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病已向克爾嗒嗒拱手為揖:“我朝乃禮樂之邦,我們用美酒款待客人疲累的身,用歌聲愉悅他們思鄉的心,我們的弓箭刀戈隻會出示給敵人。如果遠道而來的客人想用自己的方式來印證我們的友誼,我們也必定奉陪。”
克爾嗒嗒遲疑,卻又不甘心。
來之前,他在所有羌族部落酋領麵前,拍著胸脯保證過定會讓長安人永遠記住羌人的英勇。此行所帶的四個人是從羌族戰士中精心挑選出來的勇士,根據父王的命令,是想用此舉讓羌族各個酋領堅定信心,完成統一,共議大舉。
劉病已見狀,知道雖已奪了克爾嗒嗒的勢,卻還沒讓他死心。
“王子殿下,在下位列漢朝百官之末,若王子的勇士願意與我比試一場,在下不勝榮幸。”
克爾嗒嗒身後的勇士哲赤兒早已躍躍欲試,聽聞劉病已主動挑戰,再難按捺,忙對克爾嗒嗒說:“王子,我願意出戰。”
克爾嗒嗒看向劉弗陵,劉弗陵道:“以武會友,點到為止。”於安忙命人清理場地,又暗中囑咐把最好的太醫都叫來。
許平君自劉病已走出宴席,就一直大氣都不敢喘。
此時聽聞劉病已要直接和對方的勇士搏鬥,心裏滋味十分複雜。
作為大漢子民,對羌族王子咄咄逼人的挑釁和羞辱,她的憤慨不比任何人少,所以當她看到她的夫婿從殿下緩步高歌而出,一身浩然正氣,慨然麵對夷族王子,她的內心全是驕傲和激動。
那個人是她的夫婿!
許平君此生得夫如此,還有何憾?
可另外一麵,正因為那個人是她的夫婿,所以她除了激動和驕傲,還有擔心和害怕。
雲歌握住許平君的手,“別怕!大哥曾是長安城內遊俠之首,武藝絕對不一般,否則那些遊俠如何會服大哥?”
克爾嗒嗒笑對劉弗陵說:“尊貴的天朝皇帝,既然要比試,不如以三場定輸贏,將來傳唱到民間,也是我們兩邦友好的見證。”劉弗陵微微而笑,胸中乾坤早定,“就依王子所請。諫議大夫孟玨上殿接旨。朕命你代表我朝與羌族勇士切磋技藝。”
宴席上一片默然,不知道皇帝在想什麽,派一個文官迎戰?如果是霍光的命令,還好理解。可是皇帝?就算孟玨得罪了皇帝,皇帝想借刀殺人,也不用在這個節骨眼吧?
孟玨卻是一點沒有驚訝,他都已經知道當日長安城外的莫名廝殺中,碰到的人是於安、七喜他們,那麽皇帝知道他會武功,也沒什麽好奇怪。
他微笑著起身、上前,磕頭、接旨。
第三個人選?
劉弗陵淡然地看向霍光,霍光知道這場和劉弗陵的暗中較量,自
己又棋差了一著。
當年,戾太子選出保護劉病已的侍衛都是一等一的高手。劉病已身處生死邊緣,為了活命,武功自然要盡心學。後來他又混跡於江湖遊俠中,所學更是龐雜,“大哥”之名絕非浪得,所以霍光和劉弗陵都知道劉病已穩贏。
霍光雖對孟玨的武功不甚清楚,可劉弗陵絕不會拿大漢國威開玩笑,所以劉弗陵對孟玨自然有必勝的信心,而他對劉弗陵的識人眼光絕不會懷疑。
劉弗陵的劍走偏鋒,不但將劣勢盡化,而且憑借今日之功,劉弗陵將來想任命劉病已、孟玨官職,他很難再出言反駁。
到了此際,霍光再不敢猶豫,正想為霍家子弟請戰。
克爾嗒嗒身邊一直未出言的羌族公主,突然彎身向劉弗陵行禮,“尊貴的皇帝,阿麗雅請求能比試第三場。”
克爾嗒嗒心中已有安排,不料被妹子搶了先,本有些不快,但轉念一想,這個妹子一手鞭子使得極好,二則她是個女子,隻知道草原女兒剛健不比男兒差,卻未聽聞過中原女子善武,漢人若派個男子出來,即使贏了也是顏麵無光,且看漢人如何應對。
劉弗陵早已智珠在握,並不計較第三場輸贏。
如果對方是男子,任由霍光決定霍家任何一人出戰,霍家的幾個子弟,雖然狂傲,但武功的確不弱。
若能贏自然很好,不能贏也很好!
可竟然是個女子,隻覺的確有些難辦。
想到於安親自教導的幾個宮女應該還可一用,可今日隻有抹茶在前殿,再說若讓百官知道宮女會武,後患無窮。也許隻能讓阿麗雅在女眷中任挑對手,權當是一次閨閣笑鬧,供人茶後品談。
還未想定,忽地聽到一個清脆的聲音。
“陛下,奴婢願意和公主比試。”
雲歌在下麵看到劉弗陵躊躇不能決,遂決定自己應下這場比試。
許平君想拉沒有拉住,雲歌已經離席,到殿前跪下請命。
劉弗陵看著跪在地上的雲歌,心內有為難,有溫暖。這殿堂內,他終究不是孤零零一人坐於高處了。
可雲歌的武功?
雖然不太清楚,但和雲歌相處了這麽久,知道她看菜譜、看詩賦、讀野史,卻從未見過她翻宮廷內的武功秘籍。以她的性格,若沒有興趣的東西,豈會逼迫自己去做?
正想尋個借口駁迴,可看她眼內,流露的全是“答應我吧!答應我吧!我保證不會有事”。而克爾嗒嗒和四夷使者都如待撲的虎狼,冷眼看著他的一舉一動。
劉弗陵隻得抬手讓雲歌起來,準了她的請求。
劉弗陵瞟了眼下方立著的七喜,七喜忙借著去問雲歌需要什麽兵器的機會,向雲歌一遍遍叮囑,“陛下心中早有計較,打不過就認輸,您可千萬別傷到了自己。”
雲歌滿臉笑嘻嘻,頻頻點頭,“當然,當然。我可不會拿自己的小命開玩笑。”
七喜又問:“姑娘用什麽兵器?”
雲歌撓撓頭,一臉茫然,“我還沒想好,等我想好了告訴你。”
七喜感覺頭頂有一群烏鴉飛過,擦著冷汗離去。
雲歌的出戰立即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連精神消沉、一直漠然置身事外的霍成君也放下了手中的酒杯,心緒複雜地看向了雲歌。
許平君就更不用提了,此時台上三人都是她心中至親的人,她恨不得也能飛到台上,與他們並肩而戰。可自己卻什麽忙都幫不上,隻能心中又是求神又是祈天,希望一切平安,真的是“點到即止”。
雲歌全當孟玨不存在,隻笑嘻嘻地和劉病已行了個禮,坐到劉病已身側,開始東看西看、上看下看地打量阿麗雅,一副全然沒把這當迴事,隻是好玩的樣子。
劉病已和孟玨無語地看著雲歌。
雲歌三腳貓的功夫竟然也敢來丟人現眼?!
如果不是在這樣的場合,他們肯定早拎著她脖子,把她從哪兒來的,扔迴哪兒去了。
第一場是劉病已對哲赤兒。
劉病已上場前,孟玨笑和他低聲說了幾句話,劉病已微笑著點了點頭,從容而去。
哲赤兒甕聲甕氣地說:“我在馬背上殺敵時,兵器是狼牙棒。馬背下的功夫最擅長摔跤和近身搏鬥,沒有武器。不過你可以用武器。”
劉病已以坦誠迴待對方的坦誠,拱手為禮,“我自幼所學很雜,一時倒說不上最擅長什麽,願意徒手與兄台切磋一番。”
哲赤兒點了點頭,發動了攻擊。
哲赤兒人雖長得粗豪,武功卻粗中有細。
下盤用了摔跤的“定”和“閃”,雙拳卻用的是近身搏鬥的“快”和“纏”,出拳連綿、迅速,一波接一波,纏得劉病已隻能在他拳風中閃躲。
哲赤兒果然如他所說,隻會這兩種功夫。
因為隻會這兩種功夫,幾十年下來,反倒練習得十分精純,下盤的“穩”和雙拳的“快”已經配合得天衣無縫。
會武功的人自然能看出哲赤兒無意中已經貼合了漢人武功中的化繁為簡、化巧為拙,可不懂武功的夫人、小姐們卻看得十分無趣。劉病已卻大不一樣,隻看他騰挪閃躍,招式時而簡單,時而繁雜,時而疏緩,時而剛猛,看得夫人、小姐們眼花繚亂,隻覺過癮。
雲歌卻十分不解,大哥的武功看著是華麗好看,可怎麽覺得他根本沒有盡力。大哥給人一種,他所學很雜,卻沒有一樣精純的感覺。但她知道劉病已絕非這樣的人,他會涉獵很廣,可絕不會每樣都蜻蜓點水,他一定會揀自己認為最好的東西,學到最精。
轉眼間已經一百多招,劉病已和哲赤兒都是毫發未損。
劉病已本就對草原武功有一些了解,此時看了哲赤兒一百多招,心中計議已定。對哲赤兒說了聲:“小心。”功夫突換,用和哲赤兒一模一樣的招式和哲赤兒對攻。
哲赤兒是心思專純的人,五六歲學了摔跤和搏鬥,就心無旁騖地練習,也不管這世上還有沒有其他高深功夫。幾十年下來,不知不覺中,竟然將草原上人人都會的技藝練到了無人能敵的境界。若劉病已使用其他任何功夫,他都會如往常一樣,不管對手如何花樣百出,不管虛招實招,他自是見招打招。可劉病已突然用了他的功夫打他,哲赤兒腦內一下就蒙了。想著他怎麽也會我的功夫?他下麵要打什麽,我都知道呀!那我該如何打?可他不也知道我如何打嗎?他肯定已經有了準備,那我究竟該怎麽打……
劉病已借著哲赤兒的失神,忽然腳下勾,上身撲,用了一個最古老的摔跤姿勢——過肩摔,把哲赤兒摔在了地上。
大殿中的人突然看到兩個人使一模一樣的功夫對打,也是發蒙,直到劉病已將哲赤兒摔倒,大家都還未反應過來。
劉弗陵率先鼓掌讚好,眾人這才意識到,劉病已贏了,忙大聲喝彩。
劉病已扶哲赤兒起身,哲赤兒赤紅著臉,一臉迷茫地說:“你功夫真好,你贏了。”
劉病已知道這個老實人心上有了陰影,以後再過招,定會先不自信。哲赤兒的武功十分好,他的心無旁騖,已經暗合了武學中“守”字的最高境界。他隻要心不亂,外人想攻倒他,絕不容易。
克爾嗒嗒遲疑,卻又不甘心。
來之前,他在所有羌族部落酋領麵前,拍著胸脯保證過定會讓長安人永遠記住羌人的英勇。此行所帶的四個人是從羌族戰士中精心挑選出來的勇士,根據父王的命令,是想用此舉讓羌族各個酋領堅定信心,完成統一,共議大舉。
劉病已見狀,知道雖已奪了克爾嗒嗒的勢,卻還沒讓他死心。
“王子殿下,在下位列漢朝百官之末,若王子的勇士願意與我比試一場,在下不勝榮幸。”
克爾嗒嗒身後的勇士哲赤兒早已躍躍欲試,聽聞劉病已主動挑戰,再難按捺,忙對克爾嗒嗒說:“王子,我願意出戰。”
克爾嗒嗒看向劉弗陵,劉弗陵道:“以武會友,點到為止。”於安忙命人清理場地,又暗中囑咐把最好的太醫都叫來。
許平君自劉病已走出宴席,就一直大氣都不敢喘。
此時聽聞劉病已要直接和對方的勇士搏鬥,心裏滋味十分複雜。
作為大漢子民,對羌族王子咄咄逼人的挑釁和羞辱,她的憤慨不比任何人少,所以當她看到她的夫婿從殿下緩步高歌而出,一身浩然正氣,慨然麵對夷族王子,她的內心全是驕傲和激動。
那個人是她的夫婿!
許平君此生得夫如此,還有何憾?
可另外一麵,正因為那個人是她的夫婿,所以她除了激動和驕傲,還有擔心和害怕。
雲歌握住許平君的手,“別怕!大哥曾是長安城內遊俠之首,武藝絕對不一般,否則那些遊俠如何會服大哥?”
克爾嗒嗒笑對劉弗陵說:“尊貴的天朝皇帝,既然要比試,不如以三場定輸贏,將來傳唱到民間,也是我們兩邦友好的見證。”劉弗陵微微而笑,胸中乾坤早定,“就依王子所請。諫議大夫孟玨上殿接旨。朕命你代表我朝與羌族勇士切磋技藝。”
宴席上一片默然,不知道皇帝在想什麽,派一個文官迎戰?如果是霍光的命令,還好理解。可是皇帝?就算孟玨得罪了皇帝,皇帝想借刀殺人,也不用在這個節骨眼吧?
孟玨卻是一點沒有驚訝,他都已經知道當日長安城外的莫名廝殺中,碰到的人是於安、七喜他們,那麽皇帝知道他會武功,也沒什麽好奇怪。
他微笑著起身、上前,磕頭、接旨。
第三個人選?
劉弗陵淡然地看向霍光,霍光知道這場和劉弗陵的暗中較量,自
己又棋差了一著。
當年,戾太子選出保護劉病已的侍衛都是一等一的高手。劉病已身處生死邊緣,為了活命,武功自然要盡心學。後來他又混跡於江湖遊俠中,所學更是龐雜,“大哥”之名絕非浪得,所以霍光和劉弗陵都知道劉病已穩贏。
霍光雖對孟玨的武功不甚清楚,可劉弗陵絕不會拿大漢國威開玩笑,所以劉弗陵對孟玨自然有必勝的信心,而他對劉弗陵的識人眼光絕不會懷疑。
劉弗陵的劍走偏鋒,不但將劣勢盡化,而且憑借今日之功,劉弗陵將來想任命劉病已、孟玨官職,他很難再出言反駁。
到了此際,霍光再不敢猶豫,正想為霍家子弟請戰。
克爾嗒嗒身邊一直未出言的羌族公主,突然彎身向劉弗陵行禮,“尊貴的皇帝,阿麗雅請求能比試第三場。”
克爾嗒嗒心中已有安排,不料被妹子搶了先,本有些不快,但轉念一想,這個妹子一手鞭子使得極好,二則她是個女子,隻知道草原女兒剛健不比男兒差,卻未聽聞過中原女子善武,漢人若派個男子出來,即使贏了也是顏麵無光,且看漢人如何應對。
劉弗陵早已智珠在握,並不計較第三場輸贏。
如果對方是男子,任由霍光決定霍家任何一人出戰,霍家的幾個子弟,雖然狂傲,但武功的確不弱。
若能贏自然很好,不能贏也很好!
可竟然是個女子,隻覺的確有些難辦。
想到於安親自教導的幾個宮女應該還可一用,可今日隻有抹茶在前殿,再說若讓百官知道宮女會武,後患無窮。也許隻能讓阿麗雅在女眷中任挑對手,權當是一次閨閣笑鬧,供人茶後品談。
還未想定,忽地聽到一個清脆的聲音。
“陛下,奴婢願意和公主比試。”
雲歌在下麵看到劉弗陵躊躇不能決,遂決定自己應下這場比試。
許平君想拉沒有拉住,雲歌已經離席,到殿前跪下請命。
劉弗陵看著跪在地上的雲歌,心內有為難,有溫暖。這殿堂內,他終究不是孤零零一人坐於高處了。
可雲歌的武功?
雖然不太清楚,但和雲歌相處了這麽久,知道她看菜譜、看詩賦、讀野史,卻從未見過她翻宮廷內的武功秘籍。以她的性格,若沒有興趣的東西,豈會逼迫自己去做?
正想尋個借口駁迴,可看她眼內,流露的全是“答應我吧!答應我吧!我保證不會有事”。而克爾嗒嗒和四夷使者都如待撲的虎狼,冷眼看著他的一舉一動。
劉弗陵隻得抬手讓雲歌起來,準了她的請求。
劉弗陵瞟了眼下方立著的七喜,七喜忙借著去問雲歌需要什麽兵器的機會,向雲歌一遍遍叮囑,“陛下心中早有計較,打不過就認輸,您可千萬別傷到了自己。”
雲歌滿臉笑嘻嘻,頻頻點頭,“當然,當然。我可不會拿自己的小命開玩笑。”
七喜又問:“姑娘用什麽兵器?”
雲歌撓撓頭,一臉茫然,“我還沒想好,等我想好了告訴你。”
七喜感覺頭頂有一群烏鴉飛過,擦著冷汗離去。
雲歌的出戰立即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連精神消沉、一直漠然置身事外的霍成君也放下了手中的酒杯,心緒複雜地看向了雲歌。
許平君就更不用提了,此時台上三人都是她心中至親的人,她恨不得也能飛到台上,與他們並肩而戰。可自己卻什麽忙都幫不上,隻能心中又是求神又是祈天,希望一切平安,真的是“點到即止”。
雲歌全當孟玨不存在,隻笑嘻嘻地和劉病已行了個禮,坐到劉病已身側,開始東看西看、上看下看地打量阿麗雅,一副全然沒把這當迴事,隻是好玩的樣子。
劉病已和孟玨無語地看著雲歌。
雲歌三腳貓的功夫竟然也敢來丟人現眼?!
如果不是在這樣的場合,他們肯定早拎著她脖子,把她從哪兒來的,扔迴哪兒去了。
第一場是劉病已對哲赤兒。
劉病已上場前,孟玨笑和他低聲說了幾句話,劉病已微笑著點了點頭,從容而去。
哲赤兒甕聲甕氣地說:“我在馬背上殺敵時,兵器是狼牙棒。馬背下的功夫最擅長摔跤和近身搏鬥,沒有武器。不過你可以用武器。”
劉病已以坦誠迴待對方的坦誠,拱手為禮,“我自幼所學很雜,一時倒說不上最擅長什麽,願意徒手與兄台切磋一番。”
哲赤兒點了點頭,發動了攻擊。
哲赤兒人雖長得粗豪,武功卻粗中有細。
下盤用了摔跤的“定”和“閃”,雙拳卻用的是近身搏鬥的“快”和“纏”,出拳連綿、迅速,一波接一波,纏得劉病已隻能在他拳風中閃躲。
哲赤兒果然如他所說,隻會這兩種功夫。
因為隻會這兩種功夫,幾十年下來,反倒練習得十分精純,下盤的“穩”和雙拳的“快”已經配合得天衣無縫。
會武功的人自然能看出哲赤兒無意中已經貼合了漢人武功中的化繁為簡、化巧為拙,可不懂武功的夫人、小姐們卻看得十分無趣。劉病已卻大不一樣,隻看他騰挪閃躍,招式時而簡單,時而繁雜,時而疏緩,時而剛猛,看得夫人、小姐們眼花繚亂,隻覺過癮。
雲歌卻十分不解,大哥的武功看著是華麗好看,可怎麽覺得他根本沒有盡力。大哥給人一種,他所學很雜,卻沒有一樣精純的感覺。但她知道劉病已絕非這樣的人,他會涉獵很廣,可絕不會每樣都蜻蜓點水,他一定會揀自己認為最好的東西,學到最精。
轉眼間已經一百多招,劉病已和哲赤兒都是毫發未損。
劉病已本就對草原武功有一些了解,此時看了哲赤兒一百多招,心中計議已定。對哲赤兒說了聲:“小心。”功夫突換,用和哲赤兒一模一樣的招式和哲赤兒對攻。
哲赤兒是心思專純的人,五六歲學了摔跤和搏鬥,就心無旁騖地練習,也不管這世上還有沒有其他高深功夫。幾十年下來,不知不覺中,竟然將草原上人人都會的技藝練到了無人能敵的境界。若劉病已使用其他任何功夫,他都會如往常一樣,不管對手如何花樣百出,不管虛招實招,他自是見招打招。可劉病已突然用了他的功夫打他,哲赤兒腦內一下就蒙了。想著他怎麽也會我的功夫?他下麵要打什麽,我都知道呀!那我該如何打?可他不也知道我如何打嗎?他肯定已經有了準備,那我究竟該怎麽打……
劉病已借著哲赤兒的失神,忽然腳下勾,上身撲,用了一個最古老的摔跤姿勢——過肩摔,把哲赤兒摔在了地上。
大殿中的人突然看到兩個人使一模一樣的功夫對打,也是發蒙,直到劉病已將哲赤兒摔倒,大家都還未反應過來。
劉弗陵率先鼓掌讚好,眾人這才意識到,劉病已贏了,忙大聲喝彩。
劉病已扶哲赤兒起身,哲赤兒赤紅著臉,一臉迷茫地說:“你功夫真好,你贏了。”
劉病已知道這個老實人心上有了陰影,以後再過招,定會先不自信。哲赤兒的武功十分好,他的心無旁騖,已經暗合了武學中“守”字的最高境界。他隻要心不亂,外人想攻倒他,絕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