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邊倒也綁著幾條小木船,興許是附近村民下河打魚用的。


    可這兩條小船實在是太小了,一條船也就夠坐下不到十個人,想要把蕭文明手下三百蕭家軍全都送過河去,沒有大半天時間肯定是不行的。


    用這樣的方式渡河,不但行動速度極慢,又容易形成被對手多打少的局麵,蕭文明可不會犯這個傻。


    幸好蕭文明對臨海縣這裏的地形並不陌生,知道這條河上遊大概一裏多地的地方有一座石橋,於是他便當機立斷:“弟兄們,跟我走,從石橋上過河!”


    於是蕭文明便率領手下三百弟兄往上遊趕去。


    上遊那座小石橋果然就在原地。


    這座石橋尚新,就是前幾年臨海縣和吳江縣兩地的士紳聯合捐建的。


    這兩撥人互相攀比著,看誰更加有錢、更有派頭,因此捐的錢一個比一個的多,讓這座石橋預算充裕,故而被修建得既堅固又美觀。


    隻見通體黝青的石塊,累得整整齊齊,石塊的縫隙中還填充了糯米,幾乎可以算是一件藝術品了。


    因此這座石橋剛一建成,變已成了臨海縣和吳江縣共有的一處美景,不時有兩縣的文人在此處設宴邀客、觀花賞月。慕名而來,從周邊趕來的騷客也是屢見不鮮。


    不過現在的蕭文明卻沒有吟風弄月的興致,他隻想速速通過石橋,前去對付在吳江縣內作亂的倭寇。


    倭寇顯然沒有意識到蕭文明的來臨,並沒有實施什麽阻礙行動。


    因此蕭文明渡河的行動進行得十分順利,三軍快步而行,不一刻便已通過石橋渡過小河,到了吳江縣境內。


    倭寇就在眼前,蕭文明心中未免慌張。


    可他手下的蕭家軍卻不見有半點緊張,不能說他們頭腦簡單,隻是因為他們目標明確,知道這一個月來的苦練,就是為了對付倭寇!


    並且他們身邊還有從小一起長大的弟兄們,又豈能在他們麵前露餡?


    三百子弟兵這樣鎮定,也給了蕭文明極大的信心。


    於是他便鼓足勇氣,親率大軍向倭寇的方向挺進。


    自打穿越過來之後,蕭文明就暗暗地給自己定下了一條規矩:無論麵對怎樣的敵人,自己都是要站在第一線靠前指揮的,那種自己站在安全的後方,看著自己的弟兄在前浴血廝殺的事情,他是做不出來的。


    隨著距離倭寇越來越近,他們的暴行也越來越清晰地映入了蕭文明和他手下蕭家軍的眼簾。


    隻見倭寇大肆燒殺搶掠,將好端端一座平靜的小鄉村,折磨成了一座廢墟,村裏的房屋十有七八都被點燃了,村民們能逃的都逃了,也不知還有多少老幼婦孺留在村裏,任憑倭寇的屠戮。


    耳中聽來的哭泣聲,鼻子聞到的焦臭味和眼中看到的血腥色,無不點燃了蕭文明的怒火,也點燃了他手下三百蕭家軍的士氣。


    如果說之前他們對倭寇還存著幾分畏懼的話,那眼下所有的畏懼


    (本章未完,請翻頁)


    ,全都已經被仇恨所取代了。


    三軍又加快了腳步,在逼近到倭寇,約有一百步的地方擺開了陣型。


    蕭文明排練鴛鴦陣就是專為誅殺倭寇而設,並且這些日子,蕭文明的蕭家軍早就把陣法操演純熟。


    那麵“蕭”字大旗一揮,隻眨眼功夫,三隻百人小隊,變色集結起了二十一支小隊,每隻小隊按照長矛手、盾牌手和短刀手不同的分工,各司其職形成了一個個嚴整的鴛鴦陣。


    另有幾個武藝高強些的屯田兵,手持鋼刀、盾牌單獨作戰、從旁掠陣,防止對手殺入陣型的縫隙之間。


    而這三隻百人隊,也呈品字型分布,互相之間互有照應、互成犄角。


    倭寇不是傻子,他們也早就發現了蕭文明動向,早已停止了零星的殺戮,紛紛聚攏過來。


    原本在他們的心目中,中原軍隊是不堪一擊的,有時甚至不需要經過短兵相接,隻要大喊幾聲、上前衝殺幾步,大齊國的軍隊就會應聲退散。


    然而今天以前的隊伍卻是大不相同。


    麵對倭寇,他們非但沒有退散,反而敢於從容向前,更是在自己的麵前擺起了幾十個從來沒有見過的陣型。


    這是倭寇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完全不知道這些陣型的名字、運作的方式以及將會產生的威力,當然了,他們也不會知道自己的命運,將在不久之後就畫上句點。


    聚集在一起的倭寇,也讓蕭文明看清了對手的實力。


    在此處作亂的倭寇,抬眼目測過去約有二十七八人,與之前在金陵城下的經驗不同,這將近三十人都是正經的倭國浪人——無論穿著打扮還是形容舉止,都同中原打齊國人大有不同——竟然百分之一百的全都是倭寇。


    這樣的局麵反倒簡單了,正好可以讓蕭文明檢驗一下,這些日子練兵的成效。


    隻見蕭文明正中那麵“蕭”字大旗向前微微一傾,劉晨、張俊、胡宇三個頭目立即心領神會,率領手下弟兄,邁著堅定而又沉著的步伐,緩緩向倭寇逼近過去,而他們所排列陣型卻沒有隨著步伐的運動而有絲毫的鬆動。


    對麵的倭寇全都看呆了!


    能夠這樣從容地布陣和推進,其組織水平,無論是在大齊國還是在我國,他們都是從來沒有見到過的。


    但是倭寇都是一些亡命之徒,即便是麵對人數和紀律都遠勝過自己的隊伍,他們依舊沒有半點退意,想靠著自己的氣勢和蠻勇,試著殺退或者嚇退對手。


    因此,忽聽倭寇之中一個領頭之人怪叫一聲,二十七八個倭寇立即挺起手中三尺來長的倭刀,嚎叫著就想蕭文明陣中衝來。


    蕭文明的三百蕭家軍,經過了這些日子的刻苦訓練和重新裝備,對於倭寇已經全然沒有恐懼,任憑對手衝殺過來,依然是擺著鴛鴦陣巋然不動。


    但退一步講,就算沒有裝備起眼下能夠獲得的最好的武器裝備,就算沒有得到武林高手林丹楓的指點,隻要蕭文明所排


    (本章未完,請翻頁)


    演的鴛鴦陣初具規模,就不必再害怕倭寇了!


    因為這鴛鴦陣,好就好在他不像其他陣型那樣,陣中每個士兵都用同樣的武器,而是將不同武器的不同功能發揮到了極致,並且可以做到互相掩護、互相牽製、互相配合,讓單個的士兵都融入陣型和戰法之中,根本就無法單獨後退。


    倭寇來勢洶洶,廝殺的動作極快,隻在眨眼之間便,已撲到了蕭家軍的麵前,他們將倭刀高高舉起,就要往打頭幾個人的麵門上劈去。


    然而他們的倭刀尚未砍下,忽然胸口一涼,收起長刀低頭一看,隻見胸口、肚子上多了幾個血窟窿……


    原來是站在隊伍陣中的幾個長矛手,挺出手中的長矛,又用上了林丹楓傳授的招式,幹淨利落地刺穿了那幾個倭寇的身體。


    一寸長、一寸強。


    倭刀再長,也長不過將近一丈的長矛,還未同敵人真正交手,這幾個倭寇便斷了氣了!


    所謂倭寇,也並不是隨隨便便從倭國來個會喘氣的就行了,他們原都是破產的武士或者是戰敗的軍校,某種程度上算是頗為精銳的職業軍人,不但武藝高強,也多少懂得一些軍事知識。


    他們見對麵的陣型正麵有長矛作為掩護,幾乎無懈可擊,便立即發揮自己都是單兵作戰、戰法輕盈快捷的優勢,迅速繞到側翼,想要從陣型側麵的薄弱處下手。


    鴛鴦陣本身是十分嚴謹嚴密的,幾乎達到了無懈可擊的地步,但是每個陣型之間卻有不少的縫隙。


    這就是為什麽戚繼光奉命戍守北方之後,在麵對蒙古騎兵的時候,並沒有擺出鴛鴦陣的原因。因為戚繼光作為傑出的將領,他心裏再清楚不過了:鴛鴦陣不多的弱點,正好會被蒙古騎兵輕易地利用,會被交叉包圍,遭遇滅頂之災!


    蕭文明對鴛鴦陣的理解,雖然沒有像戚繼光那樣深刻,但陣型之間鬆散的弊端,他在練兵的過程中也發現了,所以才會增派額外的人手作為散兵填充縫隙。


    這些傘兵,在挑選的時候,蕭文明都采用了比尋常兵丁更加嚴格的標準,戰鬥力要更強一些。


    然而他們現在的武器裝備尚未達到頂尖水平,武功也沒有練到大成,更是第一次在實戰中演練這樣的戰法。


    因此麵對倭寇的亡命突擊,這些散兵變得有些招架不住,雖然沒有潰退下去,但也被打的抬不起頭來。


    蕭文明一看形勢不妙,立即命名在後方的幾個鴛鴦陣,迅速前突,逼退倭寇的進攻。


    蕭文明的命令發揮了顯而易見的作用,新加入戰局的幾個鴛鴦陣,立即就將倭寇的進攻頂了出去,讓倭寇最後的冒險也變成了無用功。


    就這樣,這十幾個倭寇瞬間就成了,蕭文明手下蕭家軍最好的練兵對象,蕭家軍遠的用毛刺、近的用刀砍,膽敢反擊的則用銅牌隔開。


    蕭家軍是越殺越有自信,越殺越有心得,不一刻,倭寇就被殺得丟盔卸甲!


    (本章完)


    /77/77155/22874910.html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鐵血小千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筆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筆訥並收藏鐵血小千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