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李世民提醒,魏征等人這才恍然察覺,對呀,這麽大的事,幾位宰相為啥不吭聲?
眾人朝杜如晦等人望去,隻見一個個臉色羞愧,直欲躲避。
這時李世民的聲音悠悠傳來,“因為咱們打不過啊!”
這聲音充滿了無奈,可聽在魏征等人耳裏,隻覺得是天方夜譚。
“怎麽可能?”豆盧寬驚唿。
“我大唐各部兵馬都是精銳,更有陛下的玄甲軍威震天下,名帥名將更是鼎盛,君明臣賢萬眾一心,怎麽就打不過小小南海郡了?”李道宗不服。
“陛下豈可未戰先怯,長他人誌氣,這還沒打過,因何就如此篤定?又豈能叫人心服?”魏征更是不客氣。
“朕就是傻子不成?”李世民黑著臉陡然咆哮道,“就算朕糊塗了,眾位宰輔也都糊塗了?朕判斷錯了,李績、李靖、程知節難道都是不知兵的?
你們問問孔穎達,他一個教書育人的都能看得出來的事,我們難道都瞎了?”
“臣等不敢!”豆盧寬等人趕緊請罪,不過心中更是糊塗了,難道陛下說的都是真的,可這怎麽可能呢?
“你們若是不信,自己去看看就是,朕有飛機,也是南海郡造的,一日便可到達,你們就應該都去看看,別再繼續當個井底之蛙夜郎自大了!”
“此事略過,還有其他問題麽?”李世民突然有種世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有些無力的道。
“陛下,縱然如此,可我大唐泱泱大國物華天寶,乃是大德禮儀之邦,國內名師大儒不計其數,更是文明之源教化之祖,為何要到一個小小南海郡求學呢?”豆盧寬繼續道。
李世民迴身瞪著豆盧寬,隻見豆盧寬一身正氣,麵對自己的目光凜然不懼,“你是不是覺得自己很偉大,言語很有見地?”
豆盧寬默不作聲,心裏卻是感覺理所當然:我就是這麽想的,而且這不是事實麽,你繼續說我聽著。
“明日一早,朕給你派一架飛機,你自己去看看再迴來告訴朕,告訴朕有沒有必要派學子前去!
要是你還堅持,那朕就聽你的,不僅如此,朕還親自請求史官將此事給你記下!”
豆盧寬聽著有些不對勁,總覺得有些不妥,可又找不出不妥之處,隻得任由李世民安排。
“魏卿,你也一起!”魏征正要說話,李世民搶先打斷,“所有想不明白的,都可以自己去看看!
本條暫時擱置,等諸位迴來再做定奪,最後一條,收商稅,這條不用議,朕知道你們會反對,可必須推行!”
“陛下不可啊,這是與民爭利呀!”
“就是呀陛下,我大唐曆來無有商稅之說,這突然加收,豈不要生亂子?”
“陛下,商稅之事,斷然不能!”
“陛下,眼下天災不斷,更有強敵環伺,此時加收商稅,豈不要逼死百姓?”
朝堂上一時變得鬧哄哄起來,盡管李世民已經說明了,此策不接受反駁,可還是抵擋不住群情激奮。
其反對力度,比之之前幾條都要大的多,幾乎是是所有人都不讚成。
李世民不得不開口,“與民爭利?朕加收的商稅才三十稅一,比之商人獲利來說,不足九牛一毛,這爭的什麽利?為什麽會生亂子?”
魏征:“陛下,商人利薄,商稅一家,商人為了獲利,必然增加成本,物價也會上升,這不是變相會加重百姓生活成本嘛!”
李世民覺得這個觀點角度還算不錯,也是有一定道理,不過南海郡的商稅比這重多了都能夠運行,自己這裏少收些,肯定也沒什麽問題。
“這個商稅朕是一定要收到的,朕還指望著這個錢,用來修路呢,不收這個稅,那朕便將修路的事交給你,你再給朕修幾條官道來!”
魏征傻眼了,不帶這樣玩的,那修路的花費多大,他可是知道的,就他家那情況,掏空了也不夠修一條的。
“你們要是能給朕修幾條官道來,朕不收商稅也行,要是不能,那就別多廢話,這商稅朕收定了!”李世民耍無賴道。
“這事就由右衛配合民部完成,敢有偷稅漏稅或者拒不繳納的,不管是誰直接給我平了!”李世民殺氣騰騰的道。
“臣遵旨!”
民部尚書戴胄,右衛將軍侯君集急忙出列。
這一幕徹底把一些還有小心思的鎮住了,知道皇帝這是下了決心了,三十稅一總歸不是太多,隻得捏鼻子認了。
下了朝的李世民總算出了口氣,盡管過程很艱難,結果終究還是不錯。
現在隻能這樣一步步慢慢來,慢慢去改變,這滿朝的大臣,他是越來越看不上了,可那又能怎麽辦,總不能將他們全部革了去。
次日一早,李世民說到做到,真就將豆盧寬、魏征送上了飛機,同行的還有李道宗、李靖、房玄齡、蕭瑀、尉遲敬德五人。
七人加上飛行員劉方正好湊齊一架飛機。
不過此次飛行的飛機卻有兩架,另一架裏麵則是長孫皇後及楊貴妃,兩人又各帶一個侍女。
長孫皇後是去看看李承乾李麗質,順便帶了李泰打算也將其留在南海郡,至於楊妃同樣是帶了李恪和李愔兩人,同樣要將其留在林塵那裏。
這一切自然是李世民的決定,既然時代的進步已經改變不了,那麽皇室必然就不能落後。
這邊李世民想著讓群臣分批次的往南海郡漲長見識,開拓視野,那頭金洲島附近的南海局勢卻開始急劇變化。
首先是得了武器的林邑國,在雄心勃勃的國王範梵誌的帶領下,終於開始開疆拓土之路。
範梵誌很清醒,沒有一開始就針對真臘國,而是趁著真臘和女王國的矛盾,率先向南詔地區發動了襲擊。
可憐南詔國還沒建立,便被阮丁率領的火槍隊加象騎兵占了大部分地區,連南詔國立國國主皮邏閣的始祖舍龍及其兒子細奴邏全部被滅。
整個蒙舍詔還沒成氣候,變成了過去式,以後就是其他詔能夠立國,也肯定不會再叫南詔。
眾人朝杜如晦等人望去,隻見一個個臉色羞愧,直欲躲避。
這時李世民的聲音悠悠傳來,“因為咱們打不過啊!”
這聲音充滿了無奈,可聽在魏征等人耳裏,隻覺得是天方夜譚。
“怎麽可能?”豆盧寬驚唿。
“我大唐各部兵馬都是精銳,更有陛下的玄甲軍威震天下,名帥名將更是鼎盛,君明臣賢萬眾一心,怎麽就打不過小小南海郡了?”李道宗不服。
“陛下豈可未戰先怯,長他人誌氣,這還沒打過,因何就如此篤定?又豈能叫人心服?”魏征更是不客氣。
“朕就是傻子不成?”李世民黑著臉陡然咆哮道,“就算朕糊塗了,眾位宰輔也都糊塗了?朕判斷錯了,李績、李靖、程知節難道都是不知兵的?
你們問問孔穎達,他一個教書育人的都能看得出來的事,我們難道都瞎了?”
“臣等不敢!”豆盧寬等人趕緊請罪,不過心中更是糊塗了,難道陛下說的都是真的,可這怎麽可能呢?
“你們若是不信,自己去看看就是,朕有飛機,也是南海郡造的,一日便可到達,你們就應該都去看看,別再繼續當個井底之蛙夜郎自大了!”
“此事略過,還有其他問題麽?”李世民突然有種世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有些無力的道。
“陛下,縱然如此,可我大唐泱泱大國物華天寶,乃是大德禮儀之邦,國內名師大儒不計其數,更是文明之源教化之祖,為何要到一個小小南海郡求學呢?”豆盧寬繼續道。
李世民迴身瞪著豆盧寬,隻見豆盧寬一身正氣,麵對自己的目光凜然不懼,“你是不是覺得自己很偉大,言語很有見地?”
豆盧寬默不作聲,心裏卻是感覺理所當然:我就是這麽想的,而且這不是事實麽,你繼續說我聽著。
“明日一早,朕給你派一架飛機,你自己去看看再迴來告訴朕,告訴朕有沒有必要派學子前去!
要是你還堅持,那朕就聽你的,不僅如此,朕還親自請求史官將此事給你記下!”
豆盧寬聽著有些不對勁,總覺得有些不妥,可又找不出不妥之處,隻得任由李世民安排。
“魏卿,你也一起!”魏征正要說話,李世民搶先打斷,“所有想不明白的,都可以自己去看看!
本條暫時擱置,等諸位迴來再做定奪,最後一條,收商稅,這條不用議,朕知道你們會反對,可必須推行!”
“陛下不可啊,這是與民爭利呀!”
“就是呀陛下,我大唐曆來無有商稅之說,這突然加收,豈不要生亂子?”
“陛下,商稅之事,斷然不能!”
“陛下,眼下天災不斷,更有強敵環伺,此時加收商稅,豈不要逼死百姓?”
朝堂上一時變得鬧哄哄起來,盡管李世民已經說明了,此策不接受反駁,可還是抵擋不住群情激奮。
其反對力度,比之之前幾條都要大的多,幾乎是是所有人都不讚成。
李世民不得不開口,“與民爭利?朕加收的商稅才三十稅一,比之商人獲利來說,不足九牛一毛,這爭的什麽利?為什麽會生亂子?”
魏征:“陛下,商人利薄,商稅一家,商人為了獲利,必然增加成本,物價也會上升,這不是變相會加重百姓生活成本嘛!”
李世民覺得這個觀點角度還算不錯,也是有一定道理,不過南海郡的商稅比這重多了都能夠運行,自己這裏少收些,肯定也沒什麽問題。
“這個商稅朕是一定要收到的,朕還指望著這個錢,用來修路呢,不收這個稅,那朕便將修路的事交給你,你再給朕修幾條官道來!”
魏征傻眼了,不帶這樣玩的,那修路的花費多大,他可是知道的,就他家那情況,掏空了也不夠修一條的。
“你們要是能給朕修幾條官道來,朕不收商稅也行,要是不能,那就別多廢話,這商稅朕收定了!”李世民耍無賴道。
“這事就由右衛配合民部完成,敢有偷稅漏稅或者拒不繳納的,不管是誰直接給我平了!”李世民殺氣騰騰的道。
“臣遵旨!”
民部尚書戴胄,右衛將軍侯君集急忙出列。
這一幕徹底把一些還有小心思的鎮住了,知道皇帝這是下了決心了,三十稅一總歸不是太多,隻得捏鼻子認了。
下了朝的李世民總算出了口氣,盡管過程很艱難,結果終究還是不錯。
現在隻能這樣一步步慢慢來,慢慢去改變,這滿朝的大臣,他是越來越看不上了,可那又能怎麽辦,總不能將他們全部革了去。
次日一早,李世民說到做到,真就將豆盧寬、魏征送上了飛機,同行的還有李道宗、李靖、房玄齡、蕭瑀、尉遲敬德五人。
七人加上飛行員劉方正好湊齊一架飛機。
不過此次飛行的飛機卻有兩架,另一架裏麵則是長孫皇後及楊貴妃,兩人又各帶一個侍女。
長孫皇後是去看看李承乾李麗質,順便帶了李泰打算也將其留在南海郡,至於楊妃同樣是帶了李恪和李愔兩人,同樣要將其留在林塵那裏。
這一切自然是李世民的決定,既然時代的進步已經改變不了,那麽皇室必然就不能落後。
這邊李世民想著讓群臣分批次的往南海郡漲長見識,開拓視野,那頭金洲島附近的南海局勢卻開始急劇變化。
首先是得了武器的林邑國,在雄心勃勃的國王範梵誌的帶領下,終於開始開疆拓土之路。
範梵誌很清醒,沒有一開始就針對真臘國,而是趁著真臘和女王國的矛盾,率先向南詔地區發動了襲擊。
可憐南詔國還沒建立,便被阮丁率領的火槍隊加象騎兵占了大部分地區,連南詔國立國國主皮邏閣的始祖舍龍及其兒子細奴邏全部被滅。
整個蒙舍詔還沒成氣候,變成了過去式,以後就是其他詔能夠立國,也肯定不會再叫南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