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的午後,陽光透過複旦校園的林蔭灑落,給這座曆史悠久的學府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


    梧桐樹的葉子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仿佛在歡送著學生們的十一小長假。


    圖書館前的廣場上,一群學生圍坐在一起,似乎在進行著假期前的最後聚會,他們的笑聲和歡唿聲在空氣中飄蕩,充滿了青春的活力和對假期的無限憧憬。


    校園的主幹道上,一眾學生紛紛拖著行李箱,臉上洋溢著期待和興奮的笑容,他們或討論著即將開始的旅行計劃,或急切地打電話與家人確認歸期。


    然而,在這幅熱鬧非凡的校園畫麵中,卿雲卻顯得與眾不同,逆著人群步履匆匆的往前走著。


    與周圍學生們的輕鬆愉快形成鮮明對比,卿雲的臉上帶著幾分凝重和決心,眉頭緊鎖著,似乎在思考著什麽問題。


    走在他身邊的蕭雅,望著旁邊這個少年的側臉,心裏莫名有點為他而感到不值。


    他才18歲啊……


    隨著人群的變多,蕭雅也不得不落後一步,跟在他的身後。


    不過這個角度看去,卿雲的背影在金色的陽光下顯得格外孤獨而堅定。


    校園一隅的會議室裏,氣氛異常緊張。


    卿雲站在會議室的門口,深吸了一口氣,然後緩緩推開了門。


    好吧,將黎光楠、黃令儀、徐端頤、王守武、王陽元、許居衍、鄒世昌、嚴曉浪等一眾半導體產業的大佬,扔在複旦大學討論他提出來的《華國半導體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的雲帝,終於還是出現在了這裏。


    根據王德超的線報,大概已經吵完了,也吵累了,一眾大佬叫囂著如果卿雲這個小王八蛋再不出現,他們就要去炎黃集團把他抓過來打屁股了。


    屋內,一眾半導體產業的領軍人物圍坐在長桌旁,臉上寫滿了疲憊和期待。


    當然,老校長王德超也坐在其中。


    畢竟,這是複旦大學,主人家還是要到場的。


    實際上不僅僅是王德超,複旦大學幾乎在家的領導班子都到場了。


    體現對這次研討會的重視。


    甚至包括卿雲那便宜師兄石廣勇,作為校長助理也坐在後麵一排的椅子上。


    見到卿雲出現,他們的眼神中同時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


    決定華國半導體產業發展命運的會議,其關鍵人物,竟然是一個18歲的少年……


    “小卿總,你可算是來了。”徐端頤院士首先打破了沉默,他的語氣中帶著幾分戲謔,但更多的是嚴肅。


    卿雲點了點頭,走向為他預留的座位。


    他知道,這些大佬們的討論已經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


    該淘汰的,已經淘汰了。


    剩下的,也就是他們吵不出結果的。


    “各位前輩,讓大家久等了。”


    卿雲坐下後,環視了一圈在座的泰鬥們,他的聲音平靜而有力,“我相信大家都已經對《華國半導體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有了深入的討論和思考。”


    王陽元院士輕輕敲了敲桌麵,“卿雲,你的規劃很有遠見,但我們更關心的是實施細節。


    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需要一個切實可行的路線圖。”


    卿雲點了點頭,“各位前輩,在我們進行討論之前,先開宗明義確定一個基調。


    關於半導體產業發展之路的討論,首先必須明確一個前提,半導體的發展,必須貿技並舉。”


    在場的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意思,就是在對\"貿工技\"和\"技工貿\"的路線做一次重新的劃分,這小子其實是在對路線進行修正。


    一眾大佬紛紛笑罵著卿雲太滑頭了。


    黃令儀首先笑了起來,她的聲音沙啞卻帶著一股子親切,“小卿,你這是要我們這些老骨頭重新學走路啊,貿技並舉,聽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哦。”


    看著這個程進靈前自己新收的記名弟子,黃令儀是打心底喜歡,趕緊出聲為他兜著。


    而那邊的許居衍就沒那麽客氣了,他搖了搖頭,半開玩笑地說,“小卿總,你這是在玩火啊,貿技並舉聽起來很美,但實際操作起來,可是要得罪不少人的。”


    眾人吭哧吭哧的笑著,紛紛將目光投向了那邊坐著的黎光楠,想要看笑話。


    但讓眾人失望的是,一直主張\"技工貿\"的黎光楠此時卻沒有開腔,隻是笑眯眯的看著。


    眾人奇怪的同時,突然想起,這貨和黃令儀一般現在都是卿雲名義上的老師,估計是事前有溝通的。


    卿雲繼續說著,“諸位前輩,我認為,發展半導體產業先別看工業皇冠上的明珠,我們先看這個皇冠上的基座。”


    他打開了自己帶來的筆記本電腦,將投影儀打開,一幅幅精心準備的ppt出現在眾人麵前。


    他詳細解釋了自己的思路,從基礎研究到產品開發,再到市場推廣,每一個環節都被他安排得井井有條。


    在座的泰鬥們開始認真地聽著,不時點頭表示認同。


    此時,王守武院士突然提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卿雲,你的規劃聽起來很完美,但我們如何確保在國際競爭中不落後?


    瓦森納協議的限製,使得我們無法突破歐美國家為我們設下的專利技術壁壘,你打算如何應對?”


    卿雲疑惑的看向了他,“王院士,為什麽要突破專利技術壁壘?繞開不就行了嗎?”


    王守武院士的眼中閃過一絲嚴厲,“卿雲,你這是在異想天開!比如指令集是芯片的大腦,我們沒有自己的指令集,你造出的芯片就永遠受製於人。


    國外的專利壁壘已經形成,我們怎麽可能輕易繞過?”


    他就差指著鼻子罵眼前這小子是個外行了。


    王陽元也緊隨其後,語氣中帶著明顯的不讚同,“編譯器是軟件開發的關鍵工具,沒有自主研發的編譯器,我們的軟件生態就永遠建立不起來。卿雲,伱別太理想化了。


    還有數據庫,數據庫是信息管理的核心,國外的專利已經形成了嚴密的保護網,我們怎麽可能繞得過去?卿雲,這些問題你考慮過嗎?”


    嚴曉浪的語氣中透露出失望,“卿雲,你的規劃很有創意,但在專利問題上,你顯然缺乏足夠的了解。瓦森納協議的限製,不是我們想繞就能繞的。”


    許居衍院士則直接指出,“小卿呐,你的想法很好,但在實際操作中,我們必須麵對現實。國外的專利壁壘已經非常成熟,我們要想突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麵對這些質疑,卿雲並沒有慌亂,他微微一笑,“各位,關於瓦森納協議,我們確實無法迴避。


    但我認為,這正是我們發展自主技術的最佳時機。我們不能永遠依賴外部技術,我們必須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指令集我們不能自己寫嗎?編譯器不能自己編嗎?數據庫不能自己做嗎?”


    卿雲最後的三個反問,讓會議室裏沉默了下去。


    卿雲的這種說法有沒有道理?


    有。


    但在一眾大佬看來,這是在耍流氓。


    半晌,鄒世昌神色複雜的開了口,“小卿,不是不能做,也不是做不出來。


    而是……第一,國家沒錢這麽做。第二,這些都是需要進行不斷迭代的,我們從頭開始追,會浪費太多的時間與資金。”


    卿雲知道,這位慈眉善目的白胡子老爺爺是在給自己打圓場。


    不過這個好意他隻能心領了,衝著鄒院士歉意的笑了笑,他站起來對著眾人聳了聳肩膀,


    “所以,今天站在這裏說話的……是我!因為,是我在掏這個錢。”


    王守武院士聞言,眉頭一挑,忍不住吐槽,“小子,你也沒這個錢,你加上你那嶽父秦天川的錢都不夠!”


    他覺得卿雲這想法實在太天真了。


    半導體這個產業,所需的資金簡直是個無底洞,以華國之大,尚且供應不起,哪裏是卿雲這個民營企業能做的事情?


    大家坐在這裏商討,無非是根據卿雲這個綱領起草人的草案,形成一個細化方案,而後國家進行撥款,力爭花小錢辦大事,盡力縮短和國際上的差距。


    而不是聽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在這裏瞎指揮的!


    卿雲卻隻是微微一笑,搖了搖手指,“王老,您這是缺乏商業思維。


    我們不能一上來就做高端市場,那都不是以卵擊石,而是根本達不到。


    我們應該從低端的成熟市場做起,逐步積累技術和資本。”


    許居衍院士聞言,立刻吐槽道:“這麽做鐵虧!成熟市場上,你的成本不可能比得過因特爾他們。人家的規模效應擺在那,你怎麽競爭?”


    卿雲卻不以為然,他反詰道,“許老,難道國家砸錢就不是虧?


    我們要算大帳,算長遠賬!您們能不能暫時放棄靠國家撥款的思路,我們從純商業角度來看看。


    我且不說這樣做,可以養活多少人,帶動多少相關產業的發展了?


    比如說我們現在要量產ne555計時芯片,這玩意兒就是電工基礎芯片,70年代發明的,到現在爛大街了。


    現在的價格國際上是0.2元,你們設計出來應該不難吧?”


    許居衍皺著眉頭說道,“你要要,我現在都可以給你畫出來,太簡單了。”


    卿雲點了點頭,“我做,從零開始,假設成本是需要0.4元,這麽算,我肯定虧,賣一片虧一片,準備沒什麽好說的。


    但你們要明白,我每片還有兩毛錢的收入啊!


    我有資金迴流啊!


    這總比國家純掏錢砸錢不計成本讓你們對標國際先進水平投入的錢少得多吧?


    而我花費的,不過是第一代ne555的建線費用,以及在初代、次代上麵因為驗證迭代走量虧掉的每片2毛錢。


    但是我提供給了你們從ne555起步往上到nf、dr、idr、drg的不斷迭代路徑!


    讓你們可以將放大器電路、摩托車轉向信號控製、雙極型led驅動電路、汽車轉速表、持續性測試儀、鳴叫式警報器、模擬激光器、鎖存電路、雨水報警電路等等東西裏麵的芯片給全部國產化了。


    你們算算,這是多大的市場,國家可以節約多少外匯儲備?


    而且,誰說我一定會虧錢?


    我的成本也可以因為規模效益而不斷下降,我做出來了,國內的市場就是我的了。


    至於我最終到底虧多少,就是你們科研人員說了算的,要想讓我少虧,就看你們研發的進度。


    在我還沒倒之前,你們不用想資金的問題。”


    一時間,各位大佬麵麵相覷。


    卿雲所說的,是他們的知識盲區了。


    他們都是搞科研的,確實不太擅長商業領域的思考,哪怕是黎光楠,此刻也是懵圈的。


    鄒世昌院士卻覺得有點意思,他對卿雲的提議產生了興趣,示意卿雲繼續說下去,


    “小卿,你這個想法很新穎。坦率的說,我們確實不懂上商業上的事情,你給我們這些老頭子們細說一下,你打算具體怎麽操作?”


    “諸位前輩,我是一個商人。


    在商言商,我習慣於從商業視角來看待世界的發展。


    這種視角好不好,另說,但請各位前輩能夠明白,這是半導體產業。


    它首先是一個產業,它的發展,是一定有其產業經濟發展邏輯在支撐的!”


    會議室裏,卿雲長身而立,郎朗而言,“在我闡述商業視角之前,我先說一個觀點。


    我們和阿美莉卡在半導體產業領域的競爭,是不可避免的。


    甚至我認為,華美在科技領域之爭,乃至到整個經濟上甚至更大維度的競爭,就是這個世紀的主旋律。


    所以,要想不被卡脖子,我們必須摒棄過往的打補丁做法!”


    這話一出,讓眾大佬們麵麵相覷。


    說半導體,怎麽又說到經濟上去了?


    黎光楠撓了撓頭,“小卿,現在和平發展是世界的主旋律,全球在加速一體化的進程,你這麽想……是不是太激進了些?


    無論是經濟,還是科技,我們現在都不具備這樣的實力。


    既然我們是身處於一個國際協同的全球產業鏈中,自然可以借力用力,不需要所有東西都全部來上一遍。


    這樣太浪費資源了。”


    畢竟是自己的記名弟子,黎光楠想幫卿雲兜一兜,讓他不要那麽禿嚕嘴的。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燃2003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卿還成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卿還成都並收藏重燃2003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