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呀!”童貫一生的氣魄全丟了幹淨,人徙那臉本就不陰不陽,此時也帶著從未出現過的大人之態,童貫以為遇到了鬼魂,轉身就往外跑,郭藥師一腳將破門踢上。
人徙哈哈笑著上前去拉童貫的手,“太師摸摸,是熱的。”
童貫感受到對方那手的熱度,方迴過神來,意識到自己完全失態,又愣了一愣一把抓過人徙的手道:“王爺!太好了,您還活著!”
“那可不是,不然多使太師掛念。”人徙拍著他的肩膀,“聽說童太師打了勝仗,恭喜恭喜啊!迴去可否將這功勞與我一份,讓我在陛下麵前也有個麵子不是?”
“那是自然,自然!王爺放心!”童貫鬆口氣,身體也放鬆下來,卻突然聽到耳邊一聲炸雷:
“童貫!”人徙麵目全變,氣得雙眉上挑。
“本王從未見過你這樣厚臉皮又恬不知恥的人!想滅本王不成,如若本王稍不留心,小命玩完!而本王剛幫你打了勝仗,心裏恨著本王卻還能說出那場麵話來!你真真乃朝中第一會帶兵而臉又如樹皮的人!你不要以為本王好糊弄,本王已去了地府,閻王老子卻嫌本王淘氣,他不收!閻王都不收的人,以你區區小人,能奈我何?”
童貫瞪著她,卻發不出聲。怎麽短短半個多月,這小王爺變化如此大?以往是聰明,但帶著點孩子氣,帶著點眾皇子都有的書卷溫軟氣。而如今……她的這勢頭,以往隻出現過一次,那就是滅王黼時。難不成這孩子,本來就有此氣,而梁師成把她丟到這戰場上來,反而……
童貫還在膽戰心驚地亂想,一旁的軍士已聽人徙命令與他兩個胳膊一架,拖至牆邊,用繩索捆上。人徙則慢悠悠冷笑著說道:“此地乃遼軍的舊營,而此屋,乃遼軍臨時關押罪犯的地方。今日倒多謝這地方,招待童太師再合適不過。”看見童貫仍愣愣的,接著說道:“以往,我連見血都怕得要命。而如今,人命已在手裏兩條。童太師若不安份,將是第三條。”
“王爺不要開玩笑。”童貫好容易冷靜下心智,額頭汗水滴落,“有什麽,好好講,弄這陣勢做什麽!”
“你當是玩笑?!”人徙著了魔般,雙眼都發紅,抽過劍來抵住童貫的脖子,頓時血珠亂冒,“我要太師迴去如實講我的功績,記住,是如實,不是什麽過場子拿功勞。至於怎麽圓這個你自己弄出的漏子,你自己想。”
童貫努力轉轉腦子,知道她還是不敢貿然試著推翻他,梁師成這棵大樹根深著,一時是推不倒的。想到此,他便擠出一絲笑容道:“如果我那樣做,王爺也就守口如瓶,放過我了?王爺不怕現在放了我,我又使法子害王爺?”
“你隻管去害。”人徙哼一聲,“郭藥師已是人證,你聽到我死了後大喜,還許諾封他為官,到朝堂上,你脫得了麽?雖然梁大人我是暫時奈何不得,但我死了你也必然償命。若是用太師這貴命換我這小命,太師恐怕是覺得虧。”
這已將利害關係都呈現在眼前,童貫一咬牙道:“一言為定。”他知道他說出這句話,就等於放棄了對人徙的所有幹預和加害——郭藥師的證詞像個澆油的木頭一般,隨時都能引著,自己以後一動,都可能因為謀害皇子而送命,這就是一個難受的把柄,被人牢牢捏著了。
人徙滿意地哈哈大笑,笑得連自己都不相信這是自己發出的笑聲——自進宮以來,她何曾這樣爽朗的大笑過?放聲笑了幾聲,卻發現左肋傷口針紮般疼痛,腰也酸得往下彎,知道自己拖不得了,便命人拿來準備好的筆墨逼他道:“你寫,你現在就寫,給陛下寫上這一切,我派人馬上送迴去!而我在此等候你的大軍前來鎮守此鎮,完了我將立刻迴朝!”
話說蔡攸在道德經幢裏左等右等,坐立不安。人徙說迎童貫去,走時信心滿滿,眼裏還帶著從沒見過的陰氣,這讓他再次懷疑餘光起的死因。防守得勝那日,大家都醉得不輕,以至於餘光起一夜未迴也未發覺。直到第二日早晨,受傷的將士們到處找軍醫,才發現餘光起不見了。當下四處搜尋,在後院後門外發現了屍體,身上有明顯的刀傷。人徙說與餘大夫說了幾句病情便迴了席,懷疑是遼軍奸細所為,命大家全城搜索。蔡攸想想人徙的命是餘光起救的,便絲毫不懷疑,等著搜索的消息。而搜了一天也無消息,軍人們開始心神不安,惟恐遼軍已混入城內。而人徙卻安慰大家說人多不怕。
正胡思亂想,聽人報說人徙迴來了,蔡攸忙迎出去。走出門外,見人徙正拍著黑馬焦糖的脖子與它說話,輕聲細語如同一個孩子對自己的愛物,而見了他也興高采烈說問題已了,還關心地問他將士們的傷如何了,飯有沒有都好好吃得,那表情動作,仍是一個即將長成的清亮少年模樣,一瞬間打消了所有疑慮,拉她進屋道:“快歇歇,童太師沒為難你?”
“有些,倒不妨。我已放他迴去了,讓郭藥師跟著他。大軍得要將軍。你快說說防守怎樣。”人徙焦急問道,她在和蔡攸擔憂同樣的事——耶律淳的援軍。若童貫的大軍不能在援軍到來之前趕到,那麽他們不會有再多的兵力和辦法來對付更多的遼軍了。
“戰士們誌氣滿滿,說遼軍再來,要把他們的牙敲下來。”蔡攸欣慰笑道,“多虧了王爺,宋軍自從與遼交戰,此乃第一次勝仗,他們都對王爺十分敬仰。”
“可是這王爺要迴京了。”人徙抬頭望著天空汴梁的方向,深情道,“別說是我的傷等不得,如若想到了那二人,是一刻也呆不得了。”
所幸,在郭藥師的監視下,不出五日,童貫的十萬大軍浩蕩而來,迅速在易州鎮內鎮守,並一舉攻破本就少兵少卒的其他易州各鎮。耶律淳的五萬援軍還在路上,一聽前頭探子報信,隻得打道迴府。童貫被人徙逼著寫下的奏疏被快馬連日送到了京城。上麵寫著大軍因路途天氣等原因耽擱救援,並使昱王中箭受傷,而後昱王卻同失蹤的郭藥師一起以己之力光複了易州鎮,並在永定河全殲遼軍兩萬人。徽宗一看,先是吃驚,看到結果又喜不自勝,欣慰至極,立刻昭告天下。並緊鑼密鼓地籌備迎接人徙凱旋的喜慶事宜,早早命人去京郊等著,說務必好生將昱王迎迴來。
於是當人徙帶著蔡攸所指派跟隨她的五十護衛,拉著馬車迢迢從易州趕迴汴梁時,一進境內便被迎她的人找著,殷勤倍至地請她棄馬坐轎,說陛下吩咐,王爺有傷在身,好生待著。還把趕馬車的人替下去休息,更有人大包小包拿著人徙從易州帶迴來的禮——給陛下的易州出產的“易州彩陶”,一對青花古瓷瓶,給相熟些的趙構趙杞有名的“易水硯”等,以及各種特產吃食,不一而足。
一行人滿臉喜氣地往皇宮走,一路上圍觀者甚眾,還有調皮的小孩從大人腿下鑽到人徙的轎前一把掀開簾子瞧她兩眼,得意地衝著同伴和父母高叫著:“不信你們來看,‘本事王爺’就是長得像女兒一樣!”
“本事王爺?”人徙遝拉下眼皮。抬轎的笑著說道:“王爺上次罷王黼,此次又拿大功迴來,京裏人都曉得爺了。這樣的受民尊敬,可是大好事。想是太子都要嫉妒呢。俗話說有財寶不如有民心。”
人徙點點頭,若有所思。
好容易走完擁擠的天街,隻見宣德樓前侍衛親軍皆著禮服排列,紅旗招展,鑼鼓齊鳴,煞是威武。宣德樓上紅燈籠耀眼,石獅子上掛著紅色的絲綢,待人徙等人至門前時,一陣鎮耳的鞭炮響,衛兵吹起長號。城門大開,一隊身著豔服的人緩緩走出,為首的便是著絳紗禮袍的徽宗,身後是一水兒的妃嬪。人徙從轎上下來,定睛一瞧,發現其非與陛下並肩,也身著華服笑意盈盈地看著自己。陛下上前一把拉住人徙,上下打量道:“我兒苦了!”
人徙行禮說些排場話,又拉過其非說些場麵上的寒暄,眼睛卻不住地往妃嬪裏瞧。然而瞧了一圈失望地跟著陛下進了宮門。
至文德殿,隻見殿外擺著朱紅氈的大戲台,戲台下排著好幾張圓桌,儼然又是一個酒宴。陛下先帶著人徙進了殿內,向早已等候的文武百官及太子、公主和剩餘妃子又走些排場上的禮。人徙下意識地掃過全場,目光一下子在一人身上凝住動彈不得。好容易一會才挪開,與眾人寒暄。梁師成夾在其中,看著人徙時不時地扶扶腰卻意氣風發的樣子,心內螞蟻亂咬般難受,哼了一聲滿臉冷笑。陛下又高興地說了一番“天意如此”“我朝興旺”等語,引眾人出殿入席,殊不知太子等都心意不一,隻臉上帶著堆笑。
人徙被命上座,而卻偏偏推辭說為了看戲方便,要坐後麵的某一席位。徽宗說不過,隻得依了。
眾人坐定,好戲開場。人徙無心看戲,隻喝酒,邊時不時往近處桌旁的陳憶看,手裏緊緊握著一樣東西。陳憶自坐下,隻這一個姿勢,手捏酒杯,麵無表情瞪著戲台。人徙也不敢多看,隻看著氣色無太大改變,先放了一半心。傷口又不適,手習慣性地按了兩下,皺了眉頭。抬頭又看陳憶時,卻發現她雖還是那樣一動不動,眼淚卻順著眼角滑落在桌上,如斷線的玉珠。
人徙心髒一抽一抽的疼,不敢再看,強迫自己看著戲台。隻見戲台上並非歌舞,而是民間雜耍。她方想起陛下說過因她是市井而來,此次特地請來民間雜技者登台獻藝。人徙瞪著那技術高超的人跳上跳下擺弄道具,心有所動。不一會便說內急匆匆離了席。
不多時,新的雜耍者出場,表演頂碗雜耍,邊轉著各種花樣頂了一堆的碗在頭上,手上兩根棍子上還掛著倆碗。他邊演邊走下了台,不時至某桌前,將碗突然轉到人家麵前,那碗裏便多出一樣小禮來,或是糖果,或是珠子,眾人都哈哈大笑。隻見這雜耍者走著走著走到陳憶桌前,將棍子上的碗轉到她麵前,隻見碗裏多了一樣東西。
陳憶顫抖著伸出手,將它攥到手心裏。
是那條花色頭繩。但是上麵卻多了許多彩色的陶瓷珠子,陽光照耀,泛著漂亮的光澤。
眾人拍掌叫好。人徙麵對著她,在眾人的歡鬧聲中輕聲說道:想你。
在歡鬧聲中,誰都沒有聽見昱王說了什麽,但陳憶清楚地看到了她的嘴型。一眨眼間,一直以來的擔憂和思念堵在胸口,陳憶不再顧忌地死命看著她,眼睛已通紅通紅。
此時,徽宗突然站了起來。眾人頓時安靜。隻見陛下紅光滿麵,欣喜非常地高聲說道:“朕今兒實在是興奮難抑。朕有三十幾個兒子,各個都好,但昱王實在讓朕十分欣慰。如今,當著眾人的麵兒,朕想問她要何賞賜,不論什麽,朕都賞!眾卿以為何?”
眾人歡唿應答。於是徽宗直視人徙,滿臉笑容道:“徙兒想要什麽?”
一直以來答案就在心底,此刻一瞬間竄至喉嚨口。陳憶看著她的表情,猛然猜到,大驚,本能想阻止,又看眾人在場不敢開口。人徙忍不住轉頭看了看她,又轉頭望著陛下,深吸一口氣大聲道:“孩兒要陛下的一樣東西!”
人徙哈哈笑著上前去拉童貫的手,“太師摸摸,是熱的。”
童貫感受到對方那手的熱度,方迴過神來,意識到自己完全失態,又愣了一愣一把抓過人徙的手道:“王爺!太好了,您還活著!”
“那可不是,不然多使太師掛念。”人徙拍著他的肩膀,“聽說童太師打了勝仗,恭喜恭喜啊!迴去可否將這功勞與我一份,讓我在陛下麵前也有個麵子不是?”
“那是自然,自然!王爺放心!”童貫鬆口氣,身體也放鬆下來,卻突然聽到耳邊一聲炸雷:
“童貫!”人徙麵目全變,氣得雙眉上挑。
“本王從未見過你這樣厚臉皮又恬不知恥的人!想滅本王不成,如若本王稍不留心,小命玩完!而本王剛幫你打了勝仗,心裏恨著本王卻還能說出那場麵話來!你真真乃朝中第一會帶兵而臉又如樹皮的人!你不要以為本王好糊弄,本王已去了地府,閻王老子卻嫌本王淘氣,他不收!閻王都不收的人,以你區區小人,能奈我何?”
童貫瞪著她,卻發不出聲。怎麽短短半個多月,這小王爺變化如此大?以往是聰明,但帶著點孩子氣,帶著點眾皇子都有的書卷溫軟氣。而如今……她的這勢頭,以往隻出現過一次,那就是滅王黼時。難不成這孩子,本來就有此氣,而梁師成把她丟到這戰場上來,反而……
童貫還在膽戰心驚地亂想,一旁的軍士已聽人徙命令與他兩個胳膊一架,拖至牆邊,用繩索捆上。人徙則慢悠悠冷笑著說道:“此地乃遼軍的舊營,而此屋,乃遼軍臨時關押罪犯的地方。今日倒多謝這地方,招待童太師再合適不過。”看見童貫仍愣愣的,接著說道:“以往,我連見血都怕得要命。而如今,人命已在手裏兩條。童太師若不安份,將是第三條。”
“王爺不要開玩笑。”童貫好容易冷靜下心智,額頭汗水滴落,“有什麽,好好講,弄這陣勢做什麽!”
“你當是玩笑?!”人徙著了魔般,雙眼都發紅,抽過劍來抵住童貫的脖子,頓時血珠亂冒,“我要太師迴去如實講我的功績,記住,是如實,不是什麽過場子拿功勞。至於怎麽圓這個你自己弄出的漏子,你自己想。”
童貫努力轉轉腦子,知道她還是不敢貿然試著推翻他,梁師成這棵大樹根深著,一時是推不倒的。想到此,他便擠出一絲笑容道:“如果我那樣做,王爺也就守口如瓶,放過我了?王爺不怕現在放了我,我又使法子害王爺?”
“你隻管去害。”人徙哼一聲,“郭藥師已是人證,你聽到我死了後大喜,還許諾封他為官,到朝堂上,你脫得了麽?雖然梁大人我是暫時奈何不得,但我死了你也必然償命。若是用太師這貴命換我這小命,太師恐怕是覺得虧。”
這已將利害關係都呈現在眼前,童貫一咬牙道:“一言為定。”他知道他說出這句話,就等於放棄了對人徙的所有幹預和加害——郭藥師的證詞像個澆油的木頭一般,隨時都能引著,自己以後一動,都可能因為謀害皇子而送命,這就是一個難受的把柄,被人牢牢捏著了。
人徙滿意地哈哈大笑,笑得連自己都不相信這是自己發出的笑聲——自進宮以來,她何曾這樣爽朗的大笑過?放聲笑了幾聲,卻發現左肋傷口針紮般疼痛,腰也酸得往下彎,知道自己拖不得了,便命人拿來準備好的筆墨逼他道:“你寫,你現在就寫,給陛下寫上這一切,我派人馬上送迴去!而我在此等候你的大軍前來鎮守此鎮,完了我將立刻迴朝!”
話說蔡攸在道德經幢裏左等右等,坐立不安。人徙說迎童貫去,走時信心滿滿,眼裏還帶著從沒見過的陰氣,這讓他再次懷疑餘光起的死因。防守得勝那日,大家都醉得不輕,以至於餘光起一夜未迴也未發覺。直到第二日早晨,受傷的將士們到處找軍醫,才發現餘光起不見了。當下四處搜尋,在後院後門外發現了屍體,身上有明顯的刀傷。人徙說與餘大夫說了幾句病情便迴了席,懷疑是遼軍奸細所為,命大家全城搜索。蔡攸想想人徙的命是餘光起救的,便絲毫不懷疑,等著搜索的消息。而搜了一天也無消息,軍人們開始心神不安,惟恐遼軍已混入城內。而人徙卻安慰大家說人多不怕。
正胡思亂想,聽人報說人徙迴來了,蔡攸忙迎出去。走出門外,見人徙正拍著黑馬焦糖的脖子與它說話,輕聲細語如同一個孩子對自己的愛物,而見了他也興高采烈說問題已了,還關心地問他將士們的傷如何了,飯有沒有都好好吃得,那表情動作,仍是一個即將長成的清亮少年模樣,一瞬間打消了所有疑慮,拉她進屋道:“快歇歇,童太師沒為難你?”
“有些,倒不妨。我已放他迴去了,讓郭藥師跟著他。大軍得要將軍。你快說說防守怎樣。”人徙焦急問道,她在和蔡攸擔憂同樣的事——耶律淳的援軍。若童貫的大軍不能在援軍到來之前趕到,那麽他們不會有再多的兵力和辦法來對付更多的遼軍了。
“戰士們誌氣滿滿,說遼軍再來,要把他們的牙敲下來。”蔡攸欣慰笑道,“多虧了王爺,宋軍自從與遼交戰,此乃第一次勝仗,他們都對王爺十分敬仰。”
“可是這王爺要迴京了。”人徙抬頭望著天空汴梁的方向,深情道,“別說是我的傷等不得,如若想到了那二人,是一刻也呆不得了。”
所幸,在郭藥師的監視下,不出五日,童貫的十萬大軍浩蕩而來,迅速在易州鎮內鎮守,並一舉攻破本就少兵少卒的其他易州各鎮。耶律淳的五萬援軍還在路上,一聽前頭探子報信,隻得打道迴府。童貫被人徙逼著寫下的奏疏被快馬連日送到了京城。上麵寫著大軍因路途天氣等原因耽擱救援,並使昱王中箭受傷,而後昱王卻同失蹤的郭藥師一起以己之力光複了易州鎮,並在永定河全殲遼軍兩萬人。徽宗一看,先是吃驚,看到結果又喜不自勝,欣慰至極,立刻昭告天下。並緊鑼密鼓地籌備迎接人徙凱旋的喜慶事宜,早早命人去京郊等著,說務必好生將昱王迎迴來。
於是當人徙帶著蔡攸所指派跟隨她的五十護衛,拉著馬車迢迢從易州趕迴汴梁時,一進境內便被迎她的人找著,殷勤倍至地請她棄馬坐轎,說陛下吩咐,王爺有傷在身,好生待著。還把趕馬車的人替下去休息,更有人大包小包拿著人徙從易州帶迴來的禮——給陛下的易州出產的“易州彩陶”,一對青花古瓷瓶,給相熟些的趙構趙杞有名的“易水硯”等,以及各種特產吃食,不一而足。
一行人滿臉喜氣地往皇宮走,一路上圍觀者甚眾,還有調皮的小孩從大人腿下鑽到人徙的轎前一把掀開簾子瞧她兩眼,得意地衝著同伴和父母高叫著:“不信你們來看,‘本事王爺’就是長得像女兒一樣!”
“本事王爺?”人徙遝拉下眼皮。抬轎的笑著說道:“王爺上次罷王黼,此次又拿大功迴來,京裏人都曉得爺了。這樣的受民尊敬,可是大好事。想是太子都要嫉妒呢。俗話說有財寶不如有民心。”
人徙點點頭,若有所思。
好容易走完擁擠的天街,隻見宣德樓前侍衛親軍皆著禮服排列,紅旗招展,鑼鼓齊鳴,煞是威武。宣德樓上紅燈籠耀眼,石獅子上掛著紅色的絲綢,待人徙等人至門前時,一陣鎮耳的鞭炮響,衛兵吹起長號。城門大開,一隊身著豔服的人緩緩走出,為首的便是著絳紗禮袍的徽宗,身後是一水兒的妃嬪。人徙從轎上下來,定睛一瞧,發現其非與陛下並肩,也身著華服笑意盈盈地看著自己。陛下上前一把拉住人徙,上下打量道:“我兒苦了!”
人徙行禮說些排場話,又拉過其非說些場麵上的寒暄,眼睛卻不住地往妃嬪裏瞧。然而瞧了一圈失望地跟著陛下進了宮門。
至文德殿,隻見殿外擺著朱紅氈的大戲台,戲台下排著好幾張圓桌,儼然又是一個酒宴。陛下先帶著人徙進了殿內,向早已等候的文武百官及太子、公主和剩餘妃子又走些排場上的禮。人徙下意識地掃過全場,目光一下子在一人身上凝住動彈不得。好容易一會才挪開,與眾人寒暄。梁師成夾在其中,看著人徙時不時地扶扶腰卻意氣風發的樣子,心內螞蟻亂咬般難受,哼了一聲滿臉冷笑。陛下又高興地說了一番“天意如此”“我朝興旺”等語,引眾人出殿入席,殊不知太子等都心意不一,隻臉上帶著堆笑。
人徙被命上座,而卻偏偏推辭說為了看戲方便,要坐後麵的某一席位。徽宗說不過,隻得依了。
眾人坐定,好戲開場。人徙無心看戲,隻喝酒,邊時不時往近處桌旁的陳憶看,手裏緊緊握著一樣東西。陳憶自坐下,隻這一個姿勢,手捏酒杯,麵無表情瞪著戲台。人徙也不敢多看,隻看著氣色無太大改變,先放了一半心。傷口又不適,手習慣性地按了兩下,皺了眉頭。抬頭又看陳憶時,卻發現她雖還是那樣一動不動,眼淚卻順著眼角滑落在桌上,如斷線的玉珠。
人徙心髒一抽一抽的疼,不敢再看,強迫自己看著戲台。隻見戲台上並非歌舞,而是民間雜耍。她方想起陛下說過因她是市井而來,此次特地請來民間雜技者登台獻藝。人徙瞪著那技術高超的人跳上跳下擺弄道具,心有所動。不一會便說內急匆匆離了席。
不多時,新的雜耍者出場,表演頂碗雜耍,邊轉著各種花樣頂了一堆的碗在頭上,手上兩根棍子上還掛著倆碗。他邊演邊走下了台,不時至某桌前,將碗突然轉到人家麵前,那碗裏便多出一樣小禮來,或是糖果,或是珠子,眾人都哈哈大笑。隻見這雜耍者走著走著走到陳憶桌前,將棍子上的碗轉到她麵前,隻見碗裏多了一樣東西。
陳憶顫抖著伸出手,將它攥到手心裏。
是那條花色頭繩。但是上麵卻多了許多彩色的陶瓷珠子,陽光照耀,泛著漂亮的光澤。
眾人拍掌叫好。人徙麵對著她,在眾人的歡鬧聲中輕聲說道:想你。
在歡鬧聲中,誰都沒有聽見昱王說了什麽,但陳憶清楚地看到了她的嘴型。一眨眼間,一直以來的擔憂和思念堵在胸口,陳憶不再顧忌地死命看著她,眼睛已通紅通紅。
此時,徽宗突然站了起來。眾人頓時安靜。隻見陛下紅光滿麵,欣喜非常地高聲說道:“朕今兒實在是興奮難抑。朕有三十幾個兒子,各個都好,但昱王實在讓朕十分欣慰。如今,當著眾人的麵兒,朕想問她要何賞賜,不論什麽,朕都賞!眾卿以為何?”
眾人歡唿應答。於是徽宗直視人徙,滿臉笑容道:“徙兒想要什麽?”
一直以來答案就在心底,此刻一瞬間竄至喉嚨口。陳憶看著她的表情,猛然猜到,大驚,本能想阻止,又看眾人在場不敢開口。人徙忍不住轉頭看了看她,又轉頭望著陛下,深吸一口氣大聲道:“孩兒要陛下的一樣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