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加強沿海防範
挽明:從在野侯爵開始 作者:雪豹導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宏宇對鄒元標道:“南皋先生感歎得很對,他們一個小國能攻下那麽大片區域,必然有其過人之處,比如葡萄牙的海戰,技術、勇氣和配合都很優秀。
不過不用擔心,他們既打不過我大明,也無意與我們為敵,反而希望跟咱們保持好貿易,甚至期待我們助其發展。”
“助其發展?”鄒元標等人聞所未聞。
“沒錯,巴西多鐵礦,但是人口少無處可用。而我大明正好缺鐵,而且人口膨脹。雙方從各方麵看,都能形成互補,也有澳門等地合作先例。”
“確實,佛郎機人倒算安分,貿易往來比較互補。”首輔葉向高對這方麵懂得多些,畢竟經常關注白銀和貿易。
“倒是這個尼德蘭人,整天想著搶走佛郎機人的商站,進一步打開大明的市場,賺取我們的原材料和勞動力。
之前攻打澳門不成,現在準備聯合倭國,侵占寶島和澎湖,劫掠我福建與浙江。”
“豈有此理,若是經商我們歡迎,若是占地劫船侵犯,迎接他們的是鐵騎火銃大炮!”英國公張維賢發話了。
王宏宇對張維賢抱拳一拜:“英國公說得對,正應當如此。”
魏忠賢忽然插話道:“那些海賊、倭寇總是說我大明東南防禦羸弱,說什麽當年一點浪人就殺到南京城下,還說我大明就是個破木頭屋子,踹一腳就轟然散架。”
這話當然不是王宏宇交待給魏忠賢的,專門渲染敵人的猖狂。
“豈有此理!”成國公朱純臣直接氣得跺腳。
還有幾個言官也怒斥敵人狂妄。
氛圍已經鋪墊好了。
王宏宇對天啟拜道:“陛下,臣以為當做出應對。”
朱由校感歎道:“定遠侯說得對,諸位愛卿有何應對建議?”
王宏宇先不說,不能什麽事都自己冒頭,要讓其他人說話、參與進來。
他掃了一眼正要說話的葉向高、徐光啟、孫承宗和張維賢等人。
然後撇了一眼,往日很能講,今天卻非常安靜的兵科給事中--楊漣。
楊漣前麵沒說話,是因為真的聽不懂啊。
作為東林黨的軍事“專家”、人設非常剛猛的言官,他是想抨擊一下澳門之戰有貓膩、戰果摻有水分、不宜輕挑兵端。
可這話能說嗎?
肯定不能!
王宏宇剛才沒說,但他確定隻要自己出言彈劾,王宏宇馬上就會說人證物證都在,可以跟獻俘一起檢閱查核。
到時候西南大功的背景下,自己挑刺就是掃朝廷的性,與諸多封賞檢閱的人為敵。
主動樹敵的事他才不會做,名聲比官位都重要,絕不能踩王宏宇的套髒了名聲。
前麵的沒法駁斥,但接下來眾人提出應對,自己就有話說了。
如果武勳要借此擴大軍權、朝廷要花費民脂民膏徒增兵馬,或者主動挑起戰端,自己就能立刻占據道德製高點加以抨擊。
言官的核心就在於道德製高點。
“徐師請講。”
徐光啟先說了:“陛下,浙江福建需加強警惕,增派人手保護商船,加強船隻管理和水師、岸防。”
天啟還沒說話,楊漣就想趕緊開始,可是看到王宏宇帶著冷笑掃了自己一下,又有點心虛。
“臣覺得不妥,福建、浙江海域廣闊,盲目設防徒增消耗,費兩省人力物力,去應對並無真憑實據的敵人,違背我天朝上邦的氣度。”
禮部員外郎顧大章悍然駁斥徐光啟的建議。
他的故鄉常熟與徐光啟故鄉上海很近,但是東林的一些清高者,專門講究不避嫌,所以此時直接開噴。
“非也非也,若是浙江福建遭到劫掠,倭寇海盜知我富庶而軟弱都來進攻,那才是盲目設防徒增消耗,費兩省人力物力,有損我華夏之名。”
兵部尚書黃嘉善快被氣笑了,哪有明知敵人要來劫掠,卻不做準備的呢。
朝廷多數人經過前麵鋪墊都覺得不能讓尼德蘭人和倭寇得逞,很快群起發言,支持加強警惕,保護商船、發展水師岸防。
孫承宗也出列展開補充:“陛下,對於海上來者可以招撫經商為主,戰爭驅逐為輔,就像對蒙古一樣,隆慶和議以來,京城再無戰亂,相信此舉可讓海外知我大明乃禮儀之國,同時具備強大的實力。”
他一發話,相當於給東林黨定了個調子。
首輔葉向高也點頭符合,其餘東林黨也不便再提出激烈的反對意見。
王宏宇最後又做補充:“根據廣東沿海經驗,需要加強我大明的主動影響,臣建議福建當以澎湖巡檢司為基礎,在寶島設立巡檢司,保護漁民、島民、商人的安全。
同時派人調查琉球、倭國和朝鮮海商商路,以及他們治下情況,水師也要以福船為基礎,再造快速型戰艦。臣已有圖紙,工部已收到,廣東已試造成功。”
一聽廣東已經成功建造,福建籍官員可不甘落後。
互相之間本就有貿易競爭,現在肯定不是守舊的時候,所以福建籍官員提議也要跟著造。
但又要稍微避嫌,不要顯得福建籍官員那麽嫉妒而保留麵子,所以同意福建、浙江共同建造一些西洋快船。
由正在浙江任職的洪承疇負責督造。
聽到洪承疇的名字,王宏宇想起這個有交集名人,心想這一世讓他攻打倭寇,總能勝任了吧,再不濟也不會投靠倭國當漢奸吧?
這件大事很快商議好。
早朝開了2個多時辰,眾人也都累了。
趁著這個時候,王宏宇終於要拿出難度最大的提議了。
“臣以為,當臨時設立南直隸-山東總督,一來支援北邊登來巡撫,二可以平息再起的白蓮亂軍,三可以保護大運河,振興沿途,四可以提振南直隸、山東沿海防備尼德蘭、倭寇。”
這!
眾人一聽,這個可是二品大員,地方上頂頭的大官。竟然設在南直隸、山東這麽重要的地方,按說可沒有先例。
“臣以為此舉茲事體大,不宜牽動過多。而且不宜在距離京城這麽近的地方,再設一個總督。”一個洪亮的聲音反對道。
不過不用擔心,他們既打不過我大明,也無意與我們為敵,反而希望跟咱們保持好貿易,甚至期待我們助其發展。”
“助其發展?”鄒元標等人聞所未聞。
“沒錯,巴西多鐵礦,但是人口少無處可用。而我大明正好缺鐵,而且人口膨脹。雙方從各方麵看,都能形成互補,也有澳門等地合作先例。”
“確實,佛郎機人倒算安分,貿易往來比較互補。”首輔葉向高對這方麵懂得多些,畢竟經常關注白銀和貿易。
“倒是這個尼德蘭人,整天想著搶走佛郎機人的商站,進一步打開大明的市場,賺取我們的原材料和勞動力。
之前攻打澳門不成,現在準備聯合倭國,侵占寶島和澎湖,劫掠我福建與浙江。”
“豈有此理,若是經商我們歡迎,若是占地劫船侵犯,迎接他們的是鐵騎火銃大炮!”英國公張維賢發話了。
王宏宇對張維賢抱拳一拜:“英國公說得對,正應當如此。”
魏忠賢忽然插話道:“那些海賊、倭寇總是說我大明東南防禦羸弱,說什麽當年一點浪人就殺到南京城下,還說我大明就是個破木頭屋子,踹一腳就轟然散架。”
這話當然不是王宏宇交待給魏忠賢的,專門渲染敵人的猖狂。
“豈有此理!”成國公朱純臣直接氣得跺腳。
還有幾個言官也怒斥敵人狂妄。
氛圍已經鋪墊好了。
王宏宇對天啟拜道:“陛下,臣以為當做出應對。”
朱由校感歎道:“定遠侯說得對,諸位愛卿有何應對建議?”
王宏宇先不說,不能什麽事都自己冒頭,要讓其他人說話、參與進來。
他掃了一眼正要說話的葉向高、徐光啟、孫承宗和張維賢等人。
然後撇了一眼,往日很能講,今天卻非常安靜的兵科給事中--楊漣。
楊漣前麵沒說話,是因為真的聽不懂啊。
作為東林黨的軍事“專家”、人設非常剛猛的言官,他是想抨擊一下澳門之戰有貓膩、戰果摻有水分、不宜輕挑兵端。
可這話能說嗎?
肯定不能!
王宏宇剛才沒說,但他確定隻要自己出言彈劾,王宏宇馬上就會說人證物證都在,可以跟獻俘一起檢閱查核。
到時候西南大功的背景下,自己挑刺就是掃朝廷的性,與諸多封賞檢閱的人為敵。
主動樹敵的事他才不會做,名聲比官位都重要,絕不能踩王宏宇的套髒了名聲。
前麵的沒法駁斥,但接下來眾人提出應對,自己就有話說了。
如果武勳要借此擴大軍權、朝廷要花費民脂民膏徒增兵馬,或者主動挑起戰端,自己就能立刻占據道德製高點加以抨擊。
言官的核心就在於道德製高點。
“徐師請講。”
徐光啟先說了:“陛下,浙江福建需加強警惕,增派人手保護商船,加強船隻管理和水師、岸防。”
天啟還沒說話,楊漣就想趕緊開始,可是看到王宏宇帶著冷笑掃了自己一下,又有點心虛。
“臣覺得不妥,福建、浙江海域廣闊,盲目設防徒增消耗,費兩省人力物力,去應對並無真憑實據的敵人,違背我天朝上邦的氣度。”
禮部員外郎顧大章悍然駁斥徐光啟的建議。
他的故鄉常熟與徐光啟故鄉上海很近,但是東林的一些清高者,專門講究不避嫌,所以此時直接開噴。
“非也非也,若是浙江福建遭到劫掠,倭寇海盜知我富庶而軟弱都來進攻,那才是盲目設防徒增消耗,費兩省人力物力,有損我華夏之名。”
兵部尚書黃嘉善快被氣笑了,哪有明知敵人要來劫掠,卻不做準備的呢。
朝廷多數人經過前麵鋪墊都覺得不能讓尼德蘭人和倭寇得逞,很快群起發言,支持加強警惕,保護商船、發展水師岸防。
孫承宗也出列展開補充:“陛下,對於海上來者可以招撫經商為主,戰爭驅逐為輔,就像對蒙古一樣,隆慶和議以來,京城再無戰亂,相信此舉可讓海外知我大明乃禮儀之國,同時具備強大的實力。”
他一發話,相當於給東林黨定了個調子。
首輔葉向高也點頭符合,其餘東林黨也不便再提出激烈的反對意見。
王宏宇最後又做補充:“根據廣東沿海經驗,需要加強我大明的主動影響,臣建議福建當以澎湖巡檢司為基礎,在寶島設立巡檢司,保護漁民、島民、商人的安全。
同時派人調查琉球、倭國和朝鮮海商商路,以及他們治下情況,水師也要以福船為基礎,再造快速型戰艦。臣已有圖紙,工部已收到,廣東已試造成功。”
一聽廣東已經成功建造,福建籍官員可不甘落後。
互相之間本就有貿易競爭,現在肯定不是守舊的時候,所以福建籍官員提議也要跟著造。
但又要稍微避嫌,不要顯得福建籍官員那麽嫉妒而保留麵子,所以同意福建、浙江共同建造一些西洋快船。
由正在浙江任職的洪承疇負責督造。
聽到洪承疇的名字,王宏宇想起這個有交集名人,心想這一世讓他攻打倭寇,總能勝任了吧,再不濟也不會投靠倭國當漢奸吧?
這件大事很快商議好。
早朝開了2個多時辰,眾人也都累了。
趁著這個時候,王宏宇終於要拿出難度最大的提議了。
“臣以為,當臨時設立南直隸-山東總督,一來支援北邊登來巡撫,二可以平息再起的白蓮亂軍,三可以保護大運河,振興沿途,四可以提振南直隸、山東沿海防備尼德蘭、倭寇。”
這!
眾人一聽,這個可是二品大員,地方上頂頭的大官。竟然設在南直隸、山東這麽重要的地方,按說可沒有先例。
“臣以為此舉茲事體大,不宜牽動過多。而且不宜在距離京城這麽近的地方,再設一個總督。”一個洪亮的聲音反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