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7 科學思想
大唐從挽救長孫皇後開始 作者:見月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世民的狀態一天比一天差,大臣們都是看在眼裏的。有人擔心他的身體,也有人等著看笑話。
可不論是哪種人都絕想不到,他會用這種方法解決問題。
然後不但麻煩解決了,李世民也獲得了儒家的一致吹捧,地位直追上古聖皇。
要知道華夏的倫理道德體係是儒家建立的,治理國家靠的也是儒家思想。
即便唐朝尊崇道教,即便佛教勢力龐大還要壓儒家一頭。
可整個國家的禮法都是儒家建立的,官吏也基本都是儒家出身的讀書人,這就是事實。
而一旦儒家開始吹捧誰的時候,就意味著整個官僚係統開始傾向於誰,這次他們選擇了吹捧李世民。
愛屋及烏,關於李世民的種種革新變法,他們從原本的冷眼旁觀,變成了支持。
事實上儒家的讀書人才是最支持變法的,這一點並不難理解,看看變法的主要內容就知道了。
分封屬於三代時期的製度,這就是複古啊。
學政是教化善政,契合孔子的有教無類思想。且學政體係使用的主要教材就是儒家的,有助於他們奪迴被道佛搶走的地位。
科舉就不用提了,隻有施行科舉儒家的讀書人才能和士族權貴們爭奪做官的機會。
至於大唐主張擴張和儒家提倡的仁義不符……這是沒有的事情。
在理學興起之前儒家一樣尚武,要不然尊崇儒家的漢朝怎麽可能那麽強盛。
仁義那是對自己人講的,對敵人要用騎射來教育。
隻不過以前唐朝在政治上尊崇道教,實際上偏信佛教,對儒家並沒有什麽特別的禮遇,儒家讀書人對皇帝自然也沒有什麽特別的感覺。
對於朝廷的改革,他們大多是冷眼旁觀,頗有種你們打你們的,和我沒關係。
但現在李世民分權給太子,直接觸摸到了儒家的那個點,讓他們集體高潮了。
在以孔穎達為首的大儒帶領下,儒家終於開始發出了屬於自己的聲音。
展開了對李世民的吹捧,對新法也一並支持鼓吹,一時間學政和科舉體係的建設進度再次拉快。
原本許多地方缺少教書先生,這會兒也全部得到解決,有些先生甚至是當地有名的學者出任。
相應的,李世民的地位也變得更加穩固。
“但這也意味著儒家終於不甘寂寞,開始在這個大時代為自己爭取利益了。”陳景恪說道。
一旁的武舒、田仕文和李淳風都默默點頭。
田仕文和李淳風是過來和解的。
當然,他們不會直接說我們算計了你很抱歉,現在給你道歉請你原諒我們之類的。
這是不可能的。
這個危機又不是他們造成的,他們隻是利用了一下而已。
你自己愚蠢沒看透其中的危機,也不能怪別人。但凡你聰明一點小心一點,後麵的事情就都不會發生。
但作為盟友他們這麽做確實有點不地道,加上紫霄觀始終是道教領袖,他們必須過來做表示。
所以兩人來了,主動表示紫霄觀辛苦了,接下來的事情就交給他們了。他們會發動自己教派的力量,對佛教發起進攻。
陳景恪自然不會說什麽,此事就此和解。
至少表麵上是如此。
然後就談起了儒家吹捧皇帝這件事情,陳景恪才給出了上麵的判斷。
三人對這個判斷自然是認同的,所以才會沉默。
過了好一會兒李淳風才說道:“儒家加入戰局,局勢又要混亂起來了啊。”
田仕文不以為然的道:“佛教才是我們的大敵,我們無需理會儒家,隻需按照計劃打壓佛教就可以了。”
李淳風憂心道:“就怕儒佛聯手共抗我道教啊。”
田仕文眉頭,道:“儒家畢竟是我華夏一脈,應該不會和佛教結盟吧?”
武舒說道:“為什麽不會?若讓道教吞並了佛教,再加上皇室的支持,我道家天下第一顯學的地位將不可動搖。”
“儒家既然加入戰局就必然不願意見到這種局麵的出現,他們和佛教結盟並不奇怪。”
李淳風接話道:“儒家或許不會反對老子化胡之說,也不敢反對,但也僅此而已了。”
“如果我們想繼續對佛教施加壓力,吞並他們的勢力,儒家很可能會出手。到時候兩家連手,我們也討不了好。”
田仕文也皺眉不語,這種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眼見氣氛又冷了下來,陳景恪反問道:“為什麽要等著儒佛結盟?我們也可以找儒家結盟啊。”
眾人愣了一下,沒想到他會提出這樣的意見。
李淳風卻搖頭道:“難,我們太強了,儒家會害怕的。且我們好不容易才取得現在的優勢,白白分給儒家好處,想來很多人都會反對。”
陳景恪毫不留情麵的道:“貪婪。”
李淳風苦笑道:“確實貪婪,可若不貪婪咱們又怎麽會坐在這裏。”
田仕文一直沒有說話,不知道在思考什麽。
武舒自然是無條件支持這家男人的,道:“如果我們紫霄觀貪婪,現在咱們就不是這樣坐著談話了。”
李淳風也被懟的無話可說了。
確實如此,以紫霄觀的地位如果野心大一點,完全可以先整合那些小教派,再迴頭對付他們這些大派,成為實權領袖。
到那個時候大家的身份就不再是盟友,而是主屬。
稍稍報了一箭之仇武舒心中很是舒坦,問陳景恪道:“真人,您說和儒家合作,不知道如何合作呢?”
陳景恪斟酌了一下道:“世俗歸儒家,信仰歸道教。”
李淳風馬上說道:“不行,世俗的力量才是最強大的,若我們把這些讓出去,以後就將受製於儒家。”
田仕文也終於表態道:“此法無異於倒持利刃,萬不可行……”
不過他話鋒一轉,又道:“不過真人所說的和儒家結盟之事我是同意的,隻不過條件有所更改。”
陳景恪高興的道:“哦,不知道你有什麽想法?”
田仕文說道:“第一我們不吞並佛教,隻需要讓佛教承認老子化胡即可。第二和儒家一起對佛教經文進行修改詮釋,使其徹底華夏化。”
“到那個時候佛教依然會存在,依然會在信仰上和我們道教競爭,可這種競爭就屬於華夏文化內部紛爭了……就好比我道教當年的南北之爭一般。”
南北朝時期,因為政權南北分裂,道教也被分為兩部分。一為北方道教,一為南方道教。
雙方都有能人產生,進行了一係列改革,可謂是各具特色各有擅長。
國家一統之後,南北道教也是出現過很長一段時間摩擦的。但不論南北道教,思想的根基其實都是正一道。
所以即便是有紛爭,也並不是很激烈。
經過幾十年的融合,雙方互相吸收對方的優點再次迴歸一致,再無南北之分,隻有不同的教派。
田仕文的意思眾人也看明白了,並不是放棄了吞並佛教,而是把時間線放長一點。
先確定佛本是道,然後在慢慢的進行思想上的交流融合,最終融為一體。
盡管這個計劃太過於理想化,不過眾人卻都沒有反對,主要是他們也想不到更好的辦法,隻能試一試。
所以李淳風思考了一會兒之後表態道:“佛教實力雄厚,想要一口吞並他們確實很難,逐步蠶食或許才是最好的辦法。”
陳景恪也說道:“不錯,田觀主的想法我同意,就照這個方法來試試吧。誰去接觸一下儒家的人,問問他們的意見。”
田仕文把目光看向了李淳風。
李淳風主動道:“儒家並沒有的領袖,不過孔學士乃孔子嫡傳,在儒家的話語權很重,我可以去找他交流一番。”
陳景恪說道:“好,此事就交給你了,盡快取得孔學士的意見。”
要談的事情差不多已經結束,兩人提出告辭。
陳景恪把他們送到門口,臨分別之際忽然想起一件事情,問道:“李道長,太史局是不是有渾天儀的詳細圖紙?”
李淳風頷首道:“確有圖紙,乃前任傅太史令收集而成。”
陳景恪說道:“不知可否把圖紙拿來給我看看,我有大用。”
李淳風為難的道:“事關重大我需要先稟明聖人才行。”
畢竟古代天文星象學屬於讖緯之學,一般人是不允許學的。
陳景恪道:“那算了,等哪天有空我自己找陛下要個條子好了,你迴去把圖紙抄錄一份準備好就可以了。”
李淳風自然樂得如此,道:“好,我迴去就讓人準備。”
……
等他們都離開,武舒才不解的道:“您要渾天儀的圖紙做什麽?”
陳景恪故作神秘的道:“造一個寶貝,到時候你就知道了,保證賺大錢。”
武舒笑道:“賺不賺錢到不重要,我們也不缺錢,我對您說的寶貝更好奇。”
陳景恪道:“那你就拭目以待吧,保準不會失望。”
說話間兩人重新迴到房間,武舒才正色道:“我不信您看不出讓儒家掌控世俗的後果,可是為何您還要提出這個合作方法呢?”
在宗教國家這個方法確實是可行的,可華夏幾千年來都是世俗大於宗教,這一套根本就行不通。
除非能把華夏變成宗教國家,可這比統一地球容易不了多少,還是別想了。
陳景恪反問道:“就不能是我想差了嗎?”
武舒搖頭道:“這麽簡單的道理您不可能想不到,必然是有別的原因。”
陳景恪笑道:“知我者武姐姐也,確實是有別的原因。”
武舒問道:“快說說,是什麽原因讓您如此有信心,不懼怕儒家做大。”
陳景恪並沒有直接迴答,而是問道:“你估測一下,就算按照我的方法,儒家獲得了世俗的治理權,那麽他們需要多久才能完全掌控世俗?”
武舒思索了一下道:“難,除了道家尚有法家、兵家等學派在,儒家想要完全掌控世俗太難了。”
“除非他們能在思想上作出突破,然後在整體實力上碾壓法家和兵家,否則不可能完全掌控世俗。”
“可即便如此,他們也將占據巨大優勢,時間長了勢力超過我道教並不難。”
陳景恪說道:“你說的有道理,可是我不會給儒家這個時間的。”
武舒驚訝的道:“您準備毀約對儒家動手?”
陳景恪搖頭道:“不,完全用不到,我隻需要好好的發展格物學,推廣華夏文明就可以了。”
武舒有些不解的道:“格物學真的有這麽重要嗎?”
陳景恪肯定的道:“比你想象的還要重要,未來隻會有華夏文明,而華夏文明的學問將會分為文科和理科……”
“文科就是儒道佛法兵等等學問,理科就是格物學包括的種種學科……”
“什麽儒家道家佛家……都將變得不再重要,學文的人將通曉百家思想,從中汲取養分形成屬於自己的完整思想。”
“所以把世俗讓給儒家也沒關係,還不等他們真的掌控世俗,這個世界就又變了。”
武舒不可思議的道:“這些真的會實現嗎?”
陳景恪斬釘截鐵的道:“一定會實現的,而且這個時間還不會太久,在我們的有生之年就能看到。”
武舒被他的自信心感染,忍不住說道:“我會竭盡全力幫助您的,讓這一天早點到來。”
陳景恪上前握住她的手,道:“我就知道你會幫助我的。”
然後他又說道:“很多人都懷疑我來大唐是帶著使命的,雖然沒有人給我任何使命,但我自己卻給了自己一個目標。”
武舒接話道:“讓華夏文明稱霸整個世界?”
陳景恪頓了一下,啞然失笑道:“這隻是附帶的,真正的目標是為大唐帶來科學思考方法。”
武舒疑惑的道:“科學思考方法?這是什麽?”
陳景恪想了想道:“三言兩語解釋不清楚,將來你就明白了。你隻要知道,格物學就是科學思考方法的重要體現之一,把格物學發展好,科學也就來了。”
武舒依然似懂非懂,不過她也沒有打破砂鍋問到底,而是道:“雖然我不是很懂,但沒關係,您想做什麽我幫您出謀劃策就可以了。”
(https://.23xstxt./book/41162/41162473/763373296.html)
.23xstxt.m.23xstxt.
/66/66781/19178759.html
可不論是哪種人都絕想不到,他會用這種方法解決問題。
然後不但麻煩解決了,李世民也獲得了儒家的一致吹捧,地位直追上古聖皇。
要知道華夏的倫理道德體係是儒家建立的,治理國家靠的也是儒家思想。
即便唐朝尊崇道教,即便佛教勢力龐大還要壓儒家一頭。
可整個國家的禮法都是儒家建立的,官吏也基本都是儒家出身的讀書人,這就是事實。
而一旦儒家開始吹捧誰的時候,就意味著整個官僚係統開始傾向於誰,這次他們選擇了吹捧李世民。
愛屋及烏,關於李世民的種種革新變法,他們從原本的冷眼旁觀,變成了支持。
事實上儒家的讀書人才是最支持變法的,這一點並不難理解,看看變法的主要內容就知道了。
分封屬於三代時期的製度,這就是複古啊。
學政是教化善政,契合孔子的有教無類思想。且學政體係使用的主要教材就是儒家的,有助於他們奪迴被道佛搶走的地位。
科舉就不用提了,隻有施行科舉儒家的讀書人才能和士族權貴們爭奪做官的機會。
至於大唐主張擴張和儒家提倡的仁義不符……這是沒有的事情。
在理學興起之前儒家一樣尚武,要不然尊崇儒家的漢朝怎麽可能那麽強盛。
仁義那是對自己人講的,對敵人要用騎射來教育。
隻不過以前唐朝在政治上尊崇道教,實際上偏信佛教,對儒家並沒有什麽特別的禮遇,儒家讀書人對皇帝自然也沒有什麽特別的感覺。
對於朝廷的改革,他們大多是冷眼旁觀,頗有種你們打你們的,和我沒關係。
但現在李世民分權給太子,直接觸摸到了儒家的那個點,讓他們集體高潮了。
在以孔穎達為首的大儒帶領下,儒家終於開始發出了屬於自己的聲音。
展開了對李世民的吹捧,對新法也一並支持鼓吹,一時間學政和科舉體係的建設進度再次拉快。
原本許多地方缺少教書先生,這會兒也全部得到解決,有些先生甚至是當地有名的學者出任。
相應的,李世民的地位也變得更加穩固。
“但這也意味著儒家終於不甘寂寞,開始在這個大時代為自己爭取利益了。”陳景恪說道。
一旁的武舒、田仕文和李淳風都默默點頭。
田仕文和李淳風是過來和解的。
當然,他們不會直接說我們算計了你很抱歉,現在給你道歉請你原諒我們之類的。
這是不可能的。
這個危機又不是他們造成的,他們隻是利用了一下而已。
你自己愚蠢沒看透其中的危機,也不能怪別人。但凡你聰明一點小心一點,後麵的事情就都不會發生。
但作為盟友他們這麽做確實有點不地道,加上紫霄觀始終是道教領袖,他們必須過來做表示。
所以兩人來了,主動表示紫霄觀辛苦了,接下來的事情就交給他們了。他們會發動自己教派的力量,對佛教發起進攻。
陳景恪自然不會說什麽,此事就此和解。
至少表麵上是如此。
然後就談起了儒家吹捧皇帝這件事情,陳景恪才給出了上麵的判斷。
三人對這個判斷自然是認同的,所以才會沉默。
過了好一會兒李淳風才說道:“儒家加入戰局,局勢又要混亂起來了啊。”
田仕文不以為然的道:“佛教才是我們的大敵,我們無需理會儒家,隻需按照計劃打壓佛教就可以了。”
李淳風憂心道:“就怕儒佛聯手共抗我道教啊。”
田仕文眉頭,道:“儒家畢竟是我華夏一脈,應該不會和佛教結盟吧?”
武舒說道:“為什麽不會?若讓道教吞並了佛教,再加上皇室的支持,我道家天下第一顯學的地位將不可動搖。”
“儒家既然加入戰局就必然不願意見到這種局麵的出現,他們和佛教結盟並不奇怪。”
李淳風接話道:“儒家或許不會反對老子化胡之說,也不敢反對,但也僅此而已了。”
“如果我們想繼續對佛教施加壓力,吞並他們的勢力,儒家很可能會出手。到時候兩家連手,我們也討不了好。”
田仕文也皺眉不語,這種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眼見氣氛又冷了下來,陳景恪反問道:“為什麽要等著儒佛結盟?我們也可以找儒家結盟啊。”
眾人愣了一下,沒想到他會提出這樣的意見。
李淳風卻搖頭道:“難,我們太強了,儒家會害怕的。且我們好不容易才取得現在的優勢,白白分給儒家好處,想來很多人都會反對。”
陳景恪毫不留情麵的道:“貪婪。”
李淳風苦笑道:“確實貪婪,可若不貪婪咱們又怎麽會坐在這裏。”
田仕文一直沒有說話,不知道在思考什麽。
武舒自然是無條件支持這家男人的,道:“如果我們紫霄觀貪婪,現在咱們就不是這樣坐著談話了。”
李淳風也被懟的無話可說了。
確實如此,以紫霄觀的地位如果野心大一點,完全可以先整合那些小教派,再迴頭對付他們這些大派,成為實權領袖。
到那個時候大家的身份就不再是盟友,而是主屬。
稍稍報了一箭之仇武舒心中很是舒坦,問陳景恪道:“真人,您說和儒家合作,不知道如何合作呢?”
陳景恪斟酌了一下道:“世俗歸儒家,信仰歸道教。”
李淳風馬上說道:“不行,世俗的力量才是最強大的,若我們把這些讓出去,以後就將受製於儒家。”
田仕文也終於表態道:“此法無異於倒持利刃,萬不可行……”
不過他話鋒一轉,又道:“不過真人所說的和儒家結盟之事我是同意的,隻不過條件有所更改。”
陳景恪高興的道:“哦,不知道你有什麽想法?”
田仕文說道:“第一我們不吞並佛教,隻需要讓佛教承認老子化胡即可。第二和儒家一起對佛教經文進行修改詮釋,使其徹底華夏化。”
“到那個時候佛教依然會存在,依然會在信仰上和我們道教競爭,可這種競爭就屬於華夏文化內部紛爭了……就好比我道教當年的南北之爭一般。”
南北朝時期,因為政權南北分裂,道教也被分為兩部分。一為北方道教,一為南方道教。
雙方都有能人產生,進行了一係列改革,可謂是各具特色各有擅長。
國家一統之後,南北道教也是出現過很長一段時間摩擦的。但不論南北道教,思想的根基其實都是正一道。
所以即便是有紛爭,也並不是很激烈。
經過幾十年的融合,雙方互相吸收對方的優點再次迴歸一致,再無南北之分,隻有不同的教派。
田仕文的意思眾人也看明白了,並不是放棄了吞並佛教,而是把時間線放長一點。
先確定佛本是道,然後在慢慢的進行思想上的交流融合,最終融為一體。
盡管這個計劃太過於理想化,不過眾人卻都沒有反對,主要是他們也想不到更好的辦法,隻能試一試。
所以李淳風思考了一會兒之後表態道:“佛教實力雄厚,想要一口吞並他們確實很難,逐步蠶食或許才是最好的辦法。”
陳景恪也說道:“不錯,田觀主的想法我同意,就照這個方法來試試吧。誰去接觸一下儒家的人,問問他們的意見。”
田仕文把目光看向了李淳風。
李淳風主動道:“儒家並沒有的領袖,不過孔學士乃孔子嫡傳,在儒家的話語權很重,我可以去找他交流一番。”
陳景恪說道:“好,此事就交給你了,盡快取得孔學士的意見。”
要談的事情差不多已經結束,兩人提出告辭。
陳景恪把他們送到門口,臨分別之際忽然想起一件事情,問道:“李道長,太史局是不是有渾天儀的詳細圖紙?”
李淳風頷首道:“確有圖紙,乃前任傅太史令收集而成。”
陳景恪說道:“不知可否把圖紙拿來給我看看,我有大用。”
李淳風為難的道:“事關重大我需要先稟明聖人才行。”
畢竟古代天文星象學屬於讖緯之學,一般人是不允許學的。
陳景恪道:“那算了,等哪天有空我自己找陛下要個條子好了,你迴去把圖紙抄錄一份準備好就可以了。”
李淳風自然樂得如此,道:“好,我迴去就讓人準備。”
……
等他們都離開,武舒才不解的道:“您要渾天儀的圖紙做什麽?”
陳景恪故作神秘的道:“造一個寶貝,到時候你就知道了,保證賺大錢。”
武舒笑道:“賺不賺錢到不重要,我們也不缺錢,我對您說的寶貝更好奇。”
陳景恪道:“那你就拭目以待吧,保準不會失望。”
說話間兩人重新迴到房間,武舒才正色道:“我不信您看不出讓儒家掌控世俗的後果,可是為何您還要提出這個合作方法呢?”
在宗教國家這個方法確實是可行的,可華夏幾千年來都是世俗大於宗教,這一套根本就行不通。
除非能把華夏變成宗教國家,可這比統一地球容易不了多少,還是別想了。
陳景恪反問道:“就不能是我想差了嗎?”
武舒搖頭道:“這麽簡單的道理您不可能想不到,必然是有別的原因。”
陳景恪笑道:“知我者武姐姐也,確實是有別的原因。”
武舒問道:“快說說,是什麽原因讓您如此有信心,不懼怕儒家做大。”
陳景恪並沒有直接迴答,而是問道:“你估測一下,就算按照我的方法,儒家獲得了世俗的治理權,那麽他們需要多久才能完全掌控世俗?”
武舒思索了一下道:“難,除了道家尚有法家、兵家等學派在,儒家想要完全掌控世俗太難了。”
“除非他們能在思想上作出突破,然後在整體實力上碾壓法家和兵家,否則不可能完全掌控世俗。”
“可即便如此,他們也將占據巨大優勢,時間長了勢力超過我道教並不難。”
陳景恪說道:“你說的有道理,可是我不會給儒家這個時間的。”
武舒驚訝的道:“您準備毀約對儒家動手?”
陳景恪搖頭道:“不,完全用不到,我隻需要好好的發展格物學,推廣華夏文明就可以了。”
武舒有些不解的道:“格物學真的有這麽重要嗎?”
陳景恪肯定的道:“比你想象的還要重要,未來隻會有華夏文明,而華夏文明的學問將會分為文科和理科……”
“文科就是儒道佛法兵等等學問,理科就是格物學包括的種種學科……”
“什麽儒家道家佛家……都將變得不再重要,學文的人將通曉百家思想,從中汲取養分形成屬於自己的完整思想。”
“所以把世俗讓給儒家也沒關係,還不等他們真的掌控世俗,這個世界就又變了。”
武舒不可思議的道:“這些真的會實現嗎?”
陳景恪斬釘截鐵的道:“一定會實現的,而且這個時間還不會太久,在我們的有生之年就能看到。”
武舒被他的自信心感染,忍不住說道:“我會竭盡全力幫助您的,讓這一天早點到來。”
陳景恪上前握住她的手,道:“我就知道你會幫助我的。”
然後他又說道:“很多人都懷疑我來大唐是帶著使命的,雖然沒有人給我任何使命,但我自己卻給了自己一個目標。”
武舒接話道:“讓華夏文明稱霸整個世界?”
陳景恪頓了一下,啞然失笑道:“這隻是附帶的,真正的目標是為大唐帶來科學思考方法。”
武舒疑惑的道:“科學思考方法?這是什麽?”
陳景恪想了想道:“三言兩語解釋不清楚,將來你就明白了。你隻要知道,格物學就是科學思考方法的重要體現之一,把格物學發展好,科學也就來了。”
武舒依然似懂非懂,不過她也沒有打破砂鍋問到底,而是道:“雖然我不是很懂,但沒關係,您想做什麽我幫您出謀劃策就可以了。”
(https://.23xstxt./book/41162/41162473/763373296.html)
.23xstxt.m.23xstxt.
/66/66781/19178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