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三夜的行程已然讓這群沒見過世麵的少年失去了對沿途風景的興趣,從江南水鄉曲折蜿蜒的河流,到平原一望無際的田野,再到重巒疊嶂的山區,再美的風景都被這對未來的不安和不知所措所代替。
沿途不斷有知青加入,一幕幕分別讓人心酸。狹窄的座位讓人身心疲憊,臥鋪是沒有的,有的隻是按人頭算的坐票。四天下來直叫人腰酸背疼四肢無力,狹小的空間活動不了,剛開始上車的新奇,隨著時間的流逝已轉化為沉悶和思家的情緒。
韓卿看著火車在一個個月台停了又走,一批知青上來下一站的又一批也緊隨而來。大概兩天以後第一批人下了車,不知道被帶到哪兒去了。後來陸陸續續的又有部分在沿途分散,他們也在第四天耐心快要耗盡的時候,離開了蝸居四天的車廂,到達了位於西南山區的a市,一個多年後以風景聞名於世的地方。
和他們一起下車的還有隔壁鄰市的知青,同行的三十來個加上鄰市的一共六十來個知青,就這麽被隨意劃分成兩隊,各自被係著大紅花的專車接走了。
所謂的專車就是類似貨車的車廂,沒有座椅全靠人拉著車廂擋板,韓卿被他哥反背在胸前護著,既沒有被擠也沒有被冷風吹,堪稱度假般的vip待遇。
車晃晃悠悠的顛簸在土路上,知青們被送到距離市區三四個小時車程的紅旗鎮。看著破舊的辦公室,心情忐忑不安的知青們即將被劃分成十六隊。因為紅旗鎮下屬有十六個村落,大的四五百人小的七八十人。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去大村落而不是小村寨,十六個村的代表分別抽簽,知青們就這麽被劃分到大大小小的村落中。
韓策運氣好被一個較大的村寨楊家嶺抽到了,和他一起去楊家嶺的一共有七個人,其中就有那個叫燕子的姑娘和她堂姐王芳。陳建國運氣最好被最大的王莊抽到了,他顯然很開心。可王燕不怎麽開心,她想和陳建國一道去一個村,他們路上都商量好了,現在這局麵讓她有些失落。
慢慢的知青們都被各個村的村長領走了,其中最小村寨小白溝人少隻有一個知青名額,被抽到的還是個姑娘。走的時候韓卿注意到那個姑娘哭得梨花帶雨,讓人不由側目。
出了政府的大門,楊家嶺的村支書看見抱著韓卿的韓策就數落開了:“你這後生咋還帶個奶娃娃來?孩子恁小你也是膽子大,迴去的路要走兩三個鍾頭看你大包小包的行李還要抱個小娃娃有得你哭的。”
韓策笑了笑沒接話,抱著韓卿給他把手捂熱用背帶背在胸前。
“還要坐車啊?”知青中有人已經開始哀嚎了。
和村支書一道來的小夥子笑了:“想得美!走迴去,咱村的老牛車可拖不動你們。”
這下子隊伍裏的知青們一窩蜂的開始怨聲載道了,他們的行李少的有二十來斤多的四五十斤,更多的是和韓策差不多的一個藤木編製箱,一個半滿的蛇皮袋的配置。扛著走兩三個小時,那可不是說著玩的,起碼要廢半條命啊!
“行了,小楊就別逗他們了。”村支書笑著拍了他一下,接著安撫起知青來:“行李裝牛車上,人就必須得自己走了,別嚎累嫌麻煩自己提行李。”
其它村差不多也是這種情況,有的更甚連牛車也沒有,行李全靠手提肩扛走路迴去,兩相對比之下楊家嶺的待遇已經算很好了。
牛車拖著行李那個叫小楊的青年一條竹鞭趕著慢悠悠的牛車,村支書坐在側麵悠然的吧嗒吧嗒抽著土煙,知青們就跟著牛車慢慢走著。
一出鎮人員就分散了,楊家嶺、王莊、張家灣子三個村隔得近,算是同路,所以這一路上浩浩蕩蕩的還真有那麽點氣勢。三個寨子挨著按說差不多,日子在紅旗鎮各個村寨可以說是比較好過的,細分下來楊家嶺四百多人比張家灣子人口多五十來人,王莊稍大一些有五百來人,紅旗鎮就數他們那一帶人多,所以理所當然的劃分的知青名額也多,大半的知青都將在這三個村子生活。
一路上氣氛還算和諧,可走著走著歡聲笑語漸漸的被喘氣取代,正月料峭的寒風與汗流浹背的燥熱形成鮮明對比,很快就有人撐不住了。
隊伍的速度慢了下來,韓策也開始控製不住唿出白色的霧氣,韓卿最舒服被背著不用出力,可他心疼他哥呀!廢了吃奶的勁兒把手從包被裏抽出來,搭在他哥的喉結處、隨後小手移到韓策的下巴。
感覺到一雙軟乎乎柔若無骨的手摸著他的下巴,低頭發現這個小混蛋還在笑。韓策無奈的抓住在他下巴處亂動的手,準備塞迴包被裏裹著,生怕凍出個三長兩短。
可惜韓卿不配合啊,韓策又不敢用力,隻能虛握著任他的手在自己手裏亂動。
低頭看著在背帶裏不安分的弟弟,韓策靈光一現似乎想到了什麽——該不會尿褲子了吧?不舒服才會這麽淘氣不安分。
越想越肯定自己的猜測,韓策連忙解開背帶扯開包被的一個角伸手摸,虛驚一場還是幹的。
被這麽一番動作韓卿怎麽可能不知道他哥在想什麽,他哥太低估他的自控力了吧。他現在完全可以控製自己的身體了,不是那個尿褲子的小屁孩了。
四個月大的韓卿對自己很有信心,結果在韓策的口哨聲中無比自然的解決了噓噓。後知後覺反應過來的韓卿心好累,有一種打臉叫習慣成自然。
這事讓不少人注意到了這兩兄弟,楊家嶺的村支書看著白白淨淨的韓卿笑得眼睛眯成縫了,慈愛的眼神讓小楊起了雞皮疙瘩。
“後生,抱著你弟弟過來坐吧!老頭子下來走走。”說著村書記就下了牛車,招唿著韓策過來坐。
聽到這句話韓卿下意識的看著他哥,他當然希望他哥坐了,再這麽走下去腳都要打出水泡了。可這麽多人還有姑娘在誰好意思坐啊,這不拉仇恨嘛!
“不了,您坐吧我能走決不給大家拖後腿。”韓策拒絕了。
村支書也發現自己這話說得不太合適,他這愛白淨孩子的性子怎麽就改不了呢!心裏唾棄自己嘴上卻是最真實的想法:“那把小娃娃抱過來我給你抱,還有兩個小時別掉隊了。”
小楊可算知道他奶說老支書愛小孩是什麽個情形了。
韓策本想拒絕,可韓卿已經向村支書張開了手做出來求抱抱的姿勢,到嘴邊的‘孩子小會認人’就被咽了迴去。
韓卿不想他哥那麽累,他這塊肉加上包被背帶都有十五六斤了,背著走三個小時得累死。所以他就把自己送到了村支書懷裏,讓他哥輕鬆一些。
韓卿以為他哥輕鬆了,可韓策心情徹底低落了,一顆心全掛在牛車上被村支書抱著的他的身上了。虧得村支書沒有抽煙了,不然他肯定立馬把韓卿抱迴去。
韓卿不像一般的孩子,他沒有哭,反而乖巧的任他抱著,這楊讓家嶺的老支書分外有成就感。家裏兩個兒媳婦,一個不生一個一窩蜂的生閨女,雖然孫女也好,可大了就不和他親了。他稀罕孩子稀罕得不行,這下子可算是抱上一個稱心的了。
“老楊頭你別把人孩子瞅壞了,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你生的呢!”張家灣子的村書記是他的老友,打趣起來是不管不顧。
“你才生孩子,老子響當當的漢子可生不出小娃娃就你能——行了吧”,楊書記也不甘示弱頂了迴去。
兩人鬥了大半輩子深知對方的脾性,可偏偏有一個煞風景的王莊支書非要插話,陰陽怪氣的說:“孫子還是家裏的好,別人家的再好看隻能眼饞自己家抱著才是真實在。”王支書和楊支書拚了好幾十年各有千秋,唯獨老楊頭沒孫子這事是王支書自認為自己勝過他比他強的一點,因此有事沒事就要拿出來說說。
在場的誰不是人精啊,多多少少都察覺到氣氛不太對不敢接話。
楊書記哼了一聲:“有孫子還要爭氣才行,不然家底都能給你抖落空了。”這是諷刺前段時間王支書家大孫子一石頭把人砸壞了賠了十幾塊錢的事情。
“那是那是,我家小孫孫就不如你家大妮懂事,就不知道以後能便宜誰家小子了——”張家灣子的書記出來打混混。
沒想到老楊頭更不高興了,“便宜誰你能不知道?你就揣著明白裝糊塗吧!”
“孩子的事孩子們自己解決,咱歇歇不說這個。”
……
韓卿可算是明白這三個書記的關係和脾氣了,抱著他的老楊書記倔脾氣是個要強的人,但刀子嘴豆腐心,不然也不會對他這麽溫柔,還給他攏好包被生怕漏風吹著他。看樣子他和他哥在楊家嶺的日子不會難過。但兩相對比王莊的書記他感覺就不是個好人了,而張家灣子的書記渾水摸魚是個老狐狸。謝天謝地讓他們兄弟倆分去楊家嶺了,不然再過幾年革命運動徹底掀起,他們可要吃大虧了。
韓卿的想法和韓策不謀而合,但韓策想得更深一些,他主動報名下鄉可不是單單為了躲避浪潮,他希望給韓卿一個好的環境。現在顯然成功了一半,比起王莊楊家嶺的環境會好好多起碼不會有人為難故意挑刺,未來楊家嶺的日子,他有信心給他的言言創造出一方世外桃源來。
沿途不斷有知青加入,一幕幕分別讓人心酸。狹窄的座位讓人身心疲憊,臥鋪是沒有的,有的隻是按人頭算的坐票。四天下來直叫人腰酸背疼四肢無力,狹小的空間活動不了,剛開始上車的新奇,隨著時間的流逝已轉化為沉悶和思家的情緒。
韓卿看著火車在一個個月台停了又走,一批知青上來下一站的又一批也緊隨而來。大概兩天以後第一批人下了車,不知道被帶到哪兒去了。後來陸陸續續的又有部分在沿途分散,他們也在第四天耐心快要耗盡的時候,離開了蝸居四天的車廂,到達了位於西南山區的a市,一個多年後以風景聞名於世的地方。
和他們一起下車的還有隔壁鄰市的知青,同行的三十來個加上鄰市的一共六十來個知青,就這麽被隨意劃分成兩隊,各自被係著大紅花的專車接走了。
所謂的專車就是類似貨車的車廂,沒有座椅全靠人拉著車廂擋板,韓卿被他哥反背在胸前護著,既沒有被擠也沒有被冷風吹,堪稱度假般的vip待遇。
車晃晃悠悠的顛簸在土路上,知青們被送到距離市區三四個小時車程的紅旗鎮。看著破舊的辦公室,心情忐忑不安的知青們即將被劃分成十六隊。因為紅旗鎮下屬有十六個村落,大的四五百人小的七八十人。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去大村落而不是小村寨,十六個村的代表分別抽簽,知青們就這麽被劃分到大大小小的村落中。
韓策運氣好被一個較大的村寨楊家嶺抽到了,和他一起去楊家嶺的一共有七個人,其中就有那個叫燕子的姑娘和她堂姐王芳。陳建國運氣最好被最大的王莊抽到了,他顯然很開心。可王燕不怎麽開心,她想和陳建國一道去一個村,他們路上都商量好了,現在這局麵讓她有些失落。
慢慢的知青們都被各個村的村長領走了,其中最小村寨小白溝人少隻有一個知青名額,被抽到的還是個姑娘。走的時候韓卿注意到那個姑娘哭得梨花帶雨,讓人不由側目。
出了政府的大門,楊家嶺的村支書看見抱著韓卿的韓策就數落開了:“你這後生咋還帶個奶娃娃來?孩子恁小你也是膽子大,迴去的路要走兩三個鍾頭看你大包小包的行李還要抱個小娃娃有得你哭的。”
韓策笑了笑沒接話,抱著韓卿給他把手捂熱用背帶背在胸前。
“還要坐車啊?”知青中有人已經開始哀嚎了。
和村支書一道來的小夥子笑了:“想得美!走迴去,咱村的老牛車可拖不動你們。”
這下子隊伍裏的知青們一窩蜂的開始怨聲載道了,他們的行李少的有二十來斤多的四五十斤,更多的是和韓策差不多的一個藤木編製箱,一個半滿的蛇皮袋的配置。扛著走兩三個小時,那可不是說著玩的,起碼要廢半條命啊!
“行了,小楊就別逗他們了。”村支書笑著拍了他一下,接著安撫起知青來:“行李裝牛車上,人就必須得自己走了,別嚎累嫌麻煩自己提行李。”
其它村差不多也是這種情況,有的更甚連牛車也沒有,行李全靠手提肩扛走路迴去,兩相對比之下楊家嶺的待遇已經算很好了。
牛車拖著行李那個叫小楊的青年一條竹鞭趕著慢悠悠的牛車,村支書坐在側麵悠然的吧嗒吧嗒抽著土煙,知青們就跟著牛車慢慢走著。
一出鎮人員就分散了,楊家嶺、王莊、張家灣子三個村隔得近,算是同路,所以這一路上浩浩蕩蕩的還真有那麽點氣勢。三個寨子挨著按說差不多,日子在紅旗鎮各個村寨可以說是比較好過的,細分下來楊家嶺四百多人比張家灣子人口多五十來人,王莊稍大一些有五百來人,紅旗鎮就數他們那一帶人多,所以理所當然的劃分的知青名額也多,大半的知青都將在這三個村子生活。
一路上氣氛還算和諧,可走著走著歡聲笑語漸漸的被喘氣取代,正月料峭的寒風與汗流浹背的燥熱形成鮮明對比,很快就有人撐不住了。
隊伍的速度慢了下來,韓策也開始控製不住唿出白色的霧氣,韓卿最舒服被背著不用出力,可他心疼他哥呀!廢了吃奶的勁兒把手從包被裏抽出來,搭在他哥的喉結處、隨後小手移到韓策的下巴。
感覺到一雙軟乎乎柔若無骨的手摸著他的下巴,低頭發現這個小混蛋還在笑。韓策無奈的抓住在他下巴處亂動的手,準備塞迴包被裏裹著,生怕凍出個三長兩短。
可惜韓卿不配合啊,韓策又不敢用力,隻能虛握著任他的手在自己手裏亂動。
低頭看著在背帶裏不安分的弟弟,韓策靈光一現似乎想到了什麽——該不會尿褲子了吧?不舒服才會這麽淘氣不安分。
越想越肯定自己的猜測,韓策連忙解開背帶扯開包被的一個角伸手摸,虛驚一場還是幹的。
被這麽一番動作韓卿怎麽可能不知道他哥在想什麽,他哥太低估他的自控力了吧。他現在完全可以控製自己的身體了,不是那個尿褲子的小屁孩了。
四個月大的韓卿對自己很有信心,結果在韓策的口哨聲中無比自然的解決了噓噓。後知後覺反應過來的韓卿心好累,有一種打臉叫習慣成自然。
這事讓不少人注意到了這兩兄弟,楊家嶺的村支書看著白白淨淨的韓卿笑得眼睛眯成縫了,慈愛的眼神讓小楊起了雞皮疙瘩。
“後生,抱著你弟弟過來坐吧!老頭子下來走走。”說著村書記就下了牛車,招唿著韓策過來坐。
聽到這句話韓卿下意識的看著他哥,他當然希望他哥坐了,再這麽走下去腳都要打出水泡了。可這麽多人還有姑娘在誰好意思坐啊,這不拉仇恨嘛!
“不了,您坐吧我能走決不給大家拖後腿。”韓策拒絕了。
村支書也發現自己這話說得不太合適,他這愛白淨孩子的性子怎麽就改不了呢!心裏唾棄自己嘴上卻是最真實的想法:“那把小娃娃抱過來我給你抱,還有兩個小時別掉隊了。”
小楊可算知道他奶說老支書愛小孩是什麽個情形了。
韓策本想拒絕,可韓卿已經向村支書張開了手做出來求抱抱的姿勢,到嘴邊的‘孩子小會認人’就被咽了迴去。
韓卿不想他哥那麽累,他這塊肉加上包被背帶都有十五六斤了,背著走三個小時得累死。所以他就把自己送到了村支書懷裏,讓他哥輕鬆一些。
韓卿以為他哥輕鬆了,可韓策心情徹底低落了,一顆心全掛在牛車上被村支書抱著的他的身上了。虧得村支書沒有抽煙了,不然他肯定立馬把韓卿抱迴去。
韓卿不像一般的孩子,他沒有哭,反而乖巧的任他抱著,這楊讓家嶺的老支書分外有成就感。家裏兩個兒媳婦,一個不生一個一窩蜂的生閨女,雖然孫女也好,可大了就不和他親了。他稀罕孩子稀罕得不行,這下子可算是抱上一個稱心的了。
“老楊頭你別把人孩子瞅壞了,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你生的呢!”張家灣子的村書記是他的老友,打趣起來是不管不顧。
“你才生孩子,老子響當當的漢子可生不出小娃娃就你能——行了吧”,楊書記也不甘示弱頂了迴去。
兩人鬥了大半輩子深知對方的脾性,可偏偏有一個煞風景的王莊支書非要插話,陰陽怪氣的說:“孫子還是家裏的好,別人家的再好看隻能眼饞自己家抱著才是真實在。”王支書和楊支書拚了好幾十年各有千秋,唯獨老楊頭沒孫子這事是王支書自認為自己勝過他比他強的一點,因此有事沒事就要拿出來說說。
在場的誰不是人精啊,多多少少都察覺到氣氛不太對不敢接話。
楊書記哼了一聲:“有孫子還要爭氣才行,不然家底都能給你抖落空了。”這是諷刺前段時間王支書家大孫子一石頭把人砸壞了賠了十幾塊錢的事情。
“那是那是,我家小孫孫就不如你家大妮懂事,就不知道以後能便宜誰家小子了——”張家灣子的書記出來打混混。
沒想到老楊頭更不高興了,“便宜誰你能不知道?你就揣著明白裝糊塗吧!”
“孩子的事孩子們自己解決,咱歇歇不說這個。”
……
韓卿可算是明白這三個書記的關係和脾氣了,抱著他的老楊書記倔脾氣是個要強的人,但刀子嘴豆腐心,不然也不會對他這麽溫柔,還給他攏好包被生怕漏風吹著他。看樣子他和他哥在楊家嶺的日子不會難過。但兩相對比王莊的書記他感覺就不是個好人了,而張家灣子的書記渾水摸魚是個老狐狸。謝天謝地讓他們兄弟倆分去楊家嶺了,不然再過幾年革命運動徹底掀起,他們可要吃大虧了。
韓卿的想法和韓策不謀而合,但韓策想得更深一些,他主動報名下鄉可不是單單為了躲避浪潮,他希望給韓卿一個好的環境。現在顯然成功了一半,比起王莊楊家嶺的環境會好好多起碼不會有人為難故意挑刺,未來楊家嶺的日子,他有信心給他的言言創造出一方世外桃源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