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文明辛辛苦苦使了一招調虎離山之計,已經成功了百分之八九十了,卻因為皇帝的膽怯而功虧一簣,讓這一次的行動變得毫無意義,反而讓康親王變得更加警惕,更加小心。
康親王趙希不再貿然出擊,而是趕忙做了幾件事情,進一步鞏固洛陽的城防體係。
首先就是將洛陽城牆破損的部分重新修補起來,洛陽城牆畢竟厚重高大,蕭文明的炸藥雖然威力驚人,炸出了一道足以讓大軍通過的缺口,但這一個缺口說到底,也不過是漫長城牆上的一個小瘡疤而已。洛陽城中又是有人、有錢、有物,康親王隻用了一天的時間,便讓人將這個缺口堵了起來。雖然臨時修好的城牆,堅固程度遠遠不及原先的,但也足以阻礙城外的軍隊的進入了。“
第二件事情,便是繼續聚集軍隊、積攢糧食和物資,甚至不惜搜刮關中地區還被康親王所控製的百姓,短時間內讓洛陽的庫存更加豐富——根據蕭文明和戴鬆的推測,洛陽城中現在積累的軍糧,足夠城內的軍隊和百姓吃上兩三年的!
有了這兩件事情打底,康親王又覺得自己能行了。
並且他在土山之戰中已經發覺,朝廷官軍除了蕭文明揮下的幾支極其強悍,確實無法戰勝之外,其餘不過是老弱病殘而已。
就這些垃圾戰鬥力,當初就打不過他康親王,現在同樣打不過!
於是一改幾天前隻知道困守城
池過於消極的戰略,開始派出小股部隊四處襲擾。
能打得贏就是好事,打不贏大不了返迴洛陽城,把門一關也就安全了。
總體而言,康親王的戰略就是耗著,看誰耗得過誰!
乍一眼看,他這樣的做法很不明智,因為康親王手裏不過區區一座洛陽城而已,再加上半個關中以及山陝道等小部分地區。
而朝廷現在控製著整個江南,潼關以東也基本落入了朝廷之手,體量是康親王的好幾倍,以小博大如果不能出奇製勝,而僅靠實力之間的互相對比消耗,那不過就是在等死而已。
三國時的諸葛亮就是不願意等死,才要銳意北伐;等諸葛孔明一死,蜀漢失去了進取心,隨後幾十年的曆史,也全都成了毫無意義的苟延殘喘。
這樣淺顯的道理,康親王不會不懂,他隻不過是在等待一個時機而已,隻要時機一到,他便能扭轉整個局麵。
但是這個時期他也隻能等,而很難去促成,就隻能選擇和蕭文明以洛陽城牆為界進行軍事鬥爭了。
蕭文明倒也不是不可以和康親王對峙,但是現在的問題是,關中的兵力,他是及不上康親王的,這還得攻打堅固的城池,就必須征調大量的軍力以及物資進關才可以。
從千裏迢迢的江南調集人力物力,勞民傷財,但是仗打成這樣也沒辦法了。
這不是蕭文明一貫的作風,他總是喜歡積攢起一定優勢之後,就疾風驟雨
地打敗對手——打成這樣的爛仗,他心裏當然不高興,就時不時地去找皇帝撒氣。
“皇上現在江南屯田兵,已經有不少調入了關中。我軍總兵力已經達到七萬人,每天消耗的糧草都是一筆重大的負擔!”
皇帝現在學乖了,跟蕭文明說話總是和顏悅色、異常客氣:“愛卿所言不虛,這樣打下去對百姓的負擔太重,就算能夠多加洛陽,那也是曠日持久,關中勢必一片糜爛。”
蕭文明在心中冷笑一聲,暗暗罵道:你倒也知道,就是這事兒到底應該怪誰?你心裏應該有數吧!
蕭文明心裏是這樣想的,但說出口的話肯定要委婉一些:“就隻怪上次的大好局麵沒有把握,才打成現在這樣不勝不敗。皇上說的一點沒錯,其實就是對百姓的犯罪,也不知戰後應當如何追究責任!”
皇帝被噎了一口,尋即又提出了一套新的概念:“這幾日朕也想明白了,說到底這一場戰事不過是朕和趙希兄弟二人爭權奪位而已。因為我家的家務事,就連累百姓受苦,朕實在是於心不忍……”
這話把蕭文明說得一樂,不管皇帝是不是真心實意吧,但是能有這樣的覺悟,或許他這一年的苦也沒算白吃。
“那樣就好。皇上有這樣的想法,也是百姓的福氣。”蕭文明捧了皇帝一句。
皇帝立刻順坡下驢:“所以朕有心親筆寫書信送到洛陽城裏,交給趙希看看,希望他
看了朕的書信,能夠看在列祖列宗的份上,能夠看在天下百姓的份上,收起他的這份野心,能夠懸崖勒馬,朕或許還能讓他看守皇陵,給他一份親王的俸祿,多少也能得個善終吧!”
一個造反的王爺投降了以後還能繼續當王爺,這就不是笑話了,簡直就是神話,甚至可能是童話……
說出這種話的人,本身就顯得幼稚,不管能不能說服對方,反正說話的人自己應該是把自己說服了。
這時的蕭文明隻覺得皇帝可笑,用一種逗傻子的心態對他說道:“皇上既然有興趣寫,那這封書信那寫寫也未嚐不可,就算康親王他不肯聽勸,至少皇上也能練練字,修身養性也挺好的。”
最後這半句話帶著明顯的譏諷的意味。
但皇帝卻似乎沒有聽出這一層味道,居然還在慶幸:“愛卿答應了就好,朕還擔心同趙希私通書信,動搖了軍心呢!愛卿有這話朕就放心了。”
“那皇上就請便吧!”
說完這句話,蕭文明便退出了皇帝的行轅。
這件事情微不足道,蕭文明並沒有放在心上。
對他而言,整理從江南過來的軍隊和物資才是更重要的事物。
江南那邊有的是蕭文明,可以絕對信任的,並且極有才能的屬下,在他們的組織之下,江南的海量物資,便如同長江的江水一樣,源源不絕地通過運河運送過來。
從江南運送物資最經濟實惠並且高效的辦法還是走
水路,讓物資和人員在運河邊上登船上岸,然後滿載的漕船便可以經過運河,抵達洛陽城下。
而蕭文明這邊隻要采取軍事行動,投入主力部隊,想辦法拿下洛陽城郊的漕運碼頭就可以了。
隻可惜江北運河年久失修,又經過了這一場為期一年多的戰亂,江北運河不少地方都已淤塞擁堵,無法行船,同江南的水路溝通也就此被打斷了。
因此蕭文明的物資隻能通過水路運到長江邊上,然後就要立即卸船,走陸路經潼關再送到洛陽城外。
勞心費力不說,路上的損耗也極大,屬於是事倍功半的那種。
今日又有一堆物資送到了前線,原本這是稀鬆平常的事,可當時的戴鬆卻興衝衝地跑了過來,對蕭文明說道:“爵爺物資又來了,請你過去看看!”
蕭文明正在無所事事的時候,正在打瞌睡,伸了個懶腰,緩緩站起身來:“這麽小的一點事情,小戴將軍也要叫我去看嗎?照舊保存好不就行了?”
戴鬆一邊說,一邊臉上洋溢出了微笑的表情。
戴鬆雖然年紀不大,但是身經百戰、城府頗深,蕭文明也猜不透他微笑的背後是什麽意思——不過相信戴鬆是絕對不會害自己的。
因此雖然是接收物資的小事,蕭文明也肯親自走一趟。
等到了地方蕭文明才知道,戴鬆叫自己去可不是為了迎接這一批的物資,而是迎接押送物資的人——而這一位押糧官,
正是蕭文明亦師亦友的好朋友溫伯明!
蕭文明大喜過望,卻又覺得很懷疑:“溫先生,什麽事讓你親自來跑一趟?”
溫伯明現在幾乎掌管著整個朝廷在江南的政務,幾乎比宰相的權力還大,更是應當日理萬機,忙得不可開交,哪有空為了區區一筆物資,就親自來江北走一趟的道理?
沒想到蕭文明猜錯了。
隻見溫伯明淡然一笑:“如今江南無事,我留在那邊,也不過虛度時日而已,還不如來江北幫蕭兄一臂之力!”
原來溫伯明才華橫溢、辦事幹練,蕭文明離開江南的這大半年時間,北江朝廷中樞以及江南山東等地的官場,已經被他徹底蕩滌了一遍。
那些官員隻要是能力不足或者品行有缺點,全都被他撤換下來,這其中既包括朝廷原有的官員,甚至還把手伸向了蕭文明新任命的一批官員。
也就是溫伯明既有蕭文明的支持,也有蕭文明的信任,並且還是已故的宰相衛玉章的關門弟子,具有無可匹敵的政治資源,所以才能大刀闊斧地進行這樣的重新梳理,否則勢必要形成新一輪的黨政。
就像崇禎皇帝死後的南明一樣……
被溫伯明這樣一折騰,效果也是顯著的。
他更換上去的官員大多是貧寒的書生,書生意氣尚未消退,還有心替國家替百姓做些事情,最關鍵的是沒有背景,也尚未染上迂腐的習氣。
一時之間江南官場為之一新,是
大齊開國以來僅見的清明場麵。
整頓好了吏治,民生當然也大有改觀,一切百業待興、生機勃勃!
再加上現在雖然是戰爭狀態,但是蕭文明並沒有搜刮江南以獲取軍餉,而是控製戰爭的規模,以臨海屯為中心的貿易體係運轉正常。
這個體係所賺取的金銀,足以供給規模並不龐大的軍隊的用度。
而臨海屯的各項事務,則由蕭文秀、董婉青等人牽頭包辦,不需要溫伯明費神。
因此已將官場引入正確軌道的溫伯明,果然在江南的確是無事可做了,要做也不會是查漏補缺而已。
雖然他總是口口聲聲說自己是什麽“仙雲野鶴”,但是真的閑下來他又耐不住性子了,便到關中來幫蕭文明出謀劃策,兼做一些事情。
康親王趙希不再貿然出擊,而是趕忙做了幾件事情,進一步鞏固洛陽的城防體係。
首先就是將洛陽城牆破損的部分重新修補起來,洛陽城牆畢竟厚重高大,蕭文明的炸藥雖然威力驚人,炸出了一道足以讓大軍通過的缺口,但這一個缺口說到底,也不過是漫長城牆上的一個小瘡疤而已。洛陽城中又是有人、有錢、有物,康親王隻用了一天的時間,便讓人將這個缺口堵了起來。雖然臨時修好的城牆,堅固程度遠遠不及原先的,但也足以阻礙城外的軍隊的進入了。“
第二件事情,便是繼續聚集軍隊、積攢糧食和物資,甚至不惜搜刮關中地區還被康親王所控製的百姓,短時間內讓洛陽的庫存更加豐富——根據蕭文明和戴鬆的推測,洛陽城中現在積累的軍糧,足夠城內的軍隊和百姓吃上兩三年的!
有了這兩件事情打底,康親王又覺得自己能行了。
並且他在土山之戰中已經發覺,朝廷官軍除了蕭文明揮下的幾支極其強悍,確實無法戰勝之外,其餘不過是老弱病殘而已。
就這些垃圾戰鬥力,當初就打不過他康親王,現在同樣打不過!
於是一改幾天前隻知道困守城
池過於消極的戰略,開始派出小股部隊四處襲擾。
能打得贏就是好事,打不贏大不了返迴洛陽城,把門一關也就安全了。
總體而言,康親王的戰略就是耗著,看誰耗得過誰!
乍一眼看,他這樣的做法很不明智,因為康親王手裏不過區區一座洛陽城而已,再加上半個關中以及山陝道等小部分地區。
而朝廷現在控製著整個江南,潼關以東也基本落入了朝廷之手,體量是康親王的好幾倍,以小博大如果不能出奇製勝,而僅靠實力之間的互相對比消耗,那不過就是在等死而已。
三國時的諸葛亮就是不願意等死,才要銳意北伐;等諸葛孔明一死,蜀漢失去了進取心,隨後幾十年的曆史,也全都成了毫無意義的苟延殘喘。
這樣淺顯的道理,康親王不會不懂,他隻不過是在等待一個時機而已,隻要時機一到,他便能扭轉整個局麵。
但是這個時期他也隻能等,而很難去促成,就隻能選擇和蕭文明以洛陽城牆為界進行軍事鬥爭了。
蕭文明倒也不是不可以和康親王對峙,但是現在的問題是,關中的兵力,他是及不上康親王的,這還得攻打堅固的城池,就必須征調大量的軍力以及物資進關才可以。
從千裏迢迢的江南調集人力物力,勞民傷財,但是仗打成這樣也沒辦法了。
這不是蕭文明一貫的作風,他總是喜歡積攢起一定優勢之後,就疾風驟雨
地打敗對手——打成這樣的爛仗,他心裏當然不高興,就時不時地去找皇帝撒氣。
“皇上現在江南屯田兵,已經有不少調入了關中。我軍總兵力已經達到七萬人,每天消耗的糧草都是一筆重大的負擔!”
皇帝現在學乖了,跟蕭文明說話總是和顏悅色、異常客氣:“愛卿所言不虛,這樣打下去對百姓的負擔太重,就算能夠多加洛陽,那也是曠日持久,關中勢必一片糜爛。”
蕭文明在心中冷笑一聲,暗暗罵道:你倒也知道,就是這事兒到底應該怪誰?你心裏應該有數吧!
蕭文明心裏是這樣想的,但說出口的話肯定要委婉一些:“就隻怪上次的大好局麵沒有把握,才打成現在這樣不勝不敗。皇上說的一點沒錯,其實就是對百姓的犯罪,也不知戰後應當如何追究責任!”
皇帝被噎了一口,尋即又提出了一套新的概念:“這幾日朕也想明白了,說到底這一場戰事不過是朕和趙希兄弟二人爭權奪位而已。因為我家的家務事,就連累百姓受苦,朕實在是於心不忍……”
這話把蕭文明說得一樂,不管皇帝是不是真心實意吧,但是能有這樣的覺悟,或許他這一年的苦也沒算白吃。
“那樣就好。皇上有這樣的想法,也是百姓的福氣。”蕭文明捧了皇帝一句。
皇帝立刻順坡下驢:“所以朕有心親筆寫書信送到洛陽城裏,交給趙希看看,希望他
看了朕的書信,能夠看在列祖列宗的份上,能夠看在天下百姓的份上,收起他的這份野心,能夠懸崖勒馬,朕或許還能讓他看守皇陵,給他一份親王的俸祿,多少也能得個善終吧!”
一個造反的王爺投降了以後還能繼續當王爺,這就不是笑話了,簡直就是神話,甚至可能是童話……
說出這種話的人,本身就顯得幼稚,不管能不能說服對方,反正說話的人自己應該是把自己說服了。
這時的蕭文明隻覺得皇帝可笑,用一種逗傻子的心態對他說道:“皇上既然有興趣寫,那這封書信那寫寫也未嚐不可,就算康親王他不肯聽勸,至少皇上也能練練字,修身養性也挺好的。”
最後這半句話帶著明顯的譏諷的意味。
但皇帝卻似乎沒有聽出這一層味道,居然還在慶幸:“愛卿答應了就好,朕還擔心同趙希私通書信,動搖了軍心呢!愛卿有這話朕就放心了。”
“那皇上就請便吧!”
說完這句話,蕭文明便退出了皇帝的行轅。
這件事情微不足道,蕭文明並沒有放在心上。
對他而言,整理從江南過來的軍隊和物資才是更重要的事物。
江南那邊有的是蕭文明,可以絕對信任的,並且極有才能的屬下,在他們的組織之下,江南的海量物資,便如同長江的江水一樣,源源不絕地通過運河運送過來。
從江南運送物資最經濟實惠並且高效的辦法還是走
水路,讓物資和人員在運河邊上登船上岸,然後滿載的漕船便可以經過運河,抵達洛陽城下。
而蕭文明這邊隻要采取軍事行動,投入主力部隊,想辦法拿下洛陽城郊的漕運碼頭就可以了。
隻可惜江北運河年久失修,又經過了這一場為期一年多的戰亂,江北運河不少地方都已淤塞擁堵,無法行船,同江南的水路溝通也就此被打斷了。
因此蕭文明的物資隻能通過水路運到長江邊上,然後就要立即卸船,走陸路經潼關再送到洛陽城外。
勞心費力不說,路上的損耗也極大,屬於是事倍功半的那種。
今日又有一堆物資送到了前線,原本這是稀鬆平常的事,可當時的戴鬆卻興衝衝地跑了過來,對蕭文明說道:“爵爺物資又來了,請你過去看看!”
蕭文明正在無所事事的時候,正在打瞌睡,伸了個懶腰,緩緩站起身來:“這麽小的一點事情,小戴將軍也要叫我去看嗎?照舊保存好不就行了?”
戴鬆一邊說,一邊臉上洋溢出了微笑的表情。
戴鬆雖然年紀不大,但是身經百戰、城府頗深,蕭文明也猜不透他微笑的背後是什麽意思——不過相信戴鬆是絕對不會害自己的。
因此雖然是接收物資的小事,蕭文明也肯親自走一趟。
等到了地方蕭文明才知道,戴鬆叫自己去可不是為了迎接這一批的物資,而是迎接押送物資的人——而這一位押糧官,
正是蕭文明亦師亦友的好朋友溫伯明!
蕭文明大喜過望,卻又覺得很懷疑:“溫先生,什麽事讓你親自來跑一趟?”
溫伯明現在幾乎掌管著整個朝廷在江南的政務,幾乎比宰相的權力還大,更是應當日理萬機,忙得不可開交,哪有空為了區區一筆物資,就親自來江北走一趟的道理?
沒想到蕭文明猜錯了。
隻見溫伯明淡然一笑:“如今江南無事,我留在那邊,也不過虛度時日而已,還不如來江北幫蕭兄一臂之力!”
原來溫伯明才華橫溢、辦事幹練,蕭文明離開江南的這大半年時間,北江朝廷中樞以及江南山東等地的官場,已經被他徹底蕩滌了一遍。
那些官員隻要是能力不足或者品行有缺點,全都被他撤換下來,這其中既包括朝廷原有的官員,甚至還把手伸向了蕭文明新任命的一批官員。
也就是溫伯明既有蕭文明的支持,也有蕭文明的信任,並且還是已故的宰相衛玉章的關門弟子,具有無可匹敵的政治資源,所以才能大刀闊斧地進行這樣的重新梳理,否則勢必要形成新一輪的黨政。
就像崇禎皇帝死後的南明一樣……
被溫伯明這樣一折騰,效果也是顯著的。
他更換上去的官員大多是貧寒的書生,書生意氣尚未消退,還有心替國家替百姓做些事情,最關鍵的是沒有背景,也尚未染上迂腐的習氣。
一時之間江南官場為之一新,是
大齊開國以來僅見的清明場麵。
整頓好了吏治,民生當然也大有改觀,一切百業待興、生機勃勃!
再加上現在雖然是戰爭狀態,但是蕭文明並沒有搜刮江南以獲取軍餉,而是控製戰爭的規模,以臨海屯為中心的貿易體係運轉正常。
這個體係所賺取的金銀,足以供給規模並不龐大的軍隊的用度。
而臨海屯的各項事務,則由蕭文秀、董婉青等人牽頭包辦,不需要溫伯明費神。
因此已將官場引入正確軌道的溫伯明,果然在江南的確是無事可做了,要做也不會是查漏補缺而已。
雖然他總是口口聲聲說自己是什麽“仙雲野鶴”,但是真的閑下來他又耐不住性子了,便到關中來幫蕭文明出謀劃策,兼做一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