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樣一番鬧騰,蕭文明的盟友楊妙真並沒有當上當之無愧的黑旗軍的新頭領;自己的對頭李全和董鴻儒反而拉走了至少三分之一的力量;而蕭文明在黑旗軍那麽多頭目當中,也留下了一個很不好的印象……
因此總體來說,雖然離開官渡鎮的時候,蕭文明走得是異常的從容不迫,而李全、董鴻儒幾乎是落荒而逃,可蕭文明卻是狠狠的被他們擺了一道。
帶著失望的情緒,蕭文明率領著蕭家軍的兄弟們,緩緩地向西邊行動,走的似乎並沒有多少力氣,就好像吃了敗仗一樣。
蕭文明率領蕭家軍的主力出動,每次都是大獲全勝、凱旋而歸——要麽搞定了仇敵,要麽奪取了大量的資源——總之是每一次都頗有斬獲,然而今天他並沒有多大的損失,卻也沒有得到任何好處,同往常一比,還真是有點吃了敗仗的意思。
行至半路,忽然瞧見正前方有一人騎著快馬疾馳而來,看樣子有點馬蹄甚是急迫,不像是尋常人物。
如今兵荒馬亂的,蕭文明也不敢掉以輕心,便派人前去偵查,送迴來的消息說,來者乃是黑旗軍的陸大石,過來求見蕭文明一麵。
陸大石蕭文明當然是要見的了。
誰知這家夥見到蕭文明一句話都沒說,就光問蕭文明討口水喝,在喝完了半袋子水之後,陸大石終於喘著粗氣說道:“爵爺,不好了!朝廷官軍的人馬正在圍攻正一觀呢!咱們黑旗軍的頭目,還有趕來觀禮的江湖好漢得有個六七百人,都困在正一觀裏頭……無良道長存糧還多,能夠吃個十天半個月的,可要是沒人去救,就這麽坐吃山空,兄弟們也都要餓死了啊!我是乘亂逃出來,趕來搬救兵的,求求爵爺一定要出手相救啊!”
“這怎麽可能?”蕭文明當時就質疑道,“攻打官渡鎮的官軍現在還留在原地呢!他們都是些屯田兵雜牌軍,腳步不快,怎麽可能趕到我的前麵去打你們?你怕不是看錯了吧?更何況他們都是些老弱殘兵,打得過你們這幫如狼似虎的家夥?要我說,搞不好是你們黑旗軍早年間結下的梁子,都是些江湖人士,看你病、要你命,趁著你們正在窩裏鬥的時機,打你們一個措手不及!”
陸大石卻道:“爵爺咱們黑旗軍,在江湖上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那些個野狐禪、小門派,又怎麽來敢招惹我們黑旗軍?我看得真真的,那夥子人就是官軍沒錯!並且還十分精銳,否則咱們弟兄自己就擺平了,哪還用得著我這麽著急忙慌的來給爵爺你報信?爵爺一定要替我們解圍啊!”
難不成陸大石說的都是真的?
蕭文明這下可就猶豫了。
站在朝廷的立場上,這些個被圍在正一觀裏的黑旗軍,那都是殺人越貨的強盜,都是圖謀造反的叛徒,為了自身利益考慮,官軍要圍剿他們,簡直就是天經地義的。
而蕭文明也是官軍體係的一部分,要是因為黑旗軍的這些反賊,蕭文明就同正兒八經的朝廷軍隊爭吵來,甚至於發生衝突,那是不行的。
可蕭文明現在正想同楊妙真之間重新建立信任關係,最好的辦法,可不就是替那些被困在正一觀裏的兄弟們解圍?
左思右想,蕭文明就是拿不定主意。
最終,他也隻能模棱兩可地說道:“好吧,那我們就先過去看看,看看再說……”
又多了一條任務,蕭文明和蕭家軍群眾的速度當然就變快了許多,走了不到一天,便又來到了正一觀的附近。
這裏的地形蕭文明很熟悉,可現在的情形,蕭文明卻是陌生的。
隻見距離正一觀還有十五六裏地的地方,道路上就已經有了設卡的官軍,左右往來巡視及偵查的官軍隊伍也是目不暇接。
看樣子陸大石果然沒有誇張,圍繞著正一觀,官軍組織了一場頗具規模、頗具章法的軍事行動。
又往前走了幾步,蕭文明便又看見了這場軍事行動的成果。
直接一排排、一溜溜,都是穿著黑旗軍服色的好漢,他們的雙手被用繩索捆綁得嚴嚴實實、動彈不得,兩隻腳更是一前一後,同同樣走在隊伍裏的其他俘虜串成一串。
這樣,就算是有人想跑,那麽還得招唿起同濟相鄰的幾個同伴,大家喊著口號整齊劃一地統一行動,哪那麽容易就跑了?
而這隊黑旗軍的俘虜,從前到後有六七個官軍的士兵看守,隻要這些個俘虜有一絲半點的奇怪動作,恐怕押送他們的官軍,就會狠揍他們一頓,搞不好還會殺掉幾個立威,讓他們知道亂說亂動的下場。
就這樣一支隊伍,戰鬥力不弱,組織運動也十分利落,難得的是抓了那麽多俘虜,偏偏一路上就沒見到過有虐殺或虐待俘虜的情況。
能戰而不戀戰,能殺而不濫殺,行動如此克製而有條理,已經很了不起了。
難不成朝廷裏又從哪裏冒出來一員厲害的猛將?
這對蕭文明可不是一個好消息。
蕭文明原本在皇帝、在衛玉章麵前樹立起來的人設,不就是一個忠誠不二且很能打的青年將領嗎?
現在又冒出來一個——並且已經開始獨擋一麵——的將領,那無疑就是蕭文明的競爭對手。
無論何種情況下,隻要自己不是地位超脫,置身事外,競爭對手總是越少越好的啊!
畢竟不是人人都是毅親王老爺子……
然而蕭文明的擔心很快就化解了。
這位了不起的人物,根本不是他的對手,極有可能是隊友!
原來是蕭文明仗著朝廷冊封的信義伯的身份,找來幾個官軍一打聽,才知道今日帶兵的,居然是大元帥戴鸞翔的公子——戴鬆!
這也是蕭文明的老熟人了,並且戴鬆和蕭文明年齡相差不大——大約四五歲的樣子——但是因為蕭文明和他爹戴鸞翔稱兄道弟,因此算是這位少年將軍的叔輩。
叔輩的身份擺在這裏,卻和他以平輩相互交往,那就很給戴鬆麵子了。
戴鬆是將門虎子,雖然英武但並不粗魯,更不托大,聽說是蕭文明來了,趕忙迎出二裏地前來迎接。
蕭文明現在正忙,來不及尋找一個雅致的所在同戴鬆說話,同他略微寒暄幾句之後,便在馬上將話題引入了正題,兩人邊走邊談。
“小戴將軍,聽沿途的將士說,你正在此處對付黑旗軍,可有此事?”
戴鬆畢竟是年輕人,城府還不夠深,也沒有那麽強的戒心自己知道什麽就一五一十的說了。
原來事情是這樣的,近來北方不安寧,達利可汗死後,戎羌同大齊之間的關係就愈發緊張,北邊戎羌騎兵在河套地區的騷擾行動也日益增多。
偏偏這個時候,一直在山東一帶活動的黑旗軍,又闖入了河南河北地區,不斷地攻城略地,一時聲勢頗大。
戴鸞翔身負整個北方房間的安危,對這樣的風吹草動不敢掉以輕心,就怕黑旗軍勢力太大,在東邊活動也就算了,搞不好還會威逼潼關,那麽就會對整條青嶺防線後衛的關中平原,就會形成一個巨大的威脅。
然而戴鸞翔是個大忙人,它不但要四處封堵青嶺防線的漏洞,還要伺機反擊戎羌的入侵。
畢竟一味防守始終太過被動,隻有實時進行懲罰性的反擊,並且一反擊就要打疼對手,才能讓敵人稍加收斂,因此戴鸞翔哪有功夫親自帶兵出潼關平叛?
兒子戴鬆見父親如此憂慮,便主動請纓,隻求帶領一支精兵,便能橫掃黃河,就算不能消滅黑旗軍的主力,也至少能把他們趕迴老家,這樣也就解了戴鸞翔的後顧之憂。
這個想法是好的,可是在大元帥戴鸞翔的眼裏,他的這個兒子還是太嫩了,就是一個貪功冒進的毛頭小子,又怎麽能夠獨自率領大軍?便把戴鬆的這個想法給駁斥了。
不過好在戴鸞翔雖然位高權重,卻不是大齊朝最高的軍事長官,擁有最大權力的還是那位至高無上的皇帝。
恰巧戴鬆長期在禦林軍裏供職,便托關係將自己的想法,直接報告給了皇帝。
自從毅親王他老人家薨逝之後,當今皇帝求賢若渴,就差到了饑不擇食的地步了。
文官,三年一度的科舉考試,可以定期錄取一批,並且考上來的人大多都差不多,隻要跟對了師傅、拜對了碼頭,曆練個三年五載的,便能看出來他到底是不是人才的料子。有前途的,留在京城裏繼續重用,沒前途的放到外頭去當個縣官,輕輕鬆鬆,不會有任何成本。
可武官就不一樣了。
朝廷固然有武科科舉可以選拔人才,但是選上來的人,卻沒法簡單地進行培養,畢竟軍事這個東西瞬息萬變,牽一發而動全身,現在朝廷軍費那麽緊張,各處的軍事壓力又極大,怎麽可能給一個完全不懂軍事的小白一支軍隊,讓他帶出去練經驗?
/77/77155/29451582.html
因此總體來說,雖然離開官渡鎮的時候,蕭文明走得是異常的從容不迫,而李全、董鴻儒幾乎是落荒而逃,可蕭文明卻是狠狠的被他們擺了一道。
帶著失望的情緒,蕭文明率領著蕭家軍的兄弟們,緩緩地向西邊行動,走的似乎並沒有多少力氣,就好像吃了敗仗一樣。
蕭文明率領蕭家軍的主力出動,每次都是大獲全勝、凱旋而歸——要麽搞定了仇敵,要麽奪取了大量的資源——總之是每一次都頗有斬獲,然而今天他並沒有多大的損失,卻也沒有得到任何好處,同往常一比,還真是有點吃了敗仗的意思。
行至半路,忽然瞧見正前方有一人騎著快馬疾馳而來,看樣子有點馬蹄甚是急迫,不像是尋常人物。
如今兵荒馬亂的,蕭文明也不敢掉以輕心,便派人前去偵查,送迴來的消息說,來者乃是黑旗軍的陸大石,過來求見蕭文明一麵。
陸大石蕭文明當然是要見的了。
誰知這家夥見到蕭文明一句話都沒說,就光問蕭文明討口水喝,在喝完了半袋子水之後,陸大石終於喘著粗氣說道:“爵爺,不好了!朝廷官軍的人馬正在圍攻正一觀呢!咱們黑旗軍的頭目,還有趕來觀禮的江湖好漢得有個六七百人,都困在正一觀裏頭……無良道長存糧還多,能夠吃個十天半個月的,可要是沒人去救,就這麽坐吃山空,兄弟們也都要餓死了啊!我是乘亂逃出來,趕來搬救兵的,求求爵爺一定要出手相救啊!”
“這怎麽可能?”蕭文明當時就質疑道,“攻打官渡鎮的官軍現在還留在原地呢!他們都是些屯田兵雜牌軍,腳步不快,怎麽可能趕到我的前麵去打你們?你怕不是看錯了吧?更何況他們都是些老弱殘兵,打得過你們這幫如狼似虎的家夥?要我說,搞不好是你們黑旗軍早年間結下的梁子,都是些江湖人士,看你病、要你命,趁著你們正在窩裏鬥的時機,打你們一個措手不及!”
陸大石卻道:“爵爺咱們黑旗軍,在江湖上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那些個野狐禪、小門派,又怎麽來敢招惹我們黑旗軍?我看得真真的,那夥子人就是官軍沒錯!並且還十分精銳,否則咱們弟兄自己就擺平了,哪還用得著我這麽著急忙慌的來給爵爺你報信?爵爺一定要替我們解圍啊!”
難不成陸大石說的都是真的?
蕭文明這下可就猶豫了。
站在朝廷的立場上,這些個被圍在正一觀裏的黑旗軍,那都是殺人越貨的強盜,都是圖謀造反的叛徒,為了自身利益考慮,官軍要圍剿他們,簡直就是天經地義的。
而蕭文明也是官軍體係的一部分,要是因為黑旗軍的這些反賊,蕭文明就同正兒八經的朝廷軍隊爭吵來,甚至於發生衝突,那是不行的。
可蕭文明現在正想同楊妙真之間重新建立信任關係,最好的辦法,可不就是替那些被困在正一觀裏的兄弟們解圍?
左思右想,蕭文明就是拿不定主意。
最終,他也隻能模棱兩可地說道:“好吧,那我們就先過去看看,看看再說……”
又多了一條任務,蕭文明和蕭家軍群眾的速度當然就變快了許多,走了不到一天,便又來到了正一觀的附近。
這裏的地形蕭文明很熟悉,可現在的情形,蕭文明卻是陌生的。
隻見距離正一觀還有十五六裏地的地方,道路上就已經有了設卡的官軍,左右往來巡視及偵查的官軍隊伍也是目不暇接。
看樣子陸大石果然沒有誇張,圍繞著正一觀,官軍組織了一場頗具規模、頗具章法的軍事行動。
又往前走了幾步,蕭文明便又看見了這場軍事行動的成果。
直接一排排、一溜溜,都是穿著黑旗軍服色的好漢,他們的雙手被用繩索捆綁得嚴嚴實實、動彈不得,兩隻腳更是一前一後,同同樣走在隊伍裏的其他俘虜串成一串。
這樣,就算是有人想跑,那麽還得招唿起同濟相鄰的幾個同伴,大家喊著口號整齊劃一地統一行動,哪那麽容易就跑了?
而這隊黑旗軍的俘虜,從前到後有六七個官軍的士兵看守,隻要這些個俘虜有一絲半點的奇怪動作,恐怕押送他們的官軍,就會狠揍他們一頓,搞不好還會殺掉幾個立威,讓他們知道亂說亂動的下場。
就這樣一支隊伍,戰鬥力不弱,組織運動也十分利落,難得的是抓了那麽多俘虜,偏偏一路上就沒見到過有虐殺或虐待俘虜的情況。
能戰而不戀戰,能殺而不濫殺,行動如此克製而有條理,已經很了不起了。
難不成朝廷裏又從哪裏冒出來一員厲害的猛將?
這對蕭文明可不是一個好消息。
蕭文明原本在皇帝、在衛玉章麵前樹立起來的人設,不就是一個忠誠不二且很能打的青年將領嗎?
現在又冒出來一個——並且已經開始獨擋一麵——的將領,那無疑就是蕭文明的競爭對手。
無論何種情況下,隻要自己不是地位超脫,置身事外,競爭對手總是越少越好的啊!
畢竟不是人人都是毅親王老爺子……
然而蕭文明的擔心很快就化解了。
這位了不起的人物,根本不是他的對手,極有可能是隊友!
原來是蕭文明仗著朝廷冊封的信義伯的身份,找來幾個官軍一打聽,才知道今日帶兵的,居然是大元帥戴鸞翔的公子——戴鬆!
這也是蕭文明的老熟人了,並且戴鬆和蕭文明年齡相差不大——大約四五歲的樣子——但是因為蕭文明和他爹戴鸞翔稱兄道弟,因此算是這位少年將軍的叔輩。
叔輩的身份擺在這裏,卻和他以平輩相互交往,那就很給戴鬆麵子了。
戴鬆是將門虎子,雖然英武但並不粗魯,更不托大,聽說是蕭文明來了,趕忙迎出二裏地前來迎接。
蕭文明現在正忙,來不及尋找一個雅致的所在同戴鬆說話,同他略微寒暄幾句之後,便在馬上將話題引入了正題,兩人邊走邊談。
“小戴將軍,聽沿途的將士說,你正在此處對付黑旗軍,可有此事?”
戴鬆畢竟是年輕人,城府還不夠深,也沒有那麽強的戒心自己知道什麽就一五一十的說了。
原來事情是這樣的,近來北方不安寧,達利可汗死後,戎羌同大齊之間的關係就愈發緊張,北邊戎羌騎兵在河套地區的騷擾行動也日益增多。
偏偏這個時候,一直在山東一帶活動的黑旗軍,又闖入了河南河北地區,不斷地攻城略地,一時聲勢頗大。
戴鸞翔身負整個北方房間的安危,對這樣的風吹草動不敢掉以輕心,就怕黑旗軍勢力太大,在東邊活動也就算了,搞不好還會威逼潼關,那麽就會對整條青嶺防線後衛的關中平原,就會形成一個巨大的威脅。
然而戴鸞翔是個大忙人,它不但要四處封堵青嶺防線的漏洞,還要伺機反擊戎羌的入侵。
畢竟一味防守始終太過被動,隻有實時進行懲罰性的反擊,並且一反擊就要打疼對手,才能讓敵人稍加收斂,因此戴鸞翔哪有功夫親自帶兵出潼關平叛?
兒子戴鬆見父親如此憂慮,便主動請纓,隻求帶領一支精兵,便能橫掃黃河,就算不能消滅黑旗軍的主力,也至少能把他們趕迴老家,這樣也就解了戴鸞翔的後顧之憂。
這個想法是好的,可是在大元帥戴鸞翔的眼裏,他的這個兒子還是太嫩了,就是一個貪功冒進的毛頭小子,又怎麽能夠獨自率領大軍?便把戴鬆的這個想法給駁斥了。
不過好在戴鸞翔雖然位高權重,卻不是大齊朝最高的軍事長官,擁有最大權力的還是那位至高無上的皇帝。
恰巧戴鬆長期在禦林軍裏供職,便托關係將自己的想法,直接報告給了皇帝。
自從毅親王他老人家薨逝之後,當今皇帝求賢若渴,就差到了饑不擇食的地步了。
文官,三年一度的科舉考試,可以定期錄取一批,並且考上來的人大多都差不多,隻要跟對了師傅、拜對了碼頭,曆練個三年五載的,便能看出來他到底是不是人才的料子。有前途的,留在京城裏繼續重用,沒前途的放到外頭去當個縣官,輕輕鬆鬆,不會有任何成本。
可武官就不一樣了。
朝廷固然有武科科舉可以選拔人才,但是選上來的人,卻沒法簡單地進行培養,畢竟軍事這個東西瞬息萬變,牽一發而動全身,現在朝廷軍費那麽緊張,各處的軍事壓力又極大,怎麽可能給一個完全不懂軍事的小白一支軍隊,讓他帶出去練經驗?
/77/77155/29451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