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馬市
大明:棄嬰開局,老朱求我當皇帝 作者:陳喵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炫迴到東宮。
果然可以看到,一係列奏章,被老朱送來了。
看奏章是一件很枯燥乏味的事情,在朱炫看來,這要比跟著孔公鑒學習還要恐怖,幸好有內閣在,幫他減輕了不少壓力。
盡管如此,朱炫還是看到奏章就頭疼。
將來要當皇帝,奏章又是不能不看,現在的他,唯有硬著頭皮看下去,其實有內閣的輔助,很多奏章都分門別類地放好。
同一類的奏章,批閱起來比較方便。
胡廣等閣老們,甚至還把怎麽處理,寫了一份紙條,夾在奏章上麵。
他們沒有決定權,隻有建議權,現在的內閣,還隻是一個幫忙看奏章的工具,沒有蓋上老朱的玉璽,就算內閣敢私下決定,拿到奏章的官員也不敢用這些決定。
現在的內閣還是正常,但後來的內閣,權力會越來越大。
但是內閣的存在,又是一個奇怪的東西,朱炫也不好判斷,發展到最後是好是壞,如果說壞,但能在後來的大明皇帝不上朝、不理政的前提下,維持著大明不崩潰,要說好,未來的內閣攬權太嚴重。
朱元璋的皇帝獨攬大權的想法,就是被內閣打破了。
“是把雙刃劍。”
朱炫心裏在想,現在暫時不管內閣如何發展。
把如今的情況處理好,將一切穩定下來,再考慮未來怎麽改革內閣,畢竟這還是他提出來的東西。
把各種想法,暫時置之腦後。
朱炫正式開始看奏章,一邊看還一邊寫批複。
大概半個時辰之後,他看到了一份很有意思的奏章,那就是鎮守河套的平安,和代王朱桂覺得,可以在山西和河套等地附近,選擇一個地區來重開馬市。
所謂的馬市,就是明朝時期,大明王朝和北邊邊疆各族貿易的一個場所,最開始是和牛馬相關,但是現在馬市貿易,早就不再是牛馬交易。
還有各種商品,比如布帛、茶葉、鹽等的交易,換取胡族的牛羊、羊皮等等。
以前在大同,也是有馬市的,叫做宣大馬市。
後來和草原上的敵人關係不好,雙方本就是敵對,這些早就取消了。
“通過馬市,和韃靼、瓦剌等貿易。”
“和安南等地一樣,用經濟手段,控製和同化北邊胡族。”
“根據他們的了解,靠近大明邊地的一些胡人,對大明不算敵視和仇恨,還願意同化為漢人。”
“他們更希望,和大明互通有無。”
朱炫念叨著他們的奏章。
其實他們說的也對。
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統治,那些蒙古貴族退出大明,但不少普通人還是留在大明土地上,現在都成了漢人。
被大明同化。
被華夏文化,徹底地歸化了。
邊地的外族,和大明接觸最多,草原上條件艱苦,要啥沒啥,天氣還很冷,很多時候連吃飯都無法保證。
反觀大明,地大物博。
邊地的韃靼、瓦剌人,願意成為漢人,願意被同化了,也不意外。
朱炫看著奏章,在想他們的建議有一定的道理,自言自語道:“實行經濟控製,讓其歸順,再用文化上的同化。”
這些他認為可行。
如果能做好了,可以很輕鬆地,發展人口,深入草原,對瓦剌、韃靼進行打擊,徹底把草原上的人,變成大明子民。
“想法是美好的,至於能不能做到,那就看怎麽處理其中的關係了。”
朱炫心裏想著,其他的奏章暫時放下不管,拿起平安和朱桂聯合寫的奏章,去找老朱看看。
“乖孫怎麽想的?”
朱元璋看完了奏章,沒有馬上表態,而是反問了朱炫一句。
以經濟手段,來控製一國。
這個成果,老朱是看得到。
安南等地正是通過如此手段,被大明牢牢地掌控在手裏,再以文化同化,現在去安南問一句,他們是什麽人。
那些安南人保證會說,自己是大明百姓。
因為當大明百姓,要比當安南人更有自豪感。
“孫兒認為,可以試一試。”
朱炫說道:“重開馬市,孫兒可以安排幾個商隊北上,盡快地通過經濟,控製一切。”
主要是看朱元璋同不同意。
朱炫覺得可行,完全沒問題。
至於商隊,他手底下多的是。
如今大明的商人,基本是他的人,或者能聽從他的安排,比如蘇州府那一批,隻需要讓沈家的人提出一下,都能輕鬆地做好這個。
“商隊北上,以經濟控製,孫兒認為不錯。”
“如今我們大明不缺糧,有土豆、紅薯和玉米,又有化肥增產,糧食充足,可以滿足我們全國的需求。”
“穀賤傷農,如今不少大明百姓,不需要耕作,北邊百姓說不定還能空閑下來,除了種完幾畝地,把未來幾年的糧食種出來,不知道可以做點什麽。”
“這個時候重開馬市,就能讓他們經商貿易。”
“可以加快經濟增長,改善大明百姓的生活,又能為大明增加稅收。”
“我們在北邊,長年有大軍鎮守,也不怕那些商賈和外族人亂來。”
朱炫比較傾向於重開馬市,平安和朱桂他們的想法不錯。
曆朝曆代,重農抑商。
主要原因,還是商人不事生產,到處走,沒有固定的住所,這樣做一來會導致田地沒有人耕作,國家的糧食無法保證,二來隨處走動的人,會導致人口的不穩定,甚至會帶來混亂之類。
古代的王朝,恨不得所有百姓,永遠紮根在自己耕作的土地上。
如今糧食不再是問題,大明不再缺糧。
一年種植的糧食,足夠食用兩年,少部分人耕作供養大部分人已經實現了。
朱炫甚至還在研究,未來的機械化種田。
對於流動人口太多,造成混亂等,其實在邊地,常年有大軍駐守,也不是什麽麻煩。
“言之有理。”
朱元璋看著奏章,沉思良久道:“那就按照乖孫說的去做,這份奏章,咱同意了,那些商隊,乖孫你來帶動,馬市也是你來負責。”
“好啊!”
朱炫滿口答應下來。
互通有無,發展經濟,確實比較重要。
朱元璋又道:“咱老了,關於經濟方麵的事情,遠不如乖孫精通,隻要你把握好這個度量即可,但是要注意,不能讓鐵器等,大量流出去。”
除了鐵器,還有火藥,都是大明違禁品。
這些可以用來製造武器,必須嚴格管控。
大明民間,早就不允許存在火藥,但不保證會沒有人私藏,鐵器就更普遍在民間存在。
必須要管控。
果然可以看到,一係列奏章,被老朱送來了。
看奏章是一件很枯燥乏味的事情,在朱炫看來,這要比跟著孔公鑒學習還要恐怖,幸好有內閣在,幫他減輕了不少壓力。
盡管如此,朱炫還是看到奏章就頭疼。
將來要當皇帝,奏章又是不能不看,現在的他,唯有硬著頭皮看下去,其實有內閣的輔助,很多奏章都分門別類地放好。
同一類的奏章,批閱起來比較方便。
胡廣等閣老們,甚至還把怎麽處理,寫了一份紙條,夾在奏章上麵。
他們沒有決定權,隻有建議權,現在的內閣,還隻是一個幫忙看奏章的工具,沒有蓋上老朱的玉璽,就算內閣敢私下決定,拿到奏章的官員也不敢用這些決定。
現在的內閣還是正常,但後來的內閣,權力會越來越大。
但是內閣的存在,又是一個奇怪的東西,朱炫也不好判斷,發展到最後是好是壞,如果說壞,但能在後來的大明皇帝不上朝、不理政的前提下,維持著大明不崩潰,要說好,未來的內閣攬權太嚴重。
朱元璋的皇帝獨攬大權的想法,就是被內閣打破了。
“是把雙刃劍。”
朱炫心裏在想,現在暫時不管內閣如何發展。
把如今的情況處理好,將一切穩定下來,再考慮未來怎麽改革內閣,畢竟這還是他提出來的東西。
把各種想法,暫時置之腦後。
朱炫正式開始看奏章,一邊看還一邊寫批複。
大概半個時辰之後,他看到了一份很有意思的奏章,那就是鎮守河套的平安,和代王朱桂覺得,可以在山西和河套等地附近,選擇一個地區來重開馬市。
所謂的馬市,就是明朝時期,大明王朝和北邊邊疆各族貿易的一個場所,最開始是和牛馬相關,但是現在馬市貿易,早就不再是牛馬交易。
還有各種商品,比如布帛、茶葉、鹽等的交易,換取胡族的牛羊、羊皮等等。
以前在大同,也是有馬市的,叫做宣大馬市。
後來和草原上的敵人關係不好,雙方本就是敵對,這些早就取消了。
“通過馬市,和韃靼、瓦剌等貿易。”
“和安南等地一樣,用經濟手段,控製和同化北邊胡族。”
“根據他們的了解,靠近大明邊地的一些胡人,對大明不算敵視和仇恨,還願意同化為漢人。”
“他們更希望,和大明互通有無。”
朱炫念叨著他們的奏章。
其實他們說的也對。
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統治,那些蒙古貴族退出大明,但不少普通人還是留在大明土地上,現在都成了漢人。
被大明同化。
被華夏文化,徹底地歸化了。
邊地的外族,和大明接觸最多,草原上條件艱苦,要啥沒啥,天氣還很冷,很多時候連吃飯都無法保證。
反觀大明,地大物博。
邊地的韃靼、瓦剌人,願意成為漢人,願意被同化了,也不意外。
朱炫看著奏章,在想他們的建議有一定的道理,自言自語道:“實行經濟控製,讓其歸順,再用文化上的同化。”
這些他認為可行。
如果能做好了,可以很輕鬆地,發展人口,深入草原,對瓦剌、韃靼進行打擊,徹底把草原上的人,變成大明子民。
“想法是美好的,至於能不能做到,那就看怎麽處理其中的關係了。”
朱炫心裏想著,其他的奏章暫時放下不管,拿起平安和朱桂聯合寫的奏章,去找老朱看看。
“乖孫怎麽想的?”
朱元璋看完了奏章,沒有馬上表態,而是反問了朱炫一句。
以經濟手段,來控製一國。
這個成果,老朱是看得到。
安南等地正是通過如此手段,被大明牢牢地掌控在手裏,再以文化同化,現在去安南問一句,他們是什麽人。
那些安南人保證會說,自己是大明百姓。
因為當大明百姓,要比當安南人更有自豪感。
“孫兒認為,可以試一試。”
朱炫說道:“重開馬市,孫兒可以安排幾個商隊北上,盡快地通過經濟,控製一切。”
主要是看朱元璋同不同意。
朱炫覺得可行,完全沒問題。
至於商隊,他手底下多的是。
如今大明的商人,基本是他的人,或者能聽從他的安排,比如蘇州府那一批,隻需要讓沈家的人提出一下,都能輕鬆地做好這個。
“商隊北上,以經濟控製,孫兒認為不錯。”
“如今我們大明不缺糧,有土豆、紅薯和玉米,又有化肥增產,糧食充足,可以滿足我們全國的需求。”
“穀賤傷農,如今不少大明百姓,不需要耕作,北邊百姓說不定還能空閑下來,除了種完幾畝地,把未來幾年的糧食種出來,不知道可以做點什麽。”
“這個時候重開馬市,就能讓他們經商貿易。”
“可以加快經濟增長,改善大明百姓的生活,又能為大明增加稅收。”
“我們在北邊,長年有大軍鎮守,也不怕那些商賈和外族人亂來。”
朱炫比較傾向於重開馬市,平安和朱桂他們的想法不錯。
曆朝曆代,重農抑商。
主要原因,還是商人不事生產,到處走,沒有固定的住所,這樣做一來會導致田地沒有人耕作,國家的糧食無法保證,二來隨處走動的人,會導致人口的不穩定,甚至會帶來混亂之類。
古代的王朝,恨不得所有百姓,永遠紮根在自己耕作的土地上。
如今糧食不再是問題,大明不再缺糧。
一年種植的糧食,足夠食用兩年,少部分人耕作供養大部分人已經實現了。
朱炫甚至還在研究,未來的機械化種田。
對於流動人口太多,造成混亂等,其實在邊地,常年有大軍駐守,也不是什麽麻煩。
“言之有理。”
朱元璋看著奏章,沉思良久道:“那就按照乖孫說的去做,這份奏章,咱同意了,那些商隊,乖孫你來帶動,馬市也是你來負責。”
“好啊!”
朱炫滿口答應下來。
互通有無,發展經濟,確實比較重要。
朱元璋又道:“咱老了,關於經濟方麵的事情,遠不如乖孫精通,隻要你把握好這個度量即可,但是要注意,不能讓鐵器等,大量流出去。”
除了鐵器,還有火藥,都是大明違禁品。
這些可以用來製造武器,必須嚴格管控。
大明民間,早就不允許存在火藥,但不保證會沒有人私藏,鐵器就更普遍在民間存在。
必須要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