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承誌挖開石塊,開大洞口,以備師父與木桑道人進來查看。出洞後離歌笑將他拉上。離歌笑又見他是手裏拿了兩隻鐵盒,心裏樂開了花,招唿他一起去見師父。穆人清與木桑正在弈棋,見他二人過來,便停弈不下。袁承誌把經過一說,兩人看了幾封書柬,都是暗暗心驚,又把大鐵盒中寫著“啟盒之法”的封套拆開,裏麵一張紙寫道:“鐵盒左右,各有機括,雙手捧盒同時力掀,鐵盒即開。”木桑向穆人清伸了伸舌頭,道:“承誌這條小命,今日險些送在山洞之中,要是他稍有貪心,不先埋葬骸骨而即去開啟盒子,隻怕難逃毒箭。”

    叫啞巴搬了一隻大木桶來,在木桶靠底處開了兩個孔,將鐵盒掃開了蓋放在桶內,再用木板蓋住桶口,然後用兩根小棒從孔中伸進桶內,與離歌笑各持一根小棒,同時用力一抵,隻聽得呀的一聲,想是鐵盒第二層蓋子開了,接著嗤嗤東東之聲不絕,木桶微微搖晃。

    袁承誌聽箭聲已止,正要揭板看時,木桑一把拉住,喝道:“等一會!”話聲未絕,果然又是嗤嗤數聲。隔了良久再無聲息。木桑揭開木板。果然板上桶內釘了數十支短箭,或斜飛,或直射,方向各不相同,支支深入木內。木桑拿了一把鉗子,輕輕拔了下來,放在一邊,不敢用手去碰,歎道:“這人實在也太工心計了,惟恐一次射出。給人避過,將毒箭分作兩次射。”

    穆人清搖搖頭道:“若是好奇心起,先去瞧瞧鐵盒中有何物事,也是人情之常,未必就不葬他的骸骨。再說,就算不葬他的骸骨,也不至於就該死了。此人用心深刻,實非端士。承誌本來小孩心性,這次竟忍得住手,不先開盒子來張上一張,可說天幸。”從木桶中取出鐵盒,見盒子第二層蓋下鋼絲糾結,都是放射毒箭的彈簧機括。木桑鉗去鋼絲,下麵是一本書,上寫《金蛇秘笈》四字,用鉗子揭開數頁,見寫滿密密小字,又有許多圖畫。有的是地圖,有的是武術姿勢,更有些兵刃機關的圖樣。再打開小鐵盒時,裏麵也有一本書,形狀大小,字體裝訂,無不相同,略加對照,便見兩書內容卻是大異。穆人清道:“此人為了對付不肯葬他骸骨之人,不惜花費諾大功夫,造這樣一本偽書,安置這許多毒箭。其實人都死了,別人對你是好是壞,又何苦如此斤斤計較?”木桑道:“這人就是因為想不開,才落得如此下場。不過這偽書與鐵盒,卻多半是早就造好了,要用來對付敵人的。臨死之時,料來也無暇再幹這些害人勾當。”

    穆人清點頭歎息,命離歌笑把兩隻鐵盒收了,並叮囑他二人不可修習此書,說道:“此人行為乖僻,他的書觀之無益。那本偽書上更有劇毒,碰也碰不得。”離、袁二人答應了。

    此後練武弈棋,忽忽一年,袁承誌也已二十歲了,反觀離歌笑還是一副此前的模樣,竟看不出有歲月老去的痕跡。木桑已把輕功和暗器的要訣傾囊以授。袁承誌棋藝日進,木桑和他下棋,反要饒上二子,而袁承誌故意相讓之跡,越來越難遮掩。木桑興味索然,自覺這“千變萬劫棋國手”的七字外號,早已居之有愧,明明覺得袁承誌的棋藝也是平平,可是自己不知怎的,卻偏偏下他不過,隻怕自己的棋藝並不如何高明,也是有的,但說自己棋藝不高,卻又決無是理。這一日大敗之餘,推枰而起,竟飄然下山去了。袁承誌所練華山本門的拳劍內功,與日俱深,天下事卻已千變萬化,眼下更是如沸如羹,百姓正遭逢無窮無盡的劫難。

    端午看書天天樂,充100贈500vip點券!

    立即搶充(活動時間:6月25日到6月27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那些年一起追過的武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jay211314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jay211314並收藏那些年一起追過的武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