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親王也有自己的最低目標和最高目標——他的最高目標同蕭文明的相似,同樣是利用《百官行記》借以攜製群臣,而最低目標則要務實許多,那就是收買人心。
於是康親王提議道:“那不如這樣,此物乃是不祥之物。你我誰拿在手裏都不是了局,就是送到皇上那裏也不過幹擾聖聽而已。這些日子皇上累了,咱們做臣子的,也不要打擾聖上了。不如幹脆一把火將這害人的東西燒了,豈不快哉?”
康親王的算盤打的還是很響的。
如果自己主持把《百官行記》給燒了,那就相當於解除了那麽多官員頭上的枷鎖,在所有涉事官員心中留下了一個仁義恩德的美名。
美名還在其次,更重要的是,那麽多官員欠下了他一個大大的人情,這份人情雖然不像把柄那樣好使,卻也是一件能夠在關鍵時刻發揮關鍵作用的利器!
這時蕭文明和康親王說的都是假話,都是虛情假意,都是爾虞我詐,誰也別把仁義道德擺在嘴邊!
隻不過康親王的定力要比蕭文明更差一些,不過這也不能怪他,《百官行記》現在畢竟掌握在蕭文明的手裏,維持現狀對蕭文明有利,而康親王卻是個破局者,破局的人當然通常更加著急一些。
隻見康親王似乎已經喪失了繼續拉扯的耐心,用近乎命令的口氣說道:“蕭文明你快把東西交出來!若再拖延,我就不客氣了!”
蕭文明當然是顆硬釘子,幹脆來了個否認三連:“王爺,你要的東西我不知道,也不在我手裏,甚至連聽都沒聽說過,你問我要,是找錯了人了吧?”
“既然你說話如此信誓旦旦,那麽也休怪本王不客氣了,你車上運的是什麽東西?敢給本王搜一搜嗎?”
“王爺你做事也太不講道理了!你是親王沒差,是皇上的弟弟,人人敬仰。可我也不是凡夫俗子,皇上剛剛封我當了侯爵,不是哪裏來的小毛賊,就敢這麽欺辱於我嗎?”
“不是欺辱你,實則是本王職責所在。現在洛陽防務都由本王監管,凡有妨害京城安危的,上至皇親國戚,下至黎民百姓,本王都有責權幹涉,責任在肩,不敢有所疏忽。蕭文明,這也是皇上親封的,你還是乖乖把東西交出來吧,免得弄僵了,大家麵子上都不好看!”
這話把蕭文明說的一愣。
自己離開京城這才多長時間,皇上居然給康親王安排了這麽重要的一個職位!
總管洛陽防務那個絕不僅僅是一個均值而已,如今戎羌剛剛退走,局勢稍微穩定,守衛洛陽、保衛關中,乃是天下第一大要務,一切的資源都必須向此傾斜,康親王既然主管此事,自然也就有了調動無數資源的權力。
別人不知道,蕭文明卻知道,皇帝對於康親王向來就不是那麽信任,陡然之間給了他這樣大的權力,難道是說皇帝對於康熙王的態度有了大的轉變嗎?
無論如何,康親王原本地位就異常崇高,現在又有了實際的權力,其權勢可謂是相比從前有了天翻地覆的增強,說一句能夠影響朝廷大局絲毫不為過。
而蕭文明麵對的就是這樣一個要實權有實權,要名氣有名氣的可怕對手。
然而蕭文明素來以弱勝強,對付過力量懸殊的對手,又絕不隻是康熙王一人而已。
俗話說得好:“來都來了”——都來了,還有什麽好畏首畏尾的?
於是蕭文明說道:“王爺皇上給你的職權,那是對你的信任,不過其中的亂命,我也礙難從命。王爺要是覺得我做的不妥,自然可以向皇上陳奏。”
蕭文明這話就相當於把康親王頂死迴去了。
於情於理,康親王的麵子都掛不住,也隻能跟著往迴頂,畢竟先不談《百官行記》的事情,他這個統領洛陽防務的差事剛剛領到手,若是就這麽巴巴地被蕭文明頂了迴去,那麽將來這個領兵管事的王爺,趙希也不用再做下去了。
於是康親王把牙根一咬,已然下定了決心——好你個蕭文明,今天有你沒我,就不為了《百官行記》,也非得把你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混蛋整治一番!
於是康親王一聲令下:“蕭文明不聽號令、違抗軍命,還不與我拿下!”
隨著這聲命令的下達,大營背後玄武門豁然洞開,從門洞中魚貫而出無數人馬。
這些人馬是康親王事先安排的伏兵,也就跟演義小說裏寫的——埋伏下五百刀斧手,摔杯為號、埋伏盡出,將對手砍做肉醬——水平差不多。
而這些人,原本也不過應該是王府護衛而已,他們都是蕭文明的老熟人了,其戰鬥力不過如此,人數也十分有限,哪怕就是硬拚,蕭文明也不會放在心上。
誰曾想這一迴的老花招,竟被康親王玩出了新花樣。
原本蕭文明以為王府護衛不過區區一兩千人而已,然而這一次卻從玄武門裏源源不絕地走出了四五千人,蕭文明定睛一看,居然都是禦林軍的人馬!
康親王他居然能夠調動禦林軍了,這雖然超出了預料,但也在常理之中。
原本按照康親王本人的說法,他就被委以京城防禦的重任,而既然是防禦京城洛陽,那麽禦林軍的調動權肯定是要有的,畢竟這就是禦林軍存在的最重要的理由。
由此可見,今天康親王也算是有備而來了,一下子調動起那麽多的人馬來對付蕭文明,蕭文明就是輸了也不算太冤枉。
但是冤枉還是冤枉,蕭文明本人可不想當個大冤種。
於是他說道:“王爺,我好好和你說話,你卻這樣大動幹戈,就在京城之下,皇上眼前,戎羌尚未走遠,這般行事,恐怕惹出笑話。”
經過了這些日子的蹉跎,康親王也磨練得鬼精鬼精的,蕭文明稍一漏氣,便被康親王站住了上風:“你這話還算有些道理,要是現在懸崖勒馬還來得及!”
“這話應該我說才對!”蕭文明也算是兩世為人了,又怎麽會被康親王這簡單的兩句話給嚇住,“我做事光明磊落,自然有老天護佑,還到不了懸崖勒馬的時候。這個懸崖勒馬的道理,就怕王爺你自己還不明白!”
話說到這個份上,爭奪《百官行記》固然重要,可兩個人的鬥氣,更是讓他們誰也不肯落了下分。
“那好,那你違抗本王的軍令,實際就是謀反,本王現在就要平叛!”
說著,康親王便招來禦林軍裏幾位帶兵的將軍,命令眾人向蕭文明發動進攻。
不過他也並沒有把事兒做絕——畢竟蕭文明現在是皇帝麵前的紅人,這潭水也深得很,貿然往水下蹚,搞不好魚沒抓住,反倒把自己淹死了。
因此他下的是命令,並不是將蕭文明趕盡殺絕,而是隻要將其繳械借出戰鬥力也就算了。
康親王做事還是不夠狠,就是這條留著情麵的命令,給了蕭文明迴旋的餘地。
原本禦林軍的人馬雖多,但是蕭文明其實並沒有放在心上。
蕭文明的蕭家軍包括戴鬆手下的親兵,現在都已經進化成了徹底的騎兵隊伍,仗著胯下的駿馬,在關中平原這樣平坦的地勢上,他們來去如風,隻要想走,禦林軍根本就不可能抓住他們。
當初禦林軍拿戎羌精騎沒有辦法,那同樣也拿蕭文明沒有辦法。
然而蕭文明現在的任務卻是要保護《百官行記》,那麽作戰的行動就或許要稍微複雜一些,沒法一走了之。
也不過任務也不過是稍微複雜而已,變化並不大。
蕭文明從容不迫,先將所有的戰馬放迴大營,才好放開一戰。
這些良駒無論是體格還是智力,都是戰馬中的極品,自然懂得“老馬識途”的技能,解開韁繩,這些駿馬便自行排成一隊,在頭馬的帶領下,慢慢地走迴了大營。
留在原地的蕭家軍和戴家親兵,這下失去了戰馬,變成了純粹的步兵。
然而以他們的戰鬥力,倚靠步兵戰術也沒什麽問題。
原本蕭文明就是步兵起家的,擺開排練得純熟的鴛鴦陣,再有戴家親兵這些作戰經驗豐富的老兵的協助,陣線已然是固若金湯、堅若磐石!
要知道,鴛鴦陣雖然進攻能力不錯,但其防禦能力更強,別說是這四五千禦林軍了,就是再翻個兩倍三倍的兵力,他們也能渾然不懼。
蕭文明這邊是拚了命也要護住《百官行記》,而禦林軍那邊卻沒有這樣的作戰積極性。
原本康親王也不過是剛剛執掌軍隊,這些個禦林軍的軍官根本就不會對他死心塌地,打的又是大齊朝本國的軍隊,根本就沒有必要拚命。
更何況這些將領原本就認識蕭文明。
在禦花園那場禦宴裏,蕭文明作為武將的代表,就好好地在那麽多文官麵前出了一迴風頭,因此對於他們而言,從心底裏是認可蕭文明的,自然也就不願意對蕭文明下死手。
於是雖然康親王下達的命令不算太鬆,但戰局依然打成了個敷衍了事的局麵……
你說打了吧——卻沒人動刀動槍,甚至連動手動棍子都沒有;說沒打吧——這麽多人推推搡搡,又都是火氣壯的小夥子,總不免有些口角,被推在地上受了傷,踩斷了手腳的也是大有人在。
隻不過就這麽打下去,別說是打一個時辰、半個時辰了,就是打上十天八天的,也起不到任何作用,《百官行記》在誰那裏,到時候依舊會在誰那裏……
於是康親王提議道:“那不如這樣,此物乃是不祥之物。你我誰拿在手裏都不是了局,就是送到皇上那裏也不過幹擾聖聽而已。這些日子皇上累了,咱們做臣子的,也不要打擾聖上了。不如幹脆一把火將這害人的東西燒了,豈不快哉?”
康親王的算盤打的還是很響的。
如果自己主持把《百官行記》給燒了,那就相當於解除了那麽多官員頭上的枷鎖,在所有涉事官員心中留下了一個仁義恩德的美名。
美名還在其次,更重要的是,那麽多官員欠下了他一個大大的人情,這份人情雖然不像把柄那樣好使,卻也是一件能夠在關鍵時刻發揮關鍵作用的利器!
這時蕭文明和康親王說的都是假話,都是虛情假意,都是爾虞我詐,誰也別把仁義道德擺在嘴邊!
隻不過康親王的定力要比蕭文明更差一些,不過這也不能怪他,《百官行記》現在畢竟掌握在蕭文明的手裏,維持現狀對蕭文明有利,而康親王卻是個破局者,破局的人當然通常更加著急一些。
隻見康親王似乎已經喪失了繼續拉扯的耐心,用近乎命令的口氣說道:“蕭文明你快把東西交出來!若再拖延,我就不客氣了!”
蕭文明當然是顆硬釘子,幹脆來了個否認三連:“王爺,你要的東西我不知道,也不在我手裏,甚至連聽都沒聽說過,你問我要,是找錯了人了吧?”
“既然你說話如此信誓旦旦,那麽也休怪本王不客氣了,你車上運的是什麽東西?敢給本王搜一搜嗎?”
“王爺你做事也太不講道理了!你是親王沒差,是皇上的弟弟,人人敬仰。可我也不是凡夫俗子,皇上剛剛封我當了侯爵,不是哪裏來的小毛賊,就敢這麽欺辱於我嗎?”
“不是欺辱你,實則是本王職責所在。現在洛陽防務都由本王監管,凡有妨害京城安危的,上至皇親國戚,下至黎民百姓,本王都有責權幹涉,責任在肩,不敢有所疏忽。蕭文明,這也是皇上親封的,你還是乖乖把東西交出來吧,免得弄僵了,大家麵子上都不好看!”
這話把蕭文明說的一愣。
自己離開京城這才多長時間,皇上居然給康親王安排了這麽重要的一個職位!
總管洛陽防務那個絕不僅僅是一個均值而已,如今戎羌剛剛退走,局勢稍微穩定,守衛洛陽、保衛關中,乃是天下第一大要務,一切的資源都必須向此傾斜,康親王既然主管此事,自然也就有了調動無數資源的權力。
別人不知道,蕭文明卻知道,皇帝對於康親王向來就不是那麽信任,陡然之間給了他這樣大的權力,難道是說皇帝對於康熙王的態度有了大的轉變嗎?
無論如何,康親王原本地位就異常崇高,現在又有了實際的權力,其權勢可謂是相比從前有了天翻地覆的增強,說一句能夠影響朝廷大局絲毫不為過。
而蕭文明麵對的就是這樣一個要實權有實權,要名氣有名氣的可怕對手。
然而蕭文明素來以弱勝強,對付過力量懸殊的對手,又絕不隻是康熙王一人而已。
俗話說得好:“來都來了”——都來了,還有什麽好畏首畏尾的?
於是蕭文明說道:“王爺皇上給你的職權,那是對你的信任,不過其中的亂命,我也礙難從命。王爺要是覺得我做的不妥,自然可以向皇上陳奏。”
蕭文明這話就相當於把康親王頂死迴去了。
於情於理,康親王的麵子都掛不住,也隻能跟著往迴頂,畢竟先不談《百官行記》的事情,他這個統領洛陽防務的差事剛剛領到手,若是就這麽巴巴地被蕭文明頂了迴去,那麽將來這個領兵管事的王爺,趙希也不用再做下去了。
於是康親王把牙根一咬,已然下定了決心——好你個蕭文明,今天有你沒我,就不為了《百官行記》,也非得把你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混蛋整治一番!
於是康親王一聲令下:“蕭文明不聽號令、違抗軍命,還不與我拿下!”
隨著這聲命令的下達,大營背後玄武門豁然洞開,從門洞中魚貫而出無數人馬。
這些人馬是康親王事先安排的伏兵,也就跟演義小說裏寫的——埋伏下五百刀斧手,摔杯為號、埋伏盡出,將對手砍做肉醬——水平差不多。
而這些人,原本也不過應該是王府護衛而已,他們都是蕭文明的老熟人了,其戰鬥力不過如此,人數也十分有限,哪怕就是硬拚,蕭文明也不會放在心上。
誰曾想這一迴的老花招,竟被康親王玩出了新花樣。
原本蕭文明以為王府護衛不過區區一兩千人而已,然而這一次卻從玄武門裏源源不絕地走出了四五千人,蕭文明定睛一看,居然都是禦林軍的人馬!
康親王他居然能夠調動禦林軍了,這雖然超出了預料,但也在常理之中。
原本按照康親王本人的說法,他就被委以京城防禦的重任,而既然是防禦京城洛陽,那麽禦林軍的調動權肯定是要有的,畢竟這就是禦林軍存在的最重要的理由。
由此可見,今天康親王也算是有備而來了,一下子調動起那麽多的人馬來對付蕭文明,蕭文明就是輸了也不算太冤枉。
但是冤枉還是冤枉,蕭文明本人可不想當個大冤種。
於是他說道:“王爺,我好好和你說話,你卻這樣大動幹戈,就在京城之下,皇上眼前,戎羌尚未走遠,這般行事,恐怕惹出笑話。”
經過了這些日子的蹉跎,康親王也磨練得鬼精鬼精的,蕭文明稍一漏氣,便被康親王站住了上風:“你這話還算有些道理,要是現在懸崖勒馬還來得及!”
“這話應該我說才對!”蕭文明也算是兩世為人了,又怎麽會被康親王這簡單的兩句話給嚇住,“我做事光明磊落,自然有老天護佑,還到不了懸崖勒馬的時候。這個懸崖勒馬的道理,就怕王爺你自己還不明白!”
話說到這個份上,爭奪《百官行記》固然重要,可兩個人的鬥氣,更是讓他們誰也不肯落了下分。
“那好,那你違抗本王的軍令,實際就是謀反,本王現在就要平叛!”
說著,康親王便招來禦林軍裏幾位帶兵的將軍,命令眾人向蕭文明發動進攻。
不過他也並沒有把事兒做絕——畢竟蕭文明現在是皇帝麵前的紅人,這潭水也深得很,貿然往水下蹚,搞不好魚沒抓住,反倒把自己淹死了。
因此他下的是命令,並不是將蕭文明趕盡殺絕,而是隻要將其繳械借出戰鬥力也就算了。
康親王做事還是不夠狠,就是這條留著情麵的命令,給了蕭文明迴旋的餘地。
原本禦林軍的人馬雖多,但是蕭文明其實並沒有放在心上。
蕭文明的蕭家軍包括戴鬆手下的親兵,現在都已經進化成了徹底的騎兵隊伍,仗著胯下的駿馬,在關中平原這樣平坦的地勢上,他們來去如風,隻要想走,禦林軍根本就不可能抓住他們。
當初禦林軍拿戎羌精騎沒有辦法,那同樣也拿蕭文明沒有辦法。
然而蕭文明現在的任務卻是要保護《百官行記》,那麽作戰的行動就或許要稍微複雜一些,沒法一走了之。
也不過任務也不過是稍微複雜而已,變化並不大。
蕭文明從容不迫,先將所有的戰馬放迴大營,才好放開一戰。
這些良駒無論是體格還是智力,都是戰馬中的極品,自然懂得“老馬識途”的技能,解開韁繩,這些駿馬便自行排成一隊,在頭馬的帶領下,慢慢地走迴了大營。
留在原地的蕭家軍和戴家親兵,這下失去了戰馬,變成了純粹的步兵。
然而以他們的戰鬥力,倚靠步兵戰術也沒什麽問題。
原本蕭文明就是步兵起家的,擺開排練得純熟的鴛鴦陣,再有戴家親兵這些作戰經驗豐富的老兵的協助,陣線已然是固若金湯、堅若磐石!
要知道,鴛鴦陣雖然進攻能力不錯,但其防禦能力更強,別說是這四五千禦林軍了,就是再翻個兩倍三倍的兵力,他們也能渾然不懼。
蕭文明這邊是拚了命也要護住《百官行記》,而禦林軍那邊卻沒有這樣的作戰積極性。
原本康親王也不過是剛剛執掌軍隊,這些個禦林軍的軍官根本就不會對他死心塌地,打的又是大齊朝本國的軍隊,根本就沒有必要拚命。
更何況這些將領原本就認識蕭文明。
在禦花園那場禦宴裏,蕭文明作為武將的代表,就好好地在那麽多文官麵前出了一迴風頭,因此對於他們而言,從心底裏是認可蕭文明的,自然也就不願意對蕭文明下死手。
於是雖然康親王下達的命令不算太鬆,但戰局依然打成了個敷衍了事的局麵……
你說打了吧——卻沒人動刀動槍,甚至連動手動棍子都沒有;說沒打吧——這麽多人推推搡搡,又都是火氣壯的小夥子,總不免有些口角,被推在地上受了傷,踩斷了手腳的也是大有人在。
隻不過就這麽打下去,別說是打一個時辰、半個時辰了,就是打上十天八天的,也起不到任何作用,《百官行記》在誰那裏,到時候依舊會在誰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