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陽羨慕地看著易雪,她這種遠程下達指令的模式實在是太方便了,這比修真界的傳訊符還好使。


    修真界裏門派掌門要安排什麽任務還需要考慮到下麵人的反應,平衡一大堆相關利益。易雪根本不用考慮這些,受她控製的機器人會百分百執行她的指令,不會打一絲的折扣。


    等易陽終於克服對床的渴望,從屋子裏走出來的時候才發現基地經過一個晚上的時間以及大變樣了。


    宿舍外部的用來隔絕空氣的玻璃罩已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頭頂上由一塊塊外邊黑色中心透明的正六邊形材料組裝的巨大穹頂,整個穹頂覆蓋了四分之三基地麵積,在穹頂的邊緣,上百台噴氣式引擎向下方噴射出氣流將穹頂穩穩地托舉在離地50米左右的高度,讓穹頂像是一把太陽傘一樣罩在基地的上空,在組成穹頂的正六邊形材料的連接出,一盞盞照明燈發出柔和的光芒,讓原本因為光線不足而有些昏暗的基地亮堂起來。


    宿舍區的邊上也新建了一個像是巨大鼓風機模樣的新裝置,風從這個裝置的頂部被吹向穹頂,然後朝著四周擴散,這個就是昨晚上唐錦提到的大功率空氣淨化裝置,在這個裝置的下方有一個反應池,反應池裏蓄滿了水,固體製氧劑在水中進行激烈的反應冒出大量的氣泡,純淨的氧氣從破裂的氣泡中釋放出來被上方的空氣淨化裝置與空氣混合吹了出去。


    “這個是大小姐帶來的人中一個叫馬哲杞的星艦設計師的創意,本來的打算是用合金建立支撐柱把穹頂這個撐起來,可這個馬哲杞認為支撐住就是多此一舉的東西,用噴氣式引擎不僅可以實現穹頂的位置固定,同時向地麵噴射的氣流還可以形成一道氣簾,氣簾可以隔絕營地內部的空氣和外界大氣的交流,不會讓人工生成的氧氣快速流失。”


    通過基建機器人,整個基地都在易雪的掌控下,即便一直沒有出門,營地裏發生的事情易雪還是了如指掌。


    ”唐錦把科學家們都召下來了?“


    聽到這個穹頂是唐錦那邊人的創意,易陽很是驚奇,他要是沒記錯的話,唐錦也是天亮的時候才走的吧?這才多長時間,她的人就已經從複興號來到基地了?


    ”還沒有全到,有一批性子比較急的在複興號上待不住了,主動申請下來的。給你介紹一下,基地穹頂的設計師馬哲杞。“


    唐錦帶著一個馬哲杞剛剛視察了一圈穹頂的工作情況,走到易陽附近的時候,恰好聽見易雪在和易陽介紹穹頂,於是就帶著馬哲杞過來打聲招唿。


    “你好,易先生。”


    唐氏實驗室一開始下來的就隻有王嘉琛博士,馬哲杞他們是第二批主動申請提前登陸行星表麵的人。


    從王嘉琛博士嘴中他聽到最多的就是這個讓變異光腦認做父親,對他言聽計從,同時和唐總以及唐總弟弟唐山關係非常密切的易陽。


    深知易陽和唐總關係不一般的馬哲杞在和易陽說話的時候姿態放得非常低。


    馬哲杞不是那種埋頭進行科學研究的科學家,他從事的是星艦設計工作,在主星的唐氏集團裏還有很多和他從事同樣工作的星艦設計師。


    設計師這個崗位拚的是作品和資曆,但是唐氏集團除了很多年前和軍方合作建造了一艘核動力星艦複興號後就再也沒有製造星艦的項目了,沒有星艦製造的項目也就意味著馬哲杞不可能憑借星艦的設計作品在唐氏段時間內得到晉升,而要熬資曆,單是看看那些比他來的早的一大幫子設計師,他就感到很絕望。


    就在馬哲杞絕望地覺得自己是不是要考慮采用一些常規操作的時候,唐氏集團突然下了內部招聘:唐總再次啟動了複興號計劃,招募誌同道合的員工一同前往aj-1031行星。


    馬哲杞認為這是天賜良機,他毫不猶豫地填寫了報名表,跟隨著唐氏實驗室的科學家們登上了前往aj-1031行星的複興號核動力星艦。


    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唐總的夢想是造一艘非藍晶動力的星艦,同時還要在性能上直追藍晶動力星艦。馬哲杞一路的航行時間都在收集複興號的各種數據,隨身帶著的筆記本裏存滿了各種各樣的資料,他一定要設計出一艘讓大家刮目相看,讓唐總滿意的新型核動力星艦。


    然而等真到了aj-1031行星,馬哲杞徹底傻眼了。他看到了什麽?一顆完全沒有開發的行星?


    aj-1031行星資料在星網上是公開的,馬哲杞自然也是看到了,不過他認為唐總既然選擇這顆行星開展複興號計劃,至少前期準備工作已經完成了,隻是星網上的相關資料還沒來得及更新而已。


    然而現實卻給了他重重的一耳光,aj-1031行星真的就和星網上顯示的資料一樣,是一個完全未經開發的行星。


    接下來他和唐氏實驗室的科學家們被安排在複興號上休息等待行星基地建成之後再登陸。


    不過在看到王嘉琛博士申請提前登陸獲得批準後,馬哲杞和其他幾個性子急的同事們也坐不住了,他們也提出了提前登陸的申請。


    沒想到剛剛下了飛船他就遇到了準備改造穹頂的唐錦和唐山幾人,這個時候唐山正在和柳毅辯論要建多少支撐住才能保證穹頂的穩定。


    最近幾十年的和平期讓聯盟人口呈現爆炸式增長,但由於前期與蟲族作戰的失利,人類實際控製的星係每個軍區隻剩下一個。


    以東方軍區控製的m星係為例,星係中包含了三顆恆星,近百顆行星,但是這麽多行星中可直接居住的隻要寥寥幾個。


    在人口的壓力下,適宜行星的改造工程被聯盟提上了議程。


    理論上行星有大氣層,表麵有足夠高的溫度,以及有供生態建立的水資源和光照條件,這顆行星就有被改造成適合人類居住星球的條件。


    聯盟花費了數年的時間,為行星改造建立了完善的理論模型,同時四大軍區也都在各自的星係裏挑選了合適的行星開展了改造工程。


    新的行星開發改造不僅能夠緩解人口增長帶來的生存空間上的壓力,同時也能有效緩解目前聯盟內與日俱增的就業壓力。


    科技企業每年推出的新一代智能機器人因為其智能化的學習係統,穩定的工作表現,已經開始大規模替代普通人類的工作崗位,這使得聯盟內不得不花費巨大精力來解決大量失業人群的工作生活安排。


    可是以現在的行情來看,還由人來做的崗位已經很少了,即便是有工作崗位,工資待遇方麵也是極差的,因為前來應聘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修真大佬在星際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朱七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朱七爺並收藏修真大佬在星際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