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情況,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力量,這一百人,蕭文明也不嫌他們人少,便叫林丹楓帶起這支隊伍,跟著自己一道行動,等關鍵的時候他們可以作為一支奇兵,說不定就能發揮出其不意的作用。
帶上了這群武林高手,蕭文明正要離開姑蘇城,卻碰到了一大群從江南各處聚集到蘇州的富商。
他們都是搭著蕭文明的車,才發財,或者發了大財的,其中便有同蕭文明關係親密的大商人張好古、張大戶,於是一眾商人便將他推出來,向蕭文明提出要求。
他們的要求十分奇葩,就是請蕭文明不要離開蘇州城,就待在城中幫助湯光耀守城,其實就是保護他們從各處轉移到姑蘇城的財產。
所以說這些小商人,是沒有長遠的眼光的,尤其缺乏政治眼光,光想著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怪不得將來以資產階級為核心的運動,往往帶有明顯的局限性和妥協性。
對於他們的要求,蕭文明當然不會答應,隻說道:“你們放心,康親王還指望靠著你們建立根基呢,根本就不舍得殺你們。隻要你們肯捐錢出來,助他發放軍餉、報銷軍費,立刻就會是康王爺的座上賓。你們怕什麽?”
蕭文明的話裏帶著明顯的譏諷的含義,而這些個商人也還算有點忠君愛國的骨氣。
挑頭的張好古讀過兩年書,說道:“爵爺這話叫我等無地自容。我們商人也是大齊的子民,與其附逆,不如甘願同爵爺一道離開……”
“嗬嗬。”蕭文明冷笑道,“有你這話就已經足夠了。其實跟著我一樣是要你們捐獻軍餉出來的,同樣是花錢,不如幹脆留在蘇州城裏,也免得到處折騰了,我也是為你們好啊。如今國難當頭,你們要是隻肯拿些錢出來,別做跟著康親王將來也能位列台閣的美夢,就夠了。要是到了關鍵時候,還能反戈一擊,就該我已經謝天謝地了!”
這個要求不難,張好古、張大戶及其他商人立刻答應下來。
半真半假地打發走了這些商人,蕭文明總算可以離開蘇州城了。
可是出城還沒走多遠,便遇見了一群官軍,隻見這群官軍衣衫襤褸、狼狽不堪,顯然就是打了敗仗潰退下來的。
勝敗乃兵家常事。
原本在戰場上吃了敗仗是沒什麽好奇怪的,並且既然是失敗了,那敗成什麽樣子都正常,就算是上山落草為寇,甚至是加入叛軍,都稀鬆平常。
可看這支軍隊,在康親王勢如破竹,接連取得勝利,並且順利攻下金陵城的大環境下,雖然打了敗仗,但是還能夠保持建製不散亂,能夠收攏起兄弟們從戰場上退下來,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於是蕭文明就派人去將這隻隊伍的主請來說話。
不成想,來者正是蕭文明的老熟人任當思!
蕭文明趕往金陵城,其主要目的固然是想會一會康親王,但也想從金陵城中解救出他的幾個相熟的好友,其中就包括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任當思。
任當思是金陵遊擊將軍,因在江南到節度使的麾下,負有守衛金陵城的責任,因此金陵城破,任當思或許會舍生赴死、與城同亡,故而蕭文明雖然仍然牽掛著這位幫過自己大忙的將軍,卻也做好了他已經死了的心理準備。
可當他走到半路,聽到金陵城已經被攻破的消息之後,也隻能默認他已然為國捐軀,或者晚節不保,投靠了康親王,便無暇再顧及他了。
然而現在卻又在亂軍當中重見任當思,不由得讓蕭文明感慨萬分——可見老天有眼,尚未絕人之路!
而任當思看到蕭文明,更是感慨萬千。
這些年蕭文明幾乎每年都要派人去送金銀給任當思作為往來的人情,任當思也從朝廷的舉報當中聽到了蕭文明的戰功,知道當初那個隻會躲在姐姐蕭文秀身後的蕭文明,已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搖身一變成了朝廷的棟梁了。
然而這些年,任當思軍務繁忙,蕭文明也是個大忙人,兩個人同時湊到當期並不容易,始終無暇到臨海屯去看一看,看一看蕭文明帶出的這支蕭家軍。
如今在國家危急存亡的關頭,在自己敗亡之時卻又遇到了蕭文明,並且看他所率領的人馬精神抖擻、威武雄壯,的確是天下首屈一指的強軍,更是激動得流下了眼淚。
作為一個看著晚輩成長起來的長輩,任當思真想勉勵和叮囑蕭文明幾句,可一想到蕭文明,現在已然是朝廷勳貴,皇上下旨欽封的侯爵老爺了,他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隻說了一句:“蕭爵爺……”
蕭文明趕忙拱手打斷他的話:“什麽爵爺不爵爺的,都是唬人的。任將軍是我的恩人,我怎敢在你麵前做大?將軍是從金陵城逃出來的吧?金陵那邊到底是什麽情況?別人的話我信不過,還請任將軍如實相告。”
任當思的確是從金陵城裏逃出來的,可他卻不是怯敵畏戰,而是朝廷從兵部派下來的兩位官員,執意要金陵城內的軍隊出城迎敵……
軍令如山,任當思雖然覺得不妥,卻也隻能帶著金陵城中挑選出來的精兵,硬著頭皮出城野戰,卻不想被康親王避過鋒芒讓他們撲了個空,而康親王的主力,反而趁著金陵城防空虛的時機,一舉攻破城牆攻入了南京城。
任當思見狀大驚,趕緊率兵迴頭,可這時城牆已然被康親王所占領,原本金陵的守軍不得不從外頭攻擊城牆……
這怎麽可能攻得下來?反而被康親王一陣反擊,殺的大敗,隻能倉皇逃跑。
而江南道集結起來的其他軍隊,結局也好不到哪裏去,同樣被康親王各個擊破——死的死、逃的逃、投降的投降……
康親王自從占領金陵城之後,迅速肅清周邊,並且改金陵為舊稱“南京”,並且開倉放糧、發榜安民,大有要另立朝廷的意思。
任當思見康親王根基已牢,知道光憑自己絕對沒有辦法再拿迴金陵城,便隻能一路收容殘兵敗將,一路敗退到了蘇州城,想再靠著這座蘇州城,同康親王再拚一拚,等著朝廷平叛軍隊的到來。
任當思的這一番舉動,雖然稱不上有多麽高明,但也中規中矩,沒有犯任何的錯誤——除了過於信任朝廷這一點以外……
如今朝廷這個風氣,任當思能夠做到這一點,就已經很不容易了,當得起他領的那一份金陵遊擊將軍的俸祿了。
隻是對於任當思要堅守蘇州城的打算,蕭文明不以為然:“任將軍,蘇州知府湯光耀那邊,他已然想好了,隻要康親王來過,他就要開城投降……”
“這怎麽可以?姓湯的既然是個軟骨頭,不如咱們立刻當他拿下,接管蘇州防務!蘇州城防完整,河道縱橫是可以守一守的。”
“不、不、不。”蕭文明解釋道,“投降是我建議湯光耀這麽做的。康親王攻下金陵城之後,首要的目標就是我蕭文明,打蘇州不過是順手而已——打得下來就打,打不下來就不打,投不投降的也就那麽一迴事兒。湯光耀讓出蘇州城,反而能分散康親王的兵力,反正他也遲早是要攻打我的。”
“原來是這樣啊……”任當思聽了個半懂不懂。
他畢竟隻是個武將,而且算不得有多麽出色,同蕭文明固然無法相提並論,同戴鬆也是不可同日而語,對於蕭文明的策略他無法完全理解,但是對於蕭文明的信任他還是有的。
“那麽蕭爵爺要我怎麽做?我手下還有這些人馬,能使得上勁。”
所謂的“這麽多人馬”,不過是一路收容敗兵將,將將湊滿的兩三千人而已。
這幫人已經成了驚弓之鳥,別說上陣殺敵了,或許平地裏起了一聲驚雷,就能把他們嚇得魂飛魄散、當場潰敗。
然而此時此刻,能有一隻還帶著些許血性的隊伍,就已經很難得了。
於是蕭文明說道:“任將軍既然有心一戰,那麽可以先到臨海屯去。屯子雖然已經不是我的了,但那邊我好歹也還能說得上話,也有足夠的補給和堅固的工事,任將軍和這些弟兄到那邊去,遲早會有用武之地的。”
任當思無可奈何,也隻能聽從了蕭文明的意見,與蕭文明一道行動,向臨海屯的方向趕去。
如此這般,蕭文明手下又多了一隻兩三千人的隊伍,並且一路之上,隊伍還在不斷的擴大,雖然其戰鬥力極其有限,但是有總比沒有強。並且如今形勢緊迫,需要爭分奪秒,蕭文明帶著他們一路日夜行進,兼程趕往臨海屯,隻要不走到一半潰散就已經阿彌陀佛了,根本就來不及進行訓練。
就這幾個人,先這樣吧……
再次踏上了熟悉的土地,可一切都已經物是人非,這話不但是對蕭文明而言的,對剛剛接受臨海屯的蘇誌玄也是一樣。
帶上了這群武林高手,蕭文明正要離開姑蘇城,卻碰到了一大群從江南各處聚集到蘇州的富商。
他們都是搭著蕭文明的車,才發財,或者發了大財的,其中便有同蕭文明關係親密的大商人張好古、張大戶,於是一眾商人便將他推出來,向蕭文明提出要求。
他們的要求十分奇葩,就是請蕭文明不要離開蘇州城,就待在城中幫助湯光耀守城,其實就是保護他們從各處轉移到姑蘇城的財產。
所以說這些小商人,是沒有長遠的眼光的,尤其缺乏政治眼光,光想著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怪不得將來以資產階級為核心的運動,往往帶有明顯的局限性和妥協性。
對於他們的要求,蕭文明當然不會答應,隻說道:“你們放心,康親王還指望靠著你們建立根基呢,根本就不舍得殺你們。隻要你們肯捐錢出來,助他發放軍餉、報銷軍費,立刻就會是康王爺的座上賓。你們怕什麽?”
蕭文明的話裏帶著明顯的譏諷的含義,而這些個商人也還算有點忠君愛國的骨氣。
挑頭的張好古讀過兩年書,說道:“爵爺這話叫我等無地自容。我們商人也是大齊的子民,與其附逆,不如甘願同爵爺一道離開……”
“嗬嗬。”蕭文明冷笑道,“有你這話就已經足夠了。其實跟著我一樣是要你們捐獻軍餉出來的,同樣是花錢,不如幹脆留在蘇州城裏,也免得到處折騰了,我也是為你們好啊。如今國難當頭,你們要是隻肯拿些錢出來,別做跟著康親王將來也能位列台閣的美夢,就夠了。要是到了關鍵時候,還能反戈一擊,就該我已經謝天謝地了!”
這個要求不難,張好古、張大戶及其他商人立刻答應下來。
半真半假地打發走了這些商人,蕭文明總算可以離開蘇州城了。
可是出城還沒走多遠,便遇見了一群官軍,隻見這群官軍衣衫襤褸、狼狽不堪,顯然就是打了敗仗潰退下來的。
勝敗乃兵家常事。
原本在戰場上吃了敗仗是沒什麽好奇怪的,並且既然是失敗了,那敗成什麽樣子都正常,就算是上山落草為寇,甚至是加入叛軍,都稀鬆平常。
可看這支軍隊,在康親王勢如破竹,接連取得勝利,並且順利攻下金陵城的大環境下,雖然打了敗仗,但是還能夠保持建製不散亂,能夠收攏起兄弟們從戰場上退下來,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於是蕭文明就派人去將這隻隊伍的主請來說話。
不成想,來者正是蕭文明的老熟人任當思!
蕭文明趕往金陵城,其主要目的固然是想會一會康親王,但也想從金陵城中解救出他的幾個相熟的好友,其中就包括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任當思。
任當思是金陵遊擊將軍,因在江南到節度使的麾下,負有守衛金陵城的責任,因此金陵城破,任當思或許會舍生赴死、與城同亡,故而蕭文明雖然仍然牽掛著這位幫過自己大忙的將軍,卻也做好了他已經死了的心理準備。
可當他走到半路,聽到金陵城已經被攻破的消息之後,也隻能默認他已然為國捐軀,或者晚節不保,投靠了康親王,便無暇再顧及他了。
然而現在卻又在亂軍當中重見任當思,不由得讓蕭文明感慨萬分——可見老天有眼,尚未絕人之路!
而任當思看到蕭文明,更是感慨萬千。
這些年蕭文明幾乎每年都要派人去送金銀給任當思作為往來的人情,任當思也從朝廷的舉報當中聽到了蕭文明的戰功,知道當初那個隻會躲在姐姐蕭文秀身後的蕭文明,已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搖身一變成了朝廷的棟梁了。
然而這些年,任當思軍務繁忙,蕭文明也是個大忙人,兩個人同時湊到當期並不容易,始終無暇到臨海屯去看一看,看一看蕭文明帶出的這支蕭家軍。
如今在國家危急存亡的關頭,在自己敗亡之時卻又遇到了蕭文明,並且看他所率領的人馬精神抖擻、威武雄壯,的確是天下首屈一指的強軍,更是激動得流下了眼淚。
作為一個看著晚輩成長起來的長輩,任當思真想勉勵和叮囑蕭文明幾句,可一想到蕭文明,現在已然是朝廷勳貴,皇上下旨欽封的侯爵老爺了,他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隻說了一句:“蕭爵爺……”
蕭文明趕忙拱手打斷他的話:“什麽爵爺不爵爺的,都是唬人的。任將軍是我的恩人,我怎敢在你麵前做大?將軍是從金陵城逃出來的吧?金陵那邊到底是什麽情況?別人的話我信不過,還請任將軍如實相告。”
任當思的確是從金陵城裏逃出來的,可他卻不是怯敵畏戰,而是朝廷從兵部派下來的兩位官員,執意要金陵城內的軍隊出城迎敵……
軍令如山,任當思雖然覺得不妥,卻也隻能帶著金陵城中挑選出來的精兵,硬著頭皮出城野戰,卻不想被康親王避過鋒芒讓他們撲了個空,而康親王的主力,反而趁著金陵城防空虛的時機,一舉攻破城牆攻入了南京城。
任當思見狀大驚,趕緊率兵迴頭,可這時城牆已然被康親王所占領,原本金陵的守軍不得不從外頭攻擊城牆……
這怎麽可能攻得下來?反而被康親王一陣反擊,殺的大敗,隻能倉皇逃跑。
而江南道集結起來的其他軍隊,結局也好不到哪裏去,同樣被康親王各個擊破——死的死、逃的逃、投降的投降……
康親王自從占領金陵城之後,迅速肅清周邊,並且改金陵為舊稱“南京”,並且開倉放糧、發榜安民,大有要另立朝廷的意思。
任當思見康親王根基已牢,知道光憑自己絕對沒有辦法再拿迴金陵城,便隻能一路收容殘兵敗將,一路敗退到了蘇州城,想再靠著這座蘇州城,同康親王再拚一拚,等著朝廷平叛軍隊的到來。
任當思的這一番舉動,雖然稱不上有多麽高明,但也中規中矩,沒有犯任何的錯誤——除了過於信任朝廷這一點以外……
如今朝廷這個風氣,任當思能夠做到這一點,就已經很不容易了,當得起他領的那一份金陵遊擊將軍的俸祿了。
隻是對於任當思要堅守蘇州城的打算,蕭文明不以為然:“任將軍,蘇州知府湯光耀那邊,他已然想好了,隻要康親王來過,他就要開城投降……”
“這怎麽可以?姓湯的既然是個軟骨頭,不如咱們立刻當他拿下,接管蘇州防務!蘇州城防完整,河道縱橫是可以守一守的。”
“不、不、不。”蕭文明解釋道,“投降是我建議湯光耀這麽做的。康親王攻下金陵城之後,首要的目標就是我蕭文明,打蘇州不過是順手而已——打得下來就打,打不下來就不打,投不投降的也就那麽一迴事兒。湯光耀讓出蘇州城,反而能分散康親王的兵力,反正他也遲早是要攻打我的。”
“原來是這樣啊……”任當思聽了個半懂不懂。
他畢竟隻是個武將,而且算不得有多麽出色,同蕭文明固然無法相提並論,同戴鬆也是不可同日而語,對於蕭文明的策略他無法完全理解,但是對於蕭文明的信任他還是有的。
“那麽蕭爵爺要我怎麽做?我手下還有這些人馬,能使得上勁。”
所謂的“這麽多人馬”,不過是一路收容敗兵將,將將湊滿的兩三千人而已。
這幫人已經成了驚弓之鳥,別說上陣殺敵了,或許平地裏起了一聲驚雷,就能把他們嚇得魂飛魄散、當場潰敗。
然而此時此刻,能有一隻還帶著些許血性的隊伍,就已經很難得了。
於是蕭文明說道:“任將軍既然有心一戰,那麽可以先到臨海屯去。屯子雖然已經不是我的了,但那邊我好歹也還能說得上話,也有足夠的補給和堅固的工事,任將軍和這些弟兄到那邊去,遲早會有用武之地的。”
任當思無可奈何,也隻能聽從了蕭文明的意見,與蕭文明一道行動,向臨海屯的方向趕去。
如此這般,蕭文明手下又多了一隻兩三千人的隊伍,並且一路之上,隊伍還在不斷的擴大,雖然其戰鬥力極其有限,但是有總比沒有強。並且如今形勢緊迫,需要爭分奪秒,蕭文明帶著他們一路日夜行進,兼程趕往臨海屯,隻要不走到一半潰散就已經阿彌陀佛了,根本就來不及進行訓練。
就這幾個人,先這樣吧……
再次踏上了熟悉的土地,可一切都已經物是人非,這話不但是對蕭文明而言的,對剛剛接受臨海屯的蘇誌玄也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