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縣令在他的院子裏設宴招待官差。村子裏的村民許久沒有見過外麵來人了。都圍在院子外麵看熱鬧。


    官差在那裏住了幾天終於了解到最近發生的一件奇怪的事。


    郭璞卦中說的“東北郡縣有“武”名者當出鐸。果然得到應驗。


    此官差不是別人,正是王導派來的王瑾。他要驗證郭璞的卦象。還要信的住的人為他查訪。所以就派王瑾來到晉陵武進縣執行任務。


    王瑾與那老縣令吃著酒閑聊著。老縣令得知王瑾是王爺派來的更是欽佩有加。


    老縣令不勝酒力,一杯酒水下肚就有些微醺。那低沉的嗓音給王瑾敘述著這裏的情況。


    他說:“我們這裏是武進縣。起源於東周時期吳國的一座城池。最早叫“淹城”。這裏曾經是太湖流域的一處淺灣。水漲起來這裏就汪洋一片,如此才得這淹城之名。”


    老縣令又喝一口酒。夾一口脆嫩的筍片放在口中。不見咀嚼隻見花白胡須在微微顫動。須臾間咽下後接著說:


    “後來又叫闔閣城。這裏原來有著三道城河、三道城牆,被譽為\"吳國江南第一城\"稱號。


    可是後來因為水患,田園屋舍時常被毀,道路常常受阻。吳國舍棄了這裏遷移別處去了。”


    老縣令說著眼淚漫上晶瑩的淚光。


    王瑾聽了這話想起進來的時候路過那一座座古橋。就能判斷出古時的那種水鄉風貌。


    又看見古樸典雅的建築,還有井井有條的古街道,更顯當時的盛況。展示了江南水鄉的獨特風貌。


    “可是現在你再看看這裏,原來吳國的國都兵家必爭之地啊,如今已是匪寇都不屑一顧的窮鄉僻壤。好在這裏後延續著武進縣這一編製。也算是沒有被朝廷徹底遺棄了。”


    老縣令說著站起身,久久地看向遠方。不知道是喃喃自語還是與王瑾對話。


    “如今這裏已經許久沒有派來縣令了。老朽不才,在這個縣令的位置上坐了快三十年了,卻無人願意接替。”


    王瑾抱拳說:“老縣令您辛苦啦。有您在這裏一方水土一方人才得安寧。”


    “是啊,老縣令大人。您在這裏我們才安寧。”


    圍觀的人裏麵有一個人突然接過王瑾的話。王瑾這才發現,院子裏這些圍觀的人是如此的肅靜。要不是有人說話,他幾乎都忘了還有那些觀眾。


    這時一個中年婦女端著一盤雞蛋走進來說:“縣令大人,您來了客人我給您添一個菜。”


    老縣令連忙阻止說:“這可使不得,使不得呀。”


    又一個農人說:“有什麽使不得,我也給你添一個菜。”說著拿出來兩顆剛剛挖出來的新鮮竹筍遞過來。


    這一開頭可不得了,不一會老縣令的院子裏擺滿了各色蔬菜和點心。


    正在推讓之際,一個高個農人過來,雙手緊緊抱著鼓囊囊的衣裳的大襟。裏麵兜著的東西看樣子不輕。


    那衣裳的領子深深地勒進脖子裏。指使那人的脖子上青筋暴起。臉上通紅。


    那農人進了院子裏蹲下身。把衣襟裏的東西往地上一倒。隻聽叮叮當當的一陣響動。一堆黑黢黢的東西滾落下來。


    “縣令大人,您老給看看。剛剛從我家田裏挖出來這等物件不知作何用。拿過來讓您幫著辨識一下到底是何物。”


    老縣令走到近前仔細的看了看。他衝王瑾擺擺手說:“欽差大人您幫我看看。這到底是何物。”


    王瑾走到近前仔細的辨認。看一共有五個一模一樣的圓穀隆冬的東西。上麵沾滿泥土。拿起來在手裏沉甸甸的。


    他把那東西往地上磕幾下。掉出來許多泥土。裏麵原來是空的。表麵上的泥土褪盡居然是青銅鑄造的。


    外形類似於大鍾,呈現出圓形輪廓。


    頂部有一個圓環,可能是用於係繩懸掛。


    口部較小,呈圓形或橢圓形有凸起的邊緣。


    腹部相對較大,較為寬敞,有裝飾性的花紋、像圖案又像文字。


    底部較平坦,有一個凸起的底座或支撐結構。


    村民都圍過來觀看。一個說:“這是什麽物件呀?不能盛水不能盛飯。”


    又一個說:“哎呦還是青銅做的。可是值錢的東西。大武你可是要發財了呀。”


    原來這個農人叫大武。王瑾不知道他名字是叫大武還是姓武。


    老縣令說:“大武你是在哪裏找到的這些東西?”


    大武的衣襟放下重物,總算是直起來腰了。站直了個子居然八尺有餘。


    他抬起一支胳膊用袖籠擦一下臉上的汗說:


    “迴縣令大人的話。我剛剛在田裏幹活,要挖一個水渠等到雨季好用來蓄水。哪知道第一鍬怎麽挖也挖不動。換了一個地方還是如此。後來挖了許久居然挖出來這些東西。


    我還沒迴家呢,直接拿到這裏來了。您看看吧這到底是個什麽物件?”


    老縣令看著王瑾說:“欽差大人你見過這個東西嗎?這東西我還真沒見過。可是聽人說過。”


    王瑾當然見過。他與王導多次入皇宮裏。看見過這個東西。隻是形狀上有些差異。


    老縣令與王瑾對視著。兩個人幾乎同時說出來:


    “這是銅鐸。”


    “銅鐸是何物?”旁邊一個看熱鬧的人提出疑問。


    “是啊,銅鐸是做什麽用的?能裝水嗎?喝水用的吧?”一個女人問道。


    旁邊的人都笑了。有一個男人說:“女人就是見識少。這個東西哪能用來盛水,不用說肯定是古人的錢幣,把那個圓環串起來掛在腰間。”


    這些人聽了笑得更厲害了。又有人接過話來說:“原來你也不知道是什麽呀?哪有這麽大的錢幣。掛在腰間不是給扒手準備好的?放在口袋裏,如果口袋漏了不是把腳砸扁了?”


    這話一出口人群裏麵笑得更厲害了。老縣令笑著擺擺手說。“這銅鐸呀,我也沒有見過。因為這東西隻有皇宮裏麵有。我沒進過皇宮。”


    那送雞蛋的娘子說:“啊,我說的呢,原來是皇宮裏麵的寶貝難怪都不認識。”


    老縣令看著王瑾說:“欽差大人一定是見過這個銅鐸。讓他大人給咱們說說這東西是幹什麽用的吧。”


    圍觀的人都鼓起掌來。期待的眼神都看著王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到晉朝我成了卜筮大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作者漂流者954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作者漂流者954並收藏穿到晉朝我成了卜筮大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