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過夫君的機會來了。


    魚腸劍不愧是絕世名劍,這把劍寧折不彎,執著剛硬,內含銳氣,劍出勢不可擋。


    而自己打造的殘虹,也是天生暴戾兇煞,而且是天外隕鐵打造的,本就不會被磁石吸引,以殘虹包裹魚腸,正當其所!


    兩劍合為一劍,夫君的鯊齒也隻能徒唿奈何。


    雖然不算贏了夫君,可是那也沒輸,算是平手。這樣也好,兩人都有麵子。


    在任靜和徐夫人商議的時候,徐夫人堅決製止,這件事絕對不能摻和。兩人的輸贏隻是鬥氣,不能把全族人的性命也賭上。


    徐夫人的擔憂,任靜不是不清楚,但是她依舊說服了徐夫人。


    一來,燕丹親自前來攜帶厚禮請求,這不好拒絕。


    二來,身為鑄劍大師,眼見魚腸劍在眼前,現在有機會給魚腸劍改造,也實在忍不住心癢。


    第三,最重要的是任靜出了一個絕妙的甩鍋主意。


    正是這個可以把責任甩掉的主意,說服了徐夫人。


    徐夫人估計了一下問題確實不大,又為了自家夫人的麵子,也就同意了。


    任靜同意出手以後燕丹大喜過望,他都已經做好三番四次上門來求的準備了,萬萬沒想到這麽簡單就同意了,雖說隻是任靜一人出手有些遺憾,但是也已經足夠了。


    燕丹趕緊奉上千金重禮,生怕任靜反悔。


    萬萬沒想到,黃金任靜堅決不收,隻說是幫個忙,不收錢。


    燕丹再三硬要給,任靜就是堅決不收。


    燕丹想了許多,終究還是想不通,最後覺得必然是魚腸劍吸引了大師出手,再加上自己和墨家的關係,這才願意無償相助。


    但是這也算好事。


    燕國窮啊,他這個太子更窮,最近花錢太多了,他手頭都已經非常緊迫了。


    不過很奇怪的是,最近缺錢找父王要錢,父王給的很痛快。這一點很奇怪,按理說,父王不是這麽大方的人才對啊。


    在任靜加工魚腸劍的時候,燕丹也沒等著,又去找了自己農家的老師,請他幫忙在農家找尋絕世毒藥。


    他的老師自幼看他長大,別人不了解燕丹,但是他是絕對了解的。雖然不了解內情,但是他知道,燕丹肯定要做一件極其危險的事,並且,大概率是用上不得台麵的手段。


    雖然身為農家埋伏在燕丹身邊的人,但是畢竟兩人相處那麽多年,還有著師徒之情,雖說這些年也逐漸疏遠了。


    可終究還是忍不住勸了一句:身為王室貴胄,應當走寬闊正道,謹慎小心,不該用鬼魅伎倆去應對大事。


    但是事已至此,早已經無路可退,燕丹根本不考慮退,也不可能退。


    堅持請農家老師為他找尋毒藥。


    他老師也隻能一聲長歎,同意了。


    然後就把消息趕緊上報。


    上麵沒有告訴他應該怎麽做,隻給了他一份農家精心調製的毒藥。


    此毒名為碎心斷腸。


    見血封喉。


    是用特殊培育的隨心花和斷腸草經過無數次淬煉製造的,足足需要五年的時間,才能得到幾滴。


    一滴入口,立時就亡,縱然是天神守在身邊,都絕對來不及救,複活都來不及,因為很快毒藥就可以將整個人腐蝕成一灘膿水。


    若是塗在刀劍上,隻要擦到身子任意一處,瞬間也是必死。


    修為低微的人,哪怕靠近聞一聞,也隻有死路一條。


    燕丹拿到毒藥後,塗在普通匕首上,找了數位高手一試。


    見血,人無不立死。


    燕丹大喜,自信至極。


    這下真的穩了!


    任他秦王再強,以荊軻之能,加寶劍之威,也不可能傷不了分毫!


    隻要傷到一點,那就是大局已定!


    燕丹興奮的將這一切都告知了荊軻,荊軻也是為之胸有成竹,這一切都做的太全麵了,不可能不成!


    然後一個問題就橫在了他們麵前。


    怎麽才能成功走到秦王麵前呢?


    燕丹去過鹹陽宮章台宮很多次,深深的知道章台宮是多麽雄偉,大殿又是多麽的寬大空曠。


    正常使者在殿內覲見,距離高位上的嬴政還有近三十步(秦朝一步約為六尺,指的是大步,即左右腳各往前一步,也就是差不多140cm)。


    這個距離太遠了,王宮高手無數,秦王的護衛更是高手,荊軻不可能跨越三十步的距離成功刺殺嬴政。


    荊軻這一招絕殺,強是強,但是第一是需要蓄力,第二是全力發出以後,他自己也沒有餘力控製了,必須要足夠靠近才行。


    此劍名為七步絕殺,實則威力在十步以內。十步以外,對付普通人可以,但是對付高手就不夠穩妥了。


    這本就是萃集一切發出的劍招,在章台宮,他隻有一次機會,必然全力以赴,隨後也會油盡燈枯。


    況且,劍上塗的毒藥,也要碰到才行啊,劍氣又沾不上這毒藥。


    至於秦王曾有令,禁止荊軻踏入大秦的國土,這個好解決。換個名字,稍作易容,荊軻本就潛心修煉,聲名不顯,沒幾個人見過他,再加上十餘年過去了,麵貌氣質都是大變樣,瞞過去不難。


    反正也不需要瞞過去很久,隻要踏入大殿,就已經足夠了。


    問題是怎麽才能更靠近秦王呢?


    此時荊軻微微一笑,道:“殿下,秦王吞並天下之心,已然昭然若揭,而秦王虛偽狡詐之心卻少有人知。”


    “秦王一向自詡聖明仁德,從不輕啟戰段,既然如此,可以以利誘之。”


    “以大燕獻土為由,請求覲見秦王。當然,為了引起秦王的重視,這份禮必須要足夠厚重才能引起秦王的貪婪,最好是以獻土為名,秦王為彰顯其寬仁,必然親自接見。”


    “秦燕兩國一向交好,目前也沒有什麽戰端與矛盾,又有韓趙兩國為前車之鑒,我大燕提起此事,秦王也不會不信。”


    “可以將寶劍藏於輿圖之中,到時候臣以為其介紹大燕國土為由,自然可以近身。”


    燕丹聽著荊軻的計策,越聽雙眼越是發亮,大喝一聲好。


    “次非此策甚妙!秦王一向虛偽自負,絕想不到還有人敢對他出手。”


    燕丹滿臉興奮:“而且經由韓國趙國前車之鑒,現在即便是我燕國主動提出內附一事,也是情理之中。他已經輕鬆順利吞並了兩國,也必然為之嬌縱,難免大意,必然也不會有太多疑慮。”


    “此計甚妙啊。”


    不過很快,燕丹麵上喜色消失,眉頭緊鎖。


    “不過有一個問題,父王會同意這個計劃嗎?”


    兩人又是麵麵相覷。


    出使一國,尤其是想要引起他國的重視,必然是聲勢浩大,極為隆重的。


    這可不是幾個人去的事情,出使自有禮數,整個使團都是人員眾多。


    這種事情是做不得假的。


    如果燕王喜不同意,那就必然不成。


    燕丹麵色一陣變幻,陰晴不定,最後咬牙道:“次非放心,這事我去談,一定讓父王同意。”


    荊軻點頭道:“道理大王都懂的,殿下好生商談,大王必然應允。不過,殿下最好不要直接進言,請大燕重臣進言最善。”


    荊軻雖然沒有明說,但是燕丹明白荊軻的意思。


    自己的父王雖然一向重利無義,但是絕不愚蠢。恰恰相反,父王極為精明。對這天下大事也看的一向通透,並且也不缺乏冒險的勇氣,計劃進行到現在這一步,成功率如此之高,父王必然心動。


    但是,讓他點頭同意冒這個風險是絕對不可能的,秦國太強了,父王不可能讓他自己去承擔這個風險,所以,需要有人背鍋。


    這個鍋,當然是身為策劃者的自己是最合適的。


    巧了,燕丹也是這麽想的。


    事情成了自己自然是最大的功臣,對整個天下來說都是最大的功臣。


    雖然這事非常不體麵,但是非常之事行非常之法,隻要成了,些許雜言不值一提。


    但是萬一事情不成呢?


    事情不成,秦王必然報複,不過報複也並不意味著一敗塗地,必死無疑。


    已經拉趙人下了水,秦王的報複不會隻針對燕國。


    趙人的公主新成為了秦王的王後,若是卷入其中,鬧得秦國朝廷動蕩,燕國再進行挑撥,不怕趙地不亂。到時候燕趙合力,不是沒有一戰之力,畢竟秦國如此輕易便吞下了趙國本也就是取了巧。


    雖說要做不成功便成仁的準備,但是也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縱然事情不成,也不能白白等死,該反抗還是要反抗的,畢竟這件事情做了以後,就再也沒有投降的機會了。


    再者說,萬一呢?


    萬一還有什麽別的轉機呢?


    不到最後一刻永不放棄,即便到了最後一刻也要拚死一搏,誰會知道最後一秒會發生什麽呢?


    既然如此,那就不能讓自己背上最後這個罪名。


    要讓事情敗露以後,整個燕國不再想著妥協,而是在危險下拚盡一切反抗!


    那麽,隻能是讓父王背這個鍋了。


    隻有父王有口難辯,被徹底逼上絕路,父王才會率領整個燕國殊死一搏。


    也隻有這樣,無論是對自己,對大燕,才都是最好的結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時明月之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想吃就吃牛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想吃就吃牛肉並收藏秦時明月之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