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代都經營對外貿易和外交事務的董家,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被蕭文明這麽一攪和,由董家接管倭國事務的可能性也被否決了。
而除了這兩家之外,皇帝一時半會兒還真想不到有什麽合適的人選。
無可奈何……也就隻能維持現狀了。
“不過朕還有個要求,不知你蕭文明能不能答應朕?”
皇帝這話問得也算奇怪——皇帝一言九鼎,有什麽要求自然是開口就提的,哪有同別人商量的道理?
“皇上但說無妨,隻要能做到,臣一定盡力而為。”
“你現在上交給朕的關稅銀子,是每年三萬輛,朕看還不夠。你生意做這麽大,光這點錢可打發不了朕。朕的意思,提高到十萬兩每年。對你來說不難吧?”
原來需要加錢啊,生意場上的事,那就好談多了。
不過蕭文明也不想往下劃價,隻要做到皇帝短時間內不往上抬價,那他也就心滿意足了。
於是蕭文明再次展示出了他日益純熟的演技,麵露難色道:“十萬兩銀子……皇上,這可不是個小數目。微臣……微臣也隻能勉力做到。就怕年景不好,賺不到那麽多錢,又或者微臣的港口需要維修也有花錢的地方,那到時候每年的銀子少了幾千一萬兩的,還請皇上能夠寬容寬容。”
蕭文明說是這麽說,但他心裏已經盤算過了。
按照基本平定倭國內亂之後同其的貿易狀況,蕭文明一年賺個二十萬兩銀子,甚至突破三十萬輛,那都是有可能的。
十萬兩銀子的確不是個小數目,已經幾乎相當於朝廷一年財政收入的五十分之一了,相當於一個中等省份一年向朝廷上交稅銀的二分之一左右。
但是對於上交這筆銀子,蕭文明自認為困難不是很大。
就眼下的形勢,讓蕭文明一下子就掏出來一萬兩銀子或許有些難度,但是事物是在不斷的發展變化的。
尤其是蕭文明現在已經打好了基礎,已基本整合了倭國的局勢,又開辟了捕魚島這個
(本章未完,請翻頁)
海外貿易場所,並且自辦的工廠也在董婉青的幫助下,不斷地發展壯大……
或許隻要過一年半載,十萬兩銀子的孝敬,對於蕭文明而言就不是什麽大數目了。
對於這個數字,蕭文明這邊是胸有成竹,可他卻又不能表現出十分輕鬆的樣子,否則被眼前這個精明的有些過分的皇帝瞧出來了,搞不好又會抬高價格。
跟皇帝談價錢,可不是和其他任何商人做生意——一言九鼎、買定離口——皇帝可用不著講什麽信,剛剛說好的話,改了也就改了,你還不能說他朝令夕改、朝秦暮楚,否則誹謗聖君又是條大罪過……
因此蕭文明隻能麵露難色,沉默著不接話,偷眼看著皇帝。
皇帝則似乎並沒有關注蕭文明的神情變化,而是低頭批閱著奏章——隻要你不覺得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現在皇帝不拿蕭文明當迴事兒,蕭文明可就難受了。
更何況他心裏還藏著事兒呢!
於是在沉默中踟躕了半晌,蕭文明終於鼓足勇氣問道:“黃上,微臣有件事情想要請教。”
“什麽事?你說吧。”皇帝頭也不抬。
“微臣想問皇上,打算什麽時候提審六麻子?微臣也好參與啊!”
問出這話之前,蕭文明其實已經做好了兩手準備。
皇帝的迴答無非是允許蕭文明參與和不允許蕭文明參與兩種而已,可沒想到這位皇帝又不按常理出牌。
隻見他雙眼的注意力,依舊集中在麵前的奏章上:“六麻子?提審他做甚?”
這話就奇怪了。
昨天蕭文明擒拿六馬子,也是通過衛玉章得到了皇帝的首肯的,可不是自作主張,那為什麽要捉六麻子呢?還不是因為他涉嫌泄密和偽書兩件大案。
既然如此,那麽提審六麻子便是順理成章的事。
總不見得讓蕭文明抓了白抓吧?
這種話,蕭文明當然不能直愣愣地說出來,隻能斟酌著詞語說道:“可是……要是不審六麻子,那兩件大案豈不是……”
(本章未完,請翻頁)
“豈不是要永遠蒙塵?”沒想到皇帝居然主動接過了蕭文明的話,“唉!天下那麽多案子,哪有每一件都查的水落石出了的呢?蒙塵也就蒙塵了吧,朕有這樣的氣量,能夠藏汙納垢。”
這是氣量大小的問題嗎?
這是藏汙納垢的問題嗎?
這兩件案子那是關乎到國家傳承的合法性、關係到皇上地位的正統性的大案子,不給天下人一個交代,那怎麽能行?
根據蕭文明對當今皇帝的了解,他可絕不是一個寬宏大量的人,更沒有得饒人處且饒人的恩德,那個被打的半死的秦天德人還沒走遠呢!
怎麽還沒轉眼皇帝就轉了性了?
蕭文明還想再爭取一句:“可是皇上……這樣的大案,要是掩飾過去恐怕不太好吧?”
事後,同溫伯明分析過後,蕭文明才知道自己這一句話多餘了,已經讓皇帝在耐心耗盡的邊緣徘徊了!
“就是因為是大案,朕才要掩飾過去。此案如此重大,就是犯案的隻是一兩個人,可要是層層株連下去,就怕朝局不穩,甚至還可能牽涉到死了的老皇叔的身上。皇叔這一輩子勤勞國事,還是讓他入土為安吧,不要再打攪他老人家了……”
皇帝已經把話說到這份上了,蕭文明還能再說什麽呢?
他隻能誇讚一句:“皇上宅心仁厚,思慮深遠,是微臣想得不到。”
蕭文明嘴上是這麽說的,可心裏卻在想:怎麽這個皇帝如此反複無常,難不成背後又在策劃什麽大事嗎?
這時的蕭文明深刻地感受到了危險——抽身離去,返迴臨海村的主意就更加堅定了。
“那麽既然皇上不願把案子查下去,那麽微臣在京城裏也就無事可做,不如早早迴去,也好替皇上籌措關稅銀子。”
皇帝認真地思考了一下,終於點了點他那顆龍頭:“好吧,那你迴去吧!朕在這裏交代的事你記在心裏,可別忘了,有事不決,可以給朕多多上書,你的奏章朕一定第一個批閱。”
(本章完)
7017k
/77/77155/28385830.html
而除了這兩家之外,皇帝一時半會兒還真想不到有什麽合適的人選。
無可奈何……也就隻能維持現狀了。
“不過朕還有個要求,不知你蕭文明能不能答應朕?”
皇帝這話問得也算奇怪——皇帝一言九鼎,有什麽要求自然是開口就提的,哪有同別人商量的道理?
“皇上但說無妨,隻要能做到,臣一定盡力而為。”
“你現在上交給朕的關稅銀子,是每年三萬輛,朕看還不夠。你生意做這麽大,光這點錢可打發不了朕。朕的意思,提高到十萬兩每年。對你來說不難吧?”
原來需要加錢啊,生意場上的事,那就好談多了。
不過蕭文明也不想往下劃價,隻要做到皇帝短時間內不往上抬價,那他也就心滿意足了。
於是蕭文明再次展示出了他日益純熟的演技,麵露難色道:“十萬兩銀子……皇上,這可不是個小數目。微臣……微臣也隻能勉力做到。就怕年景不好,賺不到那麽多錢,又或者微臣的港口需要維修也有花錢的地方,那到時候每年的銀子少了幾千一萬兩的,還請皇上能夠寬容寬容。”
蕭文明說是這麽說,但他心裏已經盤算過了。
按照基本平定倭國內亂之後同其的貿易狀況,蕭文明一年賺個二十萬兩銀子,甚至突破三十萬輛,那都是有可能的。
十萬兩銀子的確不是個小數目,已經幾乎相當於朝廷一年財政收入的五十分之一了,相當於一個中等省份一年向朝廷上交稅銀的二分之一左右。
但是對於上交這筆銀子,蕭文明自認為困難不是很大。
就眼下的形勢,讓蕭文明一下子就掏出來一萬兩銀子或許有些難度,但是事物是在不斷的發展變化的。
尤其是蕭文明現在已經打好了基礎,已基本整合了倭國的局勢,又開辟了捕魚島這個
(本章未完,請翻頁)
海外貿易場所,並且自辦的工廠也在董婉青的幫助下,不斷地發展壯大……
或許隻要過一年半載,十萬兩銀子的孝敬,對於蕭文明而言就不是什麽大數目了。
對於這個數字,蕭文明這邊是胸有成竹,可他卻又不能表現出十分輕鬆的樣子,否則被眼前這個精明的有些過分的皇帝瞧出來了,搞不好又會抬高價格。
跟皇帝談價錢,可不是和其他任何商人做生意——一言九鼎、買定離口——皇帝可用不著講什麽信,剛剛說好的話,改了也就改了,你還不能說他朝令夕改、朝秦暮楚,否則誹謗聖君又是條大罪過……
因此蕭文明隻能麵露難色,沉默著不接話,偷眼看著皇帝。
皇帝則似乎並沒有關注蕭文明的神情變化,而是低頭批閱著奏章——隻要你不覺得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現在皇帝不拿蕭文明當迴事兒,蕭文明可就難受了。
更何況他心裏還藏著事兒呢!
於是在沉默中踟躕了半晌,蕭文明終於鼓足勇氣問道:“黃上,微臣有件事情想要請教。”
“什麽事?你說吧。”皇帝頭也不抬。
“微臣想問皇上,打算什麽時候提審六麻子?微臣也好參與啊!”
問出這話之前,蕭文明其實已經做好了兩手準備。
皇帝的迴答無非是允許蕭文明參與和不允許蕭文明參與兩種而已,可沒想到這位皇帝又不按常理出牌。
隻見他雙眼的注意力,依舊集中在麵前的奏章上:“六麻子?提審他做甚?”
這話就奇怪了。
昨天蕭文明擒拿六馬子,也是通過衛玉章得到了皇帝的首肯的,可不是自作主張,那為什麽要捉六麻子呢?還不是因為他涉嫌泄密和偽書兩件大案。
既然如此,那麽提審六麻子便是順理成章的事。
總不見得讓蕭文明抓了白抓吧?
這種話,蕭文明當然不能直愣愣地說出來,隻能斟酌著詞語說道:“可是……要是不審六麻子,那兩件大案豈不是……”
(本章未完,請翻頁)
“豈不是要永遠蒙塵?”沒想到皇帝居然主動接過了蕭文明的話,“唉!天下那麽多案子,哪有每一件都查的水落石出了的呢?蒙塵也就蒙塵了吧,朕有這樣的氣量,能夠藏汙納垢。”
這是氣量大小的問題嗎?
這是藏汙納垢的問題嗎?
這兩件案子那是關乎到國家傳承的合法性、關係到皇上地位的正統性的大案子,不給天下人一個交代,那怎麽能行?
根據蕭文明對當今皇帝的了解,他可絕不是一個寬宏大量的人,更沒有得饒人處且饒人的恩德,那個被打的半死的秦天德人還沒走遠呢!
怎麽還沒轉眼皇帝就轉了性了?
蕭文明還想再爭取一句:“可是皇上……這樣的大案,要是掩飾過去恐怕不太好吧?”
事後,同溫伯明分析過後,蕭文明才知道自己這一句話多餘了,已經讓皇帝在耐心耗盡的邊緣徘徊了!
“就是因為是大案,朕才要掩飾過去。此案如此重大,就是犯案的隻是一兩個人,可要是層層株連下去,就怕朝局不穩,甚至還可能牽涉到死了的老皇叔的身上。皇叔這一輩子勤勞國事,還是讓他入土為安吧,不要再打攪他老人家了……”
皇帝已經把話說到這份上了,蕭文明還能再說什麽呢?
他隻能誇讚一句:“皇上宅心仁厚,思慮深遠,是微臣想得不到。”
蕭文明嘴上是這麽說的,可心裏卻在想:怎麽這個皇帝如此反複無常,難不成背後又在策劃什麽大事嗎?
這時的蕭文明深刻地感受到了危險——抽身離去,返迴臨海村的主意就更加堅定了。
“那麽既然皇上不願把案子查下去,那麽微臣在京城裏也就無事可做,不如早早迴去,也好替皇上籌措關稅銀子。”
皇帝認真地思考了一下,終於點了點他那顆龍頭:“好吧,那你迴去吧!朕在這裏交代的事你記在心裏,可別忘了,有事不決,可以給朕多多上書,你的奏章朕一定第一個批閱。”
(本章完)
7017k
/77/77155/28385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