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我們一般士兵對作戰的戰略畢竟無從了解。
直到攻占徐州後看到《從戰略戰術上看徐州會戰》一文,才真正對此次撤退實際上是戰略性轉移恍然大悟。大隊長們由於不了解上級的總體作戰意圖,以至於違抗命令。
盡管如此,我們還是有個疑問,如果從付出巨大的犧牲才占領的地方撤出,兵力上處於絕對優勢的敵軍勢必會再次占據該地,反過來說,如果將占領地拱手相讓給敵人,那麽一開始沒有必要付出如此慘痛巨大的犧牲去攻占它。
總之,聯隊長與各大隊長之間的爭執,從上午八點鍾一直持續至下午五點鍾左右。五點之後,才終獲解決。
一月十二日
弟弟帶來了牡丹餅,一共有三個,放在大碗之中,弟弟是入伍第一年兵,在中隊做炊事員。對於一個新兵蛋子來說,拿出一個牡丹餅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更甭說他竟一下子帶來了三個。
他把自己的三個牡丹餅都拿來了。
他自己不捨得吃,都給我這個當哥哥的帶來了。
有消息說日軍攻占了符拉迪沃斯托克(即海參崴。),雖然乍一聽還有點不相信它的真實性,但隨即還是感到驚喜,內心受到震動,很不平靜。
又如同聽到了終審判決,結果是吾等命當捐軀。死乃忠義,武士道之謂也。能活到今天,真是不可思議。
滿腦子全是日蘇之戰的事。
這個消息確實嗎?
一月十五日
兩三天前,氣候開始轉暖。白天春意融融,早晚仍寒意未減,淒冷的寒霜無情地掛在路邊的樹木及荒糙之上。這個地方的蒼蠅在兩三天前還冷時,不知藏在何處,見不到蹤影,而昨天和今天卻飛來飛去的讓我們厭煩。不管在冬季零下多少度的嚴寒中,這些傢夥竟也沒被凍死。到了來年夏天,又成了它們的世界。然而,觀其數量之少,這種多得讓人膩歪的蒼蠅中的大多數,看來沒能熬過寒冬就嗚唿了。惟有身強力壯之輩存活下來,謳歌夏天的到來,這些討厭鬼。
士兵在參軍之前,彼此都不相識,既沒聽說過,也沒見過麵,一旦應徵入伍,便被分配到軍中最小的建製單位——分隊舊日軍陸軍的最基層單位,即班。舊日軍海軍中也有分隊,相當於陸軍中連的建製……過了一段時間,各分隊會在無形中形成自己的風格特點,並融入“自己人”這樣一種集體意識之中。同樣,分隊上的小隊亦會形成小隊的獨特風格,士兵又會有自己小隊的意識。中隊也是一樣。另外,分隊有分隊戰友,小隊有小隊戰友,中隊有中隊戰友,大隊有大隊戰友,各單位依據不同的特點,風氣而有所區別,也有矛盾的對立,雖各有不同甚至對立,但目標卻是完全一致的。無論矛盾如何激化,作為軍人的目的及使命卻不會發生絲毫的差異和動搖。
分隊、小隊好比是一片森林。樹的木質有硬有軟,形狀有粗有細。樹葉因樹種不同而形態各異,繁疏亦不相同。所有這些因素構成了這片林子的外貌(綜合構成這片森林的特性)。其他森林也是形態有別,但萬變不離其宗,構成其為森林的,毫無例外都是樹木。同樣都是樹,卻還有櫸樹的密集成片,橡樹的高矮雷同,柳樹的大小不一等因素形成的森林風格的不同。林木在風中搖曳,樹葉沙沙作響,各自對而立之。
分隊、小隊等各級單位的特性及對立,不也是如此嗎?
這是一個受到同樣軍隊教育的集體。不論是職業還是素質(人格)均大同小異的人組成了這個集體。可奇怪的是,一分隊與二分隊、一小隊與二小隊的風氣卻迥然有異。雖說如此,但是一旦把一分隊的士兵編入二分隊,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則被二分隊的風氣所同化,完全變成了二分隊的一員。在無意識中,養成二分隊的意識,與其他分隊相對立。
假設來自各個聯隊、中隊的傷病員,集中在兩間病房進行治療和休養,不知不覺中就營造了各個病房的氣氛和特性,從而形成了與另一個病房的對立。如果a病房的某人被b病房的某人打了,ab兩廂馬上會各自抱成一團,空氣立刻緊張起來。
倘若b病房的人中途轉入a病房,那麽過不了多久,就會站在a病房一邊,與原來住過的b病房相對壘。
真是令人不可思議。如果矛盾和問題涉及各自的聯隊或者中隊,a病房的病友們又會同室操戈,以所屬聯隊、中隊畫線,形成新的陣營。
這種集體意識、小圈子觀念的生成,是依各種對立的具體情況而產生範圍變化的。從我們小隊、我們中隊,到我們整個大隊……
從各聯隊、各中隊匯集到療養所,分在不同病房。雖然不論a病房或b病房,大家都是患者,但卻沒有大集體的意識,而是各自囿於狹小、閉塞的小圈子裏。
---------------
第二卷乙第115號證(7)
---------------
在自己分隊(班)裏,我們同樣沒有是一小隊(排)或一中隊(連)的士兵這種大集體的意識(具有大的整體意識是另外一迴事,另外一種情況)。
這種小團體主義實際上非常的可悲和可笑,簡直就不是成年人的行為,純粹是滑稽無聊地熱衷於搞對立抗爭。
當兵的,還能稱之為人嗎?為什麽這麽心胸狹窄,總想把自己封閉在狹隘的小圈子裏。為什麽不能大度些,為什麽就沒有全局觀念呢?!
據說在離我們六七裏遠的前方,有相當數量的配備有大炮的敵軍。幾天前三大隊就派出過身著支那服裝的便衣去偵察。昨晚,一大隊為了切斷敵人退路,已由皂市秘密出發。今天,我們大隊出發。
昨晚弟弟來過,說是明天出發,讓我把年糕帶上做幹糧。我自己則將分的另一份讓弟弟帶走。最後說了句多保重就與他分手了。
在前幾天的報紙上,經常刊有關於汪精衛“和平運動”聲明的報導。汪是國民政府的頭麵人物。對於由他發起的“和平運動”,各地都出現了贊同其聲明並準備實施的支那人。
支那國民已陷於無可忍耐的苦難之中,他們痛苦已極,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在遭遇戰禍的地方,燒、殺、破壞、搶、掠等等非人道的罪惡行徑,已經使殘暴達到了極點。人們流離失所,無家可歸,財產喪失殆盡,處於饑寒交迫之中。
在尚無戰火的支那後方,老百姓被強製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以支持抗戰。支那人都已疲憊不堪,而抗戰的前景又十分渺茫。處於如此境地,“和平聲明”無疑就像疾風驟起般迅速傳播,受到稱頌,甚至可以說如同聽到了上帝的福音。
至於戰爭,無論付出多麽巨大的犧牲,葬送哪怕是幾百萬名士兵的生命,耗費幾百億的戰費,最終也必須獲勝。戰勝國為了奪得戰爭的勝利,須作出許多犧牲。糧食短缺,不得不以小米等雜糧充飢。而呈敗勢的國家則更為悲慘。可能連糠菜都吃不上,隻能以野菜樹皮果腹。一方麵在戰場上取勝了,但同時卻將戰敗國的老百姓置於連雜糧都吃不上的境地。戰勝國的人們在飽嚐吃糠咽菜的辛酸時,應該想到走向失敗的國家的百姓連吃的東西都沒有的困境。戰勝國的人們在作出吃糠咽菜的犧牲時,敗局已定的國家的百姓可能想抗戰都不可能了。因為那時他們可能已經餓死或餓得奄奄一息了。
</br>
直到攻占徐州後看到《從戰略戰術上看徐州會戰》一文,才真正對此次撤退實際上是戰略性轉移恍然大悟。大隊長們由於不了解上級的總體作戰意圖,以至於違抗命令。
盡管如此,我們還是有個疑問,如果從付出巨大的犧牲才占領的地方撤出,兵力上處於絕對優勢的敵軍勢必會再次占據該地,反過來說,如果將占領地拱手相讓給敵人,那麽一開始沒有必要付出如此慘痛巨大的犧牲去攻占它。
總之,聯隊長與各大隊長之間的爭執,從上午八點鍾一直持續至下午五點鍾左右。五點之後,才終獲解決。
一月十二日
弟弟帶來了牡丹餅,一共有三個,放在大碗之中,弟弟是入伍第一年兵,在中隊做炊事員。對於一個新兵蛋子來說,拿出一個牡丹餅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更甭說他竟一下子帶來了三個。
他把自己的三個牡丹餅都拿來了。
他自己不捨得吃,都給我這個當哥哥的帶來了。
有消息說日軍攻占了符拉迪沃斯托克(即海參崴。),雖然乍一聽還有點不相信它的真實性,但隨即還是感到驚喜,內心受到震動,很不平靜。
又如同聽到了終審判決,結果是吾等命當捐軀。死乃忠義,武士道之謂也。能活到今天,真是不可思議。
滿腦子全是日蘇之戰的事。
這個消息確實嗎?
一月十五日
兩三天前,氣候開始轉暖。白天春意融融,早晚仍寒意未減,淒冷的寒霜無情地掛在路邊的樹木及荒糙之上。這個地方的蒼蠅在兩三天前還冷時,不知藏在何處,見不到蹤影,而昨天和今天卻飛來飛去的讓我們厭煩。不管在冬季零下多少度的嚴寒中,這些傢夥竟也沒被凍死。到了來年夏天,又成了它們的世界。然而,觀其數量之少,這種多得讓人膩歪的蒼蠅中的大多數,看來沒能熬過寒冬就嗚唿了。惟有身強力壯之輩存活下來,謳歌夏天的到來,這些討厭鬼。
士兵在參軍之前,彼此都不相識,既沒聽說過,也沒見過麵,一旦應徵入伍,便被分配到軍中最小的建製單位——分隊舊日軍陸軍的最基層單位,即班。舊日軍海軍中也有分隊,相當於陸軍中連的建製……過了一段時間,各分隊會在無形中形成自己的風格特點,並融入“自己人”這樣一種集體意識之中。同樣,分隊上的小隊亦會形成小隊的獨特風格,士兵又會有自己小隊的意識。中隊也是一樣。另外,分隊有分隊戰友,小隊有小隊戰友,中隊有中隊戰友,大隊有大隊戰友,各單位依據不同的特點,風氣而有所區別,也有矛盾的對立,雖各有不同甚至對立,但目標卻是完全一致的。無論矛盾如何激化,作為軍人的目的及使命卻不會發生絲毫的差異和動搖。
分隊、小隊好比是一片森林。樹的木質有硬有軟,形狀有粗有細。樹葉因樹種不同而形態各異,繁疏亦不相同。所有這些因素構成了這片林子的外貌(綜合構成這片森林的特性)。其他森林也是形態有別,但萬變不離其宗,構成其為森林的,毫無例外都是樹木。同樣都是樹,卻還有櫸樹的密集成片,橡樹的高矮雷同,柳樹的大小不一等因素形成的森林風格的不同。林木在風中搖曳,樹葉沙沙作響,各自對而立之。
分隊、小隊等各級單位的特性及對立,不也是如此嗎?
這是一個受到同樣軍隊教育的集體。不論是職業還是素質(人格)均大同小異的人組成了這個集體。可奇怪的是,一分隊與二分隊、一小隊與二小隊的風氣卻迥然有異。雖說如此,但是一旦把一分隊的士兵編入二分隊,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則被二分隊的風氣所同化,完全變成了二分隊的一員。在無意識中,養成二分隊的意識,與其他分隊相對立。
假設來自各個聯隊、中隊的傷病員,集中在兩間病房進行治療和休養,不知不覺中就營造了各個病房的氣氛和特性,從而形成了與另一個病房的對立。如果a病房的某人被b病房的某人打了,ab兩廂馬上會各自抱成一團,空氣立刻緊張起來。
倘若b病房的人中途轉入a病房,那麽過不了多久,就會站在a病房一邊,與原來住過的b病房相對壘。
真是令人不可思議。如果矛盾和問題涉及各自的聯隊或者中隊,a病房的病友們又會同室操戈,以所屬聯隊、中隊畫線,形成新的陣營。
這種集體意識、小圈子觀念的生成,是依各種對立的具體情況而產生範圍變化的。從我們小隊、我們中隊,到我們整個大隊……
從各聯隊、各中隊匯集到療養所,分在不同病房。雖然不論a病房或b病房,大家都是患者,但卻沒有大集體的意識,而是各自囿於狹小、閉塞的小圈子裏。
---------------
第二卷乙第115號證(7)
---------------
在自己分隊(班)裏,我們同樣沒有是一小隊(排)或一中隊(連)的士兵這種大集體的意識(具有大的整體意識是另外一迴事,另外一種情況)。
這種小團體主義實際上非常的可悲和可笑,簡直就不是成年人的行為,純粹是滑稽無聊地熱衷於搞對立抗爭。
當兵的,還能稱之為人嗎?為什麽這麽心胸狹窄,總想把自己封閉在狹隘的小圈子裏。為什麽不能大度些,為什麽就沒有全局觀念呢?!
據說在離我們六七裏遠的前方,有相當數量的配備有大炮的敵軍。幾天前三大隊就派出過身著支那服裝的便衣去偵察。昨晚,一大隊為了切斷敵人退路,已由皂市秘密出發。今天,我們大隊出發。
昨晚弟弟來過,說是明天出發,讓我把年糕帶上做幹糧。我自己則將分的另一份讓弟弟帶走。最後說了句多保重就與他分手了。
在前幾天的報紙上,經常刊有關於汪精衛“和平運動”聲明的報導。汪是國民政府的頭麵人物。對於由他發起的“和平運動”,各地都出現了贊同其聲明並準備實施的支那人。
支那國民已陷於無可忍耐的苦難之中,他們痛苦已極,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在遭遇戰禍的地方,燒、殺、破壞、搶、掠等等非人道的罪惡行徑,已經使殘暴達到了極點。人們流離失所,無家可歸,財產喪失殆盡,處於饑寒交迫之中。
在尚無戰火的支那後方,老百姓被強製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以支持抗戰。支那人都已疲憊不堪,而抗戰的前景又十分渺茫。處於如此境地,“和平聲明”無疑就像疾風驟起般迅速傳播,受到稱頌,甚至可以說如同聽到了上帝的福音。
至於戰爭,無論付出多麽巨大的犧牲,葬送哪怕是幾百萬名士兵的生命,耗費幾百億的戰費,最終也必須獲勝。戰勝國為了奪得戰爭的勝利,須作出許多犧牲。糧食短缺,不得不以小米等雜糧充飢。而呈敗勢的國家則更為悲慘。可能連糠菜都吃不上,隻能以野菜樹皮果腹。一方麵在戰場上取勝了,但同時卻將戰敗國的老百姓置於連雜糧都吃不上的境地。戰勝國的人們在飽嚐吃糠咽菜的辛酸時,應該想到走向失敗的國家的百姓連吃的東西都沒有的困境。戰勝國的人們在作出吃糠咽菜的犧牲時,敗局已定的國家的百姓可能想抗戰都不可能了。因為那時他們可能已經餓死或餓得奄奄一息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