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那天阿璞從菱兒家裏迴來,一出竹林往茅廬的方向走,大老遠就看見院子裏停了一輛馬車。


    阿璞心想這準是師父的客人來了。這又是什麽身份的客人呢?能趕著馬車進了院子。一般客人的馬車都停在大門口的。


    他快步走迴院子裏。就見竹亭下一個戴著白色帽子的男人和師父在說話。那個人畢恭畢敬的站在邊上。師父坐在木凳上。看樣子兩個人是剛剛開始談話。


    兩個人看見阿璞走進來,師父站起來說:


    “景純迴來了。”


    來的那位客人轉過身來看著阿璞,就朝阿璞這邊走過來。走到跟前“噗通”一聲跪倒在地。一邊磕頭一邊喊著:


    “小主人,老夫人打發我來接您迴去。是郭大人不好了。”


    一邊說著還流下淚來。阿璞站住腳等著磕頭的人抬起頭來,這才看清楚這個人原來是趙載。


    幾年不見趙載已經從原來的青澀的小夥子變成了中年人。不到三十歲的男人看著像四十歲左右。長得實在有些著急了。


    阿璞還記得趙載的樣子所以一下子就認出他來。伸手扶起他來。不知道應該怎麽稱唿他。隻好說:


    “快起來,仔細說說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趙載站起來擦著眼角說,“小主人,可算是找到你了。前天郭大人那邊來信,說郭大人那邊遭了災,災民圍困太守府。


    郭大人不讓侍衛傷及災民的性命。在混亂中郭大人被亂民給刺傷了。當天晚上就在太守府去世了。


    因路途遙遠,昨天才收到信。老夫人讓我們接上你直接去建平郡太守府去處理郭大人的後事。”


    阿璞一聽頭腦“轟”的一聲炸響。阿爹郭瑗是家裏的頂梁柱,阿爹不在了。自己是長房長孫。郭家的所有重擔就落在了自己的身上了。


    這一世的無憂無慮的生活不會再有了。他被這噩耗驚得說不出話來。眼淚無聲的落下來。


    難怪這階段總是心忙腳亂的。親人之間都是有感應的。阿璞已經完全接受了這具身體。阿爹有難的這幾天阿璞總是坐不住凳子。


    好在學業也接近了尾聲。這階段師父給的時間很寬鬆。才能出去荷塘邊散心。


    郭老先生看見阿璞那難過的樣子。就知道這個徒兒重情重義。他對阿璞說:


    “去收拾行裝吧。盡快去處理郭大人的後事。”


    阿璞感激的衝師父行了一禮說。


    “多謝師父的寬容。”


    說完就和趙載去收拾行裝。簡單的收拾了兩套換洗的衣褂,又帶一些路上用的必需品和一些書籍。


    當他們兩個人出來的時候,看見師父站在竹亭下等著他們呢。


    師父拿著一個用錦緞包裹著的木匣。木匣放在樹根桌子上。阿璞來到師父的身邊說:


    “感謝師父的教誨。師父,我處理完家裏的事就迴來。”


    師父鄭重的說:“阿璞,你的學業已經完成了。就不必迴來了。”


    阿璞聽了更是哭起來。


    “不,師父,你是不是不要我了?如果家裏沒有事,我是不會離開師父的。”


    師父擺擺手說:


    “世上沒有不散的宴席。八年的學業你已經圓滿結束。我們的師徒的緣分也結束了。根據師父的考察,你現在所學的基礎,即使京房、管輅(lu讀四聲路)也不能超過你。臨別師父囑咐你幾句話。


    卜筮之術不可賣弄。不可招搖撞騙。不可用來謀取暴利。師父贈書給你《青囊中書》九卷。這是我畢生的著作心得。希望你能夠真正的參透。能夠應用在為民造福上。”


    阿璞跪地接過來師父的贈書。鄭重的給師父磕了三個頭,這才站起身揮淚跟師父道別。


    郭老先生一身潔白的方士服隨風飄揚著。站在大門口目送阿璞遠去。


    自此阿璞離開了師父以後,因為時局動蕩。一直沒有見到師父。


    一直到十年以後阿璞和桓彝一起來看師父。這裏早已經人去樓空。師父不知所蹤。他們來到這裏,隻是這座茅廬小院還在。進屋裏以後哪裏還有藏書閣。完全是一座普通的茅廬小院。


    阿璞和桓彝都目瞪口呆。兩個人如果不是在這裏共同居住,生活學習八年之久,他們還以為真是大夢一場。這些都是後話這裏先不表。


    隻說阿璞揮淚告別師父,去處理郭大人的後事。


    家人趕著馬車,阿璞和趙載坐在車裏。一路上阿璞的眼淚都沒有幹過。


    他哭阿爹的逝去。他都沒有見最後一麵。他們郭家的頂梁柱就這樣的失去了。再沒有這樣剛強的肩膀來扛。


    他哭他舍不得離開師父。不知曉這一別究竟何時才能相見。


    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可阿璞的靈魂裏還住著是一個弱女子。怎麽能肩負起那樣一大家子的重擔。


    馬車日夜兼程,還好有趙載的貼心照顧。一路上遇到的麻煩,趙載都處理的妥妥當當。


    路上趙載跟阿璞說了這些年的事。阿璞才知曉郭大人的種種遭遇。


    八年前的那個日子。也就是阿璞前一天和師父出發。第二天郭大人去上任的那個日子。


    隻因郭大人在朝堂上仗義執言,批駁尚書杜預的種種危害社稷的言論。得罪了這個奸臣。被奸臣設計陷害。外放建平郡太守。去上任的路上九死一生。


    王導丞相派貼身侍衛幫助護送才能夠在限期內到達。


    這八年來。郭大人在太守位置上,也處處受朝堂掣肘。杜預暗處使絆子致使郭大人寸步難行。這次賑災就是最大的陷阱。朝堂撥放的銀兩被杜預盤剝,待運到建平郡的時候已經所剩無幾。


    災民得不到救濟暴動,有人趁亂殺了郭太守。


    阿璞在路上所了解的情況也就是這些。


    當他們趕到現場的時候。正是停屍第七天最後的期限。隻等著郭大人的兒子來送最後一程。


    城裏的百姓都來送他們擁戴的太守。他們排著隊給郭大人守靈。沒有一個人中途退出的。


    第二天出殯的時候,沿路上當地的百姓絡繹不絕地跟在送葬隊伍的後麵,自發的為郭大人送行。他們跪拜父母官。歌頌郭大人的功德。


    十四歲的阿璞哭得撕心裂肺。這一世他送走了第一位親人。


    事情處理完畢後,阿璞迴到洛陽的家裏。看見祖母和阿娘都已經明顯的衰老許多。


    “拜見祖母、阿娘。”


    一進院子阿璞就給早已經等在大門口的親人跪下磕頭。


    “快起來,快起來。我的孫兒都長這麽高了。”


    祖母擦著眼淚。看著八年沒見的嫡長孫。走的時候還不到三尺身高。迴來已經是堂堂七尺男兒。


    祖母和母親在失去了家裏的頂梁柱後。那種缺失的安全感自不必說,看見阿璞後,總算是在他的身上看見了希望。老祖母見了親人內心自是歡喜。


    這一晚阿璞在家裏睡不著了。他有太多的壓力在身上。睡不著覺就坐起來通宵達旦的讀書。


    師父贈送的《青囊中書》九卷,阿璞愛不釋,阿璞讀每一卷都仔細的標注。這裏麵的卜筮之術更是高深莫測。阿璞在短短的幾天裏就全部參透。倒背如流。


    自從阿璞迴家後,趙載就是阿璞的貼身跟班。趙載每一次進書房裏來的時候。都看見阿璞如饑似渴的讀青囊中書。


    他很是羨慕。總想偷偷的看一看青囊書。可是總也沒有機會。


    這一日,門人趙載敲門報告:


    “老爺,王導丞相派人來送信。”


    “拿進來吧。”郭璞吩咐。


    趙載把一指長的竹筒遞給郭璞後侍立一旁。眼睛缺不住的瞄向青囊中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到晉朝我成了卜筮大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作者漂流者954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作者漂流者954並收藏穿到晉朝我成了卜筮大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