綽號毀滅者的機槍是槍械研究所近半年來最大的研究成果。
除了研製新機槍外,槍械研究所這半年時間都在配合軍工部門生產和改進中正式步騎槍、衝.鋒槍、手槍。
隨行的軍官每一個人都上手體驗了一下毀滅者機槍,之後視察了步槍、手槍和衝.鋒槍的生產線。
莫凡的目的非常明確,那就是要讓最基礎和最核心的武器裝備做到自產,不再依賴日耳曼人或是布爾什維克。
在步兵的武器裝備方麵,南陽行政區主要學習和模仿日耳曼人。
視察結束之後,莫凡確定所有基礎和核心的裝備南陽的工廠都能夠自己生產。
除了槍械外,手雷、鋼盔、火焰噴.射器等也能夠自己生產了。
軍工的飛速發展讓隨行視察的所有軍官都感到驚訝和興奮,大家一直議論紛紛。
上午的視察結束之後,莫凡沒有停留,按照計劃,他們當日下午前往汽車生產廠。
在汽車的生產製造方麵,行政區用高薪從國外聘請了一批專家和工程師。
這些專家和工程師幫助南陽行政區建立汽車生產線,生產線上的所有設備都是日耳曼人提供的,屬於交易的一部分。
行政區已經具備了生產汽車的能力,隻是相關技術人員匱乏,生產線設備仍在調試,每個月生產的汽車數量沒有超過10輛。
莫凡此來主要是看一看坦克的研究進展,日耳曼軍工專家施密特先生負責部分研究。
在施密特的建議下,南陽行政區首先從自主生產汽車開始,然後是半履帶式的卡車、半履帶式的裝甲車、摩托車,相關的生產工藝達標,生產技術成熟之後才會逐漸運用到坦克上麵。
坦克的研究分成了多個部分,發動機、裝甲、履帶、火炮等等。
莫凡參照的藍圖是布爾什維克人的t34坦克,但是他提供的部分資料對t34坦克進行了改進。
盡管有了完善的科學資料,但是曆經了三個多月,如今莫凡連坦克的影子都沒有見著。
施密特先生主持研製的半履帶卡車、半履帶裝甲車倒是已經有了試驗品,試驗人員駕駛半履帶卡車和裝甲車跨越各種各樣複雜的地形。
雖然連坦克的影子都沒有見著,但是施密特先生寬慰莫凡,如今能夠自主生產的半履帶卡車和裝甲車很快就可以列裝部隊,增強部隊的後勤補給能力。
莫凡勉強擠出一絲笑容,這與他設想的能夠馳騁戰場的鋼鐵巨獸相差太大。
坦克的研究進度很慢,在視察飛機研究所之前,莫凡已經有了心理準備。
進入秘密研究基地,見到眾多科研人員後,莫凡聽取他們的報告,了解到飛機發動機的研製陷入困境。
莫凡答應盡快提供一架完整的飛機給研究所做參照研究。
莫凡視察結束之後指示行政部門繼續提高科研人員的福利待遇,盡管視察的結果有好有壞,但整體上來說是向好的。
這也印證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那句話!
必須盡早盡快在整個行政區樹立起尊重科學、尊重人才的觀念。
(
一切的尊重都起源於足夠的物質保證。
“這一圈看下來,感覺如何?”
當天晚上,在第一軍司令部的小會議室,莫凡詢問陪同他一起視察的孫可大、周泉、吳靜山、楊榮等人。
大家的激動情緒已經漸漸平複當下,認真思索著。
參謀長周泉首先說道:
“在我留學歐洲的那段時間裏,我曾經有機會到日耳曼的工廠裏參觀。
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凡爾賽條約幾乎鎖死了德意誌發展的可能,但是日耳曼人依然從那眾多的條條框框中找出了漏洞。
前麵10年是調整時期,後10年開始高速發展,如今凡爾賽條約已經成了一張廢紙。
當下的德意誌是歐洲地區工業最成熟體係最完善的國家之一。
今日從頭到尾認認真真的看了軍工各個部門的發展,讓我心中頗為感慨。
外族入侵,國破家亡之際,我們頂著巨大的壓力,團結國內各個勢力,同時給知識分子一個施展能力的天地。
軍隊浴血廝殺、民政兢兢業業、科學家殫精竭慮,多個係統多個部門,互相配合,互為支撐,這才有了如今欣欣向榮的景象。
日耳曼人用20年的時間重新站起來,如今的我們已經走了對方大半的路程,可才過去一年時間。
我相信接下來隻要所有的同誌齊心協力,不用20年,也許三五年時間我們便可讓中原大地重煥新生。
對日反擊大有可為!”
“啪啪啪…………”
楊榮等人也有很多的話想要說,但是感覺意思已經在周泉這番話裏了,便不再多言,一邊頷首一邊鼓掌。
視察結束之後,莫凡對軍隊和行政方麵的發展做到心中有數。
1939年的主題隻有兩個字,
發展!
1月9日。
第一集團軍司令部直屬炮兵旅整編已經完成,旅長為陳國福少將,所裝備的重炮皆是繳獲自日軍野戰重炮兵第一旅團。
在部隊成軍的當天,所有的火炮都亮相。
繳獲的重炮有一部分給了軍委會,但是剩下的裝備一個炮兵旅綽綽有餘。
莫凡當天親自來到了炮兵旅的訓練場上。
旅長陳國福少將激動地告訴莫凡,之前有些損傷的日本明治45式240毫米重榴彈炮已經修複完畢,今日將試射炮彈,檢驗各方麵性能。
240毫米的重榴彈炮在整個日本陸軍裏也不多見,當年日本人就是用兩門此種火炮轟開了東北軍北大營的大門。
而當下炮兵旅修複的這一門便是其中之一。
重榴彈炮最大的優點是威力驚人,但缺點也非常的明顯,裝彈慢、體型過於笨重,機動能力太弱。
但是對於國軍炮兵來說,這些都不是問題,240毫米重榴彈炮一年可以有三百天處於隱蔽狀態,但是隻要它出現在攻堅的戰場上,必定能夠將一切都摧毀。
所有的準備都是為了最後的那一擊!
當炮彈落在地麵上的時候,遠處的大地好像發生了一場劇烈的地震,騰起的煙塵遮天蔽日。
炮兵旅的官兵止不住歡唿。
然後他們又試射了120毫米加農炮、150毫米加農炮以及150毫米榴彈炮。
所有火炮的狀態都是最佳的,日本人將他們造出來後用的次數不多。
看著遠處漫天的煙塵,莫凡心中有了讓湯恩伯顫抖的想法。
除了研製新機槍外,槍械研究所這半年時間都在配合軍工部門生產和改進中正式步騎槍、衝.鋒槍、手槍。
隨行的軍官每一個人都上手體驗了一下毀滅者機槍,之後視察了步槍、手槍和衝.鋒槍的生產線。
莫凡的目的非常明確,那就是要讓最基礎和最核心的武器裝備做到自產,不再依賴日耳曼人或是布爾什維克。
在步兵的武器裝備方麵,南陽行政區主要學習和模仿日耳曼人。
視察結束之後,莫凡確定所有基礎和核心的裝備南陽的工廠都能夠自己生產。
除了槍械外,手雷、鋼盔、火焰噴.射器等也能夠自己生產了。
軍工的飛速發展讓隨行視察的所有軍官都感到驚訝和興奮,大家一直議論紛紛。
上午的視察結束之後,莫凡沒有停留,按照計劃,他們當日下午前往汽車生產廠。
在汽車的生產製造方麵,行政區用高薪從國外聘請了一批專家和工程師。
這些專家和工程師幫助南陽行政區建立汽車生產線,生產線上的所有設備都是日耳曼人提供的,屬於交易的一部分。
行政區已經具備了生產汽車的能力,隻是相關技術人員匱乏,生產線設備仍在調試,每個月生產的汽車數量沒有超過10輛。
莫凡此來主要是看一看坦克的研究進展,日耳曼軍工專家施密特先生負責部分研究。
在施密特的建議下,南陽行政區首先從自主生產汽車開始,然後是半履帶式的卡車、半履帶式的裝甲車、摩托車,相關的生產工藝達標,生產技術成熟之後才會逐漸運用到坦克上麵。
坦克的研究分成了多個部分,發動機、裝甲、履帶、火炮等等。
莫凡參照的藍圖是布爾什維克人的t34坦克,但是他提供的部分資料對t34坦克進行了改進。
盡管有了完善的科學資料,但是曆經了三個多月,如今莫凡連坦克的影子都沒有見著。
施密特先生主持研製的半履帶卡車、半履帶裝甲車倒是已經有了試驗品,試驗人員駕駛半履帶卡車和裝甲車跨越各種各樣複雜的地形。
雖然連坦克的影子都沒有見著,但是施密特先生寬慰莫凡,如今能夠自主生產的半履帶卡車和裝甲車很快就可以列裝部隊,增強部隊的後勤補給能力。
莫凡勉強擠出一絲笑容,這與他設想的能夠馳騁戰場的鋼鐵巨獸相差太大。
坦克的研究進度很慢,在視察飛機研究所之前,莫凡已經有了心理準備。
進入秘密研究基地,見到眾多科研人員後,莫凡聽取他們的報告,了解到飛機發動機的研製陷入困境。
莫凡答應盡快提供一架完整的飛機給研究所做參照研究。
莫凡視察結束之後指示行政部門繼續提高科研人員的福利待遇,盡管視察的結果有好有壞,但整體上來說是向好的。
這也印證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那句話!
必須盡早盡快在整個行政區樹立起尊重科學、尊重人才的觀念。
(
一切的尊重都起源於足夠的物質保證。
“這一圈看下來,感覺如何?”
當天晚上,在第一軍司令部的小會議室,莫凡詢問陪同他一起視察的孫可大、周泉、吳靜山、楊榮等人。
大家的激動情緒已經漸漸平複當下,認真思索著。
參謀長周泉首先說道:
“在我留學歐洲的那段時間裏,我曾經有機會到日耳曼的工廠裏參觀。
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凡爾賽條約幾乎鎖死了德意誌發展的可能,但是日耳曼人依然從那眾多的條條框框中找出了漏洞。
前麵10年是調整時期,後10年開始高速發展,如今凡爾賽條約已經成了一張廢紙。
當下的德意誌是歐洲地區工業最成熟體係最完善的國家之一。
今日從頭到尾認認真真的看了軍工各個部門的發展,讓我心中頗為感慨。
外族入侵,國破家亡之際,我們頂著巨大的壓力,團結國內各個勢力,同時給知識分子一個施展能力的天地。
軍隊浴血廝殺、民政兢兢業業、科學家殫精竭慮,多個係統多個部門,互相配合,互為支撐,這才有了如今欣欣向榮的景象。
日耳曼人用20年的時間重新站起來,如今的我們已經走了對方大半的路程,可才過去一年時間。
我相信接下來隻要所有的同誌齊心協力,不用20年,也許三五年時間我們便可讓中原大地重煥新生。
對日反擊大有可為!”
“啪啪啪…………”
楊榮等人也有很多的話想要說,但是感覺意思已經在周泉這番話裏了,便不再多言,一邊頷首一邊鼓掌。
視察結束之後,莫凡對軍隊和行政方麵的發展做到心中有數。
1939年的主題隻有兩個字,
發展!
1月9日。
第一集團軍司令部直屬炮兵旅整編已經完成,旅長為陳國福少將,所裝備的重炮皆是繳獲自日軍野戰重炮兵第一旅團。
在部隊成軍的當天,所有的火炮都亮相。
繳獲的重炮有一部分給了軍委會,但是剩下的裝備一個炮兵旅綽綽有餘。
莫凡當天親自來到了炮兵旅的訓練場上。
旅長陳國福少將激動地告訴莫凡,之前有些損傷的日本明治45式240毫米重榴彈炮已經修複完畢,今日將試射炮彈,檢驗各方麵性能。
240毫米的重榴彈炮在整個日本陸軍裏也不多見,當年日本人就是用兩門此種火炮轟開了東北軍北大營的大門。
而當下炮兵旅修複的這一門便是其中之一。
重榴彈炮最大的優點是威力驚人,但缺點也非常的明顯,裝彈慢、體型過於笨重,機動能力太弱。
但是對於國軍炮兵來說,這些都不是問題,240毫米重榴彈炮一年可以有三百天處於隱蔽狀態,但是隻要它出現在攻堅的戰場上,必定能夠將一切都摧毀。
所有的準備都是為了最後的那一擊!
當炮彈落在地麵上的時候,遠處的大地好像發生了一場劇烈的地震,騰起的煙塵遮天蔽日。
炮兵旅的官兵止不住歡唿。
然後他們又試射了120毫米加農炮、150毫米加農炮以及150毫米榴彈炮。
所有火炮的狀態都是最佳的,日本人將他們造出來後用的次數不多。
看著遠處漫天的煙塵,莫凡心中有了讓湯恩伯顫抖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