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將軍三箭定天山
劇透曆史:從三國開始 作者:冷泡茶加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劇透曆史:從三國開始蜀漢篇第175章將軍三箭定天山“迴紇有心向唐,不錯。”
吐迷度這個名字在百騎司的情報中是見過的,隻是沒想到竟這般識時務。
而且其子婆閏對大唐攻略西域出力頗多,倒也算得上將星一個,且看得出來對唐頗為尊服,稱得上召之即來。
但愈是這樣,想起來那唐肅宗為複兩京,縱容迴紇劫掠,就讓李世民心情愈發複雜。
若不是有光陰之隔,他甚至想提兵將兩邊一起給滅了,都不夠丟人的!
杜如晦對李世民表情看的清楚,小心道:
“隻是此等奪位之事接二連三,若馭諸胡,當有所防備。”
李世民緩緩點頭,暫時將這個讓他心情複雜的名字略過。
轉而開始研究這幾個領軍的人物。
首先就是嘉獎了蘇定方一句:
“定方能平西域,能鎮遼東,領軍之才尤勝於人。”
蘇定方挺挺胸膛,雖然從私心裏很感謝皇子治為帝時的重用。
但若是三十歲便能建功立業,誰想等到五六十歲再被人讚歎大器晚成?
不過如今陛下欣賞之色溢於言表,蘇定方便連連謙虛:
“此皆臣借盛唐天威,方有此虛名。”
“而大唐借陛下之才,方有盛唐威名。”
“故而臣之薄名,皆仰陛下餘威。”
李世勣瞪大了雙眼:
汝輩戰神的尊嚴呢?竟是如此厚顏之輩?
李世勣很憤慨,李世民很歡樂。
侯君集很羨慕,這些話他也會說啊!
隻不過這話若是出自他口,陛下多半反而會生氣罷了。
一念至此,侯君集反而悄悄歎了口氣,這種事兒找誰說理去?
不過念在也不是隻有自己遭罪,侯君集決定關心一下老朋友:
“齊國公明日有空否?共酌一杯。”
長孫無忌盯著侯君集仔仔細細打量了兩眼,默默背過了身子。
另一邊李世民已經看著光幕上的名字大笑出聲:
“這劉正則竟還有領軍之才,果有才情!”
大唐皇帝對這個名字可謂是記憶猶新,被管國公任子瑋舉薦,升陳倉縣尉。
結果這劉仁軌剛到任不久就杖殺了一個折衝都尉,這件案子最終被遞到了李世民手裏。
“朕看這劉仁軌所搜集證據樣樣屬實,那折衝都尉恃功自傲而肆意違法,乃死有餘辜。”
“大唐如今急需此等有為之官吏,故而朕嘉其鹹陽縣令。”
說起來此事李世民頗有一點洋洋得意之感。
若是按他一開始脾氣,怎麽著都要對其問責一番的。
但想起來盛唐的偉業以及後世的讚譽,李世民便強行熄滅了怒火,公允而判,並對劉仁軌做了嘉賞。
而如今,李世民有了一種所作所為被光幕肯定的感覺。
對此杜如晦看的清楚,起身恭賀:
“賀喜陛下,又有三位英才入彀中矣!”
劉仁軌如今在長安的旁邊鹹陽當官,履曆他還有印象,不過三十歲。
鄭仁泰乃是秦王府舊將了,征討王世充、竇建德都有出力,並也參與玄武門,今年剛進爵歸政縣公,邑千戶,今年也才三十歲。
這薛仁貴光幕說的清楚:祖上都有出仕,直至其父早逝方才家道中落,因此必不可能為隱戶。
這些條件綜合起來,民部將這人找出來,並不算太困難。
李靖也道:
“按光幕所說,陛下詢老臣是否同征高句麗時乃貞觀十八年。”
“那如今這薛禮,不過十六歲而已,正宜培養。”
蘇定方前麵聽到對方如此待遇還有點同情,兩人一個掃大街一個守宮門,而且匡道府距玄武門也不是太遠,也算是難兄難弟了。
但聽到其人年齡後瞬間警覺。
李世民滿臉笑容壓壓手:
“不急,且再看看。”
此前還頗為憂心李靖老將軍後繼無人,如今看來咱大唐果真人才濟濟啊。
至於後輩所說的什麽恥辱之戰,李世民也並在意。
一個迴紇而已,能有什麽風浪?
而且後輩言語誇大時也不少,這次說不得又是什麽欲揚先抑之言辭。
【薛仁貴此人,最為傳奇的莫過於他的箭法,極為善射,堪稱神將。
最初征遼東時,薛仁貴在高句麗人群中開無雙的樣子就被史書記了下來:
著白衣,握戟,腰鞬張弓,大唿先入,所向無前。
可以說即使呂布複生也得遜薛仁貴三分。
而被李治想起來給扔到遼東後,薛仁貴表示,即使守門十五年,你爹還是你爹。
戰橫山時,四十五歲的薛仁貴玩兒了一手花的:
直衝敵陣卻不帶戟,縱馬張弓,敵兵應弦而倒,射得高句麗人心驚膽戰。
麵對薛仁貴這麽跳,高句麗人不幹了,也派出了自己的神射手。
石城時高句麗的神射手大將連殺十餘名唐軍,薛仁貴大怒,這次幹脆直接弓都不帶了。
“單騎直往衝之,其賊弓矢俱失,手不能舉,便生擒之”。
赤手空拳衝陣,閃避了敵軍神射手的所有攻擊,然後直接把人給生擒了迴來,可以說帥出了新高度。
而在征小毒的兩路大軍確定之後,李治於皇宮內設宴,給將領們壯行。
古代娛樂活動匱乏,因此酒酣耳熱之後,李治表示:
朕聽聞古之善射者,能一箭穿透七層鎧甲,愛卿且射五層試試?
薛仁貴放下筷子,拉弓一射,五層鎧甲被直接洞穿。
李治大驚,當即命人取了一副明光鎧送給薛仁貴作為賞賜。
射穿五層鎧甲當然不是薛仁貴的極限,所以後來隋唐演義對這段劇情做了改動,變成了薛仁貴當場豪言:
七層算個毛?給小爺來九層,讓你們開開眼!
隻能說可惜薛仁貴在麵對皇帝時候還是太保守了。
但好在,表演的舞台還很大。
小毒聽聞唐軍前來討伐後,竟然不跑,而且許重利拉攏到了鐵勒九姓的部分支持,最終糾集了十萬大軍,與唐軍會師於天山。
並且更絕的是,小毒認為,唐軍不過是仗著鎧甲更厚,武器更好,才有那些戰績。
要論勇猛,還得是我草原勇士!
於是臨陣派出了迴紇部落中的數十位勇士,在唐軍陣前挑釁鼓噪。
薛仁貴不急不緩的單騎出陣,一人對著數十人發起衝鋒,並在馬背上發動了騎射的絕技。
三箭連發,洞穿了三位草原勇士的頭顱,射碎了草原勇士的勇氣。
小毒允諾的那些財富功名離勇士們遠去,唐軍的赫赫兇威重新湧上了勇士們的心頭,誰也不想變成第四人,於是這數十位勇士可以說是迫不及待的下馬請降。
唐軍與薛仁貴都看傻了,還有這樣的勇士?
但隨即就反應了過來,如果這都能算勇士,那所謂的十萬大軍也不過是一群會跑的功勞罷了。
於是薛仁貴一聲招唿,唐軍齊出,鐵勒九姓的十萬大軍當場潰敗,十萬人開始了大逃亡。
唐軍隨著薛仁貴一起追擊,越過磧北,徹底打散了十萬大軍。
小毒死於亂軍中,屍骨無存,被小毒蠱惑的鐵勒九姓的首領被生擒,薛仁貴勝利班師。
大勝的唐軍齊聲合唱:
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
至此之後,鐵勒九姓徹底衰弱,逐漸泯滅於曆史,再也不能聯合起來威脅唐朝邊境。】
“果然乃朕之神將!”
李世民臉上的笑容再也遮擋不住了。
就連秦瓊和尉遲敬德臉上也多有佩服之色。
兩人都是鬥將,陛下對猛將有多喜歡那是再清楚不過了。
且鬥將的職責之一就是要成為戰場的焦點,然後盡力打擊敵軍士氣。
這一點上這薛仁貴做的更好,又是白衣,又是單弓出陣,甚至還迎著神射手赤手空拳衝陣。
隻需要稍微代入一下,就能明白這種舉動對士氣的激勵有多高。
甚至最後還能留下讚詩……秦瓊低聲讚歎道:
“此乃殺人誅心之舉。”
雖然這三箭定天山有頗多巧合因素,但仗都打完了,迴頭本地人互相交流起來,人家一句:
哦,伱們就是那十萬大軍被三箭而定的鐵勒九姓?
都不好意思提起來……
李世民已經在笑嗬嗬的交代杜如晦了,等事畢後一定第一時間尋來,大唐皇帝要親自考校他的箭法!
於是眾人才想起來,哦,陛下也乃善射之人。
比如玄武門……
咳咳,還是說點別的吧。
李世勣感覺肩膀上的壓力又沉了一分。
看看還在仰頭沉思的蘇定方,再想想那三箭定天山的薛姓小將。
才不過三十六歲的李世勣忽然感覺自己老了:
我的絕技是啥來著?
不過又掃了一眼身旁笑容滿麵的李靖老將軍,李世勣也重新振作:
能打有什麽用?
滅國之將,靠的是對騎兵的運用,對軍略的製定,對多兵種的運用自如。
而且這薛仁貴如今還未加冠,蘇定方才不過一個中郎將而已。
若論起點,他李世勣完全不差。
李靖沒有那麽豐富的內心活動,隻是好心道:
“陛下若尋得這薛仁貴,老臣可考校其兵法。”
李世民大搖其頭:
“如此神將,何須如此?”
“合該以勇略破敵,令敵膽寒!”
李靖也堅持自己的意見:
“智勇兼備,方為上將!”
“這薛仁貴空有勇武,卻沉迷風水相術,若非家有賢妻,定蹉跎一生。”
“見識淺顯,須修兵法以彌不足。”
一君一臣俱是名將,麵對如此好苗子,各不相讓。
甘露殿一時間沉默了下來,圍觀的一群人互相使眼色,滿臉的興致盎然。
吐迷度這個名字在百騎司的情報中是見過的,隻是沒想到竟這般識時務。
而且其子婆閏對大唐攻略西域出力頗多,倒也算得上將星一個,且看得出來對唐頗為尊服,稱得上召之即來。
但愈是這樣,想起來那唐肅宗為複兩京,縱容迴紇劫掠,就讓李世民心情愈發複雜。
若不是有光陰之隔,他甚至想提兵將兩邊一起給滅了,都不夠丟人的!
杜如晦對李世民表情看的清楚,小心道:
“隻是此等奪位之事接二連三,若馭諸胡,當有所防備。”
李世民緩緩點頭,暫時將這個讓他心情複雜的名字略過。
轉而開始研究這幾個領軍的人物。
首先就是嘉獎了蘇定方一句:
“定方能平西域,能鎮遼東,領軍之才尤勝於人。”
蘇定方挺挺胸膛,雖然從私心裏很感謝皇子治為帝時的重用。
但若是三十歲便能建功立業,誰想等到五六十歲再被人讚歎大器晚成?
不過如今陛下欣賞之色溢於言表,蘇定方便連連謙虛:
“此皆臣借盛唐天威,方有此虛名。”
“而大唐借陛下之才,方有盛唐威名。”
“故而臣之薄名,皆仰陛下餘威。”
李世勣瞪大了雙眼:
汝輩戰神的尊嚴呢?竟是如此厚顏之輩?
李世勣很憤慨,李世民很歡樂。
侯君集很羨慕,這些話他也會說啊!
隻不過這話若是出自他口,陛下多半反而會生氣罷了。
一念至此,侯君集反而悄悄歎了口氣,這種事兒找誰說理去?
不過念在也不是隻有自己遭罪,侯君集決定關心一下老朋友:
“齊國公明日有空否?共酌一杯。”
長孫無忌盯著侯君集仔仔細細打量了兩眼,默默背過了身子。
另一邊李世民已經看著光幕上的名字大笑出聲:
“這劉正則竟還有領軍之才,果有才情!”
大唐皇帝對這個名字可謂是記憶猶新,被管國公任子瑋舉薦,升陳倉縣尉。
結果這劉仁軌剛到任不久就杖殺了一個折衝都尉,這件案子最終被遞到了李世民手裏。
“朕看這劉仁軌所搜集證據樣樣屬實,那折衝都尉恃功自傲而肆意違法,乃死有餘辜。”
“大唐如今急需此等有為之官吏,故而朕嘉其鹹陽縣令。”
說起來此事李世民頗有一點洋洋得意之感。
若是按他一開始脾氣,怎麽著都要對其問責一番的。
但想起來盛唐的偉業以及後世的讚譽,李世民便強行熄滅了怒火,公允而判,並對劉仁軌做了嘉賞。
而如今,李世民有了一種所作所為被光幕肯定的感覺。
對此杜如晦看的清楚,起身恭賀:
“賀喜陛下,又有三位英才入彀中矣!”
劉仁軌如今在長安的旁邊鹹陽當官,履曆他還有印象,不過三十歲。
鄭仁泰乃是秦王府舊將了,征討王世充、竇建德都有出力,並也參與玄武門,今年剛進爵歸政縣公,邑千戶,今年也才三十歲。
這薛仁貴光幕說的清楚:祖上都有出仕,直至其父早逝方才家道中落,因此必不可能為隱戶。
這些條件綜合起來,民部將這人找出來,並不算太困難。
李靖也道:
“按光幕所說,陛下詢老臣是否同征高句麗時乃貞觀十八年。”
“那如今這薛禮,不過十六歲而已,正宜培養。”
蘇定方前麵聽到對方如此待遇還有點同情,兩人一個掃大街一個守宮門,而且匡道府距玄武門也不是太遠,也算是難兄難弟了。
但聽到其人年齡後瞬間警覺。
李世民滿臉笑容壓壓手:
“不急,且再看看。”
此前還頗為憂心李靖老將軍後繼無人,如今看來咱大唐果真人才濟濟啊。
至於後輩所說的什麽恥辱之戰,李世民也並在意。
一個迴紇而已,能有什麽風浪?
而且後輩言語誇大時也不少,這次說不得又是什麽欲揚先抑之言辭。
【薛仁貴此人,最為傳奇的莫過於他的箭法,極為善射,堪稱神將。
最初征遼東時,薛仁貴在高句麗人群中開無雙的樣子就被史書記了下來:
著白衣,握戟,腰鞬張弓,大唿先入,所向無前。
可以說即使呂布複生也得遜薛仁貴三分。
而被李治想起來給扔到遼東後,薛仁貴表示,即使守門十五年,你爹還是你爹。
戰橫山時,四十五歲的薛仁貴玩兒了一手花的:
直衝敵陣卻不帶戟,縱馬張弓,敵兵應弦而倒,射得高句麗人心驚膽戰。
麵對薛仁貴這麽跳,高句麗人不幹了,也派出了自己的神射手。
石城時高句麗的神射手大將連殺十餘名唐軍,薛仁貴大怒,這次幹脆直接弓都不帶了。
“單騎直往衝之,其賊弓矢俱失,手不能舉,便生擒之”。
赤手空拳衝陣,閃避了敵軍神射手的所有攻擊,然後直接把人給生擒了迴來,可以說帥出了新高度。
而在征小毒的兩路大軍確定之後,李治於皇宮內設宴,給將領們壯行。
古代娛樂活動匱乏,因此酒酣耳熱之後,李治表示:
朕聽聞古之善射者,能一箭穿透七層鎧甲,愛卿且射五層試試?
薛仁貴放下筷子,拉弓一射,五層鎧甲被直接洞穿。
李治大驚,當即命人取了一副明光鎧送給薛仁貴作為賞賜。
射穿五層鎧甲當然不是薛仁貴的極限,所以後來隋唐演義對這段劇情做了改動,變成了薛仁貴當場豪言:
七層算個毛?給小爺來九層,讓你們開開眼!
隻能說可惜薛仁貴在麵對皇帝時候還是太保守了。
但好在,表演的舞台還很大。
小毒聽聞唐軍前來討伐後,竟然不跑,而且許重利拉攏到了鐵勒九姓的部分支持,最終糾集了十萬大軍,與唐軍會師於天山。
並且更絕的是,小毒認為,唐軍不過是仗著鎧甲更厚,武器更好,才有那些戰績。
要論勇猛,還得是我草原勇士!
於是臨陣派出了迴紇部落中的數十位勇士,在唐軍陣前挑釁鼓噪。
薛仁貴不急不緩的單騎出陣,一人對著數十人發起衝鋒,並在馬背上發動了騎射的絕技。
三箭連發,洞穿了三位草原勇士的頭顱,射碎了草原勇士的勇氣。
小毒允諾的那些財富功名離勇士們遠去,唐軍的赫赫兇威重新湧上了勇士們的心頭,誰也不想變成第四人,於是這數十位勇士可以說是迫不及待的下馬請降。
唐軍與薛仁貴都看傻了,還有這樣的勇士?
但隨即就反應了過來,如果這都能算勇士,那所謂的十萬大軍也不過是一群會跑的功勞罷了。
於是薛仁貴一聲招唿,唐軍齊出,鐵勒九姓的十萬大軍當場潰敗,十萬人開始了大逃亡。
唐軍隨著薛仁貴一起追擊,越過磧北,徹底打散了十萬大軍。
小毒死於亂軍中,屍骨無存,被小毒蠱惑的鐵勒九姓的首領被生擒,薛仁貴勝利班師。
大勝的唐軍齊聲合唱:
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
至此之後,鐵勒九姓徹底衰弱,逐漸泯滅於曆史,再也不能聯合起來威脅唐朝邊境。】
“果然乃朕之神將!”
李世民臉上的笑容再也遮擋不住了。
就連秦瓊和尉遲敬德臉上也多有佩服之色。
兩人都是鬥將,陛下對猛將有多喜歡那是再清楚不過了。
且鬥將的職責之一就是要成為戰場的焦點,然後盡力打擊敵軍士氣。
這一點上這薛仁貴做的更好,又是白衣,又是單弓出陣,甚至還迎著神射手赤手空拳衝陣。
隻需要稍微代入一下,就能明白這種舉動對士氣的激勵有多高。
甚至最後還能留下讚詩……秦瓊低聲讚歎道:
“此乃殺人誅心之舉。”
雖然這三箭定天山有頗多巧合因素,但仗都打完了,迴頭本地人互相交流起來,人家一句:
哦,伱們就是那十萬大軍被三箭而定的鐵勒九姓?
都不好意思提起來……
李世民已經在笑嗬嗬的交代杜如晦了,等事畢後一定第一時間尋來,大唐皇帝要親自考校他的箭法!
於是眾人才想起來,哦,陛下也乃善射之人。
比如玄武門……
咳咳,還是說點別的吧。
李世勣感覺肩膀上的壓力又沉了一分。
看看還在仰頭沉思的蘇定方,再想想那三箭定天山的薛姓小將。
才不過三十六歲的李世勣忽然感覺自己老了:
我的絕技是啥來著?
不過又掃了一眼身旁笑容滿麵的李靖老將軍,李世勣也重新振作:
能打有什麽用?
滅國之將,靠的是對騎兵的運用,對軍略的製定,對多兵種的運用自如。
而且這薛仁貴如今還未加冠,蘇定方才不過一個中郎將而已。
若論起點,他李世勣完全不差。
李靖沒有那麽豐富的內心活動,隻是好心道:
“陛下若尋得這薛仁貴,老臣可考校其兵法。”
李世民大搖其頭:
“如此神將,何須如此?”
“合該以勇略破敵,令敵膽寒!”
李靖也堅持自己的意見:
“智勇兼備,方為上將!”
“這薛仁貴空有勇武,卻沉迷風水相術,若非家有賢妻,定蹉跎一生。”
“見識淺顯,須修兵法以彌不足。”
一君一臣俱是名將,麵對如此好苗子,各不相讓。
甘露殿一時間沉默了下來,圍觀的一群人互相使眼色,滿臉的興致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