一眾文武大臣,甚至遠在江南的朱大典、吳偉業等人都趕到了清河。
在這一次會議上,林敬並沒有給與眾人太多的參與,而是獨斷專行的公布了三項重要決定。
其中第一項重要決定便是正式成立新的抗虜軍都督府,並且在此之下設置參謀司、軍情司、軍械司、軍法司、軍需司以及總務司,專門負責抗虜軍一應的軍事行動。而原本的太子都督府則更加偏重於對山東行營的經營。
由於各司目前存在官員空缺,林敬會安排一部分太子都督府當中的官員進行填補,缺額則暫時稟告朝廷,從朝廷進行選派官員前來充當。
第二項決定則是對於這一次同東虜進行的一係列會戰進行議功,等到所有的官兵功績議定完成後會稟告朝廷,由朝廷負責進行賞賜。除此之外,林敬也會安排對所有有功將士進行授田,以及分發流民,以安定將士之心。
至於第三項決定,則是麵對阿巴泰的重兵,林敬決定放棄死守,而是轉為拖延戰術,繞道濟南以北,完成對圖爾格部的進攻,不過為了完成這一計劃,他必須得到鄭家的支持,以截斷屆時可能的清軍援軍。
由於這三項決定都十分重大,整個衙門內頓時陷入了沉默,所有人都在默默消化著這些重磅消息。
不過其中真正關鍵的還是第一條,畢竟這將抗虜軍的軍權進行了一定的迴收,至少對於軍中的一些將領而言,他們更多需要受到抗虜軍都督府的節製。
“殿下,若是新的都督府成立之後,大軍作戰豈不是就要以參謀司為主?”
楊廷麟微微皺皺眉頭,他大概能理解參謀司的意思,無非就是幕府賓客......但是讓這些人負責大軍的行軍打仗,是否有些不妥?
林敬微微搖頭道:“並非如此,參謀司主要是幫助將帥進行策劃並且完善作戰方案,具體執行最終還是以將帥為主。”
聽得這裏,楊廷麟微微鬆了一口氣,如果不牽涉到指揮權力,那麽這一項改革也就沒有什麽問題,至於其餘的他並不在乎,也並不想在乎。
果然,林敬繼續道:“等到軍製改革逐步開始後,抗虜軍各營的所有軍器都通過軍械司申請調撥,所有的後勤物資也由後勤司統一規劃,所有將帥士卒的軍餉俸祿銀,也單獨由總務司發放。”
眾人頓時互相看了一眼,這一招著實比較狠,若是所有的權力都直接被剝離出來,僅僅留下一個指揮權,也就可以有效避免出現個人用朝廷的錢財去豢養個人的私兵,或許日後將領隻有身邊的家丁才是真正忠誠於自己的....
然而,就在眾人在心頭感慨之時,林敬卻繼續拋出了一個重磅炸彈,他沉聲道:“自新軍製度改革之後,所有將領的一應家丁或者解散,或者編入現役,將領一應護衛由總務司按照級別配備。”
嘩華啦——
頓時所有人一下子沸騰起來,林敬的這個做法頓時引起了眾人議論,甚至隱隱約約有一種群起反對的感覺。
原因實在很簡單,明軍中的家丁製度的出現並不是一種偶然,而是基於局勢變化所自然形成的一種製度,它兼顧了朝廷和地方領兵大將的一部分利益,形成了雙方能夠接受的一種利益格局。
不過,林敬是不滿意的,因為這種家丁製度完全是在摧毀明軍的根基。
實際上在曆朝曆代中,當帝國走到了生命的晚期時,兵將製度往往都會出現類似的問題,即軍隊逐漸成為了將領的私兵,不再聽從朝廷的命令。隻是在目前的大明王朝,這種趨勢表現得更加明顯。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實際上早在元朝時就已經埋下了禍根。
自從忽必烈攻滅南宋以來,元朝軍隊就一直麵臨一個苦不堪言的問題,那就是他們的兵力常常不足,一方麵蒙古大軍成為世界征服者,占領的地域越來越大;另一方麵是草原內亞傳統製度在東亞腹地的水土不服。
在這個過程中,元廷雖然開始讓投靠他們的漢人士大夫來負責斂財和部分行政管理,但是對於武力卻絲毫不肯放鬆,一直靠著西北方輸入的武士集團維係。
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了蒙古內戰時期,當時蒙古黃金家族的子孫們不僅分割了父輩們打下的領地,也分享了先祖打江山所依賴的那些蒙古-突厥軍人,甚至連盛產這些優秀武士的兵源地都給瓜分一空,使得忽必烈失去了長期可靠的兵源地。
因此,等到紅巾軍起義的時候,蒙元根本沒有足夠的兵力,那些早期從漠北遷入的蒙古貴族和來自高加索一帶的阿速近衛軍一樣,在長期優越的生活環境下迅速腐化,以至於紅巾軍起義之後,在南方一路有如無人之境。
等到朱元璋定鼎天下以後,他開始為自己的萬裏江山製定各種保障措施,而其中最為關鍵的軍事部分自然是重中之重。
盡管朱元璋號稱重開大宋天,但是他在軍製方麵很大程度上選擇繼承了蒙元並不成功的軍製,其中衛所製度尤其為朱元璋所自豪,認為可以牢如鐵桶一般護衛著大明的江山。
隻是在這個還未完全走進近代戰爭的時代裏,龐大的軍隊數量並不能帶來相應的戰鬥力,反而使得明軍戰鬥力下滑得極快。
不過朱元璋也留下了自己的後手,那就是他在一方麵建立衛所製度時,另一方麵將天下精銳都搜羅到自己的禁軍當中,還在各地建立藩王直屬的精銳護衛軍,而這些得到了最好資源傾斜的精銳軍隊,構成了大明朝早期的武力基礎。
當然,在這種拔尖的思維影響下,地方衛所製度也就跟著學,經常將其中不到五分之一的精銳挑選出來,組建成真正的脫產精軍。其餘的則都成為耕地為主的屯田兵,而這種思路跟後來的家丁製度正是不謀而合。
大戰硝煙剛剛落下尾聲不久,林敬在清河城中召開了一次規模極大的軍議,此次軍議除了將抗虜軍所有千總級別以上的將官囊括進來以外,還包括原本太子都督府中的一眾文武大臣,甚至遠在江南的朱大典、吳偉業等人都趕到了清河。
在這一次會議上,林敬並沒有給與眾人太多的參與,而是獨斷專行的公布了三項重要決定。
其中第一項重要決定便是正式成立新的抗虜軍都督府,並且在此之下設置參謀司、軍情司、軍械司、軍法司、軍需司以及總務司,專門負責抗虜軍一應的軍事行動。而原本的太子都督府則更加偏重於對山東行營的經營。
由於各司目前存在官員空缺,林敬會安排一部分太子都督府當中的官員進行填補,缺額則暫時稟告朝廷,從朝廷進行選派官員前來充當。
第二項決定則是對於這一次同東虜進行的一係列會戰進行議功,等到所有的官兵功績議定完成後會稟告朝廷,由朝廷負責進行賞賜。除此之外,林敬也會安排對所有有功將士進行授田,以及分發流民,以安定將士之心。
至於第三項決定,則是麵對阿巴泰的重兵,林敬決定放棄死守,而是轉為拖延戰術,繞道濟南以北,完成對圖爾格部的進攻,不過為了完成這一計劃,他必須得到鄭家的支持,以截斷屆時可能的清軍援軍。
由於這三項決定都十分重大,整個衙門內頓時陷入了沉默,所有人都在默默消化著這些重磅消息。
不過其中真正關鍵的還是第一條,畢竟這將抗虜軍的軍權進行了一定的迴收,至少對於軍中的一些將領而言,他們更多需要受到抗虜軍都督府的節製。
“殿下,若是新的都督府成立之後,大軍作戰豈不是就要以參謀司為主?”
楊廷麟微微皺皺眉頭,他大概能理解參謀司的意思,無非就是幕府賓客......但是讓這些人負責大軍的行軍打仗,是否有些不妥?
林敬微微搖頭道:“並非如此,參謀司主要是幫助將帥進行策劃並且完善作戰方案,具體執行最終還是以將帥為主。”
聽得這裏,楊廷麟微微鬆了一口氣,如果不牽涉到指揮權力,那麽這一項改革也就沒有什麽問題,至於其餘的他並不在乎,也並不想在乎。
果然,林敬繼續道:“等到軍製改革逐步開始後,抗虜軍各營的所有軍器都通過軍械司申請調撥,所有的後勤物資也由後勤司統一規劃,所有將帥士卒的軍餉俸祿銀,也單獨由總務司發放。”
眾人頓時互相看了一眼,這一招著實比較狠,若是所有的權力都直接被剝離出來,僅僅留下一個指揮權,也就可以有效避免出現個人用朝廷的錢財去豢養個人的私兵,或許日後將領隻有身邊的家丁才是真正忠誠於自己的....
然而,就在眾人在心頭感慨之時,林敬卻繼續拋出了一個重磅炸彈,他沉聲道:“自新軍製度改革之後,所有將領的一應家丁或者解散,或者編入現役,將領一應護衛由總務司按照級別配備。”
嘩華啦——
頓時所有人一下子沸騰起來,林敬的這個做法頓時引起了眾人議論,甚至隱隱約約有一種群起反對的感覺。
原因實在很簡單,明軍中的家丁製度的出現並不是一種偶然,而是基於局勢變化所自然形成的一種製度,它兼顧了朝廷和地方領兵大將的一部分利益,形成了雙方能夠接受的一種利益格局。
不過,林敬是不滿意的,因為這種家丁製度完全是在摧毀明軍的根基。
實際上在曆朝曆代中,當帝國走到了生命的晚期時,兵將製度往往都會出現類似的問題,即軍隊逐漸成為了將領的私兵,不再聽從朝廷的命令。隻是在目前的大明王朝,這種趨勢表現得更加明顯。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實際上早在元朝時就已經埋下了禍根。
自從忽必烈攻滅南宋以來,元朝軍隊就一直麵臨一個苦不堪言的問題,那就是他們的兵力常常不足,一方麵蒙古大軍成為世界征服者,占領的地域越來越大;另一方麵是草原內亞傳統製度在東亞腹地的水土不服。
在這個過程中,元廷雖然開始讓投靠他們的漢人士大夫來負責斂財和部分行政管理,但是對於武力卻絲毫不肯放鬆,一直靠著西北方輸入的武士集團維係。
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了蒙古內戰時期,當時蒙古黃金家族的子孫們不僅分割了父輩們打下的領地,也分享了先祖打江山所依賴的那些蒙古-突厥軍人,甚至連盛產這些優秀武士的兵源地都給瓜分一空,使得忽必烈失去了長期可靠的兵源地。
因此,等到紅巾軍起義的時候,蒙元根本沒有足夠的兵力,那些早期從漠北遷入的蒙古貴族和來自高加索一帶的阿速近衛軍一樣,在長期優越的生活環境下迅速腐化,以至於紅巾軍起義之後,在南方一路有如無人之境。
等到朱元璋定鼎天下以後,他開始為自己的萬裏江山製定各種保障措施,而其中最為關鍵的軍事部分自然是重中之重。
盡管朱元璋號稱重開大宋天,但是他在軍製方麵很大程度上選擇繼承了蒙元並不成功的軍製,其中衛所製度尤其為朱元璋所自豪,認為可以牢如鐵桶一般護衛著大明的江山。
隻是在這個還未完全走進近代戰爭的時代裏,龐大的軍隊數量並不能帶來相應的戰鬥力,反而使得明軍戰鬥力下滑得極快。
不過朱元璋也留下了自己的後手,那就是他在一方麵建立衛所製度時,另一方麵將天下精銳都搜羅到自己的禁軍當中,還在各地建立藩王直屬的精銳護衛軍,而這些得到了最好資源傾斜的精銳軍隊,構成了大明朝早期的武力基礎。
當然,在這種拔尖的思維影響下,地方衛所製度也就跟著學,經常將其中不到五分之一的精銳挑選出來,組建成真正的脫產精軍。其餘的則都成為耕地為主的屯田兵,而這種思路跟後來的家丁製度正是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