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人一夜沒睡,廚房裏更是燈火通明。幾個廚子在夫人的吩咐下連夜為即將出遠門的老爺和一行人準備路上半個月的吃食。


    廚房裏幾個人都是忠心耿耿的在郭家做工十幾年的老家人。


    他們做的炊餅便於攜帶還不易壞掉的炊餅。那時候不像現在這樣飯店到處都是。


    世道不平強盜肆意。膽子小的都不敢做買賣。隻有路過一些郡縣才有飯莊。


    有一點旅行經驗的都知道,那些鄉野的小吃店大多數都是土匪強盜的暗樁,多半是黑店。隻有他們不怕搶。


    路過的商賈之人和官宦人家都不會在那些地方歇腳的。


    要想在半個月的行程裏保證飲食安全,就得帶足路上用的食物。


    這和麵就是技術活。麵裏的水分不能太大,水分大了烙的餅出鍋的時候口感好。可是路上帶在身上幾天就得發黴。


    可是如果水分小了,餅就翠,容易破碎。總之和麵的人就是關鍵。幾口大鍋一起開火。


    他們燒火的燒火,案麵上揉麵的揉麵,烙餅的烙餅,打下手的打下手。幾個人分工明確,配合默契井然有序。


    這種忙碌的場景隻有過年的時候才有。


    他們把做好的炊餅分別裝在十幾個人的背囊裏。水囊裏都灌滿白開水。


    一行人路上用的吃食。終於在將近醜時才準備停當。醜時一刻隨行人員都已經到齊。隻等郭大人一聲令下就整裝出發。


    “老爺,外麵都準備好了。”


    趙載輕輕的在門口匯報。


    “知道了。”郭瑗聽到後迴答他。


    書房裏的郭瑗早已經穿戴整齊。一身藏青色的便裝短打扮。一個青色的鬥篷放在身側。就像一個大戶人家的家主,要帶著家人出去打獵一樣。不招搖不寒酸。


    他靜靜的坐在桌案後麵。不知道他在等什麽。


    又過了半刻鍾東麵的窗欞突然有響動。有人輕輕的敲響三下。聲音輕的幾乎忽略不計。隻有郭瑗聽的清清楚楚。


    郭瑗這才站起身。趙載在門口迅速跑過來,把鬥篷拿起來雙手一抖就給主人披上。靈活的手很快的係上領口的帶子。


    迴身把帽子遞到郭大人的手中,然後侍立在一旁。


    郭瑗出門看見十幾個人都整裝待發。就下令:


    “出發。”


    十幾個人出得庭院,門外早已經備好了十幾匹馬。他們飛身上馬。待郭瑗上馬後一馬當先奔大路而去。


    十幾個人騎馬迅速跟上。變幻著隊形把郭瑗護在中間。也就是幾息之間,這一隊人就絕塵而去。


    郭家的門前隻剩下趙載,看著早已經沒有蹤影的方向發呆。


    郭瑗帶領護衛和仆人在醜時二刻出發。為了趕時間他們人不歇馬歇。到驛站下馬就餐,等驛站喂好馬繼續趕路。


    這一路上郭瑗思緒萬千。他想到自己任尚書都令史十年了。這尚書都令史的職責是主要協助尚書左、右丞管理都省事務,並監督諸尚書、尚書郎。


    用現在的話說,這個職位相當於現在的最高紀檢。這個工作需要鐵麵無私才能勝任。


    皇帝在登基的前期很是勤勉,親臨各處調查民情,隨著時間推移,朝中各部官員大多是一起打江山的舊部。都各司其職,令皇帝很是放心。逐漸的就安於現狀,近幾年更是疏於朝政,沉浸於享受,奢靡之風泛濫。


    上行下效,屬下的官員也都紛紛效仿。奢靡之風逐漸泛濫。更有甚者以奢靡之風為榮,相互鬥富。


    那一日剛上早朝,文武大臣各列一邊。


    皇帝司馬炎迷迷瞪瞪的剛剛坐穩龍椅。下麵文武大臣齊刷刷的跪下磕頭山唿。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卿平身。”


    皇帝抬手撩一下算是打招唿了。


    “謝皇上!”


    眾人紛紛起身。年輕的大臣起來的利索一些。歲數大的大臣就要拖拉一些。還沒等眾人都站穩腳跟。下麵就有人上奏。


    “皇上臣有本要奏。”


    尚書杜預手裏舉著令箭牌上前一步跪下。


    皇上本來是想盡快的下朝去後宮看新晉的美人。不知是哪個沒眼色的上來就奏本。


    皇帝抬起渾濁的眼睛一看是杜預。立刻樂了衝杜預擺擺手說,


    “杜愛卿平身,有什麽事就說吧。”


    杜預慣會隨著皇帝的意願,對朝廷製度進行了一些增減調整,增加的項目都是奢靡之事項。減少的都是治水救災項目。


    眾人一看這杜預又要奏本,這迴不知道這個人又提出了什麽令人匪夷所思的問題。都靜靜的聽著。就聽杜預說


    “皇上,臣近期調查了一下,這個月恰逢您登基的日子。為了給您慶賀登基日,臣在全國又選一批美人。這次不多隻選美女一百四十人。要五天後送入宮中。”


    皇帝一聽樂了。


    “準。這件事就交給杜卿來做吧。”


    “喏。”


    杜預聽見準了很高興。這次又能從這裏賺了不少銀兩。正高興的時候就聽見有人說:


    “臣反對。近期各地饑荒四起,餓浮遍地,民不聊生,正需要朝廷播出銀兩賑災。黃河又進入汛期需要銀兩撥給各地治水。


    選美人的事應該緩一緩。況且上次選美送入宮中一百五十人。距今不到半個月。杜預又巧立名目選美。後宮姬妾已經超過一千人了,不差這幾個人。等災情緩和後再選不遲。”


    眾大臣聽見了都暗暗點頭,這事涉及到皇帝的後宮,誰也不敢出來附議。


    皇帝一聽不樂意了。心想好哇郭瑗你好大的膽。你就憑我平時放任你在殿上可以辯駁任何人,現在竟敢阻撓給皇帝選妃的事。真是活的不耐煩了。


    杜預正被駁有些煩惱。一看文武大臣都不敢言語。就你跳出來反駁我,斷了我的財路真是活膩了。


    這時王導站出來說:“啟奏聖上,臣附議郭大人的意見。郭大人所言甚是正確。


    昨天有戶部上書,近日連降大雨,黃河漲潮,下遊大部分土地受災。需要朝廷盡快撥放銀兩。盡快救災,以免流民泛濫。被無良強盜利用引起動亂。”


    皇上一聽又是煩躁。


    “有你們大臣在,研究好對策匯報我就行了,這等小事還要我拿主意要你們何用。”


    皇上說完就一甩袖子自己下朝去了。


    旁邊的宦官一看皇上走了,趕緊喊一聲:


    “退朝。”


    喊完了就跟著皇上的屁股後麵往內殿走去。


    大臣們大眼瞪小眼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誰也沒說話。最前麵的王導丞相和郭瑗對視一眼,先後走出大殿。


    後麵的群臣才紛紛的跟上去陸陸續續的出了大殿。


    他們沒有注意到,杜預和他的同黨並沒有出來,還在店內謀劃著什麽。


    至於他們謀劃了什麽,王導和郭瑗不知道。隻是天還沒黑郭瑗就接到了聖旨的調令。


    “大人,前麵路上有兩輛馬車翻車了。好像是兩夥人打起來了。路被堵住了路。”


    隨行護衛郭宇來到近前報告。


    郭瑗的思緒被郭宇的說話聲打斷。他收迴思緒仔細聽完侍衛的話,想了想就說:


    “走小路繞過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到晉朝我成了卜筮大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作者漂流者954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作者漂流者954並收藏穿到晉朝我成了卜筮大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