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壁清野?


    吳牲頓時陷入了沉思之中,實際上這一招並沒有多麽罕見,實際上從永樂年間開始,明軍為了應對來自北方的草原威脅,邊軍就已經在堅持一項長期的基本政策——燒荒。


    “年年至後罷防賊,出塞燒荒灤水北。枯根朽草縱火焚,來春突騎饑無食。”


    所謂的燒荒,其實就是指在冬季時,邊軍會主動將靠近長城一線邊境的範圍內的草原和枯草燒掉,有時候也會將容易遮擋了視線的林木燒掉,以此來防止北方草原騎兵的威脅,形成看來一種頗具特色的軍事防禦風格。


    隻是燒荒一般都是在塞外進行,可如果在關內實行堅壁清野,似乎有些不妥。


    吳牲搖了搖頭,道:“陛下,若是在關內堅壁清野,將百姓撤離到山東,先不說這需要花費多少銀兩,光是沿途一路轉移,怕是就要讓無數百姓凍餓而死........再說,即便到了山東又如何?”


    “臣以為閣老所言甚是,堅壁清野說起來簡單,要實際進行實在有太多的困難。”


    戶部尚書蔣德璟也站了出來,他雖然在很多事情上都站在了太子這一邊,可是在這個問題上,卻看得更加透徹。


    “東虜南下,首要關鍵在於禦虜,若不能抵禦東虜,就算撤到山東又如何?東虜鐵騎隨時可以南下,到時候再往哪裏撤,撤往兩淮嗎?”


    “況且,虜未至便讓百姓們拋家棄地,並非容易,即便是東虜在前,官府在後,百姓們也難以脫離家鄉,到時候稍有不慎,便又是一場大變。”


    當話說到這個份上的時候,崇禎便知道堅壁清野並不可行,他一方麵有些遺憾,另一方麵也輕輕鬆了一口氣,看來太子也有判斷失誤的時候。


    實際上,此時的崇禎皇帝根本沒有意識到,當他心中產生這個想法的時候,原本對太子產生的些許戒備和忌憚,竟然不知不覺消散了。


    堅壁清野不可行,大明隻能沿著既定的軌跡走下去,崇禎皇帝一方麵繼續要求勳貴大臣們堅守九門,另一方麵則是重新給諸鎮下旨,要求他們緊急入衛京師,不同於上次的是,這一次聖旨的措辭變得更加嚴厲了幾分。


    漫天風雪當中,孤零零的寧遠城依然屹立著,仿佛成為了天邊的唯一一座城池。


    然而事實也的確如此,自從十月以來,東虜大軍便不斷發起進攻,前後攻占了中前、中後、前屯各城,再加上鬆錦之戰後被奪下的錦州、鬆山、杏山、塔山,便使得遼西僅剩下了寧遠孤城。


    與孤城相對應的,則是城內惶惶不安的人心,對於此時的關寧軍而言,他們實在有點惶恐,擔心將來不知不覺死在了荒野之中。


    有明一代,前來遼東的主要有四種人,第一種便是應戍的兵士,包括將吏以及為執行戰備和守禦任務而被派遣來的,還有他們的家屬;第二種則是犯有重罪的各種人犯,被處以謫戍,就是俗話說的“充軍”,遣來遼東服苦役的;第三種便是為生活所迫,從河南、山東、河北、山西等地來的貧苦農民,流入遼東謀生,其中也有的因逃避賦稅,或畏罪出逃而潛入遼東的;而最後一種便是來自不同地方的商人,為了貪圖利益來到了遼東。


    可以說,來到遼東的絕大部分都是外地人,而此時寧遠城中實際的主人,吳三桂便是一個妥妥的外地人。


    早在吳襄之父時期,吳家便已經來到了遼東,一直到跟遼西祖家結為姻親的時候,吳家才開始真正走上的發跡的道路。


    祖氏世居遼東,是寧遠衛世將,到祖大壽時,已曆五世,皆以軍功發家。


    特別是到了祖大壽這一代,祖氏滿門皆官。他的兄弟祖大樂、大成、大弼,子侄有祖澤遠、澤沛、澤盛、澤法、澤潤、可法等,都是上自總兵、下至副將、參將、遊擊的各級軍官,分駐寧遠、大淩河以及錦州諸城。


    可以說在遼東這一片土地,祖家才是真正的土皇帝,他們都在當地為官,更助長了這個大地主大官僚軍閥的權勢。為表彰祖氏世代鎮遼的功勳,至崇禎即位後,特命於寧遠城內敕建祖氏四世鎮遼的功德牌坊。


    而吳家以祖氏家族為後援,也得到祖大壽的庇護和扶持,借助祖氏的力量,吳襄官運亨通,在崇禎四年時便已經成為了錦州總兵,不僅如此,而且吳氏的人能當官的紛紛登上仕宦之途。


    三桂的哥哥吳三鳳也是祖大壽的部將,駐守大淩河。姨夫裴國珍同為大淩河的軍官,都在祖大壽的指揮之下。


    當然,這一切從大淩河之戰結束後便發生了變化,祖家上下全部投降,除了祖大壽後來詐降歸錦州之後,其餘的像祖可法、祖澤潤、劉天祿、張存仁等人,包括吳三鳳以及裴國珍也都投降了清廷。


    大淩河之戰的結束,代表著關寧集團已經擁有了第二條道路,那就是選擇降清。


    特別是隨著鬆錦之戰後,祖大壽的降清更是赤裸裸說明了這一點,因此在鬆錦之戰後,祖大壽率部向錦州城投降。按明律,他們的親屬都要受到牽連,但吳襄父子卻是個例外,沒受到任何責難。參加此役的吳三桂,戰鬥剛開始,就同總兵王樸等率部逃跑,以致明軍全軍覆沒。


    事後,崇禎下令將王樸處死,僅給三桂降級處分。


    這件事也充分說明了一點,祖、吳兩族在遼西勢力雄厚,盤根錯節,朝廷不敢觸動毫毛,惟恐懲治一人,將激成大亂,會逼使他們拱手降清。


    眼下東虜再次征明,首當其衝需要做出選擇的,便是此時城中的吳三桂。


    一方麵的清廷的全力拉攏,另一方麵則是明廷的全力縱容,吳三桂在兩方看似如魚得水,可是卻也別無選擇。


    對於吳三桂而言,他最想要的絕不是大清的王,也不是大明的侯,而是遼西這一片沃土,能夠始終掌控在他吳三桂的手裏。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使得吳三桂在麵對朝廷的催促時,再一次陷入了猶豫之中。


    這個朝廷,到底是救還是不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到明朝當舉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黎明之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黎明之卿並收藏穿越到明朝當舉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