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孫翊就在孫暠這邊,第一次看到所謂的“世界地圖”,這個地圖放在一個球上,同時這個球還略微傾斜。


    在這個世界地圖裏麵,大漢是那麽的渺小。


    “很諷刺對吧?不去做遊蕩在四海的鯊魚,卻要在十三州這個小池塘裏麵爭來鬥去的。”孫暠當時指了指大漢的疆域,對自己說道。還記得,他那語氣裏充滿了嘲諷。


    過了一兩年,孫翊又收到消息,海外發現所謂的倭國。


    當時他開始充當禁衛,自然也經常跟在孫暠身邊,聆聽教誨。


    “昔日徐福沒有找到仙山,帶著五百童男童女來到倭島,在那裏繁衍壯大。”孫暠這樣調侃過。


    孫翊很清楚,孫暠那麽說,不是如同前漢一樣,給倭人找個華夏的祖宗,純粹就是調侃而已。


    更多是諷刺秦皇,為了長生被徐福兩次欺騙。


    這也引起孫翊的好奇,很想要去倭島看看。尤其也聽說,那邊金銀銅礦還挺多的。


    當然,本土的居民不懂開采,資源就放在那裏,看著當然多。


    就說華夏,自夏商周開始不斷發展,中原的礦產容易開采的都逐漸沒了,那當然就顯得少了。


    直至孫策出任北疆王,孫翊的心就野了。他不想繼續當禁衛,哪怕這個工作很安逸,也很安全。就說之前跟著兄長到前線,基本都沒什麽壓力。


    本著安安穩穩也能過一輩子,隻是孫翊卻不希望這樣混下去。於是他想陛下提出,自己要域外封王,孫暠允許了。


    問他打算向哪個方向發展,孫翊選擇倭國。倭國四座大島,這地盤不小了。


    “這一天,我踏上這片土地……”在船上顛簸月餘,孫翊終於來到倭島。


    卻不是在九州島登陸,而是選擇在本州島這邊。


    九州島是倭人目前主要活躍的地方,明明就那麽彈丸小國,居然還要分成十幾個小國,互相之間還打來打去的。


    不過也證明一點,九州島上的倭人,大概率是徐福帶過去的那批。


    從文明的進程而言,不可能偏科得那麽厲害,尤其是其他三島幾乎沒有文明的情況下。


    就算真相不是這樣,九州島的文明發展,很大概率也與徐福有關。


    孫翊沒打算湊熱鬧,打算先在本州島發展一段時間,再考慮介入。


    主要是倭人的身高太矮,這小身板做什麽感覺都不合適。


    華夏百姓一個人能做,倭人的話可能需要兩個才能做,甚至有些工作都不一定做得了。


    知道這事,孫翊就沒有招攬這些人的想法,語言不通,幹不了活,歸化太麻煩,還不如直接從華夏帝國移民過來。


    “先把圍欄做起來,保證營地的安全。按照情報,本州島也有些本土倭人,隻是和九州島的倭人又有很大的不同,更野蠻一些。”孫翊指揮下屬進行建設,當然他自己也在加入。


    人手不足,就算是自己也不能那麽安逸。不如說,早點把城鎮建設起來,以後的日子就好過了。


    自己選擇登陸的這片區域,屬於天然良港,同時周圍大多都是平原,很適合耕種。


    當初就是許諾,跟著他過來的,能得到不少的土地,這才忽悠了數千人,跟著自己過來。


    某種意義上來說,自己已經超過當初的徐福。


    至少那些童男童女,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裏,也不知道如何在未知的世界生活,跟著他來的這些青壯,他們能立刻在這裏適應下來,然後迅速投入到建設之中。


    哪怕工具不足,他們也能用石頭簡單加工一下。


    孫翊還記得在兄長那裏,看過一份報告,太行山的那些隱民,有些甚至連鐵質工具都沒有,真就用石頭的工具。


    “殿下,外出探索的人發現一處露天鐵礦,還有其他幾個礦藏!”不。


    到兩天,外出探索的隊伍帶迴好消息。這片土地到底太原始,上麵的礦物完全沒有開采的痕跡。


    “這裏是塊寶地,所有的一切都將是我們的。明天適當安排一些人去采礦,注意安全。寧可少點,也不能讓人出事!”孫翊點頭。


    不用他說,下屬自然也清楚。目前倭島這裏最珍貴的不是那些什麽資源,而是人口。


    這玩意就算在華夏帝國,也一樣是珍惜資源。


    畢竟資源就放在那裏,隻要慢慢開采出來就好。可人口不同,需要慢慢培養,而且還有夭折的風險。若是遇到一些天災什麽的,甚至可能會有折損。


    來這裏一個月,成片的圍欄已經修造起來,鐵匠鋪和木匠鋪也已經建立,沒有客棧和酒肆,正因為沒有這方麵的市場。


    整個王國,目前還仿佛是個墾殖農場,完全沒有個城市的樣子。


    直至幾天後,來自帝國的商船過來,詢問這邊有什麽需要的,同時又有什麽可以賣的。


    大量皮革,藥材,甚至是熔鑄的金屬錠,被送到商船,換來需要的物資。


    “下個月還會有一艘船過來,按照陛下的要求,每個月都會有一艘商船過來,有什麽需要可以提前說,最多兩個月後就能送來。”商船的船長如是對孫翊說道。


    “好的,本王知道了!”孫翊點頭,心裏有點暖,知道是兄長關照自己。


    說起來,自吳郡往北,所有海上商路,基本都是帝國商會把控。


    畢竟當初就是楊易帶人探索出來的,如今自然也是牢牢把控。


    也不是說不給別人機會,隻是港口坐標什麽的,有本事自己探出來,後續怎麽經商隨你。


    隻是來倭國的商船,這顯然沒什麽油水,還要繞很遠的路,這樣成本就很不劃算。


    正常來說,是不可能有這樣的商船,除非是孫翊組建的。


    換個角度來說,這裏麵包含的,就是孫暠對他的關愛和照顧。


    大量的農地被開墾出來,畢竟過來的時候,可帶了不少工具。可開墾歸開墾,目前這種田地還根本不能種植作物,還得養一兩年。不過可以陸續種點苜蓿,大豆什麽的。


    “對了!”商船船長想起什麽,“如果有糧食產出,尤其是多餘的,記得留著。我們可以帶過去九州島那邊交易,那邊的糧食一直不夠吃。 無錯更新”


    九州島那邊的倭人,情況和刀耕火種差不多,耕種技術太落後。


    幾次過來朝貢,也被限製不許亂跑,自然也帶不走華夏最先進的技術迴去。


    而且那邪馬台國,大概也沒想到倭島,已經成為新任東瀛王即將開拓的國土。


    當然知道也沒什麽,他們難道還能渡海過來,和華夏帝國開戰不成?


    就算從對馬島登陸,那也是得先和三韓幹起來。


    “好說!”孫翊最後的顧慮也解決了。


    畢竟大家都在耕種,土地是有,可以後有了產出,糧食多餘出來怎麽銷售,這是個問題。


    單純運輸迴華夏出售,感覺不太劃算,不過賣給倭人的話,感覺還可以。


    主要是別人願意收購,那麽孫翊就沒什麽好顧忌的。


    “殿下,我們發現周圍有些土著,在偷窺我們的城市。”傍晚的時候,下屬突然來報。


    “我們沒找他們,他們倒找上門了?正好,我們還缺點奴隸!”孫翊當即起身,出去安排防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孫吳我做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隔壁的小蜥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隔壁的小蜥蜴並收藏三國:孫吳我做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