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子裏麵全是灰褐色的蟲子。這個蟲子和別的蟲子還不一樣,一般的蟲子是蠕蠕而動,而這個蟲子一見人打開盒子,立即半支著身子,頭在空中快速地四下擺動,一副饑不可耐、擇人而噬的樣子,看得人心裏麻酥酥的。
雲歌有些惱,“你們都知道裏麵是蟲子,還故意讓我去打開。這個蟲子……這個蟲子不是用來吃的吧?”幾分同情地看向劉弗陵。孟玨道:“不是陛下吃蟲子,是蟲子吃陛下。”
他讓於安幫劉弗陵把袖子挽起,襪子脫去,將手和腳裸露出來。孟玨用竹鑷子把蟲子一隻隻夾起,挑放到劉弗陵的手指頭、腳指頭上。
蟲子一見人體,頭立即就貼了上去,身子開始慢慢脹大,顏色也開始變化,從灰褐色,漸漸變成了血紅色。
雲歌看得頻頻皺眉,“它們在吸血!疼嗎?”
劉弗陵笑著搖搖頭,“不疼。”
孟玨道:“這東西叫水蛭,也叫螞蟥,生在陰暗、潮濕的地方,以吸血為生,在吸血的同時,它會釋放麻痹成分,讓人感覺不到疼痛,若讓它鑽進體內,能致人死命。”
雲歌忙說:“於安,你盯著點。”
於安笑著應“好”。
說話的工夫,劉弗陵手上的螞蟥個個都變成了大胖子,一個頂原來的四五個大,雲歌看得直咋舌。
“這些蟲子十分貪婪,一次吸血,最多的可以讓身體變大十倍。”孟玨用酒浸過的竹鑷子,把蟲子一個個夾起,扔到空盒中,又夾了一批灰褐色的螞蟥放到劉弗陵手指、腳趾上。
雲歌問:“為什麽要讓它們吸陛下的血?”
孟玨好似忙著手頭的活,顧不上迴答,一會兒後才說:“十指連心,手部的血脈與心脈相通,通過螞蟥吸血,可以幫陛下清理心脈,讓血脈通暢。腳上的穴位對應了人的五髒,通過刺激腳上的血脈,對五髒都有好處。”
雲歌似懂非懂地點頭,這種治病方法,她聞所未聞,虧得孟玨能想出來。
“難道以後日日都要被螞蟥吸血?”
孟玨道:“每日早晚各一次,越快清除舊血,就越快生成新血,效果也就越好。”
雲歌有些擔心,“這樣下去,還要忌葷腥,身體受得了嗎?”
劉弗陵忙寬慰雲歌:“生病的人,身體本來就會變弱,隻要病能好,日後慢慢調養就成了。”
孟玨說:“我開的湯藥方子會補氣益血。十日後,依照治療效果再定。我還會去挑選一批烏腳雞,用特殊的藥材喂養,必要時,可以適當燉些烏腳雞吃。到時候要麻煩於總管想辦法把烏腳雞悄悄弄進宮中,雲歌你親手做,不要假手他人。”
於安和雲歌都點頭說:“明白。”
孟玨的治療法子雖然恐怖,但是確有效果。一個多月後,不必依賴針灸,劉弗陵的胸悶、心痛已緩和,雖然還時有發作,可頻率和疼痛程度都比先前大大降低。
病症好轉,已經瞞不過張太醫,可他完全想不明白,這病是如何好轉的,驚疑不定中,不能確認是表象還是真相。
在劉弗陵的暗示下,張太醫當著眾人的麵,仍將病情說得十分兇險。
雲歌問孟玨,劉弗陵的病還有多久能徹底好。
孟玨說,三個月內就能疏通心脈,治好心痛,可這隻是保命。因為此病由來已久,若想身體恢複如常人,需要長期調養,兩年、三年,甚至更長都有可能。
病漸漸好轉,時間有限,劉弗陵加快了計劃的執行,希望在兩三個月內布置好一切。
他對劉賀和劉詢越發苛刻、嚴厲,將兩人逼得連喝杯茶的工夫都沒有。
朝堂上的官員眼看著皇帝的病情越發嚴重,正常的早朝都難繼續,再想到皇帝沒有子嗣,個個心頭七上八下,眼睛都盯向了劉賀和劉詢。
劉詢府前,不斷有人求見,他索性關了大門,連看門人都不用,任誰來都是閉門羹。
劉賀則依舊一副繞花蝴蝶的樣子,和誰都嘻嘻哈哈,那些官員常常和劉賀哥倆好的說了半天,說得心頭熱乎乎的,但等劉賀走了,一迴味,竟然一句重點沒有。
眾人都暗自琢磨著霍光的態度,可隻看出他對皇帝的忠心耿耿。
霍光深居簡出,寡言少語,隻每日進宮和皇帝商議政事,將大小事情都一一稟奏,但凡皇帝交托的,都處理得有條有理。
霍氏子弟在他的約束下,也是各司其職,不理會任何其他事情。
很多官員想試探一下霍光的態度,可旁敲側擊、誘導激將,都不管用。霍光如一口深不見底的井,再大的石頭砸下去,也見不到水花。
劉弗陵日漸惡化的病情,不僅影響著眾多官員之間的關係,劉賀、劉詢、孟玨三人之間也起了變化。
劉賀和劉詢有意無意間,漸漸疏遠。
以前兩人常常一塊兒商量如何辦劉弗陵吩咐的差事,彼此幫助,彼此照應。你有想不到的,我補充;我有疏忽的,你提點。同心合力,鬥霍光,鬥貪官,鬥權貴,兩人鬥得不亦樂乎!
處理完正事,劉詢還常會帶著劉賀,身著便服,在長安城內尋幽探秘,一個曾是長安城內的遊俠客,三教九流都認識,為人豪爽大方,又講義氣;一個雖從小就尊貴無比,卻跳脫不羈、不拘小節,一直向往著江湖生活。兩人很多地方不謀而合,相處得十分愉快。
劉賀雖和孟玨早就認識,可孟玨為人,外溫內冷,看著近,實則拒人千裏之外,又心思深重,從不肯在雜事上浪費功夫,所以若隻論性格相投的程度,劉賀倒是覺得劉詢更讓他願意親近。
可現在,兩人偶在一起,說的都是和政事毫不相關的事情,也再沒有一同出外遊玩。
自書房談話後,劉賀又找孟玨問過幾次劉弗陵的病情,“陛下的病真的重到不能治了嗎?”
孟玨從不正麵迴答,劉賀遂不再問,麵上依舊“老三”“小玨”地笑叫著,可逐漸將身邊的四月師兄妹都調開,貼身服侍的人全換成了昌邑王府的舊人。
劉詢對孟玨倒好似一如往常,時不時會讓許平君下廚,做些家常菜,邀請孟玨過府飲酒、吃飯,孟玨有時間則去,沒時間則推辭,劉詢也不甚在意,反倒許平君日子長了見不到孟玨,會特意做些東西,送到孟玨府上,問一下三月,孟玨近日可好,還會抱怨幾句,老是見不到麵,虎兒都要不認識他了。
隻是,以前劉詢若在朝堂上碰到什麽棘手的事情,尤其是在對待霍光的問題上,常會問一下孟玨的想法,現在卻再不提及,好似對所有事情都遊刃有餘。
孟玨對這些紛紛擾擾好像一無所覺,對誰都是老樣子,除了幫劉弗陵治病,就在府中種種花草,翻翻詩書,或者在長安城的市集上閑逛,可又不見他買什麽東西,隻是隨意走著,偶爾問一下價格。
長安城內陰雲密布,孟玨的日子卻過得十分悠閑、平靜。
光陰如水,無痕而過。
夏天不知不覺中離去,秋天將大地換了新顏。
一日,孟玨幫劉弗陵診完脈後,微笑著對劉弗陵說:“恭喜陛下,陛下的病已經大好,日後隻需注意飲食,適量運動,悉心調理就可以了。”
一瞬間,雲歌竟不敢相信。
好了?真的好了?!
從夏初知道陵哥哥得病到現在,這期間所經曆的折磨、恐懼、絕望,非言語能述,一切的噩夢都已經過去了?
於安也是愣愣,問道:“陛下的病真的全好了?”
孟玨請於安傳張太醫進來。
張太醫替劉弗陵把脈,察舌,又用金針探穴,喜色越來越重,最後難以置信地笑給劉弗陵磕頭:“恭喜陛下,恭喜陛下!”
劉弗陵心頭的巨石終於徹底落下,看向雲歌,眼中有激動、欣喜、希冀,黑眸燦若星河。
雲歌笑意滿麵,眼中卻怔怔落下淚來。
劉弗陵第一次在人前露了情緒,眼中帶憐,聲音喑啞,“這段日子讓你受苦了。”
雲歌隻定定看著他,不能作答。
孟玨淡淡掃了雲歌一眼,垂目端坐。
於安將眼角的濕意,匆匆抹去,笑捧了絹帕給雲歌,“雖然這是喜淚,可奴才還是巴望著姑娘笑口常開。”
雲歌低著頭,將眼淚擦去,心內百味雜陳,是真開心,可也是真苦澀,歡喜、痛苦竟能並聚。
好不容易收攏心神,將一切情緒都藏入心底,才敢抬頭。聽到孟玨正對張太醫和於安說如何照顧劉弗陵的身子,忙凝神細聽。
“……久病剛好的身子,內虛更勝病時,此時飲食一定要當心,起居也一定要當心,務必要一切都上心,萬萬不可大意。”
於安點頭,“奴才明白,陛下此時就如,一個人剛用盡全力將敵人打跑,敵人雖然被打走了,可自己的力量也用盡了,正是舊勁全失,新勁還未生的時刻。”於安還有半句話未說,這種時候,全無反抗力,若有意外,兇險比先前和敵人搏鬥時更可怕。
孟玨點頭,“於總管心裏明白就好。陛下的日常飲食,還是由下官擬定,於總管要親自負責。”
劉弗陵卻沒有聽他們說什麽,他一直都盯著雲歌,眼中有疑惑。雲歌側眸間,對上他的視線,不敢麵對,可更不敢逃避,隻能用盡力氣,盈盈而笑。
孟玨的視線從雲歌臉上掠過,看向了劉弗陵,“陛下要注意休養,不要晚睡,也盡量不要太過操心勞神。”
劉弗陵將疑惑暫且按下,移開了視線,對孟玨說:“朕一直都是個好病人,大夫吩咐什麽,朕做什麽。”
雲歌身上的壓迫感驟去,如果劉弗陵再多盯一瞬,她的笑隻怕當場就會崩潰。
劉弗陵對張太醫和孟玨道:“朕還有些事情,要和二位商議。”
兩人都說:“不敢,請陛下吩咐。”
“關於朕的病,兩位幫我想個法子,在外症上要瞞住……”雲歌疲憊不堪,再支撐不住,對於安打了個手勢,悄悄退出了大殿。
迴到自己的屋子,將孟玨給的香屑往熏爐裏丟了一大把,把自己扔到了榻上。
孟玨是在知道劉弗陵病後,給她新配的香屑,所以特意加強了凝神安眠的作用,雲歌雖思慮重重,但在熏香中,還是沉沉睡了過去。
雲歌有些惱,“你們都知道裏麵是蟲子,還故意讓我去打開。這個蟲子……這個蟲子不是用來吃的吧?”幾分同情地看向劉弗陵。孟玨道:“不是陛下吃蟲子,是蟲子吃陛下。”
他讓於安幫劉弗陵把袖子挽起,襪子脫去,將手和腳裸露出來。孟玨用竹鑷子把蟲子一隻隻夾起,挑放到劉弗陵的手指頭、腳指頭上。
蟲子一見人體,頭立即就貼了上去,身子開始慢慢脹大,顏色也開始變化,從灰褐色,漸漸變成了血紅色。
雲歌看得頻頻皺眉,“它們在吸血!疼嗎?”
劉弗陵笑著搖搖頭,“不疼。”
孟玨道:“這東西叫水蛭,也叫螞蟥,生在陰暗、潮濕的地方,以吸血為生,在吸血的同時,它會釋放麻痹成分,讓人感覺不到疼痛,若讓它鑽進體內,能致人死命。”
雲歌忙說:“於安,你盯著點。”
於安笑著應“好”。
說話的工夫,劉弗陵手上的螞蟥個個都變成了大胖子,一個頂原來的四五個大,雲歌看得直咋舌。
“這些蟲子十分貪婪,一次吸血,最多的可以讓身體變大十倍。”孟玨用酒浸過的竹鑷子,把蟲子一個個夾起,扔到空盒中,又夾了一批灰褐色的螞蟥放到劉弗陵手指、腳趾上。
雲歌問:“為什麽要讓它們吸陛下的血?”
孟玨好似忙著手頭的活,顧不上迴答,一會兒後才說:“十指連心,手部的血脈與心脈相通,通過螞蟥吸血,可以幫陛下清理心脈,讓血脈通暢。腳上的穴位對應了人的五髒,通過刺激腳上的血脈,對五髒都有好處。”
雲歌似懂非懂地點頭,這種治病方法,她聞所未聞,虧得孟玨能想出來。
“難道以後日日都要被螞蟥吸血?”
孟玨道:“每日早晚各一次,越快清除舊血,就越快生成新血,效果也就越好。”
雲歌有些擔心,“這樣下去,還要忌葷腥,身體受得了嗎?”
劉弗陵忙寬慰雲歌:“生病的人,身體本來就會變弱,隻要病能好,日後慢慢調養就成了。”
孟玨說:“我開的湯藥方子會補氣益血。十日後,依照治療效果再定。我還會去挑選一批烏腳雞,用特殊的藥材喂養,必要時,可以適當燉些烏腳雞吃。到時候要麻煩於總管想辦法把烏腳雞悄悄弄進宮中,雲歌你親手做,不要假手他人。”
於安和雲歌都點頭說:“明白。”
孟玨的治療法子雖然恐怖,但是確有效果。一個多月後,不必依賴針灸,劉弗陵的胸悶、心痛已緩和,雖然還時有發作,可頻率和疼痛程度都比先前大大降低。
病症好轉,已經瞞不過張太醫,可他完全想不明白,這病是如何好轉的,驚疑不定中,不能確認是表象還是真相。
在劉弗陵的暗示下,張太醫當著眾人的麵,仍將病情說得十分兇險。
雲歌問孟玨,劉弗陵的病還有多久能徹底好。
孟玨說,三個月內就能疏通心脈,治好心痛,可這隻是保命。因為此病由來已久,若想身體恢複如常人,需要長期調養,兩年、三年,甚至更長都有可能。
病漸漸好轉,時間有限,劉弗陵加快了計劃的執行,希望在兩三個月內布置好一切。
他對劉賀和劉詢越發苛刻、嚴厲,將兩人逼得連喝杯茶的工夫都沒有。
朝堂上的官員眼看著皇帝的病情越發嚴重,正常的早朝都難繼續,再想到皇帝沒有子嗣,個個心頭七上八下,眼睛都盯向了劉賀和劉詢。
劉詢府前,不斷有人求見,他索性關了大門,連看門人都不用,任誰來都是閉門羹。
劉賀則依舊一副繞花蝴蝶的樣子,和誰都嘻嘻哈哈,那些官員常常和劉賀哥倆好的說了半天,說得心頭熱乎乎的,但等劉賀走了,一迴味,竟然一句重點沒有。
眾人都暗自琢磨著霍光的態度,可隻看出他對皇帝的忠心耿耿。
霍光深居簡出,寡言少語,隻每日進宮和皇帝商議政事,將大小事情都一一稟奏,但凡皇帝交托的,都處理得有條有理。
霍氏子弟在他的約束下,也是各司其職,不理會任何其他事情。
很多官員想試探一下霍光的態度,可旁敲側擊、誘導激將,都不管用。霍光如一口深不見底的井,再大的石頭砸下去,也見不到水花。
劉弗陵日漸惡化的病情,不僅影響著眾多官員之間的關係,劉賀、劉詢、孟玨三人之間也起了變化。
劉賀和劉詢有意無意間,漸漸疏遠。
以前兩人常常一塊兒商量如何辦劉弗陵吩咐的差事,彼此幫助,彼此照應。你有想不到的,我補充;我有疏忽的,你提點。同心合力,鬥霍光,鬥貪官,鬥權貴,兩人鬥得不亦樂乎!
處理完正事,劉詢還常會帶著劉賀,身著便服,在長安城內尋幽探秘,一個曾是長安城內的遊俠客,三教九流都認識,為人豪爽大方,又講義氣;一個雖從小就尊貴無比,卻跳脫不羈、不拘小節,一直向往著江湖生活。兩人很多地方不謀而合,相處得十分愉快。
劉賀雖和孟玨早就認識,可孟玨為人,外溫內冷,看著近,實則拒人千裏之外,又心思深重,從不肯在雜事上浪費功夫,所以若隻論性格相投的程度,劉賀倒是覺得劉詢更讓他願意親近。
可現在,兩人偶在一起,說的都是和政事毫不相關的事情,也再沒有一同出外遊玩。
自書房談話後,劉賀又找孟玨問過幾次劉弗陵的病情,“陛下的病真的重到不能治了嗎?”
孟玨從不正麵迴答,劉賀遂不再問,麵上依舊“老三”“小玨”地笑叫著,可逐漸將身邊的四月師兄妹都調開,貼身服侍的人全換成了昌邑王府的舊人。
劉詢對孟玨倒好似一如往常,時不時會讓許平君下廚,做些家常菜,邀請孟玨過府飲酒、吃飯,孟玨有時間則去,沒時間則推辭,劉詢也不甚在意,反倒許平君日子長了見不到孟玨,會特意做些東西,送到孟玨府上,問一下三月,孟玨近日可好,還會抱怨幾句,老是見不到麵,虎兒都要不認識他了。
隻是,以前劉詢若在朝堂上碰到什麽棘手的事情,尤其是在對待霍光的問題上,常會問一下孟玨的想法,現在卻再不提及,好似對所有事情都遊刃有餘。
孟玨對這些紛紛擾擾好像一無所覺,對誰都是老樣子,除了幫劉弗陵治病,就在府中種種花草,翻翻詩書,或者在長安城的市集上閑逛,可又不見他買什麽東西,隻是隨意走著,偶爾問一下價格。
長安城內陰雲密布,孟玨的日子卻過得十分悠閑、平靜。
光陰如水,無痕而過。
夏天不知不覺中離去,秋天將大地換了新顏。
一日,孟玨幫劉弗陵診完脈後,微笑著對劉弗陵說:“恭喜陛下,陛下的病已經大好,日後隻需注意飲食,適量運動,悉心調理就可以了。”
一瞬間,雲歌竟不敢相信。
好了?真的好了?!
從夏初知道陵哥哥得病到現在,這期間所經曆的折磨、恐懼、絕望,非言語能述,一切的噩夢都已經過去了?
於安也是愣愣,問道:“陛下的病真的全好了?”
孟玨請於安傳張太醫進來。
張太醫替劉弗陵把脈,察舌,又用金針探穴,喜色越來越重,最後難以置信地笑給劉弗陵磕頭:“恭喜陛下,恭喜陛下!”
劉弗陵心頭的巨石終於徹底落下,看向雲歌,眼中有激動、欣喜、希冀,黑眸燦若星河。
雲歌笑意滿麵,眼中卻怔怔落下淚來。
劉弗陵第一次在人前露了情緒,眼中帶憐,聲音喑啞,“這段日子讓你受苦了。”
雲歌隻定定看著他,不能作答。
孟玨淡淡掃了雲歌一眼,垂目端坐。
於安將眼角的濕意,匆匆抹去,笑捧了絹帕給雲歌,“雖然這是喜淚,可奴才還是巴望著姑娘笑口常開。”
雲歌低著頭,將眼淚擦去,心內百味雜陳,是真開心,可也是真苦澀,歡喜、痛苦竟能並聚。
好不容易收攏心神,將一切情緒都藏入心底,才敢抬頭。聽到孟玨正對張太醫和於安說如何照顧劉弗陵的身子,忙凝神細聽。
“……久病剛好的身子,內虛更勝病時,此時飲食一定要當心,起居也一定要當心,務必要一切都上心,萬萬不可大意。”
於安點頭,“奴才明白,陛下此時就如,一個人剛用盡全力將敵人打跑,敵人雖然被打走了,可自己的力量也用盡了,正是舊勁全失,新勁還未生的時刻。”於安還有半句話未說,這種時候,全無反抗力,若有意外,兇險比先前和敵人搏鬥時更可怕。
孟玨點頭,“於總管心裏明白就好。陛下的日常飲食,還是由下官擬定,於總管要親自負責。”
劉弗陵卻沒有聽他們說什麽,他一直都盯著雲歌,眼中有疑惑。雲歌側眸間,對上他的視線,不敢麵對,可更不敢逃避,隻能用盡力氣,盈盈而笑。
孟玨的視線從雲歌臉上掠過,看向了劉弗陵,“陛下要注意休養,不要晚睡,也盡量不要太過操心勞神。”
劉弗陵將疑惑暫且按下,移開了視線,對孟玨說:“朕一直都是個好病人,大夫吩咐什麽,朕做什麽。”
雲歌身上的壓迫感驟去,如果劉弗陵再多盯一瞬,她的笑隻怕當場就會崩潰。
劉弗陵對張太醫和孟玨道:“朕還有些事情,要和二位商議。”
兩人都說:“不敢,請陛下吩咐。”
“關於朕的病,兩位幫我想個法子,在外症上要瞞住……”雲歌疲憊不堪,再支撐不住,對於安打了個手勢,悄悄退出了大殿。
迴到自己的屋子,將孟玨給的香屑往熏爐裏丟了一大把,把自己扔到了榻上。
孟玨是在知道劉弗陵病後,給她新配的香屑,所以特意加強了凝神安眠的作用,雲歌雖思慮重重,但在熏香中,還是沉沉睡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