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徹底占據邯鄲城之後,第一時間就已經千裏加急將消息傳去鹹陽。


    嬴政在收到信以後,哈哈大笑,不枉多年謀劃,大局已定!


    隨即立刻令早就做好一切準備的呂不韋立刻前往邯鄲,徹底吞並趙國!


    當建信君收到秦軍使者帶著邯鄲臣子送來的趙悼倡後的信件,立時嘔血昏厥。


    這些時日他晝夜不休,衣不卸甲,想盡一切辦法想要和樂乘殺迴邯鄲,早已是心焦若焚,可是在楊端和與張唐絕對兵力優勢,戰力優勢下被堵得根本難以動彈,隻能據堅城勉強堅守。


    幸好秦軍並未大舉進攻,隻是圍著不讓救援,建信君自然知道這是為何。


    隻要邯鄲城破,自己這支孤軍自然不擊自潰,秦軍是為了減少損失。


    建信君一直在複盤所有發生的一切,他很確定,這一切事件都有著秦國的影子,必然是秦國操縱的!


    其中串聯在一起的那根線,就是郭開!


    這個結論令他渾身冰冷。


    可是他卻對誰都不敢說出這個猜測。


    當他接到趙悼倡後的信件,得知趙國已經徹底投了秦國,哪怕早有預料,可是依舊痛徹心扉,嘔血昏厥。


    一旁的樂乘大駭,急忙令人搶救建信君,自己則是拿過信件查看,看罷已是手腳冰涼,呆在原地不能動彈。


    臣等正在死戰,王上何故先降啊!


    但是很快,樂乘也就明白了前因後果。


    若是死戰就真的隻有死路一條了,趁手裏還有籌碼,積極投降,以韓國為鑒,仍舊不失封侯之位。


    這一次秦國如此興師動眾,態度很明確,不吞了趙國,是絕不罷休的。


    現在樂乘也明白了為何秦軍圍而不攻,為的便是少些損傷。


    事已至此,徒唿奈何。


    樂乘救醒建信君,建信君醒來立刻奪迴來信件,又看了一遍,生怕自己是做夢出現幻覺。


    等又一次接受了打擊,建信君整個人的精氣神都沒了。


    整個人萎靡憔悴,一張俊臉早就在這段時期的摧殘中染上滄桑,現在受到如此大的打擊,更是麵如金紙。


    樂乘再三勸慰,建信君才勉強打起精神。


    即便已經投了,太後和大王那裏也需要自己。


    自己畢竟是趙國十餘年的相國,現在趙國投秦千頭萬緒。大局已定,為了太後和大王以後的日子,也要積極配合秦國,若是投了還不配合,那才是真的失了智。


    先王臨終前托孤於自己,縱然守不了趙國,也要護住先王最後的血脈,保住先王的祖宗祭祀,不使血食斷絕。


    建信君冷靜下來後,配合秦軍使者,放下了武器投降,眼看著秦軍收繳武器兵甲,軍械糧草後,給每個士卒發放了一些錢財糧草讓其各迴各家,這才徹底放下心來。


    畢竟秦軍長平是有殺俘前例的,雖然如今的秦王一向主張仁德,趙國已經投效,不至於殺俘,但是也是真怕啊。


    隨後建信君和樂乘,以及眾多中高層將領官員在秦軍的護送下趕往邯鄲。


    這一切楊端和與張唐也做的極為效率,絲毫沒有耽擱,因為也實在耽擱不起。


    大旱之年,欠收一季的糧草,即便秦國家大業大,也完全不能耽擱。如今的趙國也是爛攤子,還是要多省些糧食用作收買人心。


    優勢一多一少,裏外裏差的可就多了。


    如今邯鄲投降,趙國君臣完全配合融入大秦,可以少了太多功夫了。


    接下來就是帶著邯鄲的使者去接收所有戰略要地了,這暴力攻奪同和平接收,可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建信君終於可以迴到邯鄲了,但是建信君現在完全高興不起來。


    趙國,沒了。


    邯鄲是趙國的都城,因此而榮耀。


    可是如果趙國都沒了,邯鄲就也隻是一座普通的城池了。


    當建信君到邯鄲的時候,呂不韋都還沒到。


    在建信君到了邯鄲以後,心中更是悲涼。


    滿朝公卿,除了極少數的個別人,其他所有人早就配合的不得了,已經在把整個趙國都打包好,就等著給秦國了。


    現在每個人都想著如何才能在新的龐大國度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如何保住自家的富貴,甚至更上一層樓。


    至於誓死效忠趙國,嗨,你看看對麵秦國的王,再看看自家這邊的,該怎麽選還用說嗎?


    現在這形勢,秦王、不,大王已經非常體麵了,給臉不要臉才是真正的不識抬舉,取死之道。


    大家都有一家老小,家族基業,也有祖宗祭祀啊,現在趙國趙氏都直接願意內附了,大家還裝什麽?


    何況秦趙同姓同氏,同根同源,趙還是趙,嬴還是嬴,都一樣嘛。


    當建信君見到趙悼倡後和趙王遷,仔細觀察,除了有些憂愁憔悴,別的也沒什麽,進宮的時候就問過內侍這段時間太後和大王怎麽樣。


    內侍迴複除了在宮中不讓外出,其餘一應皆如從前,秦人待太後和大王很是恭謹。再加上建信君所見邯鄲秩序井然,心裏也不得不感歎,秦王體麵人啊,名不虛傳,這才稍稍放下心來。


    建信君快步走到趙悼倡後和趙王遷麵前,撲通一聲跪倒趴下,哭泣道:“太後,大王,臣罪該萬死,罪該萬死。”


    趙悼倡後這幾日看著大秦的一切作為,對於自家母子的結局心裏已經踏實了很多。


    自家雖然沒有像韓國那樣直接內附,但是也沒有誓死頑抗啊,在有拚死之力的時候,依舊是痛快投降了,並且對於接下來的所有事務都很配合,以秦王一貫的作風,也確實沒有理由苛待自家母子。


    但是即便如此,心中悲涼也是難免的,畢竟身為攝政太後的好日子,可是隻過了不到兩年,而自家兒子的王位還沒坐熱乎也沒了。所幸起碼還能有個侯爵打底,這也不錯了。


    此時被建信君情緒感染,也是控製不住的悲上心頭,低聲啜泣。


    “相國不必自責,此大勢所趨,無可奈何,以後哀家母子也離不開相國關照。”


    建信君好不容易止住哭泣,擦幹眼淚,堅決道:“臣一定竭盡全力保太後與大王周全。”


    “事已至此,隻要一切配合秦國,太後與大王的富貴安全是沒有問題的,接下來越是配合便是越能保障太後和大王的待遇,臣也會率領群臣配合秦國。”


    “秦王一統天下之心已然毫不掩飾,欲得天下必得三晉。今三晉唯我大趙最盛,韓國弱小,不值一提,魏國早已經虛弱至極。我大趙占據北方,乃是重中之重,況且曾經與秦國有著血海深仇,秦王若想安心吞下我趙國必然要懷柔以待。”


    “臣聽聞嬴馨公主被秦王賜予寶冠,嬴馨公主已為秦王誕下兩位公子。秦王繼位多年,納妃多年,後宮貴女眾多,後位卻一直空懸,朝堂之上也有臣子再三請求立後,可是秦王卻一直不置可否。”


    “若為天下計,臣覺得秦王必然是傾向於立嬴馨公主為後,也隻有如此才能徹底吞下三晉,徹底吞下大趙,這是對秦王最好的選擇,同樣也必然善待我大趙公室。。”


    “若嬴馨公主為秦王王後,那太後和大王便再也無憂了。”


    “我大趙雖要並入秦國,然而趙人依舊是趙人,大趙人傑地靈,英才輩出,即便並入秦國,文臣武將,也天然支持嬴馨公主。有著眾多趙人支持,這一切都是對秦王最有利的,秦王想必也會做出對他最有利的選擇。臣接下來一定聯絡群臣全力支持嬴馨公主,助公主坐穩後位。”


    “日後秦國江山繼位之君也有大趙趙氏之血,縱然大趙不存,可是有著這親近關係,也可保大王世代富貴。”


    趙悼倡後也不再哭泣,連連點頭,建信君終究是建信君,分析的是有道理的,這和之前郭開和姚賈的分析完全一致。


    事已至此,日子總還是要過的,現在該為以後做打算了。


    自家母子畢竟是大趙正統,是有著最大的統戰價值的,隻要還有著大趙的重臣支持,那這個價值在秦國徹底安定趙國之前就無限大。


    就在建信君為了趙悼倡後和趙王遷日後的生活積極聯絡群臣,配合秦國的時候,呂不韋也終於到了。


    消息早就傳到了邯鄲,王翦和蒙武率領著手下將領,連帶諸多官員,以及趙國上下官員貴族,出城三十裏等候迎接。


    當被數千人簇擁著來到邯鄲的呂不韋,看著眼前的這座宏偉城池,心中複雜無比,感慨萬千。


    自己的一生就是在這座城池裏麵改變的,在這裏自己奇貨可居,傾盡家財投資了先王,換來了如今的位極人臣。


    每每憶起當年,仿佛就在昨天,一切都是曆曆在目。


    即便呂不韋養性多年,心性堅韌,可是此時還是忍不住紅了眼眶,鼻頭發酸。


    異人啊異人。


    我的朋友。


    如果你可以看到今天的大王,也會很欣慰吧。


    你的門庭終究是光大了,終究會成為天下最光大的門庭,這天下終有一天都會是你家的。


    好友,你可以瞑目了。


    秦王政十一年冬,趙國,亡。


    自趙烈侯趙籍開始建國,立國一百六十八年,傳國十代的趙國,亡。


    天下泰半已入嬴政之手,再無人可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時明月之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想吃就吃牛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想吃就吃牛肉並收藏秦時明月之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