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書欣的兒子常建如何成了電動車專利發明人,且成為了康橋集團的副總和電動車項目總工程師,這個問題,一時間沈宏衛等人也鬧不清楚,也沒法搞清楚。
但由此,他們知道,既然常建在康橋集團工作,且作為康橋集團這個電動車新項目的合作者之一,這對於企業的發展有著無形的好處。
駱誌遠選擇在這個時候,把電動車項目和常建一起推介出來,目的也在於此了。盡管常書欣不願意讓常建“拋頭露麵”,但常建覺得自己憑個人本事和技術吃飯,與他老子無關,根本就無視了常書欣的叮囑。
孫琦上前去,笑道:“常總,我試一試可以嗎?”
常建笑笑,“孫行長,可以,放心吧,技術性能上完全沒有問題。”
孫琦騎上電動車在場上轉了兩圈,神色有些興奮地停下,跳下車來向周顯華等人道:“周市長,這車不錯,輕便省力,我看如果能投入市場,反響肯定不錯。”
周顯華點點頭,扭頭望著駱誌遠微笑道:“小駱同誌,這種電動自行車的安全係數能不能保證?經過國家有關部門的技術檢測嗎?”
駱誌遠笑笑,“周市長,因為當前國家還沒有出台電動車的技術檢測統一標準,因為是新生事物嘛,但是,我們在申報國家專利的時候,國家技術監督部門也經過了大量的檢測,給我們出具了安全係數達標的證明。周市長,其實這種車的安全防護主要是刹車,隻要刹車靈敏,安全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周顯華若有所思,又道:“這種車的電池,充一次電需要多長時間?能使用多久?”
“周市長,每次充電四五個小時,可以行使50公裏左右,以市內的上班族來說,充一次電騎三天應該問題不大。”
常建在一旁插話道。
周顯華掃了常建一眼,再次將目光投射在這輛車上,良久才點點頭道:“不錯,很不錯,小駱同誌,我看好你們這個項目。如果你們利用自行車廠的平台上這麽一個節能環保的新項目,我可以承諾,給你們從市裏爭取一塊高新技術新項目財政獎勵,同時給予政策支持。”
駱誌遠大喜過望:“謝謝周市長,謝謝!我們一定竭盡全力盡快上馬電動車項目並爭取早見效益,隻要市場認可,我們馬上就可以擴大產能,這樣一來,安置自行車廠的在職職工就不會有問題了。”
周顯華微微頷首,“好,我支持你們。”
周顯華一行人離開,康橋公司的電動車項目和常建這個發明人一鳴驚人。
至此,康橋公司並購自行車廠並改上電動車項目已經板上釘釘,周顯華承諾市政府將給予最大的扶持。至於融資,就算是市農行的人不同意提供貸款,想必市裏也會協調其他金融單位。
下午,沈宏衛派人來通知,周市長要求後天也就是23日上午,搞一個康橋公司並購自行車廠並上馬電動自行車新項目的簽約儀式,同時舉行一場新聞發布會,不僅周顯華要參加活動,市長勞力也要親自出席。
駱誌遠當然不會不同意。
整整一個下午,常建的情緒都處在了一種極其亢奮的狀態中,自己發明的技術專利產品即將投入研發,轉化為市場上銷售的商品,如果市場反響強烈,他必然與康橋電動車的品牌一樣被永載史冊。
下班迴到家,他一頭紮進自己的房間,躺在床上繼續考慮電動車的一些技術細節,看看哪個地方、哪個環節還能作進一步的技術改進和完善修改,盡量將研發出來的電動車產品做到盡善盡美,隻有這樣才能得到消費者的認可,打開銷路一舉占領空白的國內市場。
常書欣黑著臉推門走進來,沉聲道:“常建,你搞什麽搞?我不是跟你說了,不要在外邊張揚,拋頭露麵,你搞一個電動車,在幕後作研發就行了,去出什麽風頭?”
常書欣非常惱火。
下午,市政府機關上幾乎就傳遍了,關於副市長常書欣的兒子常建發明電動自行車且與康橋集團進行合作準備投入研發生產的各種消息不脛而走,周顯華還給他打電話開玩笑,說他生了一個好兒子。
常書欣本意是想讓常建躲在幕後賺錢就是了,你願意跟康橋公司合作,成,他這個當父親的也沒有給兒子事業當絆腳石,但不要走到台前來,這樣容易樹大招風,引人嫉妒。甚至,會影響到常書欣的政治利益。
而另一方麵,他也不願意因為常建在康橋集團,就讓駱誌遠靠這個將自己與康橋公司生生捆綁在一起。如此一來,不管是不是出於他的本意,他都會是康橋公司無形的保護傘。
常建不滿地道:“爸,我又不偷雞摸狗,我正大光明,怎麽就見不得人了?”
“你懂什麽?樹大招風,遭人嫉妒,你不知道嗎?”常書欣冷斥道。
常建不以為然地撇撇嘴:“我是我,你是你,你當你的副市長,我研製我的電動車,我可沒有沾你這個副市長大人的光,我憑自己的本事吃飯,堂堂正正,怕個鳥啊。再說,我憑什麽躲在幕後啊?我可是電動車國家專利的持有人,是電動車項目的負責人之一!”
“你……幼稚!無知!愚蠢!”見常建跟自己對著幹,常書欣暴怒起來。
聽父子倆在裏麵吵成一團,常書欣的老婆趕緊進來勸架,將常書欣拖了出去,又安慰了兒子兩聲。
常書欣氣唿唿地躲進書房裏悶頭抽煙,想了想,他一把抓起電話來,想要給駱誌遠打一個電話,警告一下駱誌遠不要拉他的大旗作虎皮,但轉念又覺得不妥,就又掛了電話。
他必須要考慮常建在康橋公司的發展和經濟利益,跟駱誌遠撕破臉皮,對常家來說絕對得不償失。
而駱誌遠大概就是捏住了常書欣的如此“脈門”,這才使了一些手段,利用了常建成名心切的心態。常書欣心裏惱火,卻無法發泄出來,鬱悶之極。
其實他完全是小看了駱誌遠,也高看了自己。說實話,常書欣一個普通的副市長,對於駱誌遠來說,層次還是不夠的,如果要拉靠山,有市委書記鄧寧臨在,駱誌遠又何必“舍高求低”呢。
但由此,他們知道,既然常建在康橋集團工作,且作為康橋集團這個電動車新項目的合作者之一,這對於企業的發展有著無形的好處。
駱誌遠選擇在這個時候,把電動車項目和常建一起推介出來,目的也在於此了。盡管常書欣不願意讓常建“拋頭露麵”,但常建覺得自己憑個人本事和技術吃飯,與他老子無關,根本就無視了常書欣的叮囑。
孫琦上前去,笑道:“常總,我試一試可以嗎?”
常建笑笑,“孫行長,可以,放心吧,技術性能上完全沒有問題。”
孫琦騎上電動車在場上轉了兩圈,神色有些興奮地停下,跳下車來向周顯華等人道:“周市長,這車不錯,輕便省力,我看如果能投入市場,反響肯定不錯。”
周顯華點點頭,扭頭望著駱誌遠微笑道:“小駱同誌,這種電動自行車的安全係數能不能保證?經過國家有關部門的技術檢測嗎?”
駱誌遠笑笑,“周市長,因為當前國家還沒有出台電動車的技術檢測統一標準,因為是新生事物嘛,但是,我們在申報國家專利的時候,國家技術監督部門也經過了大量的檢測,給我們出具了安全係數達標的證明。周市長,其實這種車的安全防護主要是刹車,隻要刹車靈敏,安全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周顯華若有所思,又道:“這種車的電池,充一次電需要多長時間?能使用多久?”
“周市長,每次充電四五個小時,可以行使50公裏左右,以市內的上班族來說,充一次電騎三天應該問題不大。”
常建在一旁插話道。
周顯華掃了常建一眼,再次將目光投射在這輛車上,良久才點點頭道:“不錯,很不錯,小駱同誌,我看好你們這個項目。如果你們利用自行車廠的平台上這麽一個節能環保的新項目,我可以承諾,給你們從市裏爭取一塊高新技術新項目財政獎勵,同時給予政策支持。”
駱誌遠大喜過望:“謝謝周市長,謝謝!我們一定竭盡全力盡快上馬電動車項目並爭取早見效益,隻要市場認可,我們馬上就可以擴大產能,這樣一來,安置自行車廠的在職職工就不會有問題了。”
周顯華微微頷首,“好,我支持你們。”
周顯華一行人離開,康橋公司的電動車項目和常建這個發明人一鳴驚人。
至此,康橋公司並購自行車廠並改上電動車項目已經板上釘釘,周顯華承諾市政府將給予最大的扶持。至於融資,就算是市農行的人不同意提供貸款,想必市裏也會協調其他金融單位。
下午,沈宏衛派人來通知,周市長要求後天也就是23日上午,搞一個康橋公司並購自行車廠並上馬電動自行車新項目的簽約儀式,同時舉行一場新聞發布會,不僅周顯華要參加活動,市長勞力也要親自出席。
駱誌遠當然不會不同意。
整整一個下午,常建的情緒都處在了一種極其亢奮的狀態中,自己發明的技術專利產品即將投入研發,轉化為市場上銷售的商品,如果市場反響強烈,他必然與康橋電動車的品牌一樣被永載史冊。
下班迴到家,他一頭紮進自己的房間,躺在床上繼續考慮電動車的一些技術細節,看看哪個地方、哪個環節還能作進一步的技術改進和完善修改,盡量將研發出來的電動車產品做到盡善盡美,隻有這樣才能得到消費者的認可,打開銷路一舉占領空白的國內市場。
常書欣黑著臉推門走進來,沉聲道:“常建,你搞什麽搞?我不是跟你說了,不要在外邊張揚,拋頭露麵,你搞一個電動車,在幕後作研發就行了,去出什麽風頭?”
常書欣非常惱火。
下午,市政府機關上幾乎就傳遍了,關於副市長常書欣的兒子常建發明電動自行車且與康橋集團進行合作準備投入研發生產的各種消息不脛而走,周顯華還給他打電話開玩笑,說他生了一個好兒子。
常書欣本意是想讓常建躲在幕後賺錢就是了,你願意跟康橋公司合作,成,他這個當父親的也沒有給兒子事業當絆腳石,但不要走到台前來,這樣容易樹大招風,引人嫉妒。甚至,會影響到常書欣的政治利益。
而另一方麵,他也不願意因為常建在康橋集團,就讓駱誌遠靠這個將自己與康橋公司生生捆綁在一起。如此一來,不管是不是出於他的本意,他都會是康橋公司無形的保護傘。
常建不滿地道:“爸,我又不偷雞摸狗,我正大光明,怎麽就見不得人了?”
“你懂什麽?樹大招風,遭人嫉妒,你不知道嗎?”常書欣冷斥道。
常建不以為然地撇撇嘴:“我是我,你是你,你當你的副市長,我研製我的電動車,我可沒有沾你這個副市長大人的光,我憑自己的本事吃飯,堂堂正正,怕個鳥啊。再說,我憑什麽躲在幕後啊?我可是電動車國家專利的持有人,是電動車項目的負責人之一!”
“你……幼稚!無知!愚蠢!”見常建跟自己對著幹,常書欣暴怒起來。
聽父子倆在裏麵吵成一團,常書欣的老婆趕緊進來勸架,將常書欣拖了出去,又安慰了兒子兩聲。
常書欣氣唿唿地躲進書房裏悶頭抽煙,想了想,他一把抓起電話來,想要給駱誌遠打一個電話,警告一下駱誌遠不要拉他的大旗作虎皮,但轉念又覺得不妥,就又掛了電話。
他必須要考慮常建在康橋公司的發展和經濟利益,跟駱誌遠撕破臉皮,對常家來說絕對得不償失。
而駱誌遠大概就是捏住了常書欣的如此“脈門”,這才使了一些手段,利用了常建成名心切的心態。常書欣心裏惱火,卻無法發泄出來,鬱悶之極。
其實他完全是小看了駱誌遠,也高看了自己。說實話,常書欣一個普通的副市長,對於駱誌遠來說,層次還是不夠的,如果要拉靠山,有市委書記鄧寧臨在,駱誌遠又何必“舍高求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