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文明這話說的有理有據。
對於中國古代朝廷而言,對外通商與其說是一個經濟問題,更不如說是一個外交問題,是一個政治問題。
朝廷能不能賺到錢?能賺到多少錢?那都根本不是個事兒。
最主要的問題是,大齊乃是中央之國,其他國家都是他的附庸,根本就不存在同大齊朝平起平坐做生意的道理。
因此蕭文明幾乎可以斷言:在朝廷眼中,倭國作為一個整體同大齊通商,朝廷都未必肯答應,更何況是倭國一個小小的方山家了。
所以說,蕭文明拿出的提案:由自己以臨海屯的名義,瞞著朝廷同方山家做一些小生意,可能是唯一可行的。
並且蕭文明這樣做,其實也是別有用意。
相當於將江南地區同倭國的貿易壟斷在了自己的手裏,那這樣獲取的權益可就難以用金錢來衡量了。
見富山吉秀還有些猶豫,一旁的溫伯明忽然做起了好人,勸說道:“不知這位倭國來的朋友,你的主家手裏有多少人馬?占了幾座城池?勢力同蕭兄相比,也不知誰強誰弱?”
這是一個好問題,也是需要富山吉秀好好斟酌斟酌的。
他所在的這個方山家,在倭國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勢力,占據了一座城池,連同周邊幾千頃的土地,出兵打仗時候拉出去的人馬,多的時候也能有個三四千人,單純看數量似乎是要比蕭文明多多了。
但是要說質量和絕對力量,蕭文明這個大齊朝的六品武官,比起方山家這倭國的一路諸侯,卻似乎完全不落下風。
蕭文明名下雖然隻有三百頃土地,卻是在江南富庶膏腴之地,無一畝不是良田,並且經過了蕭文明的重新規劃,進而興修水利、開設肥廠,已將田土保養得十分肥沃,種植出來的糧食蔬菜,自給自足完全不成問題。
另外他還種了一百頃桑樹,假以時日,采桑、養蠶、繅絲、紡織,便又是一門新的生意。
再加上蕭文明還做些刊印圖書的小生意,一個月臨海屯上下吃喝之外,還能有一千兩左右的盈餘,比起倭國的方山家,那可是要富得多了。
而在軍事方麵,別看方山家拉大旗、扯虎皮,也能拉出個三四千人的隊伍,可這其中大多數都是農民。
其中真正有戰鬥力的核心武士,其實也就百八十人而已。
而實踐證明,一百個左右的日本武士,對上蕭文明三百“蕭家軍”,就連塞牙縫都不夠,隻能算是一道飯前的甜點……
所以謙虛地說,蕭文明的實力同方山家分不出明顯的誰強誰弱,基本處於勢均力敵、平起平坐的狀態,互相之間做點生意,誰也沒有吃虧。
不過換句話講,光憑蕭文明穿越到大齊朝,這一年來的成就,就已然可以在倭國唿風喚雨了。
那再假以時日——最快三五年,最慢不過十年功夫——蕭文明就應該能夠統一倭國,把倭國那些村長縣長們都幹趴下!
算清楚了這筆賬,富山吉秀的心態也就平和了許多,腦子也清醒了不少。
他
(本章未完,請翻頁)
總算是鬧明白了:大齊那就是一隻大象,他方山家不過是一隻老鼠,老鼠哪有罵罵咧咧找大象去講道理的本事?
大象一不小心把你踩死了,說不定他都沒有任何感覺。
不過寄居在大象身上的小鳥,倒是可以跟老鼠談一談生意的。
而現在的蕭文明,就是那隻停在大象身上啄食的麻雀,他見老鼠鬼鬼祟祟地在大象腳下覓食,變屈尊紆貴飛了過去,看看他們到底在做些什麽。
有時甚至給老鼠一種印象:麻雀和自己也是同類啊!
殊不知麻雀有時候可以和老鼠站在同一高度,可老鼠沒長著翅膀,永遠也不可能像麻雀那樣自由翱翔。
而蕭文明這隻麻雀,遲早有一天,會搖身一變,變成一隻一飛衝天的火鳳凰的!
富山吉秀或許在倭國之中,大小也算是個人才,可是放在大齊國內,他就顯得十分平庸了。
但是平庸的人也有平庸人的用處,交給他的任務,他隻要能夠一絲不苟地完成,就可以稱得上是一個有用的人了。
而富山吉秀此行來的目的,就是為了達成通商的協議——既然無法同大齊朝挺達成協議,那退而求其次,實現同蕭文明臨海屯的通商,一樣是可以接受的。
於是富山吉秀點頭道:“既然蕭大人那麽說了,那我也就不客氣了。中原話講叫做恭敬不如從命……”
這言不達意的,什麽亂七八糟的?
“你就別跟我拽文了!會兩句中原話,瞧把你能的,做生意還是醜話說在前頭。你們方山家這邊能賣些什麽東西?能買些什麽東西?先給我說清楚了,我也是窮人,小本經營,得提前把你給貨備好吧?”
一聽生意已經談到比較深入的環節了,富山吉秀趕忙靴桶倒豆子,把自己的訴求跟蕭文明說了。
他還吃不準蕭文明的性子,唯恐他臨時改變主意,那之前的苦也就白吃了。
“什麽都要——綢緞、麻布、皮革、茶葉、鐵器……全都要。”
好家夥,這個富山吉秀就跟鬼子進村一樣,還有他不要的東西嗎?
錯了,富山吉秀不就是個鬼子嗎?也難怪他這副德行了。
可是別的還好說,倭國不是盛產刀劍嗎?怎麽連中原的鐵器都要?
奇怪了。
於是蕭文明問道:“不對。你們不是以倭刀為豪嗎?怎麽還想著從我們這裏進口鐵器,安的什麽心?“
“蕭大人這就有所不知了,我國的刀劍確實精良,卻同進口鐵器不是一碼事……”
原來事情是這樣的。
倭刀的質量的確著稱於世,但是在倭國這也是一件十分難得和昂貴的商品。
鍛刀的時候不僅需要花費巨大的時間,並且還需要熟練的工匠,培養工匠的時間更長。
而武士花大價錢購買了倭刀以後,還要每隔幾天都要進行複雜的保養。
以上尚且不論,最關鍵的是倭刀鑄造所用到的材料——玉鋼——的產量非常低,根本就無法讓倭刀做到批量生產。
按照富山
(本章未完,請翻頁)
吉秀的說法,能夠生產玉鋼的,也就是倭國東北的那幾個小村子,一年的產量就那麽幾百斤不到一千斤,倭國各路諸侯競價購買,分到每家勢力名下的,也就這麽幾十斤,能夠打造的倭刀不超過十口。
這樣金貴的東西,隻能配備給少量精銳武士,根本就不可能,讓大批普通士兵裝備。而要裝備普通士兵,就隻能用那些批量生產的普通兵器。
而倭國本身鐵礦的儲量並不高,質量也並一般,因此才不得不從大齊朝進口鐵器,拿到倭國之後再重新鑄造。
在實際的曆史當中。
日本國就十分看重向中原王朝進口鐵器,其中的原因,中原王朝不會不明白。為免養虎遺患,中原王朝是向來禁止向包括日本在內的周邊國家出口刀槍等兵器的。
而狡詐的日本人,這時就耍一個心眼,轉而進口其他鐵器,就比如說用鐵量很大的鐵鍋,將其運迴日本之後,重新融化冶煉,再打造成兵器。
中國人在鬥心眼的時候,日本人還在樹上摘桃呢!
就日本人這點小心眼子,怎麽可能瞞得過中原王朝的那些官僚呢?他們無時無刻不在經曆著朝堂上你死我活的爭鬥,人精見多了,還看不穿日本人這點小花招?
於是乎,對於日本出口的限令清單一再加強,到最後,出口給日本的鐵鍋數量、尺寸、重量,都會有明確的限製,總算把這條漏洞也堵住了。
跟我鬥心眼,你小子還嫩點!
對倭寇這樣防備,自然是出於防微杜漸的考慮,但是未免也有些人太過於杞人憂天了。
其實隻要中原自己保持安定、團結和不斷進步,那就憑倭寇這幾個人、幾塊地,能掀起什麽風浪?
在交易的時候,蕭文明多加小心一點就可是了。
所以說,無論是做生意也好,還是與人交往也好,並不要執著於別人能從你這裏拿到多少好處,而是要關心自己能在這個過程當中取得多少進步。
所謂內因大於外因,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而倭寇這邊,能給蕭文明的幫助其實並不多,無非就是那種用來鑄造倭刀的材料玉鋼。
這樣東西,蕭文明一定要多搞些在手裏。
倒不隻是為了用這幾塊鋼鐵造幾件兵器,而是要想辦法搞清楚其中的原理,進而繼續提高質量和產量。
特別是產量。
蕭文明的科技樹可並不隻是想停留在冷兵器時代而已,那是要向造槍、造炮發展的。
而用現在的這些鋼材製造東西,蕭文明真是一點信心都沒有。
塞上火藥、插上引信、拿火一點,弄不好子彈沒打出去,槍炮自己就先炸了膛——敵人沒打死一個,反倒把自己人炸傷了一大片。
所以說材料問題,是蕭文明要著重克服的。
因此蕭文明便對富山吉秀道:“你口氣倒不小啊!一開口就要這麽多東西,你吃的進去嗎?有那樣好的胃口嗎?東西我可以給你,你用什麽來買?我給你指條明路,你就用造倭刀的玉鋼來換。我可以給你高價,怎麽樣?”
(本章完)
/77/77155/23033726.html
對於中國古代朝廷而言,對外通商與其說是一個經濟問題,更不如說是一個外交問題,是一個政治問題。
朝廷能不能賺到錢?能賺到多少錢?那都根本不是個事兒。
最主要的問題是,大齊乃是中央之國,其他國家都是他的附庸,根本就不存在同大齊朝平起平坐做生意的道理。
因此蕭文明幾乎可以斷言:在朝廷眼中,倭國作為一個整體同大齊通商,朝廷都未必肯答應,更何況是倭國一個小小的方山家了。
所以說,蕭文明拿出的提案:由自己以臨海屯的名義,瞞著朝廷同方山家做一些小生意,可能是唯一可行的。
並且蕭文明這樣做,其實也是別有用意。
相當於將江南地區同倭國的貿易壟斷在了自己的手裏,那這樣獲取的權益可就難以用金錢來衡量了。
見富山吉秀還有些猶豫,一旁的溫伯明忽然做起了好人,勸說道:“不知這位倭國來的朋友,你的主家手裏有多少人馬?占了幾座城池?勢力同蕭兄相比,也不知誰強誰弱?”
這是一個好問題,也是需要富山吉秀好好斟酌斟酌的。
他所在的這個方山家,在倭國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勢力,占據了一座城池,連同周邊幾千頃的土地,出兵打仗時候拉出去的人馬,多的時候也能有個三四千人,單純看數量似乎是要比蕭文明多多了。
但是要說質量和絕對力量,蕭文明這個大齊朝的六品武官,比起方山家這倭國的一路諸侯,卻似乎完全不落下風。
蕭文明名下雖然隻有三百頃土地,卻是在江南富庶膏腴之地,無一畝不是良田,並且經過了蕭文明的重新規劃,進而興修水利、開設肥廠,已將田土保養得十分肥沃,種植出來的糧食蔬菜,自給自足完全不成問題。
另外他還種了一百頃桑樹,假以時日,采桑、養蠶、繅絲、紡織,便又是一門新的生意。
再加上蕭文明還做些刊印圖書的小生意,一個月臨海屯上下吃喝之外,還能有一千兩左右的盈餘,比起倭國的方山家,那可是要富得多了。
而在軍事方麵,別看方山家拉大旗、扯虎皮,也能拉出個三四千人的隊伍,可這其中大多數都是農民。
其中真正有戰鬥力的核心武士,其實也就百八十人而已。
而實踐證明,一百個左右的日本武士,對上蕭文明三百“蕭家軍”,就連塞牙縫都不夠,隻能算是一道飯前的甜點……
所以謙虛地說,蕭文明的實力同方山家分不出明顯的誰強誰弱,基本處於勢均力敵、平起平坐的狀態,互相之間做點生意,誰也沒有吃虧。
不過換句話講,光憑蕭文明穿越到大齊朝,這一年來的成就,就已然可以在倭國唿風喚雨了。
那再假以時日——最快三五年,最慢不過十年功夫——蕭文明就應該能夠統一倭國,把倭國那些村長縣長們都幹趴下!
算清楚了這筆賬,富山吉秀的心態也就平和了許多,腦子也清醒了不少。
他
(本章未完,請翻頁)
總算是鬧明白了:大齊那就是一隻大象,他方山家不過是一隻老鼠,老鼠哪有罵罵咧咧找大象去講道理的本事?
大象一不小心把你踩死了,說不定他都沒有任何感覺。
不過寄居在大象身上的小鳥,倒是可以跟老鼠談一談生意的。
而現在的蕭文明,就是那隻停在大象身上啄食的麻雀,他見老鼠鬼鬼祟祟地在大象腳下覓食,變屈尊紆貴飛了過去,看看他們到底在做些什麽。
有時甚至給老鼠一種印象:麻雀和自己也是同類啊!
殊不知麻雀有時候可以和老鼠站在同一高度,可老鼠沒長著翅膀,永遠也不可能像麻雀那樣自由翱翔。
而蕭文明這隻麻雀,遲早有一天,會搖身一變,變成一隻一飛衝天的火鳳凰的!
富山吉秀或許在倭國之中,大小也算是個人才,可是放在大齊國內,他就顯得十分平庸了。
但是平庸的人也有平庸人的用處,交給他的任務,他隻要能夠一絲不苟地完成,就可以稱得上是一個有用的人了。
而富山吉秀此行來的目的,就是為了達成通商的協議——既然無法同大齊朝挺達成協議,那退而求其次,實現同蕭文明臨海屯的通商,一樣是可以接受的。
於是富山吉秀點頭道:“既然蕭大人那麽說了,那我也就不客氣了。中原話講叫做恭敬不如從命……”
這言不達意的,什麽亂七八糟的?
“你就別跟我拽文了!會兩句中原話,瞧把你能的,做生意還是醜話說在前頭。你們方山家這邊能賣些什麽東西?能買些什麽東西?先給我說清楚了,我也是窮人,小本經營,得提前把你給貨備好吧?”
一聽生意已經談到比較深入的環節了,富山吉秀趕忙靴桶倒豆子,把自己的訴求跟蕭文明說了。
他還吃不準蕭文明的性子,唯恐他臨時改變主意,那之前的苦也就白吃了。
“什麽都要——綢緞、麻布、皮革、茶葉、鐵器……全都要。”
好家夥,這個富山吉秀就跟鬼子進村一樣,還有他不要的東西嗎?
錯了,富山吉秀不就是個鬼子嗎?也難怪他這副德行了。
可是別的還好說,倭國不是盛產刀劍嗎?怎麽連中原的鐵器都要?
奇怪了。
於是蕭文明問道:“不對。你們不是以倭刀為豪嗎?怎麽還想著從我們這裏進口鐵器,安的什麽心?“
“蕭大人這就有所不知了,我國的刀劍確實精良,卻同進口鐵器不是一碼事……”
原來事情是這樣的。
倭刀的質量的確著稱於世,但是在倭國這也是一件十分難得和昂貴的商品。
鍛刀的時候不僅需要花費巨大的時間,並且還需要熟練的工匠,培養工匠的時間更長。
而武士花大價錢購買了倭刀以後,還要每隔幾天都要進行複雜的保養。
以上尚且不論,最關鍵的是倭刀鑄造所用到的材料——玉鋼——的產量非常低,根本就無法讓倭刀做到批量生產。
按照富山
(本章未完,請翻頁)
吉秀的說法,能夠生產玉鋼的,也就是倭國東北的那幾個小村子,一年的產量就那麽幾百斤不到一千斤,倭國各路諸侯競價購買,分到每家勢力名下的,也就這麽幾十斤,能夠打造的倭刀不超過十口。
這樣金貴的東西,隻能配備給少量精銳武士,根本就不可能,讓大批普通士兵裝備。而要裝備普通士兵,就隻能用那些批量生產的普通兵器。
而倭國本身鐵礦的儲量並不高,質量也並一般,因此才不得不從大齊朝進口鐵器,拿到倭國之後再重新鑄造。
在實際的曆史當中。
日本國就十分看重向中原王朝進口鐵器,其中的原因,中原王朝不會不明白。為免養虎遺患,中原王朝是向來禁止向包括日本在內的周邊國家出口刀槍等兵器的。
而狡詐的日本人,這時就耍一個心眼,轉而進口其他鐵器,就比如說用鐵量很大的鐵鍋,將其運迴日本之後,重新融化冶煉,再打造成兵器。
中國人在鬥心眼的時候,日本人還在樹上摘桃呢!
就日本人這點小心眼子,怎麽可能瞞得過中原王朝的那些官僚呢?他們無時無刻不在經曆著朝堂上你死我活的爭鬥,人精見多了,還看不穿日本人這點小花招?
於是乎,對於日本出口的限令清單一再加強,到最後,出口給日本的鐵鍋數量、尺寸、重量,都會有明確的限製,總算把這條漏洞也堵住了。
跟我鬥心眼,你小子還嫩點!
對倭寇這樣防備,自然是出於防微杜漸的考慮,但是未免也有些人太過於杞人憂天了。
其實隻要中原自己保持安定、團結和不斷進步,那就憑倭寇這幾個人、幾塊地,能掀起什麽風浪?
在交易的時候,蕭文明多加小心一點就可是了。
所以說,無論是做生意也好,還是與人交往也好,並不要執著於別人能從你這裏拿到多少好處,而是要關心自己能在這個過程當中取得多少進步。
所謂內因大於外因,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而倭寇這邊,能給蕭文明的幫助其實並不多,無非就是那種用來鑄造倭刀的材料玉鋼。
這樣東西,蕭文明一定要多搞些在手裏。
倒不隻是為了用這幾塊鋼鐵造幾件兵器,而是要想辦法搞清楚其中的原理,進而繼續提高質量和產量。
特別是產量。
蕭文明的科技樹可並不隻是想停留在冷兵器時代而已,那是要向造槍、造炮發展的。
而用現在的這些鋼材製造東西,蕭文明真是一點信心都沒有。
塞上火藥、插上引信、拿火一點,弄不好子彈沒打出去,槍炮自己就先炸了膛——敵人沒打死一個,反倒把自己人炸傷了一大片。
所以說材料問題,是蕭文明要著重克服的。
因此蕭文明便對富山吉秀道:“你口氣倒不小啊!一開口就要這麽多東西,你吃的進去嗎?有那樣好的胃口嗎?東西我可以給你,你用什麽來買?我給你指條明路,你就用造倭刀的玉鋼來換。我可以給你高價,怎麽樣?”
(本章完)
/77/77155/23033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