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都的消息提前放了出去,畢竟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先要派遣一批不重要的官員,過去洛陽那邊,初步把遷都工作解決,把辦公的地點規劃好。


    考慮到洛陽的情況,還需要重新設計皇宮和衙門,並且對洛陽的布局進行重新規劃。


    最後就是是否要進一步對外擴充,畢竟洛陽城牆這幾年失修也是事實。夯土城牆這玩意,麻煩就麻煩在要經常修,尤其是下雨,尤其的暴雨天氣之後。


    “從工程量來說,如果要建設完成再過去,得兩年後。如果隻是滿足辦公的要求,三個月後就能遷都。”鍾繇匯報的時候,人憔悴了不少。


    畢竟遷都是大事,不能馬虎,尤其一大堆同僚都在等,隻能加班加點。


    正常來說,都是建設完畢再遷都。


    遷都那麽大的事情,關係到一個國家的形象,怎麽能國都還在修繕,就搬遷進去?


    隻是鍾繇很清楚孫暠的為人,能選擇在宛陵當臨時皇宮那麽久,又選擇洛陽當新都,自然不會在意是否在修繕,於是才多說了句。


    “那就三個月後遷都吧!”孫暠隨口迴道,“不快點的話,他們又不知道要念叨多久!”


    不不,這個的話他們大概不會念叨。


    鍾繇在心裏吐槽,畢竟這事情不僅關係到皇室,也關係到官員這邊的形象。


    說到底,他們需要的是‘遷都’成為事實,而不是說非要立刻遷都。


    為什麽會這樣,說到底還是覺得在宛陵這種小地方辦公,有失身份。


    孫暠又怎麽會不知道他們的小心思,隻是你們聯合逼宮是吧?


    打算試探老子底線是吧?


    行,那就大家一起丟臉,到時候看看錦衣衛是怎麽宣傳的!


    在打壓世家豪族名氣這件事上,孫暠是一點都不留餘力。


    也不能說故意那麽做,做得好有骨頭,做的不好給鞭子,不把這些世家豪族一兩代弄出斯德哥爾摩綜合征,算他輸!


    話說這個心理病症為什麽叫這個破名字,又長又臭的!


    “還有一件事!”孫暠突然想起什麽,“既然要遷都,那麽國號也要改改!”


    “改國號?”鍾繇還是第一次聽說那麽荒誕的事情。


    “對啊!趁著各州的文書還沒有完全改過來,起個正規一些的名字很重要。如今我國已經占據十三州,繼續用吳這個名字,吳地以外的百姓怎麽想,他們會不會覺得,我們偏重吳地,不看重他們?”孫暠理所當然的說道。


    鍾繇是有些整不會了,很想吐槽,就算是兩漢,也沒有對漢中有多偏重啊?


    早些時候,隻因為劉邦是漢王,漢中龍興之地,所以建國號‘漢’。


    光武帝雖然起於南陽,卻是以漢室宗親自居‘複漢’,名字當然要沿用。


    隻是他也沒說,畢竟王莽的國號‘新’甚至連地域概念都不要了。


    孫暠的情況,和王莽相似,又不相似。王莽的外戚奪權,也是走禪位的路線。


    孫暠更狠,武裝反叛奪權,那國號起什麽,自然是隨意。


    問題吳越的確是孫吳的龍興之地,這個時候改名,會不會被這裏的百姓說,孫暠起了家就忘記他們?


    當然,這個不關他什麽事情,更關心的是,新的國號叫什麽。


    “那陛下以為,新的國號,叫什麽才合適?”鍾繇試探著問道。


    “華夏帝國!”孫暠自信的說道,“衣冠華美謂之華,禮儀之邦謂之夏!”


    鍾繇隻覺得天雷滾滾,衝擊著他的大腦。


    王莽若已經有些離經叛道,孫暠這是徹底玩脫了。


    自夏商周,秦漢新以來,就沒有見過兩個字的國朝。


    “我知道這離經叛道,隻是卿可有想過?”孫暠看向鍾繇,“自夏商周開始,直至現在,誰規定國朝取字就必須要一個的?再說朕的國家叫什麽名字,難道還做不了主不成?!”


    以前取一個字,主要原因還是方便刻錄。否則統治者中二點的,來個‘宇宙最強至尊無敵四夷臣服壽與天齊帝國’。


    估計負責處理文書的官員,非要吐血而死。


    後來為什麽就變成各朝各代取國號的標準,大概和孔老二多少有些關係。


    畢竟孔聖認為這是‘禮’,後來他的徒子徒孫,尤其是那些‘雲’徒子徒孫們,管他合不合適,反正先賢那麽說,就得那麽做。


    說到底,這國朝叫他們名字,和他們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這也是漢末最好的地方,畢竟他什麽規矩都逐漸完善,又偏偏很靈活,可以隨便改。


    更別說儒家被自己打壓成這樣,想要扯一句‘不合禮法’,孫暠就能懟迴去:“不合禮法,不合誰家的禮法?”


    到最後,基本就是一批酸儒在哪裏抱怨‘禮樂崩壞’。


    “臣立刻安排……”鍾繇背後已經被冷汗打濕,自家皇帝奇思妙想,這沒什麽。


    無防盜


    隻是沒想到,還有那麽‘霸道’的一麵。


    為什麽怕,主要是這‘霸道’的一麵,相當於對天下豪族,尤其以前所有的規矩說:“你們以前說的都不算,老子說的才作數!”


    以前的規矩和禮法,孫暠認可的才是合格的,不認可的就要改。


    最終剩下的,才是華夏朝的規則。


    當然真不爽可以反叛,推翻這個國家,那你想改迴去隨你。


    孫暠無所謂,真有本事把他的皇朝推翻了,那就算他想要反駁也沒用。


    曆史本來就是這樣,修修改改,很多政策和製度結果又改迴去的也有,最多換個名頭。


    明明總是強調曆史,結果一個個朝代卻不斷重複曆史。


    我們從曆史吸收的教訓,就是我們從來沒有吸收過教訓……


    “還有一件事情!”孫暠喊住了他。


    “是……”鍾繇任命了,您隨便說,我就聽著,可以了吧?


    “既然已經有國家,那麽就要有民族的概念。以前大家都是按照地域,來自什麽地域就說自己是什麽人。比如說現在還有人稱自己是越人,趙人,燕人什麽的……地域到底是地域,正因為地域的存在,大家互相看不起對方。比如說燕趙那邊的,認為吳越這邊都是軟蛋。而中原這邊的,又認為交州那邊的是蠻夷……明明大家都是一個國家的人,我們要互相鄙視?”


    “那陛下所見,當如何?”鍾繇有些整不會了。


    “民族,改國號的同時,宣布從改國號起,華夏治下的百姓,皆為華夏民族。以後但凡認可華夏帝國,以華夏帝國百姓自居,自覺扞衛華夏帝國利益的,不管來自哪裏,都是華夏民族子民。反之,就算血統是來自華夏十三州,也是外夷!”


    原則就一個,除非你推翻我,否則就要遵守我的規矩,說你是華夏奸就是華夏奸。


    反正當對方推翻自己,對方怎麽定義自己,難道還由得了自己?


    再修改一下曆史,春秋筆法一番,從叛徒變成複仇者,拯救者的人不知道多少。


    可又有誰在意?除非又有人打算推翻這個皇朝,這些東西才會成為他的‘借口’。


    除此之外,誰在乎過,曆史的真相是怎麽樣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孫吳我做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隔壁的小蜥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隔壁的小蜥蜴並收藏三國:孫吳我做主最新章節