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連連道謝入了庭院,慶躍熱情的令侍女為他們安排住所,暫且洗漱整理,又安排人準備酒宴。
待安排幾人暫且休息後,慶躍帶著荊軻來到書房,屏退左右。
慈愛溫聲道:“軻兒,一定受了很多委屈吧。”
“都跟叔祖說一下吧。”
荊軻再也忍受不住,撲倒在地,痛哭出聲:“叔祖,孩兒,孩兒該死,孩兒該死,險些將慶氏上千族人都陷入死境,孩兒該死。”
慶躍連忙要將荊軻扶起,荊軻死死不起,痛哭難止。
慶躍自幼看著荊軻長大,深知自己這個孫兒性情堅韌,一向樂觀,如今竟是這番模樣,發生的事一定超過了他的承受極限,甚至是自己也無法承擔的。
但是無論如何,出了事長輩也要頂上去,天大的事也不該一個小小青年人頂上。
撫著荊軻脊背無言安慰著他,大哭發泄一些也好,冷靜了再說。
過了許久,荊軻方才收起哭聲,冷靜下來,這一番發泄,心中鬱結也是緩解一些。
荊軻擦淨眼淚,將自到了鹹陽的事都說了一遍。
慶躍在聽聞公孫麗入了嬴政後宮,心中便是一歎,早有預料,以麗兒的顏色,秦王少年人見了豈能不喜歡,何況還有幼時淵源,以秦王的身份,隻要想要,麗兒怎麽也迴不來了。
但是無論如何,在這亂世,做秦王的妃嬪也是一條好的出路,隻可惜軻兒和麗兒的姻緣了。
身為大族族長,經曆豐富,世事洞達,年紀大了,自然也不十分看重男女情愛。
在聽聞荊軻言說一時衝動夜闖鹹陽宮的時候,慶躍才是真的心慌起來,但是現在看荊軻還能在自己麵前,強自壓下心中驚慌,接著傾聽。
全部了解清楚發生的事情之後,慶躍已經是出了一身冷汗,自己雖然見多識廣,年輕時也曾周遊列國闖蕩天下,但是別說做,想也不敢想荊軻做的事啊。
了解了對荊軻的處罰,更是深深皺起眉頭。
長長一歎,疼惜問道:“軻兒,那你的右手,現在、現在”
荊軻點了點頭:“孩兒的右手已經廢了。”
慶躍拉起荊軻右手,果然,已經綿軟無力,內力根本無法輸入進去。
慶躍滿麵悲苦:“軻兒,你,唉、你糊塗啊傻孩子。”
“大秦是當今天下最強之國,那鹹陽宮盤龍臥虎,豈是伱能進得去的?”
“都是叔祖不好,沒有好好管教你,你自幼勇氣非凡,為人聰慧懂事,雖說嗜酒,浪蕩跳脫了些,但是叔祖從未懷疑過你的善良。”
“還是叔祖不好,沒有好好教你,致使你犯下大錯。”
“無論如何,事情過去了,吃一塹長一智,你一定要振作起來,右手傷了也沒什麽大不了,也未必不能治好,叔祖一定遍尋名醫,一定給你治好。”
“至於麗兒,叔祖知道你和麗兒自幼青梅竹馬,但是你們有緣無分,在這亂世,麗兒嫁給秦王也是好歸宿,起碼不用卷入危險之中。”
“麗兒的事,以後不許你再提,也不許你再想。”
荊軻又紅了眼眶,點了點頭。
慶躍又是心中一歎,越是得不到,越是想,少年人能承受的住這麽大的打擊與傷害還不崩潰,可以振作起來已經是殊為不易,但是心中的執念隻能交給時間了。
經過這一番磨煉,希望孩子不會再做出蠢事。
軻兒做的事實在太險了,若是秦王真要遷怒慶氏,那慶氏就真完了。
除了隱姓埋名解散所有慶氏族人,再無他法。
隻是這樣一來,整個慶氏照樣也算是完了。
慶躍拍了拍荊軻肩膀,就要拉他起來:“事情已經過去了,吸取經驗教訓,以後做事三思而為就好。”
“先好好招待你的朋友們吧,你這一路也多虧了他們。”
荊軻還是不起,慶躍正在疑惑,荊軻俯首拜下:“叔祖,秦王剝奪了孩兒姓氏,孩兒不能在留在族中了。”
慶躍眉頭緊鎖:“軻兒,你這是什麽意思?”
“即便秦王改了你的姓,也沒說讓慶氏逐你出門,況且,秦王也管不到咱們頭上,咱們是齊人,不是秦人。”
荊軻搖了搖頭:“叔祖,秦王權勢滔天,他改了孩兒姓氏,意思已經很明顯,如果孩兒還在族中,難免會為家族招來禍患。”
“大丈夫有恩必報,燕太子燕丹待孩兒恩重,謙遜待之,孩兒不能不報。”
“孩兒觀太子丹心思深沉,胸懷大誌,警惕敵視秦國,日後難免不會再次招惹秦國,若是秦王大怒,難免不會牽連到家族身上。”
“如今正好趁著孩兒被秦王改姓,族中也對外宣稱將孩兒逐出族中,在加上有師妹的關係,以後孩兒無論做什麽,都不會把家族牽扯進去。”
聽著荊軻的話,慶躍臉色越來越陰沉,知道荊軻說完,慶躍抬起巴掌就要打下去,但還是忍住了。
斥責道“常言道:禮下於人必有所求。”
“燕國太子身份高貴,卻是謙遜待你,禮重恩重,明知你得罪秦王,還私下助你,你們相識不過數月,能有什麽深厚感情,值得一國太子如此待你?”
“當燕太子有求於你的時候,一定就是你賣命之時。”
荊軻又是一拜:“叔祖所言,孩兒明白,然而大丈夫恩怨分明,太子殿下厚禮重恩相待,孩兒豈能不報?”
“況且大爭之世,孩兒苦學武藝,為的也是可以做出一番事業,當今天下想要入仕何其艱難?現在太子殿下看重孩兒,這也是孩兒的機會。”
慶躍哀歎一聲:“孩子啊,軻兒,你的性情適合江湖,但是絕對不適合入名利場啊。”
“何況燕國古老貴族林立,即便是咱們慶氏在燕國都算年輕的,你一個毫無根基的外來人怎麽可能在燕國做出一番事業?”
“你並非治世之才,所依仗的不過是一身武藝,如今武藝,唉,即便恢複了,用得上你的隻會是鬼魅手段,這不是正確的選擇啊,軻兒,有時候平凡一生也未嚐有什麽不好,咱們慶氏是大族,你隱姓埋名,低調行事,誰會注意到你呢?”
“你絕不可因一時衝動走上絕路啊!”
“有時候平淡快樂一生也未必不好啊!”
荊軻叩首:“叔祖所言有理,但是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豈能知恩不報?”
“孩兒願意去搏一搏。”
說罷荊軻抬起頭來,直直看著慶躍。
慶躍看著眼神無比堅定的荊軻,心裏真是又歎又喜。
好孩子啊,如果此生不曾和秦王有過交際,真是慶氏之幸,但是現在。
“軻兒,你已經不是孩子了,你有自己的想法了,你說得對,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豈能知恩不報?叔祖很高興,但是叔祖還是希望你可以再認真考慮一番。”
“這段時間先住在家裏好好療養吧,叔祖為你去尋名醫醫治,無論如何,也不差這一時。”
荊軻也知道這也許就是在家裏最後的美好時光了,輕輕點了點頭。
又將深藏懷中公孫麗讓帶給慶躍的信拿了出來,慶躍打開一看,心中安定下來,又是一片難過。
信中隻有關懷思念,除了報平安就是歉意,還有就是希望家裏照顧好荊軻。
麗兒自幼聰慧,更是懂事乖順,從這封信更能看出來其謹慎小心,可現在,一次出門,此生再難相見了。
想要再見隻能是自己入秦了。
自己的孫兒,也要選擇走上一條坎坷道路,以後大概率也是別離多,相見少。
世事何其無常,何其無奈。
又是何其殘酷啊!
待安排幾人暫且休息後,慶躍帶著荊軻來到書房,屏退左右。
慈愛溫聲道:“軻兒,一定受了很多委屈吧。”
“都跟叔祖說一下吧。”
荊軻再也忍受不住,撲倒在地,痛哭出聲:“叔祖,孩兒,孩兒該死,孩兒該死,險些將慶氏上千族人都陷入死境,孩兒該死。”
慶躍連忙要將荊軻扶起,荊軻死死不起,痛哭難止。
慶躍自幼看著荊軻長大,深知自己這個孫兒性情堅韌,一向樂觀,如今竟是這番模樣,發生的事一定超過了他的承受極限,甚至是自己也無法承擔的。
但是無論如何,出了事長輩也要頂上去,天大的事也不該一個小小青年人頂上。
撫著荊軻脊背無言安慰著他,大哭發泄一些也好,冷靜了再說。
過了許久,荊軻方才收起哭聲,冷靜下來,這一番發泄,心中鬱結也是緩解一些。
荊軻擦淨眼淚,將自到了鹹陽的事都說了一遍。
慶躍在聽聞公孫麗入了嬴政後宮,心中便是一歎,早有預料,以麗兒的顏色,秦王少年人見了豈能不喜歡,何況還有幼時淵源,以秦王的身份,隻要想要,麗兒怎麽也迴不來了。
但是無論如何,在這亂世,做秦王的妃嬪也是一條好的出路,隻可惜軻兒和麗兒的姻緣了。
身為大族族長,經曆豐富,世事洞達,年紀大了,自然也不十分看重男女情愛。
在聽聞荊軻言說一時衝動夜闖鹹陽宮的時候,慶躍才是真的心慌起來,但是現在看荊軻還能在自己麵前,強自壓下心中驚慌,接著傾聽。
全部了解清楚發生的事情之後,慶躍已經是出了一身冷汗,自己雖然見多識廣,年輕時也曾周遊列國闖蕩天下,但是別說做,想也不敢想荊軻做的事啊。
了解了對荊軻的處罰,更是深深皺起眉頭。
長長一歎,疼惜問道:“軻兒,那你的右手,現在、現在”
荊軻點了點頭:“孩兒的右手已經廢了。”
慶躍拉起荊軻右手,果然,已經綿軟無力,內力根本無法輸入進去。
慶躍滿麵悲苦:“軻兒,你,唉、你糊塗啊傻孩子。”
“大秦是當今天下最強之國,那鹹陽宮盤龍臥虎,豈是伱能進得去的?”
“都是叔祖不好,沒有好好管教你,你自幼勇氣非凡,為人聰慧懂事,雖說嗜酒,浪蕩跳脫了些,但是叔祖從未懷疑過你的善良。”
“還是叔祖不好,沒有好好教你,致使你犯下大錯。”
“無論如何,事情過去了,吃一塹長一智,你一定要振作起來,右手傷了也沒什麽大不了,也未必不能治好,叔祖一定遍尋名醫,一定給你治好。”
“至於麗兒,叔祖知道你和麗兒自幼青梅竹馬,但是你們有緣無分,在這亂世,麗兒嫁給秦王也是好歸宿,起碼不用卷入危險之中。”
“麗兒的事,以後不許你再提,也不許你再想。”
荊軻又紅了眼眶,點了點頭。
慶躍又是心中一歎,越是得不到,越是想,少年人能承受的住這麽大的打擊與傷害還不崩潰,可以振作起來已經是殊為不易,但是心中的執念隻能交給時間了。
經過這一番磨煉,希望孩子不會再做出蠢事。
軻兒做的事實在太險了,若是秦王真要遷怒慶氏,那慶氏就真完了。
除了隱姓埋名解散所有慶氏族人,再無他法。
隻是這樣一來,整個慶氏照樣也算是完了。
慶躍拍了拍荊軻肩膀,就要拉他起來:“事情已經過去了,吸取經驗教訓,以後做事三思而為就好。”
“先好好招待你的朋友們吧,你這一路也多虧了他們。”
荊軻還是不起,慶躍正在疑惑,荊軻俯首拜下:“叔祖,秦王剝奪了孩兒姓氏,孩兒不能在留在族中了。”
慶躍眉頭緊鎖:“軻兒,你這是什麽意思?”
“即便秦王改了你的姓,也沒說讓慶氏逐你出門,況且,秦王也管不到咱們頭上,咱們是齊人,不是秦人。”
荊軻搖了搖頭:“叔祖,秦王權勢滔天,他改了孩兒姓氏,意思已經很明顯,如果孩兒還在族中,難免會為家族招來禍患。”
“大丈夫有恩必報,燕太子燕丹待孩兒恩重,謙遜待之,孩兒不能不報。”
“孩兒觀太子丹心思深沉,胸懷大誌,警惕敵視秦國,日後難免不會再次招惹秦國,若是秦王大怒,難免不會牽連到家族身上。”
“如今正好趁著孩兒被秦王改姓,族中也對外宣稱將孩兒逐出族中,在加上有師妹的關係,以後孩兒無論做什麽,都不會把家族牽扯進去。”
聽著荊軻的話,慶躍臉色越來越陰沉,知道荊軻說完,慶躍抬起巴掌就要打下去,但還是忍住了。
斥責道“常言道:禮下於人必有所求。”
“燕國太子身份高貴,卻是謙遜待你,禮重恩重,明知你得罪秦王,還私下助你,你們相識不過數月,能有什麽深厚感情,值得一國太子如此待你?”
“當燕太子有求於你的時候,一定就是你賣命之時。”
荊軻又是一拜:“叔祖所言,孩兒明白,然而大丈夫恩怨分明,太子殿下厚禮重恩相待,孩兒豈能不報?”
“況且大爭之世,孩兒苦學武藝,為的也是可以做出一番事業,當今天下想要入仕何其艱難?現在太子殿下看重孩兒,這也是孩兒的機會。”
慶躍哀歎一聲:“孩子啊,軻兒,你的性情適合江湖,但是絕對不適合入名利場啊。”
“何況燕國古老貴族林立,即便是咱們慶氏在燕國都算年輕的,你一個毫無根基的外來人怎麽可能在燕國做出一番事業?”
“你並非治世之才,所依仗的不過是一身武藝,如今武藝,唉,即便恢複了,用得上你的隻會是鬼魅手段,這不是正確的選擇啊,軻兒,有時候平凡一生也未嚐有什麽不好,咱們慶氏是大族,你隱姓埋名,低調行事,誰會注意到你呢?”
“你絕不可因一時衝動走上絕路啊!”
“有時候平淡快樂一生也未必不好啊!”
荊軻叩首:“叔祖所言有理,但是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豈能知恩不報?”
“孩兒願意去搏一搏。”
說罷荊軻抬起頭來,直直看著慶躍。
慶躍看著眼神無比堅定的荊軻,心裏真是又歎又喜。
好孩子啊,如果此生不曾和秦王有過交際,真是慶氏之幸,但是現在。
“軻兒,你已經不是孩子了,你有自己的想法了,你說得對,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豈能知恩不報?叔祖很高興,但是叔祖還是希望你可以再認真考慮一番。”
“這段時間先住在家裏好好療養吧,叔祖為你去尋名醫醫治,無論如何,也不差這一時。”
荊軻也知道這也許就是在家裏最後的美好時光了,輕輕點了點頭。
又將深藏懷中公孫麗讓帶給慶躍的信拿了出來,慶躍打開一看,心中安定下來,又是一片難過。
信中隻有關懷思念,除了報平安就是歉意,還有就是希望家裏照顧好荊軻。
麗兒自幼聰慧,更是懂事乖順,從這封信更能看出來其謹慎小心,可現在,一次出門,此生再難相見了。
想要再見隻能是自己入秦了。
自己的孫兒,也要選擇走上一條坎坷道路,以後大概率也是別離多,相見少。
世事何其無常,何其無奈。
又是何其殘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