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慧通完電話,林海邁步走進市委辦公樓。
今天是元旦假期,辦公樓裏沒什麽人,值班的保安見他來了,連忙迎出來問好。
林海也客氣的寒暄了幾句,得知李光旭早就來了後,他不敢耽擱,連忙快步上樓,到了辦公室前,先是輕輕敲了兩下門,聽裏麵有人迴應,這才推門走了進去。
李光旭還跟往常一樣,坐在辦公桌後麵,戴著老花鏡在批閱文件。
自從捅破了窗戶紙後,林海和李光旭的內心都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這種變化反映到二人平時的接觸中,則體現為客氣了許多,尤其是李光旭,之前的那種居高臨下的派頭基本沒有了,舉止言談之間,對林海也表現出了足夠的尊重。
“今天是元旦啊,您有什麽事,可以讓我去家裏嘛,何必跑到單位來呢。”林海笑著說道。
李光旭抬起頭,把手中的文件放下,指了指對麵,說道:“你們忙了一夜,我怎麽好意思再把你折騰到家裏呢,在辦公室也挺好,肅靜,家裏麵兒子和兒媳迴來了,鬧哄哄,不適合談事。”
林海點了點頭,在對麵坐下。
“跟誰打電話啊,嘮了二十多分鍾。”李光旭笑吟吟的問道。
如果是發生在一個月前,見麵之後,李光旭的臉早就耷拉了下來了,老子在這兒等著呢,你居然敢打起來沒完,還他媽的有點規矩沒!
可今天他卻沒表現出任何的不悅,問這句話的時候,臉上的笑容都是那麽和藹可親。
林海一愣,隨即意識到李光旭可能在窗口看到了,於是連忙迴道:“是李慧李市長的電話。”
李光旭把身體往後靠了靠,沉吟著道:“李慧這個時候找你,是不是有點慌了呀。”
林海也不隱瞞,歎了口氣道:“是的,昨天我不是提了一句嘛,如果遠方這棵大樹倒下了,對東遼經濟而言,很可能是災難性的,作為市長,她很可能被追責的。”
李光旭卻不以為然,隻是淡淡的說道:“追責是肯定的,但未必是追李慧嘛,到了最後,還是要看顧書記的意見,隻要顧書記想保她,那就沒什麽問題了。”
林海當然知道其中的奧妙,但也不便過多評論,隻是淡淡笑了下,未置可否。
李光旭繼續道:“東遼城市銀行的資金總額不過3000個億,給遠方擔保了2000多個億,如果發生在資本主義國家,銀行百分之百要破產倒閉的,但在咱們這個國度,這種事基本不會發生,大可不必緊張。”
此言非虛。
這是社會和經濟體製所決定的。銀行倒閉,勢必會對社會造成極大的恐慌,所以,一旦遠方暴雷,就隻能由政府出麵為東遼城市銀行兜底了。
可市政府也好,省政府也罷,自己都不印鈔票,2000多個億窟窿拿什麽堵呢?
當然有辦法。
其實,這屬於常規操作,林海也略知一二。
說穿了,是個技術層麵的問題,簡而言之,就是讓銀行的賬麵上保持平衡,至於辦法嘛,自然有很多,隻是過於專業,這裏就不贅述了。銀行的賬麵平了之後,剩下的就是讓市場和時間來慢慢消化債務了。
放在一些經濟狀況比較好的地區,2000個億,有三年五年的就消化掉了,但東遼要消化起來,時間肯定要長很多。
不管怎麽說,這2000多億,都是東遼市民的血汗錢,如今莫名其妙的就蒸發了,肯定要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而這才是李慧麵臨的最大麻煩。
然而,以顧煥州對李慧的器重,即便要追究責任,也輕易不會搞到她頭上的,畢竟,銀行是獨立經營的法人單位,出了問題,當然要自己負全責。
銀行行長和領導班子難辭其咎,如果一定要往上追究,最多也就是主管金融的副市長,到此為止,誰也挑不出毛病。
問題的關鍵在於,李慧明年調任撫川,在這個節骨眼上,她當然希望自己是帶著光環離開的。可現在看來,光環肯定是夠嗆了。
對於一心想要幹出點政績的李慧而言,這是她無法接受的。
“她都跟你聊什麽了?”李光旭問。
林海略微沉吟了下,笑著道:“還能聊什麽,打聽陳思遠案件的進展唄,說是要根據案件的進展,隨時做好準備。”
李光旭哦了聲:“這個借口不錯。”
“借口?”
“當然是借口,你以為李慧真慌神了呀,那可就太小看她了,她確實很關心陳思遠案的進展,但並不是為了自己。”
“不為自己?”林海有些沒懂這句話的意思
李光旭若有所思的道:“暗中關注陳思遠案的人很多,級別也很高,很多人是不便公開拋頭露麵的,找個代理人,是最穩妥的辦法了。”
“您的意思是,李慧的背後......”
李光旭神秘的一笑:“別看你給他當過秘書,但我敢打賭,你肯定不知道,李慧的後台是誰。”
林海皺著眉頭:“東遼盛傳,她是蘇鵬的人。”
李光旭微笑著搖了搖頭:“扯淡,她和蘇鵬之間,確實有點糾纏不清,但更多可能是感情方麵的,真正支持她走到這個位置的,其實是老書記羅耀群。而羅耀群的背後則是......”
李光旭隨口說出了個名字,自然也是林海非常熟悉的高級領導,隻不過此人已經退居二線,不再擔任重要職務了。
“您的意思是,羅耀群和那位領導,也在關注陳思遠的事?”林海試探著問。
李光旭點了點頭:“是的,要不我怎麽說,遠方就算暴雷,李慧也不會出什麽狀況呢,因為對大公子和陳思遠的偵查細節和具體進展,都是顧書記主動告訴李慧的,至於為什麽要主動告訴她,你應該能想明白吧?有了這層關係做保障,遠方的雷是絕對不會殃及她的。”
今天是元旦假期,辦公樓裏沒什麽人,值班的保安見他來了,連忙迎出來問好。
林海也客氣的寒暄了幾句,得知李光旭早就來了後,他不敢耽擱,連忙快步上樓,到了辦公室前,先是輕輕敲了兩下門,聽裏麵有人迴應,這才推門走了進去。
李光旭還跟往常一樣,坐在辦公桌後麵,戴著老花鏡在批閱文件。
自從捅破了窗戶紙後,林海和李光旭的內心都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這種變化反映到二人平時的接觸中,則體現為客氣了許多,尤其是李光旭,之前的那種居高臨下的派頭基本沒有了,舉止言談之間,對林海也表現出了足夠的尊重。
“今天是元旦啊,您有什麽事,可以讓我去家裏嘛,何必跑到單位來呢。”林海笑著說道。
李光旭抬起頭,把手中的文件放下,指了指對麵,說道:“你們忙了一夜,我怎麽好意思再把你折騰到家裏呢,在辦公室也挺好,肅靜,家裏麵兒子和兒媳迴來了,鬧哄哄,不適合談事。”
林海點了點頭,在對麵坐下。
“跟誰打電話啊,嘮了二十多分鍾。”李光旭笑吟吟的問道。
如果是發生在一個月前,見麵之後,李光旭的臉早就耷拉了下來了,老子在這兒等著呢,你居然敢打起來沒完,還他媽的有點規矩沒!
可今天他卻沒表現出任何的不悅,問這句話的時候,臉上的笑容都是那麽和藹可親。
林海一愣,隨即意識到李光旭可能在窗口看到了,於是連忙迴道:“是李慧李市長的電話。”
李光旭把身體往後靠了靠,沉吟著道:“李慧這個時候找你,是不是有點慌了呀。”
林海也不隱瞞,歎了口氣道:“是的,昨天我不是提了一句嘛,如果遠方這棵大樹倒下了,對東遼經濟而言,很可能是災難性的,作為市長,她很可能被追責的。”
李光旭卻不以為然,隻是淡淡的說道:“追責是肯定的,但未必是追李慧嘛,到了最後,還是要看顧書記的意見,隻要顧書記想保她,那就沒什麽問題了。”
林海當然知道其中的奧妙,但也不便過多評論,隻是淡淡笑了下,未置可否。
李光旭繼續道:“東遼城市銀行的資金總額不過3000個億,給遠方擔保了2000多個億,如果發生在資本主義國家,銀行百分之百要破產倒閉的,但在咱們這個國度,這種事基本不會發生,大可不必緊張。”
此言非虛。
這是社會和經濟體製所決定的。銀行倒閉,勢必會對社會造成極大的恐慌,所以,一旦遠方暴雷,就隻能由政府出麵為東遼城市銀行兜底了。
可市政府也好,省政府也罷,自己都不印鈔票,2000多個億窟窿拿什麽堵呢?
當然有辦法。
其實,這屬於常規操作,林海也略知一二。
說穿了,是個技術層麵的問題,簡而言之,就是讓銀行的賬麵上保持平衡,至於辦法嘛,自然有很多,隻是過於專業,這裏就不贅述了。銀行的賬麵平了之後,剩下的就是讓市場和時間來慢慢消化債務了。
放在一些經濟狀況比較好的地區,2000個億,有三年五年的就消化掉了,但東遼要消化起來,時間肯定要長很多。
不管怎麽說,這2000多億,都是東遼市民的血汗錢,如今莫名其妙的就蒸發了,肯定要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而這才是李慧麵臨的最大麻煩。
然而,以顧煥州對李慧的器重,即便要追究責任,也輕易不會搞到她頭上的,畢竟,銀行是獨立經營的法人單位,出了問題,當然要自己負全責。
銀行行長和領導班子難辭其咎,如果一定要往上追究,最多也就是主管金融的副市長,到此為止,誰也挑不出毛病。
問題的關鍵在於,李慧明年調任撫川,在這個節骨眼上,她當然希望自己是帶著光環離開的。可現在看來,光環肯定是夠嗆了。
對於一心想要幹出點政績的李慧而言,這是她無法接受的。
“她都跟你聊什麽了?”李光旭問。
林海略微沉吟了下,笑著道:“還能聊什麽,打聽陳思遠案件的進展唄,說是要根據案件的進展,隨時做好準備。”
李光旭哦了聲:“這個借口不錯。”
“借口?”
“當然是借口,你以為李慧真慌神了呀,那可就太小看她了,她確實很關心陳思遠案的進展,但並不是為了自己。”
“不為自己?”林海有些沒懂這句話的意思
李光旭若有所思的道:“暗中關注陳思遠案的人很多,級別也很高,很多人是不便公開拋頭露麵的,找個代理人,是最穩妥的辦法了。”
“您的意思是,李慧的背後......”
李光旭神秘的一笑:“別看你給他當過秘書,但我敢打賭,你肯定不知道,李慧的後台是誰。”
林海皺著眉頭:“東遼盛傳,她是蘇鵬的人。”
李光旭微笑著搖了搖頭:“扯淡,她和蘇鵬之間,確實有點糾纏不清,但更多可能是感情方麵的,真正支持她走到這個位置的,其實是老書記羅耀群。而羅耀群的背後則是......”
李光旭隨口說出了個名字,自然也是林海非常熟悉的高級領導,隻不過此人已經退居二線,不再擔任重要職務了。
“您的意思是,羅耀群和那位領導,也在關注陳思遠的事?”林海試探著問。
李光旭點了點頭:“是的,要不我怎麽說,遠方就算暴雷,李慧也不會出什麽狀況呢,因為對大公子和陳思遠的偵查細節和具體進展,都是顧書記主動告訴李慧的,至於為什麽要主動告訴她,你應該能想明白吧?有了這層關係做保障,遠方的雷是絕對不會殃及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