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國也是傾盡了全力,拿出了家底兒,進貢了諸多特產,香料,寶石奇珍等。
來的路上因為水土不服,長途顛簸,還死了幾個人。
人家這事兒做的體麵,大秦也不能不體麵,要不然傳出去還怎麽打交道?
名聲的重要性,遠遠不是那些沒什麽名聲的人能想象到的。
什麽都靠強權,統治成本可就太高了。
適當投桃報李,以恩德為隱刃,才能更有效的吸納同化諸國。
嬴政根據冊封的爵位給予了不同數量的封賞,主要是絲綢,紙張,瓷器,青銅器這些最實用的硬通貨。
不算很多,卻也不少,起碼讓諸國沒有白跑這一趟。
至於那幾個路上死了的倒黴蛋,他們的冊封和封賞以及最終的決議,都會由王綰他們負責帶去。
體麵是件很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國家層麵,能夠帶來的隱形良性影響是極大的。
朋友多多的,敵人少少的,此消彼長帶來的利益是難以計量的。
對於和平演化,文化同化(入侵)來說,更是必不可少。
凡事軟硬皆施,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也才能真正達到目的。
暴力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但是如果隻有暴力,那就會有解決不完的問題。
暴力不是目的,暴力隻是為了達成目的的輔助工具。
在西域使團離開不久後,終於病愈的韓王安,也又一次來到了大秦。
韓王安來大秦的心情一次比一次沉重。
這是最沉重的一次,他的心都要碎了,以後就真的要成為秦國的臣子了,再也沒有其他選擇了。
看著鹹陽城,韓王安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悲涼,等下一次再來,應該就會永遠住在這裏了。
唯獨給了他心理安慰的是,秦王並沒有羞辱他,即便這一次是來俯首稱臣,獻地納貢,可是秦王依舊給了王的禮節待遇。
不得不說。
秦王,體麵人啊。
嬴政當然不會再羞辱韓王安,大局已定,韓王安的姿態已經足夠低了,這都已經主動投了,還羞辱人家,成何體統?
這對他國的影響又會是多麽惡劣?
給人麵子就是給自己麵子,大家都體麵,都體麵才能少動刀子。
不過是給些禮遇,便可以大大削減諸國抵抗之心,也能削減韓國韓王反抗之心,收攏天下民心,何樂而不為呢?
韓王安迴國的時候,嬴政迴禮極為豐厚,絲綢錦緞、黃金玉器、奇珍異寶無數,更是派出八千精騎護送韓王安安全歸國。
態度表達的非常明顯,大秦不僅是不會卸磨殺驢,更會富貴以待,護你周全,讓來投之人榮華無憂。
也是徹底安下了韓王安之心。
包括韓非和紅蓮也是徹底鬆了口氣,徹底放下心來。
就在這東西方同時兩麵開花,一片大好的形勢下,秦王政九年也走到了盡頭。
秦王政九年,大秦徹底拿下了河西走廊,控製了西域,正在建設東西方貿易通道,一切順利進行中。
以目前的形勢,軍事,經濟,文化三重入侵下,隻需要十餘年,西域就一定會變成大秦的形狀。
並且這一年徹底讓諸多羌族臣服大秦,逐漸吸納同化羌人,也大大震懾了匈奴,讓匈奴更加恭敬侍秦。
華夏大地這邊,楚國,趙國,再一次被大大的削弱,魏國,燕國,齊國同樣有所損失。
韓國,韓國基本已經投了。
大秦得了趙楚兩國十幾座城池,韓國富庶至極的南陽一郡之地,等明年,韓王安就要徹底投了。
七國。
不。
很快就要六國了。
距離天下一統,已然時日不遠矣。
今年也多得了幾個孩子。
羌族有美人誕下十三公主,嬴政取名為嬴粟,晉升其位份為長使。
麗姬也誕下十四公主,嬴政為其取名為嬴媛。
薑芷又生下一個兒子,這已經是嬴政第十九個兒子了,嬴政為其取名泰吉。
薑芷對此十分得意。
嬴馨也是生下了第二個兒子,嬴政為其取名大觀。
對此嬴馨也很欣喜。
紫女生下十五公主,嬴政為其取名嬴姣,她也算是子女雙全了。
就這樣,秦王政九年過去了。
秦王政十年到了。
這一年剛一開始,很明顯,除了秦國,關東六國沒一個高興的起來的。
也不對,齊國還好。
齊王建還在接著奏樂接著舞。
韓王安獻南陽於秦國,對大秦俯首稱臣,很明顯就要徹底投了,即便這麽大的事對他也沒有任何影響。
與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其餘五國。
楚幽王雖然能力不行,手段殘酷狠辣,心腸歹毒,但是他不傻。
對於去年突如其來的天下大亂,他已經反應過來了,雖然不知道姚賈是秦國的人,但是他也知道,這一場天下大亂,暗地裏必然有秦國的原因。
近幾年大戰,楚國損兵折將,丟城失地,自己剛剛繼位,臉沒露出來,屁股露了個幹幹淨淨,現在國內暗潮湧動,局勢實在不容樂觀。
楚幽王現在是真的高興不起來。
魏景湣王更是高興不起來,秦國越來越強了,原本就已經強的令人害怕,現在更令人害怕了。
尤其是韓王安獻了南陽以後,魏景湣王更是氣的大罵,何其懦弱無能之昏君,簡直跟你父親一模一樣,無恥無能,不,還不如你的父親。
置祖宗基業於不顧,混賬至極,死了對得起列祖列宗嗎?
魏景湣王既是憤怒,又是恐懼,同樣還有著兔死狐悲的悲哀。
當韓國這個緩衝帶消失了,下一個會是誰?直接與秦國相鄰的魏國又該何去何從?
這是魏景湣王不敢想的事情。
他痛罵韓王安對不起列祖列宗,他也在恐懼自己,死後又該怎麽去麵對列祖列宗?又該怎麽去麵對他的父王?
至於燕國,燕王喜除了歎息,還是歎息。
趙國趙悼襄王這邊,他現在的時間實在已經不多了,自去年被圈兒踢導致趙國損失慘重,他就一病不起,在得知韓王安的作為以後,更是病上加病。
他已經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他現在最愁的是繼承人的事情。
他的長子太子嘉乃是原配所生,後原配病逝,他另立了正妻,也就是現任的王後,他與現任王後感情極深,極寵王後,連帶王後的兒子公子遷也極其寵愛。
太子嘉本也是嫡出,在趙悼襄王繼位之初,趙悼襄王為了朝局穩定,便把他立為太子。
趙悼襄王對這個憨厚的長子一向不喜,愛屋及烏之下,他喜歡的是機靈的公子遷。
太子嘉今年未滿二十,早年便喪母,由如今之嫡母趙王後養大,剛開始還好。
但是在趙王後有了親子公子遷以後,那就怎麽看他怎麽礙眼,尤其是在趙悼襄王繼位,立太子嘉為太子後,趙王後對她那就更是看不過去了。
隻是公子遷還小,太子嘉又沒犯什麽錯,趙王後也是聰明人,雖然想要更換太子,但也一直沒說什麽,隻是限製太子嘉與外朝聯絡,不給他培養勢力的機會。
對此趙悼襄王也是樂見其成,趙悼襄王繼位的時候不過二十五歲上下,正是春秋鼎盛,繼位之初為了穩定朝局立了太子,但是他也絕不想太子那麽早就擁有權力。
太子嘉還小的時候尚好,隨著越長越大,對於趙王後的作為,他是樂見其成,睜隻眼閉隻眼。
現在問題出就出在這兒了,而且問題很大!
太子嘉如今根本就沒有培養出來自己的勢力!而他趙悼襄王,現在要不行了!
太子嘉又不是趙王後的親子,如今趙王後做了這麽多年的王後,前朝的郭開,建信君,樂乘等一大批文武重臣,支持的又都是王後,以及公子遷!
郭開和王後一向蛇鼠一窩,當然支持的是王後。
原本這事也好解決,廢了太子嘉,轉立公子遷為太子即可。
隻是公子遷年少,太子嘉也沒犯什麽過錯,趙悼襄王又是春秋鼎盛的年華,他自然不著急,也不想太早扶公子遷為太子與自己爭權,隻是做好了廢太子嘉太子之位的準備。
故而他限製太子嘉也限製的厲害。
太子嘉在父王不喜且限製,趙王後不喜且打壓的情況下,根本不可能獲得任何外朝的支持。
外朝大臣又不傻,哪個不是看的明明白白的?誰也不會去跳上一艘注定要沉的船。
可是這一切都在趙悼襄王突然病倒下,成為了要命的問題。
太子嘉隻有一個空名頭,可是公子遷又太小了,今年十一二歲而已,若改立公子遷為太子,麵對如今天下之局勢,他根本沒有辦法應對。
可是不改就更不行了,趙王後和公子遷,以及前朝那麽多支持他們的人,也都不會輕易罷休。
現在這是一根筋變成兩頭堵了!
若讓太子嘉繼位,隻會有兩種可能:一,政變被殺;二,太子嘉手段高明,把對手殺個幹幹淨淨,不過這種概率幾乎為零。
而自己若想要保住太子嘉順利繼位,那就隻能為他蹚平道路。
趁現在自己還沒死,先把他的對手都殺個幹幹淨淨,然後讓他順利繼位。
來的路上因為水土不服,長途顛簸,還死了幾個人。
人家這事兒做的體麵,大秦也不能不體麵,要不然傳出去還怎麽打交道?
名聲的重要性,遠遠不是那些沒什麽名聲的人能想象到的。
什麽都靠強權,統治成本可就太高了。
適當投桃報李,以恩德為隱刃,才能更有效的吸納同化諸國。
嬴政根據冊封的爵位給予了不同數量的封賞,主要是絲綢,紙張,瓷器,青銅器這些最實用的硬通貨。
不算很多,卻也不少,起碼讓諸國沒有白跑這一趟。
至於那幾個路上死了的倒黴蛋,他們的冊封和封賞以及最終的決議,都會由王綰他們負責帶去。
體麵是件很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國家層麵,能夠帶來的隱形良性影響是極大的。
朋友多多的,敵人少少的,此消彼長帶來的利益是難以計量的。
對於和平演化,文化同化(入侵)來說,更是必不可少。
凡事軟硬皆施,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也才能真正達到目的。
暴力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但是如果隻有暴力,那就會有解決不完的問題。
暴力不是目的,暴力隻是為了達成目的的輔助工具。
在西域使團離開不久後,終於病愈的韓王安,也又一次來到了大秦。
韓王安來大秦的心情一次比一次沉重。
這是最沉重的一次,他的心都要碎了,以後就真的要成為秦國的臣子了,再也沒有其他選擇了。
看著鹹陽城,韓王安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悲涼,等下一次再來,應該就會永遠住在這裏了。
唯獨給了他心理安慰的是,秦王並沒有羞辱他,即便這一次是來俯首稱臣,獻地納貢,可是秦王依舊給了王的禮節待遇。
不得不說。
秦王,體麵人啊。
嬴政當然不會再羞辱韓王安,大局已定,韓王安的姿態已經足夠低了,這都已經主動投了,還羞辱人家,成何體統?
這對他國的影響又會是多麽惡劣?
給人麵子就是給自己麵子,大家都體麵,都體麵才能少動刀子。
不過是給些禮遇,便可以大大削減諸國抵抗之心,也能削減韓國韓王反抗之心,收攏天下民心,何樂而不為呢?
韓王安迴國的時候,嬴政迴禮極為豐厚,絲綢錦緞、黃金玉器、奇珍異寶無數,更是派出八千精騎護送韓王安安全歸國。
態度表達的非常明顯,大秦不僅是不會卸磨殺驢,更會富貴以待,護你周全,讓來投之人榮華無憂。
也是徹底安下了韓王安之心。
包括韓非和紅蓮也是徹底鬆了口氣,徹底放下心來。
就在這東西方同時兩麵開花,一片大好的形勢下,秦王政九年也走到了盡頭。
秦王政九年,大秦徹底拿下了河西走廊,控製了西域,正在建設東西方貿易通道,一切順利進行中。
以目前的形勢,軍事,經濟,文化三重入侵下,隻需要十餘年,西域就一定會變成大秦的形狀。
並且這一年徹底讓諸多羌族臣服大秦,逐漸吸納同化羌人,也大大震懾了匈奴,讓匈奴更加恭敬侍秦。
華夏大地這邊,楚國,趙國,再一次被大大的削弱,魏國,燕國,齊國同樣有所損失。
韓國,韓國基本已經投了。
大秦得了趙楚兩國十幾座城池,韓國富庶至極的南陽一郡之地,等明年,韓王安就要徹底投了。
七國。
不。
很快就要六國了。
距離天下一統,已然時日不遠矣。
今年也多得了幾個孩子。
羌族有美人誕下十三公主,嬴政取名為嬴粟,晉升其位份為長使。
麗姬也誕下十四公主,嬴政為其取名為嬴媛。
薑芷又生下一個兒子,這已經是嬴政第十九個兒子了,嬴政為其取名泰吉。
薑芷對此十分得意。
嬴馨也是生下了第二個兒子,嬴政為其取名大觀。
對此嬴馨也很欣喜。
紫女生下十五公主,嬴政為其取名嬴姣,她也算是子女雙全了。
就這樣,秦王政九年過去了。
秦王政十年到了。
這一年剛一開始,很明顯,除了秦國,關東六國沒一個高興的起來的。
也不對,齊國還好。
齊王建還在接著奏樂接著舞。
韓王安獻南陽於秦國,對大秦俯首稱臣,很明顯就要徹底投了,即便這麽大的事對他也沒有任何影響。
與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其餘五國。
楚幽王雖然能力不行,手段殘酷狠辣,心腸歹毒,但是他不傻。
對於去年突如其來的天下大亂,他已經反應過來了,雖然不知道姚賈是秦國的人,但是他也知道,這一場天下大亂,暗地裏必然有秦國的原因。
近幾年大戰,楚國損兵折將,丟城失地,自己剛剛繼位,臉沒露出來,屁股露了個幹幹淨淨,現在國內暗潮湧動,局勢實在不容樂觀。
楚幽王現在是真的高興不起來。
魏景湣王更是高興不起來,秦國越來越強了,原本就已經強的令人害怕,現在更令人害怕了。
尤其是韓王安獻了南陽以後,魏景湣王更是氣的大罵,何其懦弱無能之昏君,簡直跟你父親一模一樣,無恥無能,不,還不如你的父親。
置祖宗基業於不顧,混賬至極,死了對得起列祖列宗嗎?
魏景湣王既是憤怒,又是恐懼,同樣還有著兔死狐悲的悲哀。
當韓國這個緩衝帶消失了,下一個會是誰?直接與秦國相鄰的魏國又該何去何從?
這是魏景湣王不敢想的事情。
他痛罵韓王安對不起列祖列宗,他也在恐懼自己,死後又該怎麽去麵對列祖列宗?又該怎麽去麵對他的父王?
至於燕國,燕王喜除了歎息,還是歎息。
趙國趙悼襄王這邊,他現在的時間實在已經不多了,自去年被圈兒踢導致趙國損失慘重,他就一病不起,在得知韓王安的作為以後,更是病上加病。
他已經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他現在最愁的是繼承人的事情。
他的長子太子嘉乃是原配所生,後原配病逝,他另立了正妻,也就是現任的王後,他與現任王後感情極深,極寵王後,連帶王後的兒子公子遷也極其寵愛。
太子嘉本也是嫡出,在趙悼襄王繼位之初,趙悼襄王為了朝局穩定,便把他立為太子。
趙悼襄王對這個憨厚的長子一向不喜,愛屋及烏之下,他喜歡的是機靈的公子遷。
太子嘉今年未滿二十,早年便喪母,由如今之嫡母趙王後養大,剛開始還好。
但是在趙王後有了親子公子遷以後,那就怎麽看他怎麽礙眼,尤其是在趙悼襄王繼位,立太子嘉為太子後,趙王後對她那就更是看不過去了。
隻是公子遷還小,太子嘉又沒犯什麽錯,趙王後也是聰明人,雖然想要更換太子,但也一直沒說什麽,隻是限製太子嘉與外朝聯絡,不給他培養勢力的機會。
對此趙悼襄王也是樂見其成,趙悼襄王繼位的時候不過二十五歲上下,正是春秋鼎盛,繼位之初為了穩定朝局立了太子,但是他也絕不想太子那麽早就擁有權力。
太子嘉還小的時候尚好,隨著越長越大,對於趙王後的作為,他是樂見其成,睜隻眼閉隻眼。
現在問題出就出在這兒了,而且問題很大!
太子嘉如今根本就沒有培養出來自己的勢力!而他趙悼襄王,現在要不行了!
太子嘉又不是趙王後的親子,如今趙王後做了這麽多年的王後,前朝的郭開,建信君,樂乘等一大批文武重臣,支持的又都是王後,以及公子遷!
郭開和王後一向蛇鼠一窩,當然支持的是王後。
原本這事也好解決,廢了太子嘉,轉立公子遷為太子即可。
隻是公子遷年少,太子嘉也沒犯什麽過錯,趙悼襄王又是春秋鼎盛的年華,他自然不著急,也不想太早扶公子遷為太子與自己爭權,隻是做好了廢太子嘉太子之位的準備。
故而他限製太子嘉也限製的厲害。
太子嘉在父王不喜且限製,趙王後不喜且打壓的情況下,根本不可能獲得任何外朝的支持。
外朝大臣又不傻,哪個不是看的明明白白的?誰也不會去跳上一艘注定要沉的船。
可是這一切都在趙悼襄王突然病倒下,成為了要命的問題。
太子嘉隻有一個空名頭,可是公子遷又太小了,今年十一二歲而已,若改立公子遷為太子,麵對如今天下之局勢,他根本沒有辦法應對。
可是不改就更不行了,趙王後和公子遷,以及前朝那麽多支持他們的人,也都不會輕易罷休。
現在這是一根筋變成兩頭堵了!
若讓太子嘉繼位,隻會有兩種可能:一,政變被殺;二,太子嘉手段高明,把對手殺個幹幹淨淨,不過這種概率幾乎為零。
而自己若想要保住太子嘉順利繼位,那就隻能為他蹚平道路。
趁現在自己還沒死,先把他的對手都殺個幹幹淨淨,然後讓他順利繼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