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地?”我吃了一驚。
“湯教授沒跟你說嗎?他一直在河溝墓地。”老廖疑惑了一下。
“哦,他沒跟我說這個……我還以為會去羅布泊呢。”我越發迷糊了。孫林不是告訴我湯宇星來羅布泊了嗎?跑去河溝墓地幹嗎?
“墓地就在羅布泊。哦,你可能不太清楚,羅布泊是一個大的概念,不單單包括樓蘭古城,還包括很多的戈壁和荒漠,方圓有將近一萬兩千平方公裏。”老廖開始對我進行知識普及。通過他的講述,我漸漸了解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情。我原本以為羅布泊就是樓蘭古城附近的一小片地方,沒想到羅布泊曾經是中國西北最大的湖泊,很多古代的西域小國都是圍繞著羅布泊而建的。後來由於各種原因,羅布泊幹涸了,形成了一大片空曠的戈壁沙漠,這片地方雖然仍叫“羅布泊”,卻幾乎找不到什麽“泊”了。
“一會兒咱們會路過樓蘭古城的,到那兒我再指給你看。”給我講了不少羅布泊的情況後,老廖沒有再繼續說下去,也許他認為他所講的東西我這個湯教授的學生應該都知道。可他哪曾想,我這個假冒的學生對於這裏的一切完全一無所知。他不說我便不敢問,越問就越露怯,我隻好一心想著等見了湯宇星再痛快地詢問吧。
幾個小時過後,一座座殘破的城牆出現在不遠處。與其說這些是城牆,不如說是一座座土堆,因為若是不認真看根本看不出牆的模樣。
“那就是樓蘭古城。”老廖一手扶著方向盤,另一隻手朝前指了指。我馬上直起身子,搖下車窗往外探出了頭。
“這隻是古城殘存的一小部分。”老廖見我興致很高,便減緩了車速以便讓我能多欣賞幾眼,同時他打開了話匣子如數家珍地說了起來,“樓蘭古城占地麵積為十萬八千多平方米,城東、城西殘留的城牆高約四米、寬約八米。城牆用黃土夯築,居民的院牆則是將蘆葦紮成束或把柳條編織起來、抹上粘土築成的。那些房子都是用胡楊木造的,房屋的門和窗現在還能看清楚。城中心有唯一的土建築,牆厚一點一米,殘高兩米,坐北朝南,應該是當年統治者住的地方。城東有一座八角形的圓頂土坯佛塔,估計當年樓蘭人是信佛的。以前還有條運河從西北到東南橫穿整座城,不過現在運河早就幹了,隻剩下了河道的遺址。”
我一邊聽他介紹,一邊在腦子裏迅速編織著樓蘭古城當年的情景,想要在腦中再現這個消失了上千年的古國的原貌。可惜這些碎片式的介紹過於簡單,無法給我提供足夠的想像空間,我隻能勉強幻想出一些輪廓。
車速雖慢,可不一會兒還是遠離了這座殘破的古城。
“要不是趕時間,我肯定陪你下去走一圈。等你有時間再說吧。”老廖見我縮迴了頭、一副依依不捨的樣子,便樂嗬嗬地安慰了我一句,然後加快車速揚塵而去。
“謝謝您跟我講了這麽多。”對這個熱心腸的中年男人,我生出了許多好感。
“唉,這叫什麽話。我還得謝謝你呢。我成年累月憋在這兒,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你剛才可真是解了我說話的癮了。”老廖憨厚地笑了起來。
又過了一個多小時,我們終於抵達了目的地——河溝墓地。
吉普車在幾個帳篷附近停了下來,這幾個帳篷孤零零地立在一片荒漠之中。我和老廖走下了車,朝一個比較大的帳篷走了過去。
“來了?”帳篷門口的一個人看見了老廖,連忙走上來打起了招唿。
“嗯。叫幾個人幫忙搬東西吧。”老廖指了指身後停下來的依維柯,“該帶的都帶來了,你們該放心了吧?”
那人咧著嘴朝老廖笑了一下,然後朝帳篷區的其他人擺了擺手。
“過來搬東西。”
四五個人走向了依維柯,開始與依維柯的司機一起往下卸貨。
“湯教授呢?”老廖四下環視了一番。
“下麵呢。”那人指了指不遠處的一條河穀。河穀很深,雖然那人指向了那邊,可我卻看不見任何人影,隻看到一條很長、很深的溝壑。
“成,我去叫他,他學生來了。”老廖朝那人指了指我。
“哦?”那人上上下下打量了我一番,然後微笑了一下,“長得文質彬彬的,倒是有些書生樣。”
我連忙朝那人輕輕鞠了個躬:“老師好。”
那人哈哈地笑了起來,然後和老廖對視了一眼,老廖做了個鬼臉,意思大概是:這孩子一直很有禮貌。老廖示意我一同跟他過去,我連忙整理了一下衣服,緊張地跟隨他朝那條河溝走去——真是千唿萬喚始出來,我終於就要見到這個神秘的高人了!
來到河溝前,我忐忑不安地朝下望了過去,隻見幾個人正彎著腰在幹涸的河底挖著什麽,身邊堆滿了各種各樣的工具。那些人一個個都低著頭,沉默無語,我再怎麽努力也無法看清楚他們的容貌。
“湯教授,小裴來了。”老廖站在我身邊,大聲朝河穀下方喊去。
一個人緩緩抬起了頭,一臉疲憊地朝我們這邊看了過來。就在他看到我的一瞬間,我們兩個人都徹底呆住了——盤龍穀村中仙風道骨的那個老人!
</br>
“湯教授沒跟你說嗎?他一直在河溝墓地。”老廖疑惑了一下。
“哦,他沒跟我說這個……我還以為會去羅布泊呢。”我越發迷糊了。孫林不是告訴我湯宇星來羅布泊了嗎?跑去河溝墓地幹嗎?
“墓地就在羅布泊。哦,你可能不太清楚,羅布泊是一個大的概念,不單單包括樓蘭古城,還包括很多的戈壁和荒漠,方圓有將近一萬兩千平方公裏。”老廖開始對我進行知識普及。通過他的講述,我漸漸了解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情。我原本以為羅布泊就是樓蘭古城附近的一小片地方,沒想到羅布泊曾經是中國西北最大的湖泊,很多古代的西域小國都是圍繞著羅布泊而建的。後來由於各種原因,羅布泊幹涸了,形成了一大片空曠的戈壁沙漠,這片地方雖然仍叫“羅布泊”,卻幾乎找不到什麽“泊”了。
“一會兒咱們會路過樓蘭古城的,到那兒我再指給你看。”給我講了不少羅布泊的情況後,老廖沒有再繼續說下去,也許他認為他所講的東西我這個湯教授的學生應該都知道。可他哪曾想,我這個假冒的學生對於這裏的一切完全一無所知。他不說我便不敢問,越問就越露怯,我隻好一心想著等見了湯宇星再痛快地詢問吧。
幾個小時過後,一座座殘破的城牆出現在不遠處。與其說這些是城牆,不如說是一座座土堆,因為若是不認真看根本看不出牆的模樣。
“那就是樓蘭古城。”老廖一手扶著方向盤,另一隻手朝前指了指。我馬上直起身子,搖下車窗往外探出了頭。
“這隻是古城殘存的一小部分。”老廖見我興致很高,便減緩了車速以便讓我能多欣賞幾眼,同時他打開了話匣子如數家珍地說了起來,“樓蘭古城占地麵積為十萬八千多平方米,城東、城西殘留的城牆高約四米、寬約八米。城牆用黃土夯築,居民的院牆則是將蘆葦紮成束或把柳條編織起來、抹上粘土築成的。那些房子都是用胡楊木造的,房屋的門和窗現在還能看清楚。城中心有唯一的土建築,牆厚一點一米,殘高兩米,坐北朝南,應該是當年統治者住的地方。城東有一座八角形的圓頂土坯佛塔,估計當年樓蘭人是信佛的。以前還有條運河從西北到東南橫穿整座城,不過現在運河早就幹了,隻剩下了河道的遺址。”
我一邊聽他介紹,一邊在腦子裏迅速編織著樓蘭古城當年的情景,想要在腦中再現這個消失了上千年的古國的原貌。可惜這些碎片式的介紹過於簡單,無法給我提供足夠的想像空間,我隻能勉強幻想出一些輪廓。
車速雖慢,可不一會兒還是遠離了這座殘破的古城。
“要不是趕時間,我肯定陪你下去走一圈。等你有時間再說吧。”老廖見我縮迴了頭、一副依依不捨的樣子,便樂嗬嗬地安慰了我一句,然後加快車速揚塵而去。
“謝謝您跟我講了這麽多。”對這個熱心腸的中年男人,我生出了許多好感。
“唉,這叫什麽話。我還得謝謝你呢。我成年累月憋在這兒,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你剛才可真是解了我說話的癮了。”老廖憨厚地笑了起來。
又過了一個多小時,我們終於抵達了目的地——河溝墓地。
吉普車在幾個帳篷附近停了下來,這幾個帳篷孤零零地立在一片荒漠之中。我和老廖走下了車,朝一個比較大的帳篷走了過去。
“來了?”帳篷門口的一個人看見了老廖,連忙走上來打起了招唿。
“嗯。叫幾個人幫忙搬東西吧。”老廖指了指身後停下來的依維柯,“該帶的都帶來了,你們該放心了吧?”
那人咧著嘴朝老廖笑了一下,然後朝帳篷區的其他人擺了擺手。
“過來搬東西。”
四五個人走向了依維柯,開始與依維柯的司機一起往下卸貨。
“湯教授呢?”老廖四下環視了一番。
“下麵呢。”那人指了指不遠處的一條河穀。河穀很深,雖然那人指向了那邊,可我卻看不見任何人影,隻看到一條很長、很深的溝壑。
“成,我去叫他,他學生來了。”老廖朝那人指了指我。
“哦?”那人上上下下打量了我一番,然後微笑了一下,“長得文質彬彬的,倒是有些書生樣。”
我連忙朝那人輕輕鞠了個躬:“老師好。”
那人哈哈地笑了起來,然後和老廖對視了一眼,老廖做了個鬼臉,意思大概是:這孩子一直很有禮貌。老廖示意我一同跟他過去,我連忙整理了一下衣服,緊張地跟隨他朝那條河溝走去——真是千唿萬喚始出來,我終於就要見到這個神秘的高人了!
來到河溝前,我忐忑不安地朝下望了過去,隻見幾個人正彎著腰在幹涸的河底挖著什麽,身邊堆滿了各種各樣的工具。那些人一個個都低著頭,沉默無語,我再怎麽努力也無法看清楚他們的容貌。
“湯教授,小裴來了。”老廖站在我身邊,大聲朝河穀下方喊去。
一個人緩緩抬起了頭,一臉疲憊地朝我們這邊看了過來。就在他看到我的一瞬間,我們兩個人都徹底呆住了——盤龍穀村中仙風道骨的那個老人!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