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瑜愣了許久,一直沒說話。
於謙也不說話。
隻是用茶盞蕩漾著水麵的茶葉,然後淺啜一口,又重複這個動作,站在陸瑜身旁的陸相行和他爹一樣,陷入了沉思之中。
許久,陸瑜才道:“少保的意思,陛下進行土地政策改革,隻要得到了百姓的支持,就算地主集團反對,也折騰不起浪花?”
於謙點頭,“誠然,現在大明的權貴、地主和世家,掌控著大量的土地和財富,但隨著陛下的科舉改革,其實權貴、地主和世家以及鄉紳什麽的,地位一直在下降,隻要百姓支持朝廷,就算那些既得利益者再怎麽折騰,也不過是一時動亂而已。”
現在舉薦入仕的越來越少了。
而百姓通過官學擴容來參加科舉的越來越多,以前被既得利益者掌控科舉的情況,已經在逐步消弭,科舉正在變得越來越公平。
當然,世間沒有絕對的公平。
不管科舉製度如何改革,那些既得利益者在科舉中,還是占據著巨大的優勢。
陸瑜想了想,“可問題是土地改革是全國性的,這會讓全國的地主和守舊讀書人團結在一起,和陛下的皇權一爭!”
這股力量不小。
須知朝堂的文武百官,有不少都是地主和權貴、守舊讀書人世家出身。
那樣一來,軍隊還聽陛下的嗎?
陛下的政令還能行到地方嗎?
很難。
於謙哈哈大笑起來,“陸廷玉啊陸廷玉,你比某小十一歲,但依某看,你比某老得更糊塗啊,你擔心的那個局麵,怎麽可能出現,別忘了陛下這幾年的政治體製改革,你以為都察院、刑部、大理寺的下沉是擺設麽,這幾個下沉部門在全國新增了多少官吏?!”
地方官員,若是因為土地改革政策而不聽京畿政令,那京畿這邊的處理辦法也很簡單。
換人!
下沉的部門中,隨時都有人可以頂過去!
而下沉的部門中,最多的便是寒門出身的讀書人,這些人可沒什麽既得利益,巴不得進行土地改革,也巴不得一些別有用心的和陛下鬧。
這樣他們就能漁翁得利,才能得到更大的施展才華的舞台。
於謙又道:“至於軍隊,別的不說,知道為何陛下一直沒有推廣全軍火器化麽,就是為了確保皇權所掌控的那支金戈集團軍擁有絕對無敵的姿態,何況不是所有的武將都會反對陛下,也有很大一批新生代的武將,甚至老一批的武將之中,支持陛下的亦不在少數,某敢說,如果到時候真有人因為土地改革觸動了他們的利益而造反,煽動暴亂的兵力不會超過五十萬,而區區得不到天下萬民民心支持的五十萬叛兵,又是烏合之眾,如何興風作浪?金戈集團軍和坦克一二衛,就足以平叛了,再加上其他兵力的配合,幾乎可以一掃而空,陛下甚至還可以趁著一次機會,來個全國的大掃蕩,所以關於土地改革的事情,其實陛下一早就在布局了,如果某沒猜錯的話,如果不是你和董方的反對,陛下今年就不會打朝鮮,而是會先進行土地改革,因為你們反對,陛下才繼續延後了而已。”
….
陸瑜大夢方覺醒,訥訥的道:“我怎麽沒想到,我怎麽沒想到呢……”
一旁的陸相行忽然道:“於少保,可家父本意並非是反對陛下土地改革的施行,而是想著趁在天下守舊讀書人和地主集團之中尚有一些聲望,到時候矛盾爆發了,家父可以作為一個斡旋的點,免得局勢發展到不可收拾。”
於謙看向陸相行,“廷玉的想法,某自然是知曉的,可陛下並不知道,陛下日理萬機――”說到這裏,於謙忍不住笑了笑。
屁的日理萬機。
之前有上皇,除了改革方麵和研發方麵的事情,其餘民生政事,廣安帝陛下從不操心,結果現在上皇要撂挑子,陛下才勤奮了一個多月就熬不住了。
要重用內閣了。
就是懶!
繼續說道:“陛下日理萬機,哪有那麽多心思來揣摩我們這些當臣子的一舉一動的本意,陛下隻看見了廷玉對土地改革措施的反對,而看不到背後的原因,當然,我大明目前的政治環境實在是千古罕見,沒有那什麽黨爭,也沒什麽貪腐,所以也不需要陛下來揣摩臣子之心。”
陸相行一想好像也是這個道理,忍不住歎道:“晚生也飽讀史書,說句實話,真沒在哪本史書中看到哪個朝代有我大明當下的仕途環境。”
朝臣之間的勾心鬥角和爭權奪利也有。
但都不傷大雅。
因為有錦衣衛盯著!
而君臣之間的關係,那叫一個和睦――更沒有出現臣子專權的可能,大明朝堂上下之團結,千古罕見,就是大明京官和地方官員的官場作風,其清廉的比例,也遠勝於其他朝。
湧現如此之多的清廉官員,或者很多官員有心貪腐卻無力貪腐,原因其實很簡單:錦衣衛,都察院下沉。
有效監督了官員。
而朝廷每年到了年終,會根據考核發放年終獎金,官職越高獎金越高,工作表現越好獎金越多,這在一定程度上,讓一些官員沒了貪腐的想法。
能正常工作就能過上富貴日子,誰還去冒險貪腐?
真當錦衣衛和下沉的都察院是吃幹飯的麽。
於謙笑著道:“你是都察院禦史,說這番話自然更有說服力,不過如今都察院下沉之後,禦史肩頭上責任重大,切莫掉以輕心啊,須知人心始終是貪婪的,而再盛世的王朝,始終會有衰落的一日,我大明之盛,外部幾無隱患,更懼內在,所以都察院和大理寺在未來百十年間,要篤行好職責。”
陸相行立即行禮,“感謝少保提醒,晚生銘記在心。”
於謙起身,“好了,走了,先去一趟文華殿。陛下下午要去燕山踏青,某這把老骨頭,這幾天就多去一下兵部,畢竟朝鮮那邊隨時都可能傳迴戰報。”
陸瑜訝然,“少保走了?”
於謙哈哈一笑,“走了,你的想法,某已經知曉了,陛下也會體諒你,廷玉啊,商輅這一次確實有點過分,但他說的話也有道理,好好考慮一下罷。”
【3.】
.
...
於謙也不說話。
隻是用茶盞蕩漾著水麵的茶葉,然後淺啜一口,又重複這個動作,站在陸瑜身旁的陸相行和他爹一樣,陷入了沉思之中。
許久,陸瑜才道:“少保的意思,陛下進行土地政策改革,隻要得到了百姓的支持,就算地主集團反對,也折騰不起浪花?”
於謙點頭,“誠然,現在大明的權貴、地主和世家,掌控著大量的土地和財富,但隨著陛下的科舉改革,其實權貴、地主和世家以及鄉紳什麽的,地位一直在下降,隻要百姓支持朝廷,就算那些既得利益者再怎麽折騰,也不過是一時動亂而已。”
現在舉薦入仕的越來越少了。
而百姓通過官學擴容來參加科舉的越來越多,以前被既得利益者掌控科舉的情況,已經在逐步消弭,科舉正在變得越來越公平。
當然,世間沒有絕對的公平。
不管科舉製度如何改革,那些既得利益者在科舉中,還是占據著巨大的優勢。
陸瑜想了想,“可問題是土地改革是全國性的,這會讓全國的地主和守舊讀書人團結在一起,和陛下的皇權一爭!”
這股力量不小。
須知朝堂的文武百官,有不少都是地主和權貴、守舊讀書人世家出身。
那樣一來,軍隊還聽陛下的嗎?
陛下的政令還能行到地方嗎?
很難。
於謙哈哈大笑起來,“陸廷玉啊陸廷玉,你比某小十一歲,但依某看,你比某老得更糊塗啊,你擔心的那個局麵,怎麽可能出現,別忘了陛下這幾年的政治體製改革,你以為都察院、刑部、大理寺的下沉是擺設麽,這幾個下沉部門在全國新增了多少官吏?!”
地方官員,若是因為土地改革政策而不聽京畿政令,那京畿這邊的處理辦法也很簡單。
換人!
下沉的部門中,隨時都有人可以頂過去!
而下沉的部門中,最多的便是寒門出身的讀書人,這些人可沒什麽既得利益,巴不得進行土地改革,也巴不得一些別有用心的和陛下鬧。
這樣他們就能漁翁得利,才能得到更大的施展才華的舞台。
於謙又道:“至於軍隊,別的不說,知道為何陛下一直沒有推廣全軍火器化麽,就是為了確保皇權所掌控的那支金戈集團軍擁有絕對無敵的姿態,何況不是所有的武將都會反對陛下,也有很大一批新生代的武將,甚至老一批的武將之中,支持陛下的亦不在少數,某敢說,如果到時候真有人因為土地改革觸動了他們的利益而造反,煽動暴亂的兵力不會超過五十萬,而區區得不到天下萬民民心支持的五十萬叛兵,又是烏合之眾,如何興風作浪?金戈集團軍和坦克一二衛,就足以平叛了,再加上其他兵力的配合,幾乎可以一掃而空,陛下甚至還可以趁著一次機會,來個全國的大掃蕩,所以關於土地改革的事情,其實陛下一早就在布局了,如果某沒猜錯的話,如果不是你和董方的反對,陛下今年就不會打朝鮮,而是會先進行土地改革,因為你們反對,陛下才繼續延後了而已。”
….
陸瑜大夢方覺醒,訥訥的道:“我怎麽沒想到,我怎麽沒想到呢……”
一旁的陸相行忽然道:“於少保,可家父本意並非是反對陛下土地改革的施行,而是想著趁在天下守舊讀書人和地主集團之中尚有一些聲望,到時候矛盾爆發了,家父可以作為一個斡旋的點,免得局勢發展到不可收拾。”
於謙看向陸相行,“廷玉的想法,某自然是知曉的,可陛下並不知道,陛下日理萬機――”說到這裏,於謙忍不住笑了笑。
屁的日理萬機。
之前有上皇,除了改革方麵和研發方麵的事情,其餘民生政事,廣安帝陛下從不操心,結果現在上皇要撂挑子,陛下才勤奮了一個多月就熬不住了。
要重用內閣了。
就是懶!
繼續說道:“陛下日理萬機,哪有那麽多心思來揣摩我們這些當臣子的一舉一動的本意,陛下隻看見了廷玉對土地改革措施的反對,而看不到背後的原因,當然,我大明目前的政治環境實在是千古罕見,沒有那什麽黨爭,也沒什麽貪腐,所以也不需要陛下來揣摩臣子之心。”
陸相行一想好像也是這個道理,忍不住歎道:“晚生也飽讀史書,說句實話,真沒在哪本史書中看到哪個朝代有我大明當下的仕途環境。”
朝臣之間的勾心鬥角和爭權奪利也有。
但都不傷大雅。
因為有錦衣衛盯著!
而君臣之間的關係,那叫一個和睦――更沒有出現臣子專權的可能,大明朝堂上下之團結,千古罕見,就是大明京官和地方官員的官場作風,其清廉的比例,也遠勝於其他朝。
湧現如此之多的清廉官員,或者很多官員有心貪腐卻無力貪腐,原因其實很簡單:錦衣衛,都察院下沉。
有效監督了官員。
而朝廷每年到了年終,會根據考核發放年終獎金,官職越高獎金越高,工作表現越好獎金越多,這在一定程度上,讓一些官員沒了貪腐的想法。
能正常工作就能過上富貴日子,誰還去冒險貪腐?
真當錦衣衛和下沉的都察院是吃幹飯的麽。
於謙笑著道:“你是都察院禦史,說這番話自然更有說服力,不過如今都察院下沉之後,禦史肩頭上責任重大,切莫掉以輕心啊,須知人心始終是貪婪的,而再盛世的王朝,始終會有衰落的一日,我大明之盛,外部幾無隱患,更懼內在,所以都察院和大理寺在未來百十年間,要篤行好職責。”
陸相行立即行禮,“感謝少保提醒,晚生銘記在心。”
於謙起身,“好了,走了,先去一趟文華殿。陛下下午要去燕山踏青,某這把老骨頭,這幾天就多去一下兵部,畢竟朝鮮那邊隨時都可能傳迴戰報。”
陸瑜訝然,“少保走了?”
於謙哈哈一笑,“走了,你的想法,某已經知曉了,陛下也會體諒你,廷玉啊,商輅這一次確實有點過分,但他說的話也有道理,好好考慮一下罷。”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