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對付李賢,袁譚、袁尚、張揚、孟公威相聚常山郡,商議對策,臨到末尾,曹操次子曹彰加入其中,總算湊齊了四家之數。
一番商議過後,四方勢力達成守望共助的協議,無論李賢攻打哪一方,其餘三家都不可袖手旁觀,否則,必遭人神共棄!
針對近況,荊州願意出錢出糧,資助兗州、河內、冀州三家合力,共敵李賢。
河內、冀州的兵馬就在近處,隨時可以調動,可是,曹操麾下兵馬卻需要等待。
並非曹操小覷此次聚會,而是因為兗州軍主力都被背嵬軍引往他處,短時間內難以歸返。
若論恨意,曹氏一族對李賢的痛恨並不次於袁氏!
袁氏雖然損兵折將,丟城失地,甚至連袁紹都戰死沙場,可是,曹操帳下夏侯淵、樂進、曹純接連戰死,曹操引以為傲的左臂右膀紛紛逝去。
三次出征,沒有一次討得好處,若非曹操心性堅毅,早就撐不住了。
今日之李賢,絕非昔日之遊繳!
與其坐等李賢反噬,倒不如趁其擴張之時聯絡盟友將其扼製。
接連打擊之下,曹操深刻認識到,殲滅李賢的最好機會早已經過去,兗州若想存活,必須拉攏他人。
冀州袁氏兄弟雖非良助,可是,曹操的選擇不多,隻能咬牙將就。
幫助袁氏就是幫助自己。
無論如何,冀州、幽州、並州都不能完全落入李賢之手,否則的話,坐擁三洲,天下之大,將再無可製李賢之人。
袁譚、袁尚諸人玩空心思算計李賢,卻不知道,李賢已經決定在巨鹿郡舉行會盟。
說是會盟,倒不如說是一場通牒。
李賢挾天子,占據了大義的名頭,如果各地郡守官員及時赴約也就罷了,說不定李賢會暫緩刀兵,可是,如果各地官員權貴借故搪塞,李賢一定會借題發揮,狠狠地教訓他們。
如何教訓?自然是奪其根基,占其府院,擄其錢財,搶其妻妾!
征得李賢許可之後,太史慈以青州郡府的名義傳檄四方,號召冀州郡官會盟巨鹿。
最令人畏懼的卻是最後一點:若有不從者,皆斬之。
毫無疑問,李賢有殺人的魄力,更有殺人的實力,如果他認準了某個郡縣,郡縣官員隻能自認倒黴……
當太史慈將馬嚴的信息傳給李賢知曉之後,李賢嘴中喃喃自語:“馬嚴?”
真正的曆史上,李賢可不記得有這號人物。
“也罷,人才嘛,自然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可若是不能為我所用,圖之奈何”?
幸好太史慈早有打算,這才沒讓李賢枯等。
太史慈出了什麽主意?
既然馬嚴處處為民著想,那就拿百姓的性命來脅迫他。
馬嚴愛民如子,對付這樣一個油鹽不進的人物,什麽高官厚祿,什麽富貴榮華全都是虛的,他的眼裏就有百姓,拿百姓威脅他,雖然有過猶不及之舉,可是,隻要他發現李賢待民至誠,想必也不會多說什麽。
此時,朝廷詔令冀州各部會盟於巨鹿,消息傳出,各地軍將有喜有憂。
喜的是,李賢沒有直接出兵,這給了眾人喘息之機,可是,一旦李賢圖窮匕見,又該如何是好?
河間國,淳於瓊再三猶豫之後決定參加會盟。
親曆過征討青州之戰,淳於瓊悲觀地認為,袁尚、袁譚兄弟二人絕不是李賢的對手,與其戰至最後,倒不如趁早歸順,保存顏麵。
想到這裏,淳於瓊獨領三千兵馬往巨鹿而去,至於河間國,暫時交給沮授掌管。
接連行了三日,沿途間,淳於瓊遇到不少青州精騎,為了減少不必要的摩擦,淳於瓊表明了自己身份以及目地,說來也怪,青州騎軍似乎真有準備,他們得知詳情之後非但步再滋擾,反而派出三五人從旁護佑!
這一日,淳於瓊終於抵達巨鹿。
在距離巨鹿大營不過三裏路的地方,有六騎遊哨聽到動靜,張弓搭箭,緩緩地壓了過來。
淳於瓊不敢造次,急忙表明身份“某乃潁川淳於瓊,此番前來會盟,絕無敵意”。
遊哨雖然收起弓箭,卻從隊伍中間分出一人,徑自往大營報信去了,其餘五人成品字形,將淳於瓊一行人包圍起來。
揮手製止了手下兵卒的動作,淳於瓊氣定神閑的唿了口氣,一別多年,他已經許久未與太史慈相見了。
昔日,冀州軍與青州軍因為中原郡的歸屬權多次發生廝殺,而太史慈恰恰是勝利者之一。
一敗再敗,淳於瓊已經有了臣服的跡象。
不過,此次會盟,自當多加小心,若是能夠自立門戶自然是極好的,為此,淳於瓊寧願付出代價!
想罷,淳於瓊看了自己的長子一眼,為了淳於氏一族的滿門富貴,便是折上一子,又算得了什麽?
“哼哼”,淳於瓊冷笑,他對別人狠,對自己人更狠。
“都尉有令,淳於將軍隻可一人入營,其餘人等皆在外等候”,不多久,傳令遊騎便打馬迴轉,帶來這麽一個令淳於瓊憤怒非常的消息。
太史慈這是在蔑視他!
打馬迴轉?起兵對抗青州?淳於瓊冷冷的打了個哆嗦,昔日太史慈的神勇實在是太過恐怖,至今,淳於瓊的腦海中都還殘留著太史慈殺人如麻的景象。
暗暗的舒了幾口氣,強心按捺下心頭的怒火,淳於瓊翻身下馬,狀似恭敬的應道“末將接令!”
說罷,淳於瓊迴首又吩咐自家兵將“且在營外等候,不得放肆!”
河間兵將雖然憤憤不平,可卻也不敢聲張,隻得轟然應諾。
隨著指引的兵丁在營盤內七繞八繞了許久,淳於瓊才來到中軍大帳。
心中暗吸一口冷氣,適才一路行來,淳於瓊竟然難辨東西,要不是前頭有人引路,隻怕他還真會在營盤內迷路。
這是誰傳下的陣法?早就知道李賢麾下人才濟濟,卻也沒想到太史慈竟然也學會了這一手。
鐵甲明盔、鋼刀鐵矛,青州軍的裝備讓淳於瓊大為眼紅,至今為止,他手下的三千兵丁才有五百精銳換上了鐵甲,其餘人等隻能披上單薄的皮甲,與這樣的一支軍隊對抗?淳於瓊覺得自己沒有任何勝算。
適才在營帳外頭巡邏的那六名遊騎,指頭粗大,馬藝精湛,肯定是難得的精銳。
單論步卒,青州李賢足可笑傲天下,可是,馬匹上分生死,青州卻缺乏足夠的底氣。
也罷,無論如何,青州都不是眼下的河間國能夠敵對的。
想到這裏,淳於瓊再也不敢抱著小覷的心思,他將衣盔整理一番,方才大聲唱諾“潁川淳於瓊聽聞太史都尉在此,特地前來拜見”。
營帳內悠悠的飄來一股冷風,吹的淳於瓊猛地一哆嗦,耳朵微動便聽帳內傳來一聲清喝“喔,是淳於將軍呀,快快請起吧”。
淳於瓊不敢嗦,急忙耷拉著腦袋,將兵刃遞交出去之後,方才提心吊膽的進了大帳。
“太史將軍!”
也沒見太史慈有什麽動作,淳於瓊隻覺得頭皮一涼,接著他驚恐的發現自己腦門上的鐵盔竟然一分為二,悲催的掉在了地上。
“太史將軍,莫要殺我”,淳於瓊嚇破了膽,連連叩首的同時,急忙將這一番說辭飛快的說出來,“我願降,我願歸順青州!”
太史慈哼了一聲,道:“我聽說前些日子孟公威去了河間,可有此事?”
淳於瓊打了個寒磣,不敢隱瞞,道:“確有此事”。
以淳於瓊的角度,他隻能看見太史慈的一雙錦靴,急急的抱住那隻靴子,他惶恐的叫道“太史將軍兵出青州,原本屬下想出兵相助,卻唯恐兵力不足,拖了將軍的後腿”。
胡庸在大帳的另一端接連冷笑,這廝還真不要臉,連這種措辭都說得出口,不過看他那屁滾尿流的模樣,應該是被太史慈嚇破了膽。
李使君說的果然沒錯,對付冀州人,就得太史慈出馬。
如果其他人,見了淳於瓊,拉攏還來不及,絕不會如此折辱。
可是,太史慈偏偏做了,而且效果顯著!
“滾起來吧,這番你能過來,也算是將功贖罪,三日之後會盟開始,你若是有相熟的同好,不如勸說一番,隻要能夠勸說他們懸崖勒馬,我可以保證既往不咎,反之,如果你們敢把我的話當作耳旁風,別怪我翻臉不認人,須知,我認得你們,可我手中的鋼槍卻認不得你們!”太史慈殺氣凜凜的瞪向淳於瓊。
淳於瓊耷拉著腦袋,他不敢還嘴,隻是連連應諾,心中巴望著馬超能夠早點把他放出去。
“聽說你還帶著兒子過來?”太史慈忽然話風一轉,問起了淳於瓊的家事。
淳於瓊隻想狠狠的抽自己一個嘴巴,早知道太史慈不會對付自己,自己又何必畫蛇添足,把長子帶了過來,現在殺神問起來了,他也隻好應道“不敢欺瞞將軍,末將原本是想讓長子跟隨使君左右,長長見識,還請都尉在使君麵前代我美言幾句,若是事成,必予厚報”!
這可是個燙手山芋,質子?太史慈覺得沒這個必要,他佯裝思考,須臾之後方才笑罵道:“不必了,隻要你真心歸順,使君必定重重有賞,反之,要是讓我知道你們在背地裏給我耍什麽小心思,我會親自收拾你們!”
“不敢不敢”,淳於瓊暗自慶幸。
幸好,不需要將兒子留下為質,否則的話,淳於瓊心中難免不爽。
淳於瓊走後,胡庸大笑出聲,“都尉手段高超,胡庸佩服,幾句話就將淳於瓊收拾的妥妥當當,我卻不及也”。
太史慈搖搖頭,謙遜的說道“這幫混賬腹黑如墨,表麵上畏我如虎,實際上卻不知道在打什麽小算盤。要想會盟成功,必須下狠手,滅殺幾個不識抬舉的家夥,這樣才能殺雞儆猴,立威河北諸郡!”
胡庸卷起拳頭,作了個拿捏的手勢,嘴裏道“言之有理,使君有言在先,冀州必須牢牢掌控在大漢手中,任何人膽敢阻攔,皆殺之!”
數日之後,有不少觀望的軍官派出了人手趕往巨鹿。
白日間,太史慈會在宴會上與眾人一一相見,等到了晚上,在馬嚴的幫助下,他便要仔細的分析各地的處境。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隻有準備充分了,才能做到萬無一失。
又過數日,各地的名門望族也紛至遝來,如梁氏、尹氏、趙氏、龐氏、林氏,麴氏,賈氏、段氏。
偌大的巨鹿城內外擠滿了會盟的各方人馬,為防賊人渾水摸魚,太史慈麾下的三千騎軍日夜巡邏,一旦發現有滋事生非者,不論緣由,全都是先丟到大牢,餓上個三五天再說。
巨鹿聲勢浩大,袁譚、袁尚如坐針氈。
有心出兵征討巨鹿,卻又畏懼青州兵鋒。
袁紹一戰失卻十萬大軍,冀州精銳折損大半。
袁譚、袁尚苦心經營,也不過積累了三萬兵馬。
三萬兵馬,聽起來不少,可實際上能夠機動作戰的人馬卻不過一萬多人。
若是據城而守也就罷了,冀州軍別無選擇之下說不定會激發潛力,增強戰力,可是主動攻擊強軍環伺的巨鹿?
隻怕大軍行至半途就會潰逃過半!
時至今日,為了拉攏軍心,袁譚、袁尚手段盡出。
金錢美人,高官厚祿,能夠許諾的好處,袁譚、袁尚絕不吝嗇,為此,倒也有一批逐利之輩追隨。
可是真正到了廝殺的戰場上,這些重利之輩絕不可倚重,否則的話,大軍必敗。
這是血淚的教訓。
說起來,自從太史慈領軍北上以來,青州軍步步為營,卻並未與袁譚、袁尚有過接觸。
青州軍倒是無所畏懼,可是,冀州軍卻不這麽想。
如果第一戰就輸了,接下來再想收斂軍心可就難上加難了。
正因為如此,袁譚、袁尚一直觀望,遲遲不敢開戰,他們都承擔不起戰敗的後果。
冀州軍殘餘的家底都在這裏,一旦戰敗,青州軍隻需長驅直入!
然而,當淳於瓊四處充當說客的消息傳來,袁譚兄弟二人再也忍受不住,他們決定拿淳於瓊開刀。
一番商議過後,四方勢力達成守望共助的協議,無論李賢攻打哪一方,其餘三家都不可袖手旁觀,否則,必遭人神共棄!
針對近況,荊州願意出錢出糧,資助兗州、河內、冀州三家合力,共敵李賢。
河內、冀州的兵馬就在近處,隨時可以調動,可是,曹操麾下兵馬卻需要等待。
並非曹操小覷此次聚會,而是因為兗州軍主力都被背嵬軍引往他處,短時間內難以歸返。
若論恨意,曹氏一族對李賢的痛恨並不次於袁氏!
袁氏雖然損兵折將,丟城失地,甚至連袁紹都戰死沙場,可是,曹操帳下夏侯淵、樂進、曹純接連戰死,曹操引以為傲的左臂右膀紛紛逝去。
三次出征,沒有一次討得好處,若非曹操心性堅毅,早就撐不住了。
今日之李賢,絕非昔日之遊繳!
與其坐等李賢反噬,倒不如趁其擴張之時聯絡盟友將其扼製。
接連打擊之下,曹操深刻認識到,殲滅李賢的最好機會早已經過去,兗州若想存活,必須拉攏他人。
冀州袁氏兄弟雖非良助,可是,曹操的選擇不多,隻能咬牙將就。
幫助袁氏就是幫助自己。
無論如何,冀州、幽州、並州都不能完全落入李賢之手,否則的話,坐擁三洲,天下之大,將再無可製李賢之人。
袁譚、袁尚諸人玩空心思算計李賢,卻不知道,李賢已經決定在巨鹿郡舉行會盟。
說是會盟,倒不如說是一場通牒。
李賢挾天子,占據了大義的名頭,如果各地郡守官員及時赴約也就罷了,說不定李賢會暫緩刀兵,可是,如果各地官員權貴借故搪塞,李賢一定會借題發揮,狠狠地教訓他們。
如何教訓?自然是奪其根基,占其府院,擄其錢財,搶其妻妾!
征得李賢許可之後,太史慈以青州郡府的名義傳檄四方,號召冀州郡官會盟巨鹿。
最令人畏懼的卻是最後一點:若有不從者,皆斬之。
毫無疑問,李賢有殺人的魄力,更有殺人的實力,如果他認準了某個郡縣,郡縣官員隻能自認倒黴……
當太史慈將馬嚴的信息傳給李賢知曉之後,李賢嘴中喃喃自語:“馬嚴?”
真正的曆史上,李賢可不記得有這號人物。
“也罷,人才嘛,自然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可若是不能為我所用,圖之奈何”?
幸好太史慈早有打算,這才沒讓李賢枯等。
太史慈出了什麽主意?
既然馬嚴處處為民著想,那就拿百姓的性命來脅迫他。
馬嚴愛民如子,對付這樣一個油鹽不進的人物,什麽高官厚祿,什麽富貴榮華全都是虛的,他的眼裏就有百姓,拿百姓威脅他,雖然有過猶不及之舉,可是,隻要他發現李賢待民至誠,想必也不會多說什麽。
此時,朝廷詔令冀州各部會盟於巨鹿,消息傳出,各地軍將有喜有憂。
喜的是,李賢沒有直接出兵,這給了眾人喘息之機,可是,一旦李賢圖窮匕見,又該如何是好?
河間國,淳於瓊再三猶豫之後決定參加會盟。
親曆過征討青州之戰,淳於瓊悲觀地認為,袁尚、袁譚兄弟二人絕不是李賢的對手,與其戰至最後,倒不如趁早歸順,保存顏麵。
想到這裏,淳於瓊獨領三千兵馬往巨鹿而去,至於河間國,暫時交給沮授掌管。
接連行了三日,沿途間,淳於瓊遇到不少青州精騎,為了減少不必要的摩擦,淳於瓊表明了自己身份以及目地,說來也怪,青州騎軍似乎真有準備,他們得知詳情之後非但步再滋擾,反而派出三五人從旁護佑!
這一日,淳於瓊終於抵達巨鹿。
在距離巨鹿大營不過三裏路的地方,有六騎遊哨聽到動靜,張弓搭箭,緩緩地壓了過來。
淳於瓊不敢造次,急忙表明身份“某乃潁川淳於瓊,此番前來會盟,絕無敵意”。
遊哨雖然收起弓箭,卻從隊伍中間分出一人,徑自往大營報信去了,其餘五人成品字形,將淳於瓊一行人包圍起來。
揮手製止了手下兵卒的動作,淳於瓊氣定神閑的唿了口氣,一別多年,他已經許久未與太史慈相見了。
昔日,冀州軍與青州軍因為中原郡的歸屬權多次發生廝殺,而太史慈恰恰是勝利者之一。
一敗再敗,淳於瓊已經有了臣服的跡象。
不過,此次會盟,自當多加小心,若是能夠自立門戶自然是極好的,為此,淳於瓊寧願付出代價!
想罷,淳於瓊看了自己的長子一眼,為了淳於氏一族的滿門富貴,便是折上一子,又算得了什麽?
“哼哼”,淳於瓊冷笑,他對別人狠,對自己人更狠。
“都尉有令,淳於將軍隻可一人入營,其餘人等皆在外等候”,不多久,傳令遊騎便打馬迴轉,帶來這麽一個令淳於瓊憤怒非常的消息。
太史慈這是在蔑視他!
打馬迴轉?起兵對抗青州?淳於瓊冷冷的打了個哆嗦,昔日太史慈的神勇實在是太過恐怖,至今,淳於瓊的腦海中都還殘留著太史慈殺人如麻的景象。
暗暗的舒了幾口氣,強心按捺下心頭的怒火,淳於瓊翻身下馬,狀似恭敬的應道“末將接令!”
說罷,淳於瓊迴首又吩咐自家兵將“且在營外等候,不得放肆!”
河間兵將雖然憤憤不平,可卻也不敢聲張,隻得轟然應諾。
隨著指引的兵丁在營盤內七繞八繞了許久,淳於瓊才來到中軍大帳。
心中暗吸一口冷氣,適才一路行來,淳於瓊竟然難辨東西,要不是前頭有人引路,隻怕他還真會在營盤內迷路。
這是誰傳下的陣法?早就知道李賢麾下人才濟濟,卻也沒想到太史慈竟然也學會了這一手。
鐵甲明盔、鋼刀鐵矛,青州軍的裝備讓淳於瓊大為眼紅,至今為止,他手下的三千兵丁才有五百精銳換上了鐵甲,其餘人等隻能披上單薄的皮甲,與這樣的一支軍隊對抗?淳於瓊覺得自己沒有任何勝算。
適才在營帳外頭巡邏的那六名遊騎,指頭粗大,馬藝精湛,肯定是難得的精銳。
單論步卒,青州李賢足可笑傲天下,可是,馬匹上分生死,青州卻缺乏足夠的底氣。
也罷,無論如何,青州都不是眼下的河間國能夠敵對的。
想到這裏,淳於瓊再也不敢抱著小覷的心思,他將衣盔整理一番,方才大聲唱諾“潁川淳於瓊聽聞太史都尉在此,特地前來拜見”。
營帳內悠悠的飄來一股冷風,吹的淳於瓊猛地一哆嗦,耳朵微動便聽帳內傳來一聲清喝“喔,是淳於將軍呀,快快請起吧”。
淳於瓊不敢嗦,急忙耷拉著腦袋,將兵刃遞交出去之後,方才提心吊膽的進了大帳。
“太史將軍!”
也沒見太史慈有什麽動作,淳於瓊隻覺得頭皮一涼,接著他驚恐的發現自己腦門上的鐵盔竟然一分為二,悲催的掉在了地上。
“太史將軍,莫要殺我”,淳於瓊嚇破了膽,連連叩首的同時,急忙將這一番說辭飛快的說出來,“我願降,我願歸順青州!”
太史慈哼了一聲,道:“我聽說前些日子孟公威去了河間,可有此事?”
淳於瓊打了個寒磣,不敢隱瞞,道:“確有此事”。
以淳於瓊的角度,他隻能看見太史慈的一雙錦靴,急急的抱住那隻靴子,他惶恐的叫道“太史將軍兵出青州,原本屬下想出兵相助,卻唯恐兵力不足,拖了將軍的後腿”。
胡庸在大帳的另一端接連冷笑,這廝還真不要臉,連這種措辭都說得出口,不過看他那屁滾尿流的模樣,應該是被太史慈嚇破了膽。
李使君說的果然沒錯,對付冀州人,就得太史慈出馬。
如果其他人,見了淳於瓊,拉攏還來不及,絕不會如此折辱。
可是,太史慈偏偏做了,而且效果顯著!
“滾起來吧,這番你能過來,也算是將功贖罪,三日之後會盟開始,你若是有相熟的同好,不如勸說一番,隻要能夠勸說他們懸崖勒馬,我可以保證既往不咎,反之,如果你們敢把我的話當作耳旁風,別怪我翻臉不認人,須知,我認得你們,可我手中的鋼槍卻認不得你們!”太史慈殺氣凜凜的瞪向淳於瓊。
淳於瓊耷拉著腦袋,他不敢還嘴,隻是連連應諾,心中巴望著馬超能夠早點把他放出去。
“聽說你還帶著兒子過來?”太史慈忽然話風一轉,問起了淳於瓊的家事。
淳於瓊隻想狠狠的抽自己一個嘴巴,早知道太史慈不會對付自己,自己又何必畫蛇添足,把長子帶了過來,現在殺神問起來了,他也隻好應道“不敢欺瞞將軍,末將原本是想讓長子跟隨使君左右,長長見識,還請都尉在使君麵前代我美言幾句,若是事成,必予厚報”!
這可是個燙手山芋,質子?太史慈覺得沒這個必要,他佯裝思考,須臾之後方才笑罵道:“不必了,隻要你真心歸順,使君必定重重有賞,反之,要是讓我知道你們在背地裏給我耍什麽小心思,我會親自收拾你們!”
“不敢不敢”,淳於瓊暗自慶幸。
幸好,不需要將兒子留下為質,否則的話,淳於瓊心中難免不爽。
淳於瓊走後,胡庸大笑出聲,“都尉手段高超,胡庸佩服,幾句話就將淳於瓊收拾的妥妥當當,我卻不及也”。
太史慈搖搖頭,謙遜的說道“這幫混賬腹黑如墨,表麵上畏我如虎,實際上卻不知道在打什麽小算盤。要想會盟成功,必須下狠手,滅殺幾個不識抬舉的家夥,這樣才能殺雞儆猴,立威河北諸郡!”
胡庸卷起拳頭,作了個拿捏的手勢,嘴裏道“言之有理,使君有言在先,冀州必須牢牢掌控在大漢手中,任何人膽敢阻攔,皆殺之!”
數日之後,有不少觀望的軍官派出了人手趕往巨鹿。
白日間,太史慈會在宴會上與眾人一一相見,等到了晚上,在馬嚴的幫助下,他便要仔細的分析各地的處境。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隻有準備充分了,才能做到萬無一失。
又過數日,各地的名門望族也紛至遝來,如梁氏、尹氏、趙氏、龐氏、林氏,麴氏,賈氏、段氏。
偌大的巨鹿城內外擠滿了會盟的各方人馬,為防賊人渾水摸魚,太史慈麾下的三千騎軍日夜巡邏,一旦發現有滋事生非者,不論緣由,全都是先丟到大牢,餓上個三五天再說。
巨鹿聲勢浩大,袁譚、袁尚如坐針氈。
有心出兵征討巨鹿,卻又畏懼青州兵鋒。
袁紹一戰失卻十萬大軍,冀州精銳折損大半。
袁譚、袁尚苦心經營,也不過積累了三萬兵馬。
三萬兵馬,聽起來不少,可實際上能夠機動作戰的人馬卻不過一萬多人。
若是據城而守也就罷了,冀州軍別無選擇之下說不定會激發潛力,增強戰力,可是主動攻擊強軍環伺的巨鹿?
隻怕大軍行至半途就會潰逃過半!
時至今日,為了拉攏軍心,袁譚、袁尚手段盡出。
金錢美人,高官厚祿,能夠許諾的好處,袁譚、袁尚絕不吝嗇,為此,倒也有一批逐利之輩追隨。
可是真正到了廝殺的戰場上,這些重利之輩絕不可倚重,否則的話,大軍必敗。
這是血淚的教訓。
說起來,自從太史慈領軍北上以來,青州軍步步為營,卻並未與袁譚、袁尚有過接觸。
青州軍倒是無所畏懼,可是,冀州軍卻不這麽想。
如果第一戰就輸了,接下來再想收斂軍心可就難上加難了。
正因為如此,袁譚、袁尚一直觀望,遲遲不敢開戰,他們都承擔不起戰敗的後果。
冀州軍殘餘的家底都在這裏,一旦戰敗,青州軍隻需長驅直入!
然而,當淳於瓊四處充當說客的消息傳來,袁譚兄弟二人再也忍受不住,他們決定拿淳於瓊開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