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李維,並沒有太多的時間去感懷。
李維並不否認,當初的他之所以會在那片蒼茫的土地上建立那座名為瓦爾哈拉的城市,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為想要“報複”阿爾托莉雅。
可是現在,當李維一步步走到現在,發展成現在這模樣,就已經不是說他想怎麽著就怎麽著了。
這就像是滾雪球一樣,對於最開始的那個小雪球,李維自然是可以輕而易舉的把控方向。可是到了後來,隨著雪球的越滾越大,那就已經不再是李維推著雪球去走,而是這個雪球帶著李維去走了。
而這,也正是身為王的責任。
王的道路,必須與這個大雪球前進的道路相一致。如果雙方的意願背道而馳的話,就會讓這個大雪球崩潰,引發毀滅性的災難。
而現在,李維需要做的,就是要為這個大雪球去設計一條軌道,確保這個大雪球能夠朝著他預計的方向,越滾越大,越滾越好!
……
法度的製定者,一共有五個人。
其中,身為王的李維自然是不用多說,他將站在一個絕對中立的位置,去評判每一個法度的利弊,然後根據這些利弊對這些法度提出自己的意見——要麽修改,要麽刪除。
而身為李維內定的王後,格尼薇兒也參與到了法度的製定中。
不過,相比起其他人,她的象征意義要遠遠大於實際意義。她需要做的,就是乖乖地坐在李維的身邊,全程保持微笑就好。
但是就算如此,她也感覺十分開心。
以格尼薇兒所擁有的智慧,她暫時還不知道這些法度的製定究竟有什麽意義。但是她卻是不難看出,這一定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而李維肯把她請到這個位置上來,就已經說明了李維對她的態度。
對於這一點,格尼薇兒感到由衷的開心。並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了這項其實是非常枯燥的生活之中。
而格尼薇兒卻絕對不會想到,這件在她看來無比重要的事情,其重要程度,甚至還要遠遠超過她的想象。
在那遙遠的未來,當一個英國農民在自家的地窖之下發現一座深埋於地下,卻保存得十分完好,正反兩麵的小字依舊是清晰可見的石碑時,不僅引爆了全世界的考古圈,還讓全世界的政法界都顫了三顫。而那神秘的千年帝國,以及格尼薇兒的名字,更是引起了全球範圍的討論。
因為這石碑上的第一條律令,就給這些千年之後的吃瓜群眾們狠狠地吃了一口狗糧。
“以王的名義,直至世界終結,我的榮光將與格尼薇兒同在。”
而這句話,也被一些好事的網友們認為是有史以來最霸道的一份情書。
令人感動,令人感動。
而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充當花瓶之外,格尼薇兒還有一項很重要的任務,那就是用不列顛語與皮克特語,抄寫那些已經被確定好的,暫時不會更改的法度。
說起來,這項工作本來是李維要做的,但是由於李維要在沙利葉與蒂娜之間充當翻譯,工作已經十分辛苦了,再做這些工作,未免有些力不從心。
因此,格尼薇兒主動請纓,接過了這項任務。
“身為王後,怎麽能聽不懂臣民的語言呢?說出去會被別人笑話的。”
格尼薇兒的態度很堅定,因為她在語言方麵的學習速度的確是有一定的天分,僅僅隻是相處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她就已經能夠基本實現與皮克特人的交流了。
再加上,不列顛語和皮克特語同屬於一個語係,在書寫習慣上十分相似。因此,受過良好教育的格尼薇兒要想掌握這一門新的語言,其實並不是一件太過困難的事情。
而這件事也在側麵為李維提了一個醒。
“語言啊,要想讓兩個民族徹底融合在一起的話,語言不通是肯定不行的!”
就拿現在的場麵來說,如果拋開李維,讓蒂娜直接與沙利葉進行對話,那完全就是雞同鴨講,誰都聽不懂對方在說什麽。
而李維又不可能一直在他們兩個之間做翻譯。
因此,語言的問題必須要盡快解決。否則的話,也會成為威脅社會秩序穩定的一個重要因素,不知道在什麽時候就會突然爆炸。
當然,像這種事都是長遠之計,一時半會不可能見到成效,需要從長計較,是萬萬不能著急的。
……
法度的製定,還在繼續。
不算寬敞的房間內擺放著一張巨大的桌子,而坐在桌子兩端的蒂娜與沙利葉則是激烈的爭吵著。盡管他們壓根聽不懂對方在說些什麽,但是從對方的態度上,他們就已經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
每個人都堅持著自己的利益,一步都不曾退讓。
對於蒂娜來說,這自然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畢竟她代表的是勝利一方,理應要攝取全部的勝利果實。
光是讓出一部分利益,就已經讓她卻覺得相當難受了。
而對於沙利葉來講,最開始的時候他還是小心翼翼地,生怕這是什麽陷阱,會著了李維的道道。
可是,當沙利葉發現這真的不是什麽陷阱,而是一次絕佳的機會之後,便逐漸變得大膽起來。
“我的確是戰敗者沒錯,但我可不是俘虜,而是王親自任命的皮克特大將軍!”
降將的身份固然不體麵,可是比起俘虜的身份已經好上了太多。再加上主動獻城的決策,更是立下了一份不大不小的功勞,因此,勉強也可以被稱之為功臣。
那麽,身為功臣,我要點東西保護自己的既得利益不過分吧?
什麽?談不攏?談不攏我們可以繼續談嗎,畢竟我沙利葉也不是什麽貪得無厭之輩。
說實話,作為皮克特人唯一的代表,沙利葉真的是壓力山大。
他要同時麵對蒂娜與緹娜兩個人的刁難,因為她們兩個分別代表著瓦爾哈拉的內政與軍務。
而在沙利葉看來,最難處理的,還是緹娜。
蒂娜是個聰明人,而沙利葉也是個聰明人,聰明人與聰明人打起交道來其實要簡單許多,隻需要摸準對方的底線,就基本上差不多了。
沙利葉的要求在蒂娜的允許範圍之內,而蒂娜的要求沙利葉也能勉強接受。
但是,到了緹娜這裏,就不是這個畫風了。
緹娜可不聰明,也並不習慣於與其他人講道理。
“不服?那我們出去打打?”
“隻要你打贏了,你說啥我都答應!”
李維並不否認,當初的他之所以會在那片蒼茫的土地上建立那座名為瓦爾哈拉的城市,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為想要“報複”阿爾托莉雅。
可是現在,當李維一步步走到現在,發展成現在這模樣,就已經不是說他想怎麽著就怎麽著了。
這就像是滾雪球一樣,對於最開始的那個小雪球,李維自然是可以輕而易舉的把控方向。可是到了後來,隨著雪球的越滾越大,那就已經不再是李維推著雪球去走,而是這個雪球帶著李維去走了。
而這,也正是身為王的責任。
王的道路,必須與這個大雪球前進的道路相一致。如果雙方的意願背道而馳的話,就會讓這個大雪球崩潰,引發毀滅性的災難。
而現在,李維需要做的,就是要為這個大雪球去設計一條軌道,確保這個大雪球能夠朝著他預計的方向,越滾越大,越滾越好!
……
法度的製定者,一共有五個人。
其中,身為王的李維自然是不用多說,他將站在一個絕對中立的位置,去評判每一個法度的利弊,然後根據這些利弊對這些法度提出自己的意見——要麽修改,要麽刪除。
而身為李維內定的王後,格尼薇兒也參與到了法度的製定中。
不過,相比起其他人,她的象征意義要遠遠大於實際意義。她需要做的,就是乖乖地坐在李維的身邊,全程保持微笑就好。
但是就算如此,她也感覺十分開心。
以格尼薇兒所擁有的智慧,她暫時還不知道這些法度的製定究竟有什麽意義。但是她卻是不難看出,這一定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而李維肯把她請到這個位置上來,就已經說明了李維對她的態度。
對於這一點,格尼薇兒感到由衷的開心。並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了這項其實是非常枯燥的生活之中。
而格尼薇兒卻絕對不會想到,這件在她看來無比重要的事情,其重要程度,甚至還要遠遠超過她的想象。
在那遙遠的未來,當一個英國農民在自家的地窖之下發現一座深埋於地下,卻保存得十分完好,正反兩麵的小字依舊是清晰可見的石碑時,不僅引爆了全世界的考古圈,還讓全世界的政法界都顫了三顫。而那神秘的千年帝國,以及格尼薇兒的名字,更是引起了全球範圍的討論。
因為這石碑上的第一條律令,就給這些千年之後的吃瓜群眾們狠狠地吃了一口狗糧。
“以王的名義,直至世界終結,我的榮光將與格尼薇兒同在。”
而這句話,也被一些好事的網友們認為是有史以來最霸道的一份情書。
令人感動,令人感動。
而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充當花瓶之外,格尼薇兒還有一項很重要的任務,那就是用不列顛語與皮克特語,抄寫那些已經被確定好的,暫時不會更改的法度。
說起來,這項工作本來是李維要做的,但是由於李維要在沙利葉與蒂娜之間充當翻譯,工作已經十分辛苦了,再做這些工作,未免有些力不從心。
因此,格尼薇兒主動請纓,接過了這項任務。
“身為王後,怎麽能聽不懂臣民的語言呢?說出去會被別人笑話的。”
格尼薇兒的態度很堅定,因為她在語言方麵的學習速度的確是有一定的天分,僅僅隻是相處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她就已經能夠基本實現與皮克特人的交流了。
再加上,不列顛語和皮克特語同屬於一個語係,在書寫習慣上十分相似。因此,受過良好教育的格尼薇兒要想掌握這一門新的語言,其實並不是一件太過困難的事情。
而這件事也在側麵為李維提了一個醒。
“語言啊,要想讓兩個民族徹底融合在一起的話,語言不通是肯定不行的!”
就拿現在的場麵來說,如果拋開李維,讓蒂娜直接與沙利葉進行對話,那完全就是雞同鴨講,誰都聽不懂對方在說什麽。
而李維又不可能一直在他們兩個之間做翻譯。
因此,語言的問題必須要盡快解決。否則的話,也會成為威脅社會秩序穩定的一個重要因素,不知道在什麽時候就會突然爆炸。
當然,像這種事都是長遠之計,一時半會不可能見到成效,需要從長計較,是萬萬不能著急的。
……
法度的製定,還在繼續。
不算寬敞的房間內擺放著一張巨大的桌子,而坐在桌子兩端的蒂娜與沙利葉則是激烈的爭吵著。盡管他們壓根聽不懂對方在說些什麽,但是從對方的態度上,他們就已經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
每個人都堅持著自己的利益,一步都不曾退讓。
對於蒂娜來說,這自然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畢竟她代表的是勝利一方,理應要攝取全部的勝利果實。
光是讓出一部分利益,就已經讓她卻覺得相當難受了。
而對於沙利葉來講,最開始的時候他還是小心翼翼地,生怕這是什麽陷阱,會著了李維的道道。
可是,當沙利葉發現這真的不是什麽陷阱,而是一次絕佳的機會之後,便逐漸變得大膽起來。
“我的確是戰敗者沒錯,但我可不是俘虜,而是王親自任命的皮克特大將軍!”
降將的身份固然不體麵,可是比起俘虜的身份已經好上了太多。再加上主動獻城的決策,更是立下了一份不大不小的功勞,因此,勉強也可以被稱之為功臣。
那麽,身為功臣,我要點東西保護自己的既得利益不過分吧?
什麽?談不攏?談不攏我們可以繼續談嗎,畢竟我沙利葉也不是什麽貪得無厭之輩。
說實話,作為皮克特人唯一的代表,沙利葉真的是壓力山大。
他要同時麵對蒂娜與緹娜兩個人的刁難,因為她們兩個分別代表著瓦爾哈拉的內政與軍務。
而在沙利葉看來,最難處理的,還是緹娜。
蒂娜是個聰明人,而沙利葉也是個聰明人,聰明人與聰明人打起交道來其實要簡單許多,隻需要摸準對方的底線,就基本上差不多了。
沙利葉的要求在蒂娜的允許範圍之內,而蒂娜的要求沙利葉也能勉強接受。
但是,到了緹娜這裏,就不是這個畫風了。
緹娜可不聰明,也並不習慣於與其他人講道理。
“不服?那我們出去打打?”
“隻要你打贏了,你說啥我都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