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打擊報複跟自己政治相左的大臣們,二世皇帝南宮詞還特別下了一道聖旨,不過這是王懷國特意獻計的,為的就是鞏固二世皇帝地位和江山。


    整個朝堂之上,因為張耀庭的過失,導致高皇帝突然駕崩,大臣們無不譴責和義憤填膺,都要求徹查嚴辦張耀庭等一幹人眾,如此正好中了二世皇帝和王懷國的下懷。於是二世皇帝南宮詞在金鑾殿上下旨並說道:“凡先帝後宮未生子女者,出焉不宜,皆令從死,凡先帝後宮獨寵者,一律通往侍奉,凡先帝前朝獨寵大臣者,亦一律通往侍奉,欽此!”


    二世皇帝話音剛落,大批侍衛全副武裝進入華景殿,虎視眈眈地看著眾文武百官。頓時,朝堂之上便有大行皇帝生前的寵臣癱倒在地上,而侍衛便上前直接拖出去。法令誅罰,嚴苛刻深,嚇得文武大臣們個個人人自危,眾心憤惋。


    因為文武大臣們的軟弱和妥協,更加助長了王懷國和蘇遠候的囂張氣焰。特別是那些要求徹查嚴辦張耀庭等人的文武大臣,不問青紅皂白就詆毀或者落井下石,等於是讓親者痛仇者快,也是王懷國和蘇遠候正想看見的結果。


    王懷國真是“王壞國”,連續幾個連環計,就把政治對手一網打盡誅滅殆盡。這也是二世皇帝昏庸的結果。越是如此,朝廷和天下百姓們越是惴惴不安、膽顫心驚、恐慌萬狀。大行皇帝生前所喜歡的寵臣,大多是反對二世皇帝的,僅僅前朝殉葬的大臣達一百餘人之多。而後宮更是可怕,陷入一片晝吟宵哭、鬼哭神嚎,人人自危。


    有的宮女和太監,為了活命,集體來到萬福宮哭泣求助,希望二世皇帝的生母貴妃娘娘能救大家一命,可貴妃娘娘自己都是前途未卜,怎能關照得了大家呢!


    下朝以後,二世皇帝風風火火來到萬福宮。前朝還好解決,可萬福宮才是一個大麻煩,一個是皇後娘娘;一個是貴妃娘娘,也是自己的生母,如果殉葬可又說不過去,如果不殉葬,又不放心,還怕生出事端而不利。


    在皇後和貴妃麵前,根據祖製,二世皇帝還得跪安,哪怕不是真心地,還得按照規矩來“兒臣拜見太後、母妃,願二位娘娘萬福金安!”二世皇帝恭敬地施禮,還不忘察言觀色,而在一旁的王懷國和蘇遠候卻是跪倒在地上,五體投地恭敬地請安。


    “起來吧,你還有時間到本宮這裏來請安,難道不去查辦反對你的那些文武大臣們?還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太妃娘娘熊氏看也不看一眼,坐在坐床上氣憤地質問道。


    “兒臣這幾天事情太多,望皇太後和太妃諒解。”


    “說吧,來做什麽?不要假惺惺的……”


    “兒臣是來向二老商議大行皇帝之後事……朕已經下旨,不管前朝後宮,凡是先帝獨寵者,一律通往侍奉,所以兒臣想和二老商議商議,征求一下您們的意見。”


    夏邑二世剛剛話畢,皇太後頓時就號啕大哭起來,她知道,自己的命運也將會跟那些大臣和妃子宮女一樣,要麽自縊殉葬,要麽活殉葬。所謂活殉葬,說白了就是關在陵寢裏活活餓死渴死,或者缺氧窒息而死。如此殘暴不仁,誰心中不害怕的呢。皇太後心中害怕,實屬人之常情。雖人固有一死,但死各有各的死法,如果是風燭殘年自然而亡,那倒是一種歸屬,如果是被殉葬,那種讓人恐懼、殘忍、煎熬、折磨等等,誰能承受得了。


    “本宮知道,你是來通知本宮的,不就是讓本宮隨大行皇帝而去嘛!”皇太後噙著眼淚哭泣著說,但是沒有乞求放過自己,也算有骨氣。


    “兒臣不敢,您是皇太後,兒臣怎會如此做。”


    “不要把話說得那麽好聽,本宮知道你是怎麽想的……也好,隨大行皇帝而去,在黃泉路上也有個伴……說吧,要如何處置本宮?”皇太後突然提高嗓門怒吼道。


    皇太後也知道,雖然沒有明確說讓自己殉葬,但是其意圖能看出來。就算不殉葬,也不會有好日子,既然沒有好日子,還不如來痛快一點,免受折磨之苦。隨大行皇帝而去,或許還是一種解脫。


    二世皇帝本來沒有想讓皇太後殉葬的,但沒想到皇太後自己卻硬氣的要求殉葬,讓二世皇帝甚是震驚。貴妃娘娘心裏也不是滋味,跪倒在地上,雙手合十,便大聲咒罵道:“蒼天有眼,這一切都是本宮的錯,沒有管教好,也給自己和國家帶來災難……我求求您,您也把他帶走吧,不要留在人間禍害人……真是畜生不如,連皇太後都不放過……”


    本來二世皇帝是想封自己的生母為聖母皇太後一事前來商議的,更沒有讓二位殉葬之事,卻沒想到二位太娘娘卻會錯了意。


    因為自己生母詛咒自己,頓時,二世皇帝火冒三丈。“母妃,您怎能如此詛咒兒臣,難道兒臣不是您親生的嗎,難道兒臣當了皇帝,您還不樂意……哦,知道了,您一輩子都偏袒您心目中最優秀的幻兒,可他現在早已灰飛煙滅,連屍體都找不到……事到如今,您還如此偏向他,兒臣真想不明白,兒臣到底哪裏做錯了,要不您指出來,兒臣改,還不成麽?”二世皇帝的高冷,威嚴,神秘,眼空四海神遊八極,撩天鼻孔噴著對芸芸眾生的蔑然之氣。


    “親生,哈哈哈……哈哈哈……本宮還真想你不是親生的,都不知道造的什麽孽,生下了你這個殺兄弑父的畜生,現在連皇太後和母妃也不放過……要說偏袒,就是因為太偏袒你了,才造成現在這樣的局麵,俗話說‘偏兒不得濟’,這都是本宮自作自受!”太妃坐在地上大聲怒罵,那種聲嘶力竭的聲音,如果是大行皇帝能聽見,不知道有多傷心的啊!


    “太妃娘娘,您可不能如此說陛下,再怎麽說他也是您的親兒子,陛下並沒有讓您和皇太後殉葬的意思,隻是跟您商量來著……”王懷國在一旁幫腔造勢地說道。


    “王懷國,大家稱你為‘王壞國’,看來真的不假啊,這一切都是你在背後攛掇的,現在好了,你不但是刑部尚書,明鏡台主簿,還是丞相,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啊,但是你不要忘了,爬得越高摔得越疼。如果不是你,朝廷會是現在的亂局嗎,你真乃天下最壞的人……”皇太後破口大罵,而王懷國隻好站在那裏聽著,也不敢頂嘴,可心中卻不是滋味。


    罵也罵了,可王懷國還是王懷國,依然是二世皇帝麵前的大紅人。當皇太後罵他的時候,他心中卻暗暗想:“這一切都是您自己找的,如果一開始就擁護陛下,也不至於現在……現在怕死了,也遲了,我一定要把你送到先帝那邊去,否則怎麽對得起您對我的辱罵……哼……”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皇太後,如果朕失敗了,下場也一樣,或許更淒慘……哼……”二世皇帝氣唿唿地迴懟道。但是盡管自己的母妃如此詛咒自己,還是不會讓其殉葬的,但是皇太後就不一樣了,是前太子南宮度的生母,是絕對不可留的,一定要借此機會處理得幹淨利落,隻是不能擺在明麵兒上,既然她自己提出來要殉葬,剛好中了二世皇帝的下懷。


    太妃慢慢地從地上站起來,來到皇太後的身邊,拉著她的手說道:“姐姐,不怕,還有妹妹在呢,如果要隨大行皇帝而去,妹妹也陪著您。”


    “妹妹,你可不行,你要好好地活著,要親眼看著這個逆賊的下場……姐姐去陪陛下,相互也不孤單,你就不要多想了,聽話……。”沒想到一向跟太妃作對的皇太後,突然她們之間有了默契,還相互關心起來,這一切都是夏邑二世皇帝所促成的。


    “沒事,陛下走了,本宮活著也沒什麽意思,還不如大家一起,在黃泉路上多個伴,多好啊!”太妃苦笑道。


    “母妃,您說什麽呢,兒臣可沒有逼您殉葬的哈!”二世皇帝推脫責任地道。


    “是,不是你逼迫的,是本宮自願的,好了吧!”


    “您……您……”氣得二世皇帝語塞得說不出話來,後來也隻好無趣地走了。而王懷國慌忙跟在身後,如哈巴狗一樣搖擺著尾巴乞求著主人。


    本來殉葬人數眾多,牽連甚廣,早就引起朝野的不滿,但是誰也不敢站出來說句公道話。大行皇帝曾經下旨,如果他駕崩了,後宮不必殉葬,凡生子女妃子可出家,凡未子女妃子甚至可再嫁,而二世皇帝完全違背了大行皇帝之本意,大張旗鼓地把無數人強行殉葬,實屬借機報複和打壓反對自己的人。


    根據二世皇帝的旨意,前朝後宮為其高皇帝殉葬者達數百餘人之眾,當死之日,皆餉於庭,餉撤,俱引升堂,堂置大小床,使立床上,掛繩圈於其上,以頭納入圈中,遂去其床,皆稚頸而死。


    總有那麽一些例外的,也有性子烈者,不願隨從高祖升天,待吃飽喝足後,王懷國便安排幾個太監把其人全身綁起來,然後用布條纏繞脖子,再由兩人互相拉扯,直到氣絕身亡為止。


    如若還有反抗者,幹脆連同高祖一同火葬。殉葬者被強行帶到修好的陵墓中等死,她們關在裏麵後,外麵不會再給任何吃的喝的,裏麵慢慢也沒了空氣,等到殉葬者在內待得久了,不是餓死就是缺氧窒息而死。


    更有甚者,凡被選中殉葬的人強行捆綁,再在她們的頭上鑿開一個洞,然後將水銀灌入這個洞中,直到把水銀灌滿全身,這樣殉葬者的身體就不會腐爛,以此達到在地下永生服侍高祖之目的。


    在眾多殉葬方法中,皇太後和太妃熊氏選擇一條白綾自縊而薨,如此也算是對大行皇帝南宮客的一片癡心,更有幾分尊嚴的消亡。


    大行皇帝的喪葬排場和他活著時一樣,處處表現出其至高無上的尊嚴和豪華,極盡驕奢淫侈。在梓宮的用材上都是特別講究,用數百年齡的金絲楠木精雕細琢而成,連刷漆都必須是七七四十九道工序。整個梓宮全身繪有百官朝會圖和龍鳳,用不同的顏色勾勒而成,看上去栩栩如生生龍活虎如活物一般。


    為了出殯的順利和安全,在午門前還要演杠十天,杠夫按正式出殯的規模和要求,先抬著一塊和梓宮重量相同的獨龍木,大約有萬斤,上麵放一碗水,要練到走時水灑不出來為止。在演練的同時,還要日夜施工,搶修去陵墓的禦道,不得有半點馬虎。


    一切按照旨意辦,出殯也是選的黃道吉日,隻是這一切都是做給外人看的。


    吉日一到,在二世皇帝的旨意下,先用七十二人將梓宮抬出宮門。此時,皇帝和皇室官府傾巢而出,按夏邑典製,走在最前麵的是六十四位引幡人,高舉萬民旗傘;接著是皇帝的鹵薄儀仗隊,有一千六百二十八人之多,他們舉著各種兵器、幡旗和各式各樣的紙紮或綢緞製作的“燒活”,蔚為大觀、聲勢浩大、浩浩蕩蕩,威風凜凜。


    梓宮的扛夫,身穿孝服,每班有一百二十八人,分三班輪流抬送。在大行皇帝梓宮後麵跟著皇太後、太妃等其他殉葬者的梓宮或者棺槨,其次便是全副武裝的巡防營士兵。然後是文武百官,皇親國戚和宗室隊伍,車轎連綿不斷。在送葬行列中,還夾有大批的和尚、道士、尼姑、道姑,他們身著法衣,手執法器,不斷地吹奏、誦經。整個送葬隊伍長達數十幾裏長,從豐都城到陵地,沿途幾百裏,固定距離間還要搭設蘆殿,供停靈和送葬隊伍休息。這種蘆殿也是玉階金瓦,朱碧交映,十分華麗。


    二世皇帝披麻戴孝走在大行皇帝梓宮的前麵,手中捧著牌位,在梓宮四周便是朝廷各部委的尚書或者侍郎也披麻戴孝親手扶著靈,跟著扛夫的步伐而行。隻是二世皇帝時而步行,時而坐步輦,但是大臣們隻能步行的了。


    如此浩浩蕩蕩數萬人,走在豐都城的街道上,街道兩邊是湊熱鬧的京城老百姓,但是每一個老百姓都是披麻戴孝的,凡是沒有披麻戴孝或者不哭喪者都要下大獄。雖然老百姓們都好奇,但是還得按照規矩,也隻好個個披麻戴孝,但是假裝哭喪的人居多。


    整個送葬隊伍,最前麵都出發一天了,可最後麵的卻還沒有上路,整個豐都城萬人空巷人頭攢動,還不熱鬧。最後送葬隊伍走了三天才到達高皇帝的陵寢。如此大規模,還真是至古難有之。雖然二世皇帝並不是很喜歡大行皇帝,但還是按照超國葬規矩給下葬的。


    夏邑高皇帝的陵寢,是采用依山為陵,築平麵略呈方形的內城,四麵各開一門,門外置石獅麒麟,石馬和石人。南麵的朱雀門是正門,入門即為獻殿。自南麵遠處第一道門闕至內城的朱雀門。神道長達三公裏,兩旁列瑞禽,瑞獸,馬,武將,文臣以及藩屬國首領的石雕像。寢宮內部是斜坡式的墓道,包括一段幾公裏的隧道;隧道頂部開天井,兩壁設龕。高皇帝陵寢有天井九個,壁龕九個,意喻九五之尊。


    整個陵寢四壁采用玉石砌成,除主室以外﹐還設前後大廳,兩邊則為耳室,總共加起來七七四十九間。主墓兩邊各一座墓,那是放皇太後和太妃之梓宮的,整體而言也叫合葬,隻是規格要比大行皇帝要低一等,在主墓的最前方,便是一個碩大的長明燈,點燃後嗎,整個陵寢宏偉壯觀金碧輝煌,富麗堂皇美輪美奐。陵墓中滿是壁畫。墓道前部兩壁各繪青龍、白虎、墓室頂部繪日、月、星辰,其他則有鞍馬、明駝、牛車、列戟、步騎儀衛、屬吏、男女侍者以及樂舞伎等,高皇帝陵寢規模之宏大﹐充分顯示了夏邑帝國極盛時期的強大國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冰火兩重天之黃金麵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念雪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念雪飄並收藏冰火兩重天之黃金麵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