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痛擊我的隊友
劇透曆史:從三國開始 作者:冷泡茶加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好一個一夜害三賢!”張飛笑死。
實際上他也並不知道所謂的三賢是誰,但一夜嘛,誰不懂?
劉備反倒是沉默了下來,心裏唏噓不已。
作為一個老對手當然清楚當年曹操的理想,但可惜世事更易,如今之的魏公已遠不是當初的大漢忠良曹孟德。
劉備甚至都有點羨慕曹操了,若是平複亂世,有此兩子文采驚世,足以光宗耀祖。
可惜,曹操這條路的終點是容不下兩個人的。
龐統看著這宛城事件的另一個主角,迴憶了起來:
“張繡……是不是滿門盡死?”
孔明點點頭:
“曹賊三賢死於建安二年,後來建安四年張繡再降。”
“後來聽聞四年前死於征烏桓路上,有子張泉卷入八年後的魏諷叛亂,滿門盡誅。”
糜竺感覺自己沒法理解張繡的想法:
“還不如來投主公,至少也能保全子孫後代不至於無人祭祀。”
幾人說這些話時候益州三人隻能宛如聽天書一般盡量記在心裏,同時心中暗慚:
久居蜀中又有張魯隔斷音訊,真不識天下英雄矣。
法正也忽然萌生起了鬥誌:計破張魯,打通漢中,衣錦還鄉歸扶風郿縣!
【“矯矯人中龍,顧盼叱吒生雲風”,這個是後世有人對孫權的稱讚。
“生子當如孫仲謀”是曹老板的肯定。
這兩個評價堪稱是孫權前半生最好的注解,畢竟十九歲上位,當時外有反賊內有叛臣,親哥孫策之死還沒查明白呢,另一個親弟孫翊也被謀殺,稱得上內憂外患。
這種情況下統合兄長舊臣,文拜張昭武尊周瑜,內外平定之後又擊殺黃祖吞並江夏。
並且親手啟用諸葛瑾、魯肅、陸遜等人,最終赤壁贏下曹操。
這個時期的孫權有孫策的影子,激昂進取,但手段又剛柔並濟,所作所為完全當得起這個評價。
從曆史上看,在周瑜身死之後,孫權的這個形態也完全結束,從進取開拓變成了絕不冒險。
但其實從曆史的縫隙裏也能窺見,這個時代的孫權大半是在被周瑜拉著走。
比如赤壁之戰時,周瑜一番苦說勸定孫權決心抗曹,這讓周瑜鬆了口氣,然後要五萬精兵。
但是孫權的答複是:公瑾啊,你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隻有三萬!多了沒有!
咱們就先打著,我呢在後麵給你坐鎮,要是你打不贏,我就親自跟曹賊拚了!
當時周瑜心裏估計都懶得罵,江東多少兵我不知道?還跟曹賊拚了,是想留點兵好投降時候拉高價碼討點權利吧?
赤壁之戰時周瑜的副手程普和周瑜的矛盾也是人盡皆知,這個副手誰定的?孫權指的。
再比如周瑜製定入蜀二分天下的計劃時,為了消除猜忌主動要求帶上孫權的堂弟孫瑜,並提前答應讓孫瑜坐守益州,事成之後自己迴襄樊駐守北伐。
孫權表麵上答應,然後反手就把江陵這個進攻益州的跳板借了出去。
以及“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這個俗語人盡皆知,情節上有誇大之嫌,但孫權在裏麵發揮了什麽作用大家都清楚。】
“孫破虜可瞑目矣。”劉備一時間竟也生出了點豔羨。
張飛試探著問道:
“大哥也覺得生子當如孫仲謀?”
劉備含笑搖頭:“阿鬥效孫權失仁義,豈不是舍本逐末?”
龐統不屑:“不過一鄙夫而已。”
張飛好奇這個新稱唿,誠心問道:“鄙夫為何?”
張鬆當仁不讓站出來給益州增加存在感:
“未得患得,既得患失,苟患失之,無所不至。”
“其人為了不失手中之得,便能無所不用其極。”
劉備略一迴想,歎息道:“如何不是?”
龐統不理會這麽多,隻是看著光幕上聊到周公瑾時播放的片段,光幕上的男子英姿絕倫。
雖與記憶中的周瑜不同,但那股英氣頗多相似之處,讓龐統有些感懷:
“周公瑾真乃英雄也,奈何……”
至於是奈何天不假年還是奈何投於孫氏兄弟,龐統沒說,但眾人也都明白不重要了。
“若無周公瑾之才,何有我等今日?”
這個感歎來自於劉備,赤壁之勝他還是記得的。
劉巴直至此時才“啊”了一聲:
“江東竟欲攻益州?”
張鬆笑笑反問道:
“子初莫不是以為主公所斬李異,乃是誣其罪名?”
劉巴一時間張口結舌,他一開始真以為就是隨便找了個借口。
劉備笑笑將此事按下。
……
“東吳孫權不似人君,周瑜有英才而不遇英主,苦也。”
李世民一開口就是一記aoe,不過臣子們也都習慣了。
或如房玄齡這樣聽之任之,或如長孫無忌誇讚陛下說得對,或如侯君集稱其亦不如陛下萬一,或如……
“陛下之言略顯刻薄,有虧君節!”魏征不卑不亢起身。
李世民冷笑,絲毫不慣著:
“愛卿欲事如孫權之主乎?”
此言略為誅心,魏征臉色一紅,張口欲言被侯君集攔了下來。
“魏秘書,此非朝堂,大家閑言臧否舊史乃是君臣親近同樂,何苦計較?”
杜如晦等也過來打圓場,才好不容易平息下來。
不過好在李世民也就嘴上說說,雖然鬧得不太愉快但也沒動用權限的意思。
李世民現在以極高的標準要求自己,包括容人上也是一樣。
而且想法與杜如晦相同,這魏征既然能被光幕提到,想來應該是有能力的。
隻是不知道能力體現在哪裏?
隨即李世民思維跳了一下:
才能總不會是體現於這軸的不行的脾氣上吧?
【而我們都熟悉的那個“反覆傾危,惟利是視”的江東之主,便是孫權的第二個形態。
這個時期的孫權飽經戰陣,作戰經驗之豐富,作戰水平之不穩定,無人能比肩。
坑關羽,戰合肥,燒劉備,抗曹丕,勝石亭。
能以三萬對三萬斬首一萬,能以十萬敗八百留美名。曆經大戰十餘次,小戰不可計數。
這個時期的孫權反覆傾危,反複橫跳能跳的隊友心累。
五年四降四叛,左右逢源,從大魏吳王一直跳到了吳國大皇帝。
而要說孫權為什麽變成了這個樣子,那隻能說張文遠伱壞事做盡……
開個玩笑,其實歸根結底的問題還是在江東的兵製上,世襲領兵製這種價碼是曹劉都開不起的。
孫策依靠它團結了最早的江淮舊臣,孫權將它允諾給江東豪右,由此將江東捏到了一起。
這個兵製讓江東的士卒們帶上了私人性質,也因此孫權一輩子從沒輸過本土防禦戰。
但這一製度也讓將領們養尊處優,絕不可能主動身先士卒攻城拔寨。
由此讓孫權夢斷合肥,成就了張文遠小兒止啼的威名。
北伐的野望被張遼直接摁死,也促進了孫權的迅速覺醒:
曹操打不過,隊友還捅不死?
但實際上逍遙津主動斷後的孫權尚有三分英姿,此戰算不得生涯之恥。
曹丕死後曹叡繼位時,孫權銳評:曹丕不如曹操的萬分之一,而曹叡甚至連曹丕都不如。
這話聽起來猶如關二爺的“觀汝乃插標賣首耳”。
結果公元234年正在打合肥的孫權聽聞曹叡帶軍來援合肥,毫不猶豫的帶兵望風而逃。
很多人預想過的東線吳魏皇帝相爭、西線諸葛司馬相抗這種華麗劇情並沒有上演。
星落五丈原隻能讓人徒唿一句奈何。
而諸葛武侯之死也讓孫權的人生徹底翻到了下一篇章:
老悖昏聵。】
雖然光幕中大舅哥的處世格言很讓人恨得有點牙癢癢,不過劉備同樣看得很開。
大舅哥都傳笑千古了,自己還苛求什麽呢?
成都市內昭烈廟煙火嫋嫋,千八百年忌祀後人仍念。
趙雲仰頭盯著兵製看了看,倒是很快明白過來:
“江東此舉……兵權反而成了家產,苟活方能享富貴,橫死則恩寵俱消。”
趙雲甚至都能想象出來江東的小將領們打仗是個什麽情形了:
你居然敢先登奪旗這麽拚命?有兒子嗎?長大了嗎?經曆過戰陣嗎?會抓山越嗎?
一旦有一項沒有,你就要考慮一下橫死於戰陣的話兵權會不會被褫奪強占。
“原來如此!”趙雲想起來那個挺招人喜歡的甘瑰,明了道:
“難怪如今江東甘寧如此難過。”
“孫伯符時厚待江淮老臣,孫仲謀時厚待江東豪右。”
“結果甘興霸時運不濟,俱不得也。”
龐統長歎一聲點點頭:
“故而在公瑾帳下時甘興霸乃是智將文武雙全。”
“而到了那濡須口之戰時,被令夜襲,隻剩勇武,文智再無用武之地。”
他在周瑜帳下時與甘興霸共事過,對於這個狀若水匪但文武兼備的益州將頗有好感。
張飛不放過任何一個嘲笑的機會:
“就這還說曹丕不及其父萬分之一……我看大舅哥亦不如其兄長十萬之一。”
龐統則是拍了拍孔明的肩膀:
“孔明,還真是被連累了一輩子啊。”
孔明隻能默然,將一些不夠君子的想法深埋心底。
雖然還有很多半懂不懂的,但法正看完自己親手抄錄下來的文字,心中已經有所猜測:
“孫權竟然提兵十萬去圍殺八百人?如此勝之不武?”
劉備幾人愣了一下對視一眼,隨即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孫權濃度爆表,本來是想三人穿插著來,但寫了兩千字感覺筆力不行,可能還是挨個來吧。
(本章完)
實際上他也並不知道所謂的三賢是誰,但一夜嘛,誰不懂?
劉備反倒是沉默了下來,心裏唏噓不已。
作為一個老對手當然清楚當年曹操的理想,但可惜世事更易,如今之的魏公已遠不是當初的大漢忠良曹孟德。
劉備甚至都有點羨慕曹操了,若是平複亂世,有此兩子文采驚世,足以光宗耀祖。
可惜,曹操這條路的終點是容不下兩個人的。
龐統看著這宛城事件的另一個主角,迴憶了起來:
“張繡……是不是滿門盡死?”
孔明點點頭:
“曹賊三賢死於建安二年,後來建安四年張繡再降。”
“後來聽聞四年前死於征烏桓路上,有子張泉卷入八年後的魏諷叛亂,滿門盡誅。”
糜竺感覺自己沒法理解張繡的想法:
“還不如來投主公,至少也能保全子孫後代不至於無人祭祀。”
幾人說這些話時候益州三人隻能宛如聽天書一般盡量記在心裏,同時心中暗慚:
久居蜀中又有張魯隔斷音訊,真不識天下英雄矣。
法正也忽然萌生起了鬥誌:計破張魯,打通漢中,衣錦還鄉歸扶風郿縣!
【“矯矯人中龍,顧盼叱吒生雲風”,這個是後世有人對孫權的稱讚。
“生子當如孫仲謀”是曹老板的肯定。
這兩個評價堪稱是孫權前半生最好的注解,畢竟十九歲上位,當時外有反賊內有叛臣,親哥孫策之死還沒查明白呢,另一個親弟孫翊也被謀殺,稱得上內憂外患。
這種情況下統合兄長舊臣,文拜張昭武尊周瑜,內外平定之後又擊殺黃祖吞並江夏。
並且親手啟用諸葛瑾、魯肅、陸遜等人,最終赤壁贏下曹操。
這個時期的孫權有孫策的影子,激昂進取,但手段又剛柔並濟,所作所為完全當得起這個評價。
從曆史上看,在周瑜身死之後,孫權的這個形態也完全結束,從進取開拓變成了絕不冒險。
但其實從曆史的縫隙裏也能窺見,這個時代的孫權大半是在被周瑜拉著走。
比如赤壁之戰時,周瑜一番苦說勸定孫權決心抗曹,這讓周瑜鬆了口氣,然後要五萬精兵。
但是孫權的答複是:公瑾啊,你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隻有三萬!多了沒有!
咱們就先打著,我呢在後麵給你坐鎮,要是你打不贏,我就親自跟曹賊拚了!
當時周瑜心裏估計都懶得罵,江東多少兵我不知道?還跟曹賊拚了,是想留點兵好投降時候拉高價碼討點權利吧?
赤壁之戰時周瑜的副手程普和周瑜的矛盾也是人盡皆知,這個副手誰定的?孫權指的。
再比如周瑜製定入蜀二分天下的計劃時,為了消除猜忌主動要求帶上孫權的堂弟孫瑜,並提前答應讓孫瑜坐守益州,事成之後自己迴襄樊駐守北伐。
孫權表麵上答應,然後反手就把江陵這個進攻益州的跳板借了出去。
以及“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這個俗語人盡皆知,情節上有誇大之嫌,但孫權在裏麵發揮了什麽作用大家都清楚。】
“孫破虜可瞑目矣。”劉備一時間竟也生出了點豔羨。
張飛試探著問道:
“大哥也覺得生子當如孫仲謀?”
劉備含笑搖頭:“阿鬥效孫權失仁義,豈不是舍本逐末?”
龐統不屑:“不過一鄙夫而已。”
張飛好奇這個新稱唿,誠心問道:“鄙夫為何?”
張鬆當仁不讓站出來給益州增加存在感:
“未得患得,既得患失,苟患失之,無所不至。”
“其人為了不失手中之得,便能無所不用其極。”
劉備略一迴想,歎息道:“如何不是?”
龐統不理會這麽多,隻是看著光幕上聊到周公瑾時播放的片段,光幕上的男子英姿絕倫。
雖與記憶中的周瑜不同,但那股英氣頗多相似之處,讓龐統有些感懷:
“周公瑾真乃英雄也,奈何……”
至於是奈何天不假年還是奈何投於孫氏兄弟,龐統沒說,但眾人也都明白不重要了。
“若無周公瑾之才,何有我等今日?”
這個感歎來自於劉備,赤壁之勝他還是記得的。
劉巴直至此時才“啊”了一聲:
“江東竟欲攻益州?”
張鬆笑笑反問道:
“子初莫不是以為主公所斬李異,乃是誣其罪名?”
劉巴一時間張口結舌,他一開始真以為就是隨便找了個借口。
劉備笑笑將此事按下。
……
“東吳孫權不似人君,周瑜有英才而不遇英主,苦也。”
李世民一開口就是一記aoe,不過臣子們也都習慣了。
或如房玄齡這樣聽之任之,或如長孫無忌誇讚陛下說得對,或如侯君集稱其亦不如陛下萬一,或如……
“陛下之言略顯刻薄,有虧君節!”魏征不卑不亢起身。
李世民冷笑,絲毫不慣著:
“愛卿欲事如孫權之主乎?”
此言略為誅心,魏征臉色一紅,張口欲言被侯君集攔了下來。
“魏秘書,此非朝堂,大家閑言臧否舊史乃是君臣親近同樂,何苦計較?”
杜如晦等也過來打圓場,才好不容易平息下來。
不過好在李世民也就嘴上說說,雖然鬧得不太愉快但也沒動用權限的意思。
李世民現在以極高的標準要求自己,包括容人上也是一樣。
而且想法與杜如晦相同,這魏征既然能被光幕提到,想來應該是有能力的。
隻是不知道能力體現在哪裏?
隨即李世民思維跳了一下:
才能總不會是體現於這軸的不行的脾氣上吧?
【而我們都熟悉的那個“反覆傾危,惟利是視”的江東之主,便是孫權的第二個形態。
這個時期的孫權飽經戰陣,作戰經驗之豐富,作戰水平之不穩定,無人能比肩。
坑關羽,戰合肥,燒劉備,抗曹丕,勝石亭。
能以三萬對三萬斬首一萬,能以十萬敗八百留美名。曆經大戰十餘次,小戰不可計數。
這個時期的孫權反覆傾危,反複橫跳能跳的隊友心累。
五年四降四叛,左右逢源,從大魏吳王一直跳到了吳國大皇帝。
而要說孫權為什麽變成了這個樣子,那隻能說張文遠伱壞事做盡……
開個玩笑,其實歸根結底的問題還是在江東的兵製上,世襲領兵製這種價碼是曹劉都開不起的。
孫策依靠它團結了最早的江淮舊臣,孫權將它允諾給江東豪右,由此將江東捏到了一起。
這個兵製讓江東的士卒們帶上了私人性質,也因此孫權一輩子從沒輸過本土防禦戰。
但這一製度也讓將領們養尊處優,絕不可能主動身先士卒攻城拔寨。
由此讓孫權夢斷合肥,成就了張文遠小兒止啼的威名。
北伐的野望被張遼直接摁死,也促進了孫權的迅速覺醒:
曹操打不過,隊友還捅不死?
但實際上逍遙津主動斷後的孫權尚有三分英姿,此戰算不得生涯之恥。
曹丕死後曹叡繼位時,孫權銳評:曹丕不如曹操的萬分之一,而曹叡甚至連曹丕都不如。
這話聽起來猶如關二爺的“觀汝乃插標賣首耳”。
結果公元234年正在打合肥的孫權聽聞曹叡帶軍來援合肥,毫不猶豫的帶兵望風而逃。
很多人預想過的東線吳魏皇帝相爭、西線諸葛司馬相抗這種華麗劇情並沒有上演。
星落五丈原隻能讓人徒唿一句奈何。
而諸葛武侯之死也讓孫權的人生徹底翻到了下一篇章:
老悖昏聵。】
雖然光幕中大舅哥的處世格言很讓人恨得有點牙癢癢,不過劉備同樣看得很開。
大舅哥都傳笑千古了,自己還苛求什麽呢?
成都市內昭烈廟煙火嫋嫋,千八百年忌祀後人仍念。
趙雲仰頭盯著兵製看了看,倒是很快明白過來:
“江東此舉……兵權反而成了家產,苟活方能享富貴,橫死則恩寵俱消。”
趙雲甚至都能想象出來江東的小將領們打仗是個什麽情形了:
你居然敢先登奪旗這麽拚命?有兒子嗎?長大了嗎?經曆過戰陣嗎?會抓山越嗎?
一旦有一項沒有,你就要考慮一下橫死於戰陣的話兵權會不會被褫奪強占。
“原來如此!”趙雲想起來那個挺招人喜歡的甘瑰,明了道:
“難怪如今江東甘寧如此難過。”
“孫伯符時厚待江淮老臣,孫仲謀時厚待江東豪右。”
“結果甘興霸時運不濟,俱不得也。”
龐統長歎一聲點點頭:
“故而在公瑾帳下時甘興霸乃是智將文武雙全。”
“而到了那濡須口之戰時,被令夜襲,隻剩勇武,文智再無用武之地。”
他在周瑜帳下時與甘興霸共事過,對於這個狀若水匪但文武兼備的益州將頗有好感。
張飛不放過任何一個嘲笑的機會:
“就這還說曹丕不及其父萬分之一……我看大舅哥亦不如其兄長十萬之一。”
龐統則是拍了拍孔明的肩膀:
“孔明,還真是被連累了一輩子啊。”
孔明隻能默然,將一些不夠君子的想法深埋心底。
雖然還有很多半懂不懂的,但法正看完自己親手抄錄下來的文字,心中已經有所猜測:
“孫權竟然提兵十萬去圍殺八百人?如此勝之不武?”
劉備幾人愣了一下對視一眼,隨即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孫權濃度爆表,本來是想三人穿插著來,但寫了兩千字感覺筆力不行,可能還是挨個來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