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劉弗陵一起爬山後,雲歌以為一切都會迴到從前。
可是,她錯了。
每日下朝後劉弗陵第一個去的地方依舊是椒房殿。他會和小妹把臂同遊,也會摘下香花贈佳人。
現在的小妹,和雲歌初相識時的她,已是判若兩人,青澀褪去,嬌媚盡顯。
雲歌卻在沉默中一日日憔悴消瘦,在沉默中,等著她的心全部化為灰燼。
偶爾,她會早起,或晚睡,在庭院、宮牆間,等著劉弗陵。
凝視著他的離去和歸來。
她用沉默維護著自己最後的一點尊嚴,可望著他的眼神,卻早已經將心底的一切出賣。劉弗陵如果願意看,不會看不懂。
他看見她時,會微微停一下,但他們之間過往的一切,也隻是讓他微微停一下。
他沉默地從她身側經過,遠離。
任由她在風中碎裂、凋零。
宣室殿內掛上了大紅的燈籠,屋內地毯和牆上的掛飾上,隨處可見龍鳳雙翔圖案。
沒有人肯告訴雲歌將要發生什麽。
“富裕,你去打聽一下,宮裏要有什麽喜事了嗎?”
……
“陛下要和皇後行圓房禮。”富裕打聽迴來後的聲音小如蚊蚋。
雲歌隻覺得五髒六腑都在疼,沉默地彎下身子,一動不動,唇邊似乎還有一絲笑意,額頭卻漸漸沁出顆顆冷汗。
劉弗陵晚上歸來,洗漱完,剛要上榻,卻看見密垂的紗簾下坐了一個人,雙臂抱著膝蓋,縮成小小的一團。
他凝視著紗簾下若隱若現的綠色身影,僵立在了地上。
“陵哥哥,你還放棄皇位嗎?”細微的聲音中有最後的懇求。
劉弗陵很艱難地開口:“這個位置固然有不為人知的艱辛,卻更有人人都知的其他一切。我不放心把皇位傳給劉賀和劉詢,我想傳給自己的兒子。”
“你要讓小妹成為你‘真正’的皇後?”
良久的沉默後,劉弗陵從齒縫裏擠出幾個字,“是!至少現在是。 ”
“我呢?”雲歌抬頭。
紗簾後的麵容,隱約不清,可傷痛、悲怒的視線仍直直刺到了劉弗陵心上。
劉弗陵袖下的手緊握著拳,“我會對你好,嗬寵你一輩子。目前除了皇後的位置不能給你,別的,你要什麽,我都可以給。”
雲歌驀然一把扯下了紗簾,身子不能抑製地輕輕顫抖,“陵哥哥,究竟是我錯了,還是你錯了?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我錯了,你也錯了。我錯在走了這麽多彎路,到要放棄時,才知道原來自己太天真。你錯在直到現在,仍不能稍做妥協。世事逼人,這世上哪裏有十全十美?為什麽不肯長大?為什麽不能稍退一步?”
雲歌盯著劉弗陵,眼內全是不敢相信,可在劉弗陵麵無表情的坦然下,又一絲一縷地消失。最後,眼中的傷、痛、怒都被她深深地埋了下去,隻餘一團了無生氣的漆黑。
她慢慢站起,赤著腳,走過金石地。
綠色裙裾輕飄間,兩隻雪足若隱若現。
劉弗陵胸內翻江倒海的疼痛,驀地閉上了眼睛。
快要出殿門時,雲歌突地想起一事,迴轉了身子,冷漠地說:“陛下,昔日諾言已逝,請把珍珠繡鞋還給我。”
劉弗陵身子輕震了下,一瞬後,才伸手入懷,緩緩地掏出了珍珠繡鞋。
劉弗陵欲遞未遞,雲歌一把奪過,飄出了屋子。
劉弗陵的手仍探在半空,一個古怪的“握”的姿勢,手裏卻空無一物。
雲歌覺得自己根本不認識自己。
她的父母、兄長都是頂高傲的人,她也一直以為自己會如卓文君一般,“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朱弦斷,明鏡缺……錦水湯湯,與君長訣!”
可她原來根本沒有自己想得那麽剛烈。
也許因為這個人是她的“陵哥哥”,也許隻是因為她的感情已經不能由自己控製,不管她的眼睛看到了多少,不管她的耳朵聽到了多少,她心裏仍是有一點點不肯相信。
因為心底一點渺茫的光,她拋下了驕傲,扔掉了自尊,站在了上官小妹麵前。
裙拖湘水,鬢綰巫雲,帶係柳腰。嫋娜、風流盡顯。
雲歌第一次發覺小妹雖身材嬌小,身段卻十分玲瓏。
小妹有無法抑製的喜悅,在雲歌麵前轉了個圈,“雲姐姐,好看嗎?裙子是新做的,陛下說我不適合穿那些笨重、繁複的宮裝,特意幫我選的這套衣裙。”
雲歌從未見過這樣的小妹,明媚、嬌豔、快樂。
小妹以前像屋簷陰影下的一潭死水,現在卻像枝頭綻放的鮮花。
雲歌自問,還有必要再問嗎?答案已經如此明顯。應該微笑著離去,至少還有一些殘留的自尊。
可是,她的心根本不受她控製。
“小妹,陛下真的喜歡你嗎?”
小妹臉色驀沉,眼神尖銳地盯著雲歌,但轉瞬間又把不悅隱去,含笑道:“雲姐姐,我知道在陛下心中,我再怎麽樣,也比不過你。不過,我自小就被教導要與後宮姐妹和睦相處。隻要雲姐姐對我好,我也會待雲姐姐好,我不會讓陛下為難。雲姐姐不必擔心將來。”
言下之意,她若敢輕越雷池,小妹也不會客氣。
雲歌不在意地繼續問,“小妹,陛下待你好嗎?”
小妹雖有些惱,更多的卻是嬌羞和喜悅,一如其他十四五歲情竇初開的少女。手指繞著腰間的羅帶,低著頭,隻是笑。
很久後,才小聲說:“陛下待雲姐姐更好。”小妹不能理解,“雲姐姐,你在想什麽?難不成你還怕我搶走了陛下?”
雲歌微笑,“不,他本來就是你的。是我錯了。”就這樣吧!不是本來就想過讓他和小妹在一起的嗎?可是心……為何如此痛?
“我沒有想過獨寵後宮,陛下是我們的,也是天下萬民的。陛下隻是現在還不方便冊封你,等我們圓房禮後,陛下肯定會盡快冊封你的,我也會幫著你的,你不必擔心霍光阻撓。”小妹滿臉嬌羞,拿起幾件首飾給雲歌看,“雲姐姐,你幫我看看,今日晚上我該戴什麽首飾。”
“他心中有你,不管戴什麽,都會很美。”雲歌向小妹行了一禮,轉身離去。
雲歌一人坐在淋池邊,靜靜看著接天荷花。
司天監說今日是大吉日。
今日是劉弗陵和上官小妹的大吉日,卻不是她的。
遠處的喜樂隱隱可聞。
雲歌探手撈了一片荷葉,撕成一縷一縷,緩緩放進嘴裏慢慢嚼著,本該異香滿唇齒的低光荷卻全是苦澀。
相隨?相隨!
當日言,仍在耳。
隻是他忘了說,他要牽著另一個人的手相隨。可她的舟太小,容納不下三個人。
雲歌對著滿池荷葉、荷花,大聲叫問:“你們也聽到了他那天說的話,是不是?是不是?”
荷花無聲,月光冷寂。
算算時辰,吉時應該已到。
雲歌隨手想將未吃完的荷葉扔掉,心中一痛,又縮迴了手,將荷葉小心地塞進了荷包。
起身去宣室殿和椒房殿,她要仔細地將一切看清楚。
十年盟約已成灰燼,她要把灰燼中的所有火星都澆熄。
胳膊粗細的龍鳳燭插滿殿堂,七彩孔雀羽繡出的龍鳳共翔圖垂在堂前。
軋金為絲,雕玉為飾,大紅的“囍”字宮燈從宣室殿直掛到椒房殿,地上是火紅的猩猩氈,虛空是大紅的燈籠,到處通紅一片。乍一看,覺得俗氣,看細了,卻覺得唯這極致的俗氣才能真正渲染出鋪天蓋地的喜氣。
讚者高唿:“吉時到。”
鼓瑟齊鳴,歌聲震耳。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劉弗陵腰係紅帶,身披紅袍,從宣室殿緩步而出,沿著紅毯向椒房殿行去。
突然,他的步子頓住。
隻見一襲綠裙在不遠處的鳳閣上隨風輕擺。
萬紅叢中一點綠,刺得人目疼。
她在暗,他在明。
他看不清楚她,而他的一舉一動卻會盡入她眼。
劉弗陵站立不動,讚者著急,卻不敢出聲催促,隻能輕輕抬手,讓鼓樂聲奏得更響。
在鼓樂的催促下,劉弗陵麵帶微笑,一步步走向椒房殿。
一截紅毯,如走了一生。
但無論多慢,最終還是走到了椒房殿前。
殿門緩緩打開,上官小妹身著大紅鳳冠霞帔,端坐在鳳榻上。
老嬤嬤將穀草稈、麩皮、瓜子、花生、核桃、栗子大把大把地撒到小妹腳前,同時高聲念誦讚詞。
劉弗陵踩著象征多子多孫的喜果,坐到了小妹身旁。
禮者捧上合巹酒,劉弗陵和上官小妹頭並頭,臂把臂,舉杯共飲。
杯中酒未盡,閣上的綠裙在風中悠忽一個飄揚,消失不見。
劉弗陵手中的杯子一顫,未飲盡的酒灑在了小妹的袖幅上。
上官小妹身子震了下,不動聲色地將自己的酒喝完。
雲歌一步步離開。
身後,椒房宮的朱紅殿門緩緩合上;身前,隻有黑漆漆、看不到一點光的漫長餘生。
紅色、喜慶、鼓樂,都消失,隻有安靜的黑暗籠罩著她。
走出未央宮,站在宮橋上,雲歌停下了腳步。
前方,是離開長安的路;後麵,是威嚴的大漢皇宮。
雲歌突然用力,將一直緊握在手中的繡鞋撕裂,上麵的珍珠悄無聲息地落到水中。
雲歌看著兩手中各一半的繡鞋,平平伸出雙手,傾斜,繡鞋從手心滑落,隨流水而去。
雲歌再未迴頭,直直向長安城外行去。
剛出城門未久。
孟玨牽馬而來,“雲歌。”
雲歌冷冷看了他一眼,從他身側走過。
孟玨牽著馬,沉默地走在雲歌身側。
行了許久,雲歌凝視著夜色深處,終於開口問道:“你來做什麽? ”
“送你一程。”
雲歌不再說話。
長亭更短亭,孟玨竟是送了一程又一程。行出長安城老遠,他仍然沒有迴去的意思。
雲歌道:“你迴去吧!迴家的路,不會迷失。”
孟玨未說話,仍然陪著雲歌行路。
雲歌歎氣,指了指前麵直通天際的路,“你要陪我一直走下去嗎?”又指了指身後的長安城,“你舍得那裏嗎?”
孟玨沉默了一瞬,停住了腳步,“見到你三哥,代我向他問好。 ”
雲歌詫異,“你認識我三哥?”轉念間,又是一聲冷哼,“‘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行事前的準備功夫做得真足!隻怕你比我還清楚我家的事情,我正在納悶我爹娘為何會離開漢朝,你是不是也知道,說給我聽聽。”
可是,她錯了。
每日下朝後劉弗陵第一個去的地方依舊是椒房殿。他會和小妹把臂同遊,也會摘下香花贈佳人。
現在的小妹,和雲歌初相識時的她,已是判若兩人,青澀褪去,嬌媚盡顯。
雲歌卻在沉默中一日日憔悴消瘦,在沉默中,等著她的心全部化為灰燼。
偶爾,她會早起,或晚睡,在庭院、宮牆間,等著劉弗陵。
凝視著他的離去和歸來。
她用沉默維護著自己最後的一點尊嚴,可望著他的眼神,卻早已經將心底的一切出賣。劉弗陵如果願意看,不會看不懂。
他看見她時,會微微停一下,但他們之間過往的一切,也隻是讓他微微停一下。
他沉默地從她身側經過,遠離。
任由她在風中碎裂、凋零。
宣室殿內掛上了大紅的燈籠,屋內地毯和牆上的掛飾上,隨處可見龍鳳雙翔圖案。
沒有人肯告訴雲歌將要發生什麽。
“富裕,你去打聽一下,宮裏要有什麽喜事了嗎?”
……
“陛下要和皇後行圓房禮。”富裕打聽迴來後的聲音小如蚊蚋。
雲歌隻覺得五髒六腑都在疼,沉默地彎下身子,一動不動,唇邊似乎還有一絲笑意,額頭卻漸漸沁出顆顆冷汗。
劉弗陵晚上歸來,洗漱完,剛要上榻,卻看見密垂的紗簾下坐了一個人,雙臂抱著膝蓋,縮成小小的一團。
他凝視著紗簾下若隱若現的綠色身影,僵立在了地上。
“陵哥哥,你還放棄皇位嗎?”細微的聲音中有最後的懇求。
劉弗陵很艱難地開口:“這個位置固然有不為人知的艱辛,卻更有人人都知的其他一切。我不放心把皇位傳給劉賀和劉詢,我想傳給自己的兒子。”
“你要讓小妹成為你‘真正’的皇後?”
良久的沉默後,劉弗陵從齒縫裏擠出幾個字,“是!至少現在是。 ”
“我呢?”雲歌抬頭。
紗簾後的麵容,隱約不清,可傷痛、悲怒的視線仍直直刺到了劉弗陵心上。
劉弗陵袖下的手緊握著拳,“我會對你好,嗬寵你一輩子。目前除了皇後的位置不能給你,別的,你要什麽,我都可以給。”
雲歌驀然一把扯下了紗簾,身子不能抑製地輕輕顫抖,“陵哥哥,究竟是我錯了,還是你錯了?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我錯了,你也錯了。我錯在走了這麽多彎路,到要放棄時,才知道原來自己太天真。你錯在直到現在,仍不能稍做妥協。世事逼人,這世上哪裏有十全十美?為什麽不肯長大?為什麽不能稍退一步?”
雲歌盯著劉弗陵,眼內全是不敢相信,可在劉弗陵麵無表情的坦然下,又一絲一縷地消失。最後,眼中的傷、痛、怒都被她深深地埋了下去,隻餘一團了無生氣的漆黑。
她慢慢站起,赤著腳,走過金石地。
綠色裙裾輕飄間,兩隻雪足若隱若現。
劉弗陵胸內翻江倒海的疼痛,驀地閉上了眼睛。
快要出殿門時,雲歌突地想起一事,迴轉了身子,冷漠地說:“陛下,昔日諾言已逝,請把珍珠繡鞋還給我。”
劉弗陵身子輕震了下,一瞬後,才伸手入懷,緩緩地掏出了珍珠繡鞋。
劉弗陵欲遞未遞,雲歌一把奪過,飄出了屋子。
劉弗陵的手仍探在半空,一個古怪的“握”的姿勢,手裏卻空無一物。
雲歌覺得自己根本不認識自己。
她的父母、兄長都是頂高傲的人,她也一直以為自己會如卓文君一般,“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朱弦斷,明鏡缺……錦水湯湯,與君長訣!”
可她原來根本沒有自己想得那麽剛烈。
也許因為這個人是她的“陵哥哥”,也許隻是因為她的感情已經不能由自己控製,不管她的眼睛看到了多少,不管她的耳朵聽到了多少,她心裏仍是有一點點不肯相信。
因為心底一點渺茫的光,她拋下了驕傲,扔掉了自尊,站在了上官小妹麵前。
裙拖湘水,鬢綰巫雲,帶係柳腰。嫋娜、風流盡顯。
雲歌第一次發覺小妹雖身材嬌小,身段卻十分玲瓏。
小妹有無法抑製的喜悅,在雲歌麵前轉了個圈,“雲姐姐,好看嗎?裙子是新做的,陛下說我不適合穿那些笨重、繁複的宮裝,特意幫我選的這套衣裙。”
雲歌從未見過這樣的小妹,明媚、嬌豔、快樂。
小妹以前像屋簷陰影下的一潭死水,現在卻像枝頭綻放的鮮花。
雲歌自問,還有必要再問嗎?答案已經如此明顯。應該微笑著離去,至少還有一些殘留的自尊。
可是,她的心根本不受她控製。
“小妹,陛下真的喜歡你嗎?”
小妹臉色驀沉,眼神尖銳地盯著雲歌,但轉瞬間又把不悅隱去,含笑道:“雲姐姐,我知道在陛下心中,我再怎麽樣,也比不過你。不過,我自小就被教導要與後宮姐妹和睦相處。隻要雲姐姐對我好,我也會待雲姐姐好,我不會讓陛下為難。雲姐姐不必擔心將來。”
言下之意,她若敢輕越雷池,小妹也不會客氣。
雲歌不在意地繼續問,“小妹,陛下待你好嗎?”
小妹雖有些惱,更多的卻是嬌羞和喜悅,一如其他十四五歲情竇初開的少女。手指繞著腰間的羅帶,低著頭,隻是笑。
很久後,才小聲說:“陛下待雲姐姐更好。”小妹不能理解,“雲姐姐,你在想什麽?難不成你還怕我搶走了陛下?”
雲歌微笑,“不,他本來就是你的。是我錯了。”就這樣吧!不是本來就想過讓他和小妹在一起的嗎?可是心……為何如此痛?
“我沒有想過獨寵後宮,陛下是我們的,也是天下萬民的。陛下隻是現在還不方便冊封你,等我們圓房禮後,陛下肯定會盡快冊封你的,我也會幫著你的,你不必擔心霍光阻撓。”小妹滿臉嬌羞,拿起幾件首飾給雲歌看,“雲姐姐,你幫我看看,今日晚上我該戴什麽首飾。”
“他心中有你,不管戴什麽,都會很美。”雲歌向小妹行了一禮,轉身離去。
雲歌一人坐在淋池邊,靜靜看著接天荷花。
司天監說今日是大吉日。
今日是劉弗陵和上官小妹的大吉日,卻不是她的。
遠處的喜樂隱隱可聞。
雲歌探手撈了一片荷葉,撕成一縷一縷,緩緩放進嘴裏慢慢嚼著,本該異香滿唇齒的低光荷卻全是苦澀。
相隨?相隨!
當日言,仍在耳。
隻是他忘了說,他要牽著另一個人的手相隨。可她的舟太小,容納不下三個人。
雲歌對著滿池荷葉、荷花,大聲叫問:“你們也聽到了他那天說的話,是不是?是不是?”
荷花無聲,月光冷寂。
算算時辰,吉時應該已到。
雲歌隨手想將未吃完的荷葉扔掉,心中一痛,又縮迴了手,將荷葉小心地塞進了荷包。
起身去宣室殿和椒房殿,她要仔細地將一切看清楚。
十年盟約已成灰燼,她要把灰燼中的所有火星都澆熄。
胳膊粗細的龍鳳燭插滿殿堂,七彩孔雀羽繡出的龍鳳共翔圖垂在堂前。
軋金為絲,雕玉為飾,大紅的“囍”字宮燈從宣室殿直掛到椒房殿,地上是火紅的猩猩氈,虛空是大紅的燈籠,到處通紅一片。乍一看,覺得俗氣,看細了,卻覺得唯這極致的俗氣才能真正渲染出鋪天蓋地的喜氣。
讚者高唿:“吉時到。”
鼓瑟齊鳴,歌聲震耳。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劉弗陵腰係紅帶,身披紅袍,從宣室殿緩步而出,沿著紅毯向椒房殿行去。
突然,他的步子頓住。
隻見一襲綠裙在不遠處的鳳閣上隨風輕擺。
萬紅叢中一點綠,刺得人目疼。
她在暗,他在明。
他看不清楚她,而他的一舉一動卻會盡入她眼。
劉弗陵站立不動,讚者著急,卻不敢出聲催促,隻能輕輕抬手,讓鼓樂聲奏得更響。
在鼓樂的催促下,劉弗陵麵帶微笑,一步步走向椒房殿。
一截紅毯,如走了一生。
但無論多慢,最終還是走到了椒房殿前。
殿門緩緩打開,上官小妹身著大紅鳳冠霞帔,端坐在鳳榻上。
老嬤嬤將穀草稈、麩皮、瓜子、花生、核桃、栗子大把大把地撒到小妹腳前,同時高聲念誦讚詞。
劉弗陵踩著象征多子多孫的喜果,坐到了小妹身旁。
禮者捧上合巹酒,劉弗陵和上官小妹頭並頭,臂把臂,舉杯共飲。
杯中酒未盡,閣上的綠裙在風中悠忽一個飄揚,消失不見。
劉弗陵手中的杯子一顫,未飲盡的酒灑在了小妹的袖幅上。
上官小妹身子震了下,不動聲色地將自己的酒喝完。
雲歌一步步離開。
身後,椒房宮的朱紅殿門緩緩合上;身前,隻有黑漆漆、看不到一點光的漫長餘生。
紅色、喜慶、鼓樂,都消失,隻有安靜的黑暗籠罩著她。
走出未央宮,站在宮橋上,雲歌停下了腳步。
前方,是離開長安的路;後麵,是威嚴的大漢皇宮。
雲歌突然用力,將一直緊握在手中的繡鞋撕裂,上麵的珍珠悄無聲息地落到水中。
雲歌看著兩手中各一半的繡鞋,平平伸出雙手,傾斜,繡鞋從手心滑落,隨流水而去。
雲歌再未迴頭,直直向長安城外行去。
剛出城門未久。
孟玨牽馬而來,“雲歌。”
雲歌冷冷看了他一眼,從他身側走過。
孟玨牽著馬,沉默地走在雲歌身側。
行了許久,雲歌凝視著夜色深處,終於開口問道:“你來做什麽? ”
“送你一程。”
雲歌不再說話。
長亭更短亭,孟玨竟是送了一程又一程。行出長安城老遠,他仍然沒有迴去的意思。
雲歌道:“你迴去吧!迴家的路,不會迷失。”
孟玨未說話,仍然陪著雲歌行路。
雲歌歎氣,指了指前麵直通天際的路,“你要陪我一直走下去嗎?”又指了指身後的長安城,“你舍得那裏嗎?”
孟玨沉默了一瞬,停住了腳步,“見到你三哥,代我向他問好。 ”
雲歌詫異,“你認識我三哥?”轉念間,又是一聲冷哼,“‘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行事前的準備功夫做得真足!隻怕你比我還清楚我家的事情,我正在納悶我爹娘為何會離開漢朝,你是不是也知道,說給我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