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劉公子年不及弱冠,沒想到竟然已經是舉人,怪不得方才三人同行時,陳秀才刻意落後其一個身位以示恭敬,也不知陳秀才常年蝸居鄉間,又是如何結識到這一位年輕俊彥的。
被陳秀才一頓恭維,那位劉公子並未顯露出高興的情緒來,反而是麵露尷尬之色,片刻後他見陳秀才滿臉熱情的看著自己,絲毫不見譏諷嘲笑的意思,不禁失笑道:“足下方才之言,在下不敢苟同。方才那首桃花詩非是在下所作,而是唐時吳融吳子華所作,在下隻不過心有所感吟詠而出,卻是不敢冒領文名。”
劉公子身後的小少年聞言忍不住‘撲哧’一笑,再看陳秀才,則是滿臉通紅,羞愧難當,若不是他另有心思,此刻怕早已掩麵而去。
陳秀才丟了老大一個人,半晌後才訥訥為自己辯解道:“在下蝸居鄉間,孤陋寡聞,倒是叫劉公子見笑了。”
陳秀才之所以厚著臉皮巴結這位劉公子,實則是存了向其討教八股時文的念頭。
陳秀才雖說多次參加鄉試皆名落孫山,卻依舊不死心,他對自己的文采極有自信,覺得自己之所以考不中舉人,最大的原因便是自己寫不好八股,奈何他囊中羞澀,買不起講解時文製藝的書籍,又拉不下臉去請教他人,便一直渾渾噩噩的在桃村中教書討生活。
今日休沐,陳秀才正在家門口閑坐,卻聽說村外來了一個讀書人在桃林中閑逛,他好奇之下便去與那讀書人攀談了幾句,言談中得知這位劉公子生於宣德三年,如今不過十八歲卻已然是舉人之身,想及自己蹉跎半生卻連一個不滿弱冠的年輕人都比不上,陳秀才心中頓時百轉千迴,驀地便起了向眼前這位年輕舉人討教八股文的心思和勇氣,隻是他到底還是有些拉不下臉,又怕自己冒然請教人家不肯指教,便毛遂自薦領著這位劉公子遊覽起了十裏桃花林,打的便是與其拉近關係,隨後向其討教八股製藝之道的念頭,誰想卻丟了這麽大一個人。
趙彥父子自然不知道剛才發生的事,待走到陳秀才近前後,於情於理都要打個招唿,特別是趙彥,他‘以前’畢竟跟著這位陳秀才讀過幾年書,禮節上更要做足功夫。
“見過夫子。”趙彥與陳秀才見過禮後,見他麵色不大好看,便關心的問道:“夫子看起來氣色不大好,可是生病了?”
陳秀才還未答話,那位劉公子身後的小少年卻是想起了方才的事,忍不住又是‘撲哧’一聲,捂著嘴偷笑起來。
劉公子見狀,不由迴身狠狠瞪了那小少年一眼,這才拱手對陳秀才說道:“足下請見諒,在下書童不曉事,還望足下海涵,切莫放在心上。”
陳秀才心中本就羞憤,聽那小少年再次嗤笑後,卻是自覺再也無麵目留在這裏,他也不理會那位劉公子,隻對趙彥說了句‘我無事’,隨後招唿也不打一個,轉身快步向村中走去。
陳秀才一走,劉公子麵上略有些尷尬,不過轉瞬便已恢複過來,他在村外遊逛半晌,已是幹渴難耐,便拱手對趙彥父子道:“二位鄉賢請了。在下保定府博野縣劉吉,字佑之,今日與書童踏青至此,卻是有些幹渴,不知可否到二位鄉賢家中討碗水喝?”
劉吉?這個名字有些耳熟啊。
趙彥正自迴憶,旁邊趙信已然熱情的笑道:“使得,使得,公子快請,我家進村走不了多遠就到了。”
引著劉吉主仆二人走出十幾步遠,扭頭一看,趙彥依舊站在原地發呆,趙信不由喊道:“小郎,快跟上。”
劉吉,字佑之,外號劉棉花,與萬安、劉珝並稱為紙糊三閣老,弘治朝初期的內閣首輔。
趙彥走在前頭,偶爾會迴頭看劉吉一眼,眼中蘊含的深意讓劉吉有些莫名其妙,最後隻當趙彥少見生人,對自己好奇罷了。
這是趙彥來到這個世界後見到的第一個曆史名人,雖說名聲不大好,不過總算是見到活的了。
趙彥多次暗暗打量這位‘耐彈’的劉棉花,發現此時的劉吉也隻不過是一名普通的書生而已,言辭之間謙遜有禮,行坐之時進退有據,其麵上還帶著一絲稚嫩與純真,很難將其與幾十年後的劉棉花聯係起來。
一行人剛走到村口的大槐樹那兒,突然從一旁傳來招唿聲:“二哥,你和小郎怎麽迴來了?”
趙彥聽著這個聲音有些耳熟,聞聲看去,發現村口路邊不遠處不知何時被人蓋起了三間簡陋的草木屋。這草木屋前被籬笆圈攏,圍成一個小院子,院子裏散養著幾隻毛色發黃的小雞仔,一名二十多歲的秀氣青年正端著簸箕揚米去糠,那幾隻小雞就圍在青年腳下,爭相搶食著從簸箕中揚出來的米糠,而剛才發聲的便是那名秀氣青年,也就是趙彥的三叔趙全。
“老三,這是你找人新蓋的?看著還行,比原來地頭那兒的茅草屋強多了。”趙信見到趙全很高興,不過他也沒忘了劉吉,又繼續對趙全說道:“你先去弄點清水來,好讓這位劉公子和他的書童解解渴。”
趙全答應一聲,轉身進屋舀水去了,趙信則擔當起主人的角色,引著劉吉主仆二人進了院子,隨後找了幾個馬紮放在院中陰涼處,招唿著幾個人坐了下來。
趙全端著兩碗水從屋中出來,一邊將水遞給劉吉和他的書童,一邊對趙彥道:“小郎,你要是渴自己進屋去喝水,別和三叔客氣。”
趙彥笑了笑,倒是沒有急著進屋去喝水解渴,而且問道:“三叔,我三嬸和小妮兒呢,怎麽不見她們?”
趙全聞言笑道:“你三嬸帶著小妮兒迴娘家了,估摸著下午才能迴來。”
一旁的劉吉一口氣飲完了碗中水,不由感歎道:“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好水啊,甘甜清冽,迴味悠長,若是用來釀酒,必然不遜色於那些名泉之水。”
動不動就吟詩,好酸啊!趙彥撇了撇嘴,算是暫時對劉吉失去了興趣。
趙全見劉吉穿著考究,出口不凡,想必最起碼也是個秀才公,頓時便有些受寵若驚的說道:“不過就是野地裏打出來的井水,可當不得秀才公如此誇讚。”
劉吉的小書童聞言笑道:“這位大叔你可是說錯了,我家公子不是秀才,是舉人哩。”
“哎呀呀……”小書童話音剛落,不僅趙全大吃一驚,就連趙信也吃驚的站了起來。
“原來是舉人老爺,小的哪裏敢和舉人老爺平起平坐。”趙信手足無措的看著劉吉,他見劉吉與陳秀才認識,又見他年紀輕輕,隻當他最多是個秀才,哪裏想到這位劉公子年紀輕輕便已然中舉。
士農工商,自古讀書人的社會地位就很高,雖然如今有窮秀才富舉人之說,但是對於鄉下土生土長的農民來說,窮秀才已然是了不得的大人物了,不僅免徭役,就算見了縣太爺也不用下跪,在鄉下更是擁有不下於宗族長老的權威,不過也就僅止於此,秀才在鄉民們眼中也就與裏長相當。
舉人則更進一步,除了擁有見官不跪、不用納稅、免丁役等福利之外,還已經有了可以當官的資格,在一縣之地,更是可以和縣官平起平坐,地位上相差不多,所以聽到劉吉是舉人,趙信才會如此驚慌。
院子裏最淡定的,除了劉吉和他的書童之外,便是趙彥了,不過趙彥之所以淡定,是因為他不太了解舉人在明代的社會地位,而且劉吉如今也隻是個喜歡吟詩作賦的小才子,而非幾十年之後的內閣大學士,所以趙彥並未對其有多重視,不過趙信卻怕趙彥衝撞了舉人老爺惹下禍事,遂暗地裏衝他打手勢,讓他站起來。
趙彥無奈,隻得慢吞吞的站起身,隨後暗地裏狠狠的瞪了劉吉的那名小書童一眼。
劉吉站起身苦笑道:“各位不必如此,在下今日隻不過是一名踏青而來的普通書生而已。罷了,在下留在此地也隻會徒增煩惱,還是就此告辭吧。”
————————
這劉吉出現的突然,走的也很突兀,等送走了劉吉主仆二人之後,趙全這才向趙信問道:“二哥,你和小郎剛去鎮上沒幾天,怎麽又迴來了?”
趙信拍了拍趙全的肩膀,笑道:“老三,小郎和鎮上的王員外一起開了一個作坊,這次迴桃村來是想招些雇工。”
“小郎和王員外?”趙全覺得頗有些不可思議。
趙彥此時插話道:“三叔,你若是想去的話,一個月我給你五百文工錢,管吃管住。等你熟悉了作坊裏的事務,可以幫著我爹管理作坊裏的雜務,到時候工錢還可以再漲,這比你在家種地可輕省多了。”
趙全性情頗似趙信,穩重有擔當,不過也不缺乏年輕人的活力,隻是他沒見過什麽世麵,二十多年一直都在桃村這一畝三分地附近轉悠,還需要多鍛煉鍛煉才行。
“小郎,你說的是真的?”趙全得到趙彥肯定的答複後,卻略有些憂愁的說道:“三叔倒是想去,不過到時家裏便隻剩你三嬸和小妮兒,我有些放心不下,要不等下午你三嬸迴來了,我和她商量商量再說吧。”
被陳秀才一頓恭維,那位劉公子並未顯露出高興的情緒來,反而是麵露尷尬之色,片刻後他見陳秀才滿臉熱情的看著自己,絲毫不見譏諷嘲笑的意思,不禁失笑道:“足下方才之言,在下不敢苟同。方才那首桃花詩非是在下所作,而是唐時吳融吳子華所作,在下隻不過心有所感吟詠而出,卻是不敢冒領文名。”
劉公子身後的小少年聞言忍不住‘撲哧’一笑,再看陳秀才,則是滿臉通紅,羞愧難當,若不是他另有心思,此刻怕早已掩麵而去。
陳秀才丟了老大一個人,半晌後才訥訥為自己辯解道:“在下蝸居鄉間,孤陋寡聞,倒是叫劉公子見笑了。”
陳秀才之所以厚著臉皮巴結這位劉公子,實則是存了向其討教八股時文的念頭。
陳秀才雖說多次參加鄉試皆名落孫山,卻依舊不死心,他對自己的文采極有自信,覺得自己之所以考不中舉人,最大的原因便是自己寫不好八股,奈何他囊中羞澀,買不起講解時文製藝的書籍,又拉不下臉去請教他人,便一直渾渾噩噩的在桃村中教書討生活。
今日休沐,陳秀才正在家門口閑坐,卻聽說村外來了一個讀書人在桃林中閑逛,他好奇之下便去與那讀書人攀談了幾句,言談中得知這位劉公子生於宣德三年,如今不過十八歲卻已然是舉人之身,想及自己蹉跎半生卻連一個不滿弱冠的年輕人都比不上,陳秀才心中頓時百轉千迴,驀地便起了向眼前這位年輕舉人討教八股文的心思和勇氣,隻是他到底還是有些拉不下臉,又怕自己冒然請教人家不肯指教,便毛遂自薦領著這位劉公子遊覽起了十裏桃花林,打的便是與其拉近關係,隨後向其討教八股製藝之道的念頭,誰想卻丟了這麽大一個人。
趙彥父子自然不知道剛才發生的事,待走到陳秀才近前後,於情於理都要打個招唿,特別是趙彥,他‘以前’畢竟跟著這位陳秀才讀過幾年書,禮節上更要做足功夫。
“見過夫子。”趙彥與陳秀才見過禮後,見他麵色不大好看,便關心的問道:“夫子看起來氣色不大好,可是生病了?”
陳秀才還未答話,那位劉公子身後的小少年卻是想起了方才的事,忍不住又是‘撲哧’一聲,捂著嘴偷笑起來。
劉公子見狀,不由迴身狠狠瞪了那小少年一眼,這才拱手對陳秀才說道:“足下請見諒,在下書童不曉事,還望足下海涵,切莫放在心上。”
陳秀才心中本就羞憤,聽那小少年再次嗤笑後,卻是自覺再也無麵目留在這裏,他也不理會那位劉公子,隻對趙彥說了句‘我無事’,隨後招唿也不打一個,轉身快步向村中走去。
陳秀才一走,劉公子麵上略有些尷尬,不過轉瞬便已恢複過來,他在村外遊逛半晌,已是幹渴難耐,便拱手對趙彥父子道:“二位鄉賢請了。在下保定府博野縣劉吉,字佑之,今日與書童踏青至此,卻是有些幹渴,不知可否到二位鄉賢家中討碗水喝?”
劉吉?這個名字有些耳熟啊。
趙彥正自迴憶,旁邊趙信已然熱情的笑道:“使得,使得,公子快請,我家進村走不了多遠就到了。”
引著劉吉主仆二人走出十幾步遠,扭頭一看,趙彥依舊站在原地發呆,趙信不由喊道:“小郎,快跟上。”
劉吉,字佑之,外號劉棉花,與萬安、劉珝並稱為紙糊三閣老,弘治朝初期的內閣首輔。
趙彥走在前頭,偶爾會迴頭看劉吉一眼,眼中蘊含的深意讓劉吉有些莫名其妙,最後隻當趙彥少見生人,對自己好奇罷了。
這是趙彥來到這個世界後見到的第一個曆史名人,雖說名聲不大好,不過總算是見到活的了。
趙彥多次暗暗打量這位‘耐彈’的劉棉花,發現此時的劉吉也隻不過是一名普通的書生而已,言辭之間謙遜有禮,行坐之時進退有據,其麵上還帶著一絲稚嫩與純真,很難將其與幾十年後的劉棉花聯係起來。
一行人剛走到村口的大槐樹那兒,突然從一旁傳來招唿聲:“二哥,你和小郎怎麽迴來了?”
趙彥聽著這個聲音有些耳熟,聞聲看去,發現村口路邊不遠處不知何時被人蓋起了三間簡陋的草木屋。這草木屋前被籬笆圈攏,圍成一個小院子,院子裏散養著幾隻毛色發黃的小雞仔,一名二十多歲的秀氣青年正端著簸箕揚米去糠,那幾隻小雞就圍在青年腳下,爭相搶食著從簸箕中揚出來的米糠,而剛才發聲的便是那名秀氣青年,也就是趙彥的三叔趙全。
“老三,這是你找人新蓋的?看著還行,比原來地頭那兒的茅草屋強多了。”趙信見到趙全很高興,不過他也沒忘了劉吉,又繼續對趙全說道:“你先去弄點清水來,好讓這位劉公子和他的書童解解渴。”
趙全答應一聲,轉身進屋舀水去了,趙信則擔當起主人的角色,引著劉吉主仆二人進了院子,隨後找了幾個馬紮放在院中陰涼處,招唿著幾個人坐了下來。
趙全端著兩碗水從屋中出來,一邊將水遞給劉吉和他的書童,一邊對趙彥道:“小郎,你要是渴自己進屋去喝水,別和三叔客氣。”
趙彥笑了笑,倒是沒有急著進屋去喝水解渴,而且問道:“三叔,我三嬸和小妮兒呢,怎麽不見她們?”
趙全聞言笑道:“你三嬸帶著小妮兒迴娘家了,估摸著下午才能迴來。”
一旁的劉吉一口氣飲完了碗中水,不由感歎道:“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好水啊,甘甜清冽,迴味悠長,若是用來釀酒,必然不遜色於那些名泉之水。”
動不動就吟詩,好酸啊!趙彥撇了撇嘴,算是暫時對劉吉失去了興趣。
趙全見劉吉穿著考究,出口不凡,想必最起碼也是個秀才公,頓時便有些受寵若驚的說道:“不過就是野地裏打出來的井水,可當不得秀才公如此誇讚。”
劉吉的小書童聞言笑道:“這位大叔你可是說錯了,我家公子不是秀才,是舉人哩。”
“哎呀呀……”小書童話音剛落,不僅趙全大吃一驚,就連趙信也吃驚的站了起來。
“原來是舉人老爺,小的哪裏敢和舉人老爺平起平坐。”趙信手足無措的看著劉吉,他見劉吉與陳秀才認識,又見他年紀輕輕,隻當他最多是個秀才,哪裏想到這位劉公子年紀輕輕便已然中舉。
士農工商,自古讀書人的社會地位就很高,雖然如今有窮秀才富舉人之說,但是對於鄉下土生土長的農民來說,窮秀才已然是了不得的大人物了,不僅免徭役,就算見了縣太爺也不用下跪,在鄉下更是擁有不下於宗族長老的權威,不過也就僅止於此,秀才在鄉民們眼中也就與裏長相當。
舉人則更進一步,除了擁有見官不跪、不用納稅、免丁役等福利之外,還已經有了可以當官的資格,在一縣之地,更是可以和縣官平起平坐,地位上相差不多,所以聽到劉吉是舉人,趙信才會如此驚慌。
院子裏最淡定的,除了劉吉和他的書童之外,便是趙彥了,不過趙彥之所以淡定,是因為他不太了解舉人在明代的社會地位,而且劉吉如今也隻是個喜歡吟詩作賦的小才子,而非幾十年之後的內閣大學士,所以趙彥並未對其有多重視,不過趙信卻怕趙彥衝撞了舉人老爺惹下禍事,遂暗地裏衝他打手勢,讓他站起來。
趙彥無奈,隻得慢吞吞的站起身,隨後暗地裏狠狠的瞪了劉吉的那名小書童一眼。
劉吉站起身苦笑道:“各位不必如此,在下今日隻不過是一名踏青而來的普通書生而已。罷了,在下留在此地也隻會徒增煩惱,還是就此告辭吧。”
————————
這劉吉出現的突然,走的也很突兀,等送走了劉吉主仆二人之後,趙全這才向趙信問道:“二哥,你和小郎剛去鎮上沒幾天,怎麽又迴來了?”
趙信拍了拍趙全的肩膀,笑道:“老三,小郎和鎮上的王員外一起開了一個作坊,這次迴桃村來是想招些雇工。”
“小郎和王員外?”趙全覺得頗有些不可思議。
趙彥此時插話道:“三叔,你若是想去的話,一個月我給你五百文工錢,管吃管住。等你熟悉了作坊裏的事務,可以幫著我爹管理作坊裏的雜務,到時候工錢還可以再漲,這比你在家種地可輕省多了。”
趙全性情頗似趙信,穩重有擔當,不過也不缺乏年輕人的活力,隻是他沒見過什麽世麵,二十多年一直都在桃村這一畝三分地附近轉悠,還需要多鍛煉鍛煉才行。
“小郎,你說的是真的?”趙全得到趙彥肯定的答複後,卻略有些憂愁的說道:“三叔倒是想去,不過到時家裏便隻剩你三嬸和小妮兒,我有些放心不下,要不等下午你三嬸迴來了,我和她商量商量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